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市场行情多变幻 投资青铜有风险[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朗朗 点击 :

市场行情多变幻 投资青铜有风险 | 美术常识

备受关注的西周青铜器“兮甲盘”在近日举行的2017年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亮相,从1.2亿元起拍,以1.85亿元落槌,最终以2.1275亿元成交。提起青铜器,对于许多藏家来说似乎还处于“遥不可及”的状态。事实上,在2014年秋拍时,内地已经有了“青铜器上拍”的先例。毫无疑问,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

“兮甲盘”的前世今生

“兮甲盘”高11.7厘米,直径47厘米,敞口浅腹,外附双耳,上有铭文133字。铭文不但具有极高金文书法价值,而且因其内容记载了西周征伐北方猃狁部族,管理东都成周地区和对南方淮夷部族开展商贸,因此具有极高史料价值,对于研究西周的官员、战争、封赏、税赋、奴隶和商贸等制度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历朝历代学者对它作了上百次着录。

据史料记载,“兮甲盘”于宋代出土,后被南宋宫廷收藏,南宋灭亡后流散民间,后被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重新在其下属家里发现。但令人遗憾的是,其圈足已经被人折断,“兮甲盘”被当作了炊饼的“平底锅”。经过历代收藏,到清朝末年以后,“兮甲盘”又不知下落,直到2014年才在国内出现,经多位专家确定为真品,并在当时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上亮相。

相比内地拍卖市场的成交,海外青铜器拍卖行情更为火爆。纽约当地时间2013年9月17日,纽约苏富比亚洲艺术周以“礼器煌煌──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专拍”揭幕,拍品全数拍出,总成交额达1680万美元(合1.03亿人民币),多倍超越拍前估价(350万至530万美元)。

在2014年秋拍,西泠印社推出的国内首个青铜礼器专场引发了藏家关注,而100%的成交结果又让人们惊喜了一次,或许将成为整个青铜器市场变革的标志。

市场行情螺旋向上

青铜器是中国灿烂古文明的载体之一,以其丰富奇特的造型,神秘缛丽的纹饰,精湛先进的铸造技术而闻名于世。自古以来,青铜器就成为众藏家收藏目标,达官显贵都以能拥有青铜器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我国,从西周开始就有收集前朝青铜器的记载,历代都有收藏青铜器的习惯,直至今日。

令市场最为振奋的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斥资4800万元自香港购回的子龙鼎。这件青铜器出土后即由山中商会运入日本,只在日本私人藏家之间秘密转让,直至2004年。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和陈佩芬,应邀到日本收藏家千石唯司氏位于兵库的住所参观,意外发现大鼎。两天后,千石唯司氏将其所藏青铜器在大阪美术俱乐部举办展览。自此,子龙鼎在消失近百年后重出江湖,引起广泛注意。受此影响,在2007年纽约苏富比隆重推出了纽约水牛城Albright-Knox艺术博物馆旧藏品专拍中,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810.4万美元高价成交。 2009年3月18日,纽约佳士得春拍48组赛克勒旧藏高古铜器全部拍出。

虽然行情持续上扬,但市场对于一些不是很常见的器型也比较谨慎,像2014年纽约亚洲艺术周出现的青铜重器——青铜鸮首提梁壶却因为没有达到底价而流标。这件坂本五郎释出的青铜重器,早在1945年就以1200英镑成交。据业内人士介绍,坂本五郎应该是在1989年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专场拍卖中获得的,当时成交价在90万美元,此次估价400万至600万英镑,在纽约苏富比高级副总裁、中国工艺品部主管汪涛看来,应该与目前市场走势基本吻合,并给予更高期望,其认为由于青铜器市场价格刚刚开始呈上升趋势,还未达到最高点。但从拍卖情况看,叫价达到370万美元之后,就没有人再举牌了,最终流标。

市场行情多变幻 投资青铜有风险 | 美术常识

投资风险值得关注

虽然即使是一般藏家,都知道青铜器具有巨大市场前景,但在艺术品市场的表现却与书画、瓷器和玉器行情不能同日而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铜器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其他收藏门类。

在数千年遗留的传世品和出土青铜器中,有些由于外界环境影响和自身结构缺陷,出现了不同程度腐蚀,部分出土的青铜器甚至破烂不堪,有的存在有害锈等可发展病害。在拍卖市场上,很多青铜器都是经过修复的,而这些修复有时候就会对青铜器造成更大损害。目前出现在流通市场上的一些青铜器都是经过修补的,就拿上海博物馆近期修复的一件交龙纹鉴来说,其由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十几年前从香港文物市场觅得,当时就是进行过修补,上海博物馆不得不重新采用合乎青铜器保护的工艺重新修正,这无疑是一般藏家所不能办到的。

