陶沫衡绘北魏《降魔经变》尺寸:265cm×160cm
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由于朝代的更替,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变化,姿态意境、风格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
陶沫衡绘初唐《阿尼陀经变》尺寸:181cm×120cm
迄今为止,敦煌壁画较成规模的临摹与复制共有三次。一是张大千于上世纪40年代临摹的二百余幅唐代壁画。二是常书鸿创立的敦煌艺术研究院复制工程的作品。三就是陶沫衡临摹的一百多幅作品。而陶沫衡与张大千作品的区别,一是陶沫衡的作品在年代上囊括了自北魏至宋元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再就是较之张大千众多的单幅人物作品,而陶沫衡的大多是宏幅巨制,如:《东王公》、《王西母》、《净土变》等作品,其生动之极,庄严之极,绚烂之极,宏丽之极,堪称一绝!
陶沫衡
陶沫衡,字弗一子,1949年10月生于大连市,自幼随大连的著名书画家学习美术、书法技法及理论。后又拜中国著名古文字学者康殷先生和著名书画家周铁衡先生为师,为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原创艺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委员、世界艺术中心敦煌飞天艺术画院院长。
二十世纪70、80年代,为探求中国传统艺术之精髓,陶沫衡三次奔赴敦煌考察学习。在经过了5年艰苦的洞中临摹、10年后期整理的磨练后,在临摹大型壁画百余幅,累积画稿千余张的基础上,采用没骨技法创作出飘逸灵动的写意“水墨飞天”。虽寥寥几笔,仙女那婀娜多姿的娇媚形态、飘舞的裙带便跃然纸上。飞天是敦煌艺术的代名词,她是美的化身,是真、善、美的集合体,乘祥云飞遍各处,传播和平的福音,是我们祖先对太空世界的憧憬,是人类拓展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梦想。这一梦想在陶沫衡的笔下表现得栩栩如生、绚丽多彩,正像著名油画家冯法祀和著名雕塑家钱绍武给予他的评价一样,“不俗”赋予了陶沫衡敦煌艺术持久的生命力。
陶沫衡绘隋《逾城出家》 尺寸:163cm×143cm
陶沫衡曾在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多次举办过个人画展并多次获奖,作品受到美术界专业人士一致好评,被许多美术馆及个人收藏。2001年陶沫衡在北京举办的“全国获奖书画家作品展”中荣获三项金奖。2004年春,他又拜中国著名美术大师冯法祀先生为师,以探求艺术的更高境界。
《飞天图》搭载飞船保全证据公证
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基地成功升入太空,实现了世人期待已久的太空漫步的壮举。同时,陶沫衡的画作《飞天图》由神舟七号飞船搭载共游太虚幻境,实现了敦煌飞天冲出壁画、升入太空的千年梦想。这也是陶沫衡比之先师张大千略胜一筹的地方。2009年1月,陶沫衡在美国华尔街举办个展,获得巨大成功。2013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陶沫衡进行了专题报道。
《乾达婆图》 尺寸:178cm×91cm
中国的绘画艺术哲学观点与西方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中国画的飞天仅凭一根长长的飘带就能凌空翱翔。在四、五世纪时,在新疆、敦煌、云岗、龙门等地的石窟艺术中就涌现了大量袒衣裸胸的飞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浪漫主义创作理念的一次复兴,尤其是盛唐飞天,瑰姿艳逸,风姿曼妙,雄浑豪放又秀丽飘逸。飞天仙女满怀人类的向往诞生于斯,无拘无束地袒露上身,将女性风情万种的柔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义无反顾地凌空而上,自由自在地遨游天宇,向残酷的封建礼教发起勇敢的挑战。唐代诗人李白用神奇的诗词,描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这首诗也常常在陶沫衡的脑海中出现,每每回味都会给陶沫衡带来心灵更深层次的遐想,一幅幅愈加精美的飞天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敦煌谣》尺寸:178cm×91cm
陶沫衡把一生的“爱”都献给了他的情人——飞天。他说:“我是为敦煌、为飞天而生的,我今生只做两件事,一是画好飞天,二是以绘画传播、弘扬敦煌艺术!”他以高尚的情操与使命,以高超的技艺再现敦煌艺术的精髓,绘出对飞天、对祖国所呈献出的情怀。
《舞春》尺寸:178cm×91cm
陶沫衡部分飞天艺术作品
《鸣沙清音》尺寸:137.5cm×68.8cm
《清风》尺寸:178cm×91cm
《丝路谣》尺寸:178cm×9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