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冉冉 点击 :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 | 美术百科

傅雷

在充斥着“墓志铭”式美术批评的当下,或许只有读读傅雷当年的美术批评,才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点慷慨激昂。应该说,“墓志铭”式的美术批评看似赞声一片,但细细品来,其传递的信息却是盖棺论定的“送终哀乐”。真正学术性批评的缺乏,正是导致当下美术创作和美术批评鱼龙混杂、鬼话连篇局面的根源所在。

近阶段,傅雷的美术批评被许多媒体大肆引用,因此也被很多人看作是美术批评的标准和经典。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虽然傅雷是一位成就斐然的翻译家和敢于直言的美术批评家,有些评论也言之有理;但有些时候却太“任性”,不免有那么一点点爱屋及乌了。

高鸿:美术批评岂能爱屋及乌

做美术批评的活儿是一件很费神的事,尤其是批评时下的画家。因为,过誉有违公论,过责有伤私情。不过,傅雷对此问题似乎不是那么在意。他既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捧死人。按现在的时髦话说,他是极为任性的,几乎任性到目中无人。

在此,让我们先看看傅雷是如何评价齐白石和黄宾虹的:

以我数十年看画的水平来说,近代名家除白石、宾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盗名;而白石尚嫌读书太少,接触传统不够(他只崇拜到金冬心为止)。宾虹则是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尤其可贵者,他对以前的大师都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他能用一种全新的笔法给你荆浩、关仝、范宽的精神气概,或者是子久、云林、山樵的意境。

白石老人则是全靠天赋的色彩感与对事物的新鲜感,线条的变化并不多,但比吴昌硕多一种婀娜妩媚的青春之美。

他(黄宾虹)的写实本领,不用说国画中几百年来无人可比,即赫赫有名的国内几位洋画家也难与比肩。他的概括与综合的智力极强。所以他一生的面目也最多,而成功也最晚。六十左右的作品尚未成熟;直至七十、八十、九十,方始登峰造极。我认为在综合前人方面,石涛以后,宾翁一人而已。

在傅雷的眼里,齐白石不欺世盗名的辉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尚嫌读书太少,接触传统不够(他只崇拜到金冬心为止)”;二是“全靠天赋的色彩感与对事物的新鲜感,线条的变化并不多,但比吴昌硕多一种婀娜妩媚的青春之美”。

如此,傅雷这两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齐白石之所以能够“全靠天赋的色彩感与对事物的新鲜感”,原因是“读书太少,接触传统不够”;而齐白石之所以“比吴昌硕多一种婀娜妩媚的青春之美”,恰恰是因为他的“线条的变化并不多”。通常说来,中国绘画的最核心要素是线条的丰富表现。如果“线条的变化并不多”,是难以深层次表现中国绘画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的。傅雷推崇吴昌硕,是因为“吴昌硕全靠‘金石学’的功夫,把古篆籀的笔法移到画上来,所以有古拙与素雅之美,但其流弊是干枯”。由此可知,吴昌硕的最成功之处,就是黄宾虹极力主张的“留意金石古文字,拟通之于画理,知前人之谬误,而思救正之”。至于说吴昌硕的画“其流弊是干枯”,我以为,这正是傅雷对吴昌硕绘画艺术解读的失察。因为仅仅是直观比较,吴昌硕的笔墨也完全体现了黄宾虹推崇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审美要求。

此外,傅雷对黄宾虹的推崇也是失察的。尽管黄宾虹是一位山水画大家,但也有其缺失之处——过于偏重文人画的成就及其历史作用。虽说我们为黄宾虹所提出的唐、宋是“辉煌之时”,元是“奋发有余之时”,“明画枯硬,清多柔靡”,以及“至道、咸而画学中兴”的“清醒”认识所深深折服,但其认为的“画学中兴”“有本之学”“道咸之间,考核精确,远胜前任。中国画者,亦于此复兴。如包慎伯、姚元之、胡石查、张鞠如、翁松禅、吴荷屋、张叔宪、赵撝叔,得有百人,皆以博洽群书,融贯古今”(黄宾虹《论道咸画学》)的论点,显然有失得当。

王伯敏在《中国画家丛书·黄宾虹》中就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悖乃师的看法,称:“他(黄宾虹)所列举的这些文人画家,都不过在当时读书赋诗之余,偶尔画几笔的画家。他们在绘画艺术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谈不上‘中兴’。不过,在康、乾以后,山水画家大都崇古复古,缺乏创新,虽重笔墨,风趣索然。尤其是娄东、虞山之后的‘小四王’,更是如此。到了道、咸,这些文人强调笔墨情趣,有别于一般摹古的作品,那倒是事实。”