一些不法商家在修正青铜器时,往往还会往上面增加铭文,以提高其身价。因此在青铜器收藏和投资中,关注名家旧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有关拍卖规定中,特别提到了像青铜器这类的高古艺术品,为了防止拍卖行情引发盗墓行为,在内地拍卖市场上的青铜器,一般是1949年就已经出境且有明确记载的,而在这两年的拍卖市场上,国家文物局曾经撤拍过一些青铜器以及铜镜,这类系统风险也是值得注意的。

对于藏家来说,有一些青铜器的着录书籍还是应该关注,像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金石名着《西清古鉴》,清19世纪末《愙斋所藏吉金图拓本》、后来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孙诒让《古籀拾遗》、刘承乾《希古楼金石萃编》、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拓本》以及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以及《金文总集》《商周金文集成》等,以及像海外文物机构出版的刊物如山中商会的展览画册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投资青铜器的 “圣经”。

相关文章

  • 欧洲雪景画折射观念变化:从老勃鲁盖尔到莫奈[图文]
    欧洲雪景画折射观念变化:从老勃鲁盖尔到莫奈[图文]

    乔治·奥特,《罗素街角的黑夜》,1943年在中国,皑皑白雪为山水和文学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世界,明代张岱笔下的《湖心亭赏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带着诗情与画意。与之相比,冬景在西方画家笔下如何体现,又呈现出怎样的隐喻?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就是一位喜欢描绘四季更迭的艺术家,冬天是他尤其喜欢描绘的风景,在他笔下的冬景带着对光阴逝去的隐喻。以至于...

    39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你最钟意哪一种:定格香港的多种表情[图文]
    你最钟意哪一种:定格香港的多种表情[图文]

    香港有着繁荣的金融业和商业,这颗东方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眼光。但是香港是一个复杂的城市,这里不乏衣冠楚楚的新贵,也有无地容身的流浪汉,港片中黑帮在现实中一样存在,红灯区的女子日进斗金看似不难……究竟哪一种面目的香港才是真正的香港,或者说是你熟悉的香港呢?就让我们来看看香港的多种表情。汇丰银行亚洲总行,较低的税收,有限的监管,以及拥有通往内地市场的畅通渠道。香港可以算是世界上...

    55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麒派艺术绘画家林学之(组图)
    麒派艺术绘画家林学之(组图)

    麒派画家 林学之先生(Lam Hok Chi): 1955年生于上海,1979年移居香港, 他是京剧大师周信芳(麒派创始人)孙女婿。 自幼热爱绘画,早期已受到大师周信芳麒派表演艺术影响,在岳父周少麟的长期教受熏陶下,林学之酷爱把麒派表演艺术的方法用在绘画创作之中!麒派艺术,不忘初心!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达到最完美的表达效果!麒派艺术使他能长期大胆的去创作绘画,寻求自己在绘画作品上的不断创新,时...

    124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冬至:画人画己 得失有悟[图文]
    陈冬至:画人画己 得失有悟[图文]

    陈冬至艺术简介陈冬至:号觉尘、觉迟、老迟。祖籍山东曲阜,1941年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62年业于河北美术学院。曾任天津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前身)院长,现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顾问。兼任民革天津书画院名誉院长、长城书画院艺术顾问、巨龙画院顾问、三亚市天涯书画社顾问。《李贺觅句图》(文/王若蛟)隐居,一个听起来让人浮想联翩的词...

    113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金丝楠木造的民房怎么就能值8个亿[图文]
    金丝楠木造的民房怎么就能值8个亿[图文]

    一个普通人家的老宅怎么就值了8 个亿,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前几日,湖北杨大爷家的房子面临拆迁的时候,才得知自己家的老屋居然是用金丝楠木做的,差不多有400年历史,值8个亿,着实引起一阵不小的风波。“what?”“建一个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才投资了8.5亿呢”“啥房子啊”“金子堆起来的啊”“这一定是炒作”你一定也有跟我一样的疑问,在我们的认知里,金丝楠木肯定是贵的,这没错,但你能清楚准...

    168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我们如何看懂马修·巴尼?[图文]

    《麋鹿溪山火》,2018,美国黑松;铸红铜、铸黄铜和铸铅;浇铸成型的聚己内酯。99.1×1084.6×266.7cm。作品由艺术家马修·巴尼和格莱斯顿画廊(纽约、布鲁塞尔)提供。他是医学生,是模特,是导演,是演员,是运动员,是天马行空、奇思妙想的“代名词”,是美国先锋艺术家——马修·巴尼。2019年9月28日-2020年1月12日,这位蜚声国际的传奇艺术家带着他的作品来到了UCCA尤伦斯当代艺...

    197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金农的委婉表达[图文]
    金农的委婉表达[图文]

    清 金农 观音大士 北京九歌2010秋拍 成交价1008万元金农,字寿门,清代扬州八怪起首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奇特怪诞,以其变形性、抽象性、隐喻性及似与不似给近现代画坛以巨大影响。自金农的书画问世以来,对其书法的论述多,对其绘画的论述少。拙稿从禅宗的经典《坛经》入手,抽绎出主要观点,借以剖析金农的生平、处世态度、绘画风格,揭示其美学思想和禅宗哲学的内在联系。不当之处祈请海内外方家批评指正。...

    193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赵英斌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赵英斌

    【艺术简历】赵英斌,河北省晋州市人。天津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广州私立华联大学美术设计系教授,现广州白石书院院长。出版有艺术理论专著《画余论画》,艺术专著《中国写意人物画技法》《中国写意人物画范图》《速写》《速写基础与实训》《风景写生基础与实训》等。花鸟篇山水篇人物篇...

    19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话说版画[图文]
    话说版画[图文]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安滨如何欣赏版画, 版画的独特品质何在?要有恰如其分的认知和评判,我们就需要一点相关的知识来获得这种欣赏的眼光。版画不像国画、油画、水彩画那样用笔作为工具在相对固定的材料如宣纸、画布、水彩纸上作画,版画是在版上制作图像后转印在承印物上来完成作品。这其中又有木版、金属版、石版、丝网版,数码版等版材之分,而这些版种的制作技术与材料语言又完全不同,所以版画的面貌...

    60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达利油画赏析:走近哥伦布之梦[图文]
    达利油画赏析:走近哥伦布之梦[图文]

    达利油画《哥伦布之梦》。图片来源网络朱玉萍明天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22周年纪念,这个几乎人人知道的历史事件在达利的笔下却又添上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独特氛围,那就是他1958年到1959年间创作的油画《哥伦布之梦》。《哥伦布之梦》表现了哥伦布发现美洲一事,达利选择了船队登岸时的情景画面来展现了这一事件,包含了达利独特而神奇的构思。画面中茫茫的大海,...

    161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曲直[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曲直[图文]

    【艺术简历】曲直,1968年出生,山东莱州人。1987年参军,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俄罗斯著名美术家研究生班。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美术创作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作品入选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美国旧金山艺术沙龙展;中国香港回归特邀艺术顾问油画作品展;建军70周年全军美展;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全...

    84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2022年特别推荐的著名艺术家:苑文光[图文]
    2022年特别推荐的著名艺术家:苑文光[图文]

    苑文光,男,出生于1948年2月,原籍山东。69年前天津在学,大专学历,69年下乡内蒙古土右旗插队,71年选调包头市五七师范,74年入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中教高级。主教历史科,兼教书法,多年来培养出不少人才喜好书法,自学成才各体书法均有涉措,主攻草书在近几年各大赛中,多次获金奖。现为中国书法史学会理事、中国艺术促进会顾问、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院、北东方翰林书画院副院长、中国诗书画联盟主席团名誉主席...

    64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杨明义画作精品赏析:烟雨江南空迷离[图文]
    杨明义画作精品赏析:烟雨江南空迷离[图文]

    杨明义画作本报记者田宏杰文/图在我市藏家郭秋成家中,记者见到了一幅出自我国当代著名画家杨明义先生之手的画作精品,那简洁明快的用笔,精微灵动的线条,或浓或淡的墨法,单纯简洁地表现出了吴地之美,直摄江南氤氲魂魄。仔细欣赏画中意境,让人仿佛回到了烟雨江南……杨明义194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就读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

    96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山水与禅悦[图文]
    山水与禅悦[图文]

    王赫赫著王赫赫画罗汉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王赫赫生在长春——我工作过的地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他自从攻读博士学位,就不时来家小坐,虽然不由我指导,却总是带些作品,认真听取意见。他为人朴讷温厚,治学刻苦扎实,在七零后的同学当中,发展比较全面,既具备良好的写实基本功,又能够致力于诗书画印的一体,领悟文人画传统。其中国传统的功底、书法刻印的造诣,可以说在不少同龄画家...

    4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来看文徵明与王宠的“高考”履历[图文]
    来看文徵明与王宠的“高考”履历[图文]

    上海博物馆正在进行“遗我双鲤鱼:明代吴门书画家手札精品展”以信件的方式讲述了苏州文人的生活方式,手札展中出现的文徵明与王宠之间还有一段赠画之谊:大雪中王宠出佳纸索画,文徵明于是乘兴作《关山积雪图》,历五年而成——这份深情厚谊包裹着的其实是失意者的不忿不甘。翻看他们俩的“高考”履历,你会发现,文徵明与王宠就是一对屡试不中的师徒。单就科举应试能力而言——《关山积雪图》或是一位“我心已死”的学渣端给另一...

    180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