我比较赞同王伯敏的实事求是之说。黄宾虹列举的上述诸画家理应不是“画学中兴”的中坚画家,只是画史有记载而已。按照黄宾虹所说的“及道、咸间,金石学盛,画艺复兴,泾县包慎伯,著有《艺舟双楫》,古来笔墨口诀,昭然大明于世”(黄宾虹《画学篇释义》),验之如上得“古来笔墨口诀”的“百人”,说他们“博洽群书”,倒也说得过去;而说他们于画学是“有本之学”“融贯古今”“画学中兴”,继而还说他们“已逾前人。民族所关,发扬真性,几于至道”(黄宾虹1952年自题《雨景写意图》),似乎过于牵强。

这抑或是黄宾虹斤斤于“笔墨”所形成的偏见。我如是说,自无点滴诋毁黄宾虹之用意。我们研究黄宾虹,应该将其视为一个艺术家,而不应该将其供奉在“神坛”上。从严谨的学术研究层面上来说,过分拔高是一种故弄玄虚。

作为一个艺术家,黄宾虹自有其思想观念的局限和鉴识上的偏颇。既然黄宾虹是“用很多中国文化的概念来诠释笔墨”,那他就不应该认为“释石涛尚有墨障未净”(黄宾虹《鉴古名画论略》)、“石涛大有才气,功力亦深;晚年署耕心草堂之作,用笔浮滑,殊少遒劲,顿失国画正轨”(黄宾虹1947年《与郑拙庐书》)、“石涛未免浮烟瘴墨之弊,开扬州八怪江湖恶习;因用笔太快,轻率浮躁之气未能涤尽。而学元人又多空廓软弱,不能实中虚、虚中实,兼虚中虚、实中实者,皆是笔不能压纸,何况入纸又透过纸背耶”(黄宾虹1948年《与曹一尘书》)。以理性的史学眼光来审视有清一代山水画,石涛是无可争议的开派型画家。他的绘画实践和其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堪称震古烁今。为何在黄宾虹的眼里就变成了“顿失国画正轨”呢?

诚然,石涛的画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大幅画作的章法时有窘迫的缺陷。但从整个风神气象来看,是纠偏了因袭成风的摹古恶习。仅此一点,以上黄宾虹为之推崇的“有本之学”“融贯古今”“画学中兴”“已逾前人。民族所关,发扬真性,几于至道”的“如包慎伯、姚元之、胡石查、张鞠如、翁松禅、吴荷屋、张叔宪、赵撝叔,得有百人”,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综上所述,我们对傅雷的画评应该予以重新认识,不能因为他的地位和名气就一味盲目信从。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 | 美术百科

薛元明

薛元明:雷语不“雷人”,化作“雷雨”涤精神

稍稍对近现代文化史有一些常识的人,对于傅雷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概括傅雷的一生,有三件事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翻译家的角色,成就斐然,奠定了其在近现代文化史中的崇高地位;二是作为父亲的角色,一本《傅雷家书》让人家喻户晓,在家庭子女教育方面堪称典范和楷模,确立了其“中国好父亲”的形象;三是作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他以极其悲壮而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其实,傅雷还有另一个侧面值得关注,那就是他善于和敢于在美术批评方面发声,对于当时声名显赫的画家进行了尖锐而深刻的批评。他的很多点评文字即便在今天读起来,依然觉得犀利敏锐、切中肯綮。

傅雷的点评不拖泥带水,三言两语便直中要害;不光说长处,还敢于说短处。其文章字字如刀,让人读起来大呼过瘾。傅雷在艺术方面是一个修养极为全面而又有天赋的人。他精通艺理,且能举一反三。

1931年秋天,傅雷自法国回到上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美术史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他发表了《现代中国艺术之恐慌》《我再说一遍:往何处去?往深处去!》等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傅雷是“懂”艺术的,但他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不懂得”艺术评论的固化套路,所以他的点评往往生拙、猛烈,散发着无穷魅力。这种集“内行”和“外行”于一身的特点,使傅雷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和视角对艺术进行评判,且独具一格,真可谓“雷语不雷”。

对于傅雷的点评,也许有人责其偏激。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一种偏颇。就艺术创作而言,需要偏师独出,成一家之言。艺术批评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反映个人的见解。个人之见原本就是偏激之见。偏见有时才是主见。有了个人独特的视角,才有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倘若都是人云亦云,魅力何在?价值何在?我认为,只要没有人身攻击,关注的重点又是艺术本体,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论,都依然在艺理范围之内。

美术批评往往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私人交谊的深浅,直接影响着艺术品评的结论。毋庸讳言,傅雷的点评文字也有个人喜好的因素掺杂其中。比如,傅雷对张大千等人的评论夹杂了一些个人意气,对黄宾虹和齐白石的赞美亦复如是。只不过,前者属于差评,后者乃是好评。

傅雷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从不以润格的高低来评判书画作品的优劣。比如傅雷对黄宾虹的品评,我们可结合黄宾虹的自我评价来看。黄宾虹自认其画要50年后才能为世所知;但事实上,傅雷在当时就堪称黄宾虹的知音:“迩来沪上展览会甚盛,白石老人及溥心畬二氏未有成就,出品大多草率。大千画会售款得一亿余,亦上海多金而附庸风雅之辈盲捧。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而竟标价至五百万元(一幅之价),仿佛巨额定价即可抬高艺术品本身价值者,江湖习气可慨可憎。”同一时期,黄宾虹的一幅山水画仅能卖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可见,市场并不是判定书画作品好坏的标准,更谈不上是唯一标准。因为市场本质就是有钱人的游戏。傅雷有先见之明,早就看到了黄宾虹的与众不同之处。他明白,书画的好坏标准关键在于其对艺术史的影响力。

退一步讲,傅雷的美术评论虽受一些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始终没有逾越艺术的框架而出现阿谀之词和人身攻击。这说明,作为一个批评家,傅雷是完全合格的。他对书画极度敏感,思想和灵感的火花喷薄欲出,激情、理性、睿智都具备了。当然,批评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有一些个人喜好,有三五知己好友或交恶对象都属人之常情。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果一味迁就个人喜好,最终就会逾越底线,将批评变成一种客套的捧场或攻击的工具。

从傅雷的美术批评,我们可以获得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美术批评家要有担当。首先,批评家要有独立人格。丧失了这一点,一切都是空谈。其次,批评家应该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单纯的书画家角色。二是批评家本身的艺术素养要不断提高。有关善书和善鉴的争议由来已久。批评家不会写字、画画是否就一定不能胜任呢?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全面的艺术素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下很多批评家的知识结构是片面的、割裂的,评论起来怎么会融会贯通呢?傅雷属于新、旧时代转型时的人物,其知识结构完满、圆通,且学贯中西、思路开阔。他的人格是独立的,其对艺术的认识是深刻的。三是对批评方式要有正确的把握。傅雷的品评属于顿悟式的,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没有现今尤其是“学院派”批评的模式化和套路。时下,美术批评界存在的关键问题,是批评家丧失和缺乏独立人格,一切向“钱”看。即使是看起来高、大、上的批评,其实质也是空洞无物、不知所云或人云亦云,完全看不出批评者的底气和主见。这就好比削足适履,使得原本鲜活有力的批评变得枯燥乏味。其实,批评不需要套路,也不应该有套路。

傅雷极其犀利的批评,正是时下最缺乏的,值得推崇和效仿。这些批评文字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读起来依然不觉得过时。从中,我能感受到“雷语”非但不“雷人”,反而是“雷雨”,涤荡着人的心灵,净化着艺坛污浊的空气。

“画理画论暧昧不明,纲纪法度荡然无存,是无怪艺林落漠至于斯极也。”(傅雷语)傅雷的批评体现了批评者应有的独特声音。如今的书画圈极其需要这样暴风骤雨式的批评,最好能来得更猛烈些。

傅雷的美术批评:真率且偏激 | 美术百科

李敬仕

李敬仕:一个艺术爱好者的情感判断

傅雷知识宏富,学养精深,除了翻译和著述之外,还发表了不少评画言论,其中不乏富有睿智的远见卓识,被许多人叫好和热捧。但仔细推敲他的这些言论,其中存在的情绪性偏颇的荒谬之处也显而易见。作为一个评画者,傅雷首先是位艺术的爱好者和欣赏者。欣赏活动的特点,表现为一种感觉和理解、感情与认识的统一。其中,感觉和感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艺术欣赏虽和艺术批评有密切联系,但两者在性质上又有显著区别。王朝闻指出:“艺术欣赏是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感受,艺术批评应当是对艺术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科学判断……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对艺术作品客观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作出评价。”因此,作为学术研究活动的艺术评论,其价值观是中立的,即必须摒弃和超越个人的情感好恶,而采取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也就是说,艺术欣赏允许偏爱,艺术批评则要力求客观公允。傅雷为人桀骜不驯,秉性耿直而又嫉恶如仇,这使他评画时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因此,他的评论还仅仅停留在艺术欣赏层面而未进入艺术批评的层次,至多只是一个艺术爱好者的情感判断而已。

首先,从傅雷关于中国画的论述来看,他所钟情和褒扬的是文人写意这一风格的画。即使提及唐、宋,也是指王维、董源这类所谓“南宗”画家的祖师爷。否则,就是“甜熟”“恶俗”,是“画匠”“画工”。在这一点上,他和黄宾虹可谓情投意合。据画家陈佩秋回忆,她在上海美校读书时负责保管老师黄宾虹的画稿,同学们要临摹的话就到她那里去借,她发现同学们一临就像,包括她自己。对此,陈佩秋感到不满足。后来,她遵照另外一位老师郑午昌的建议,找了自己喜欢的五代画家赵幹的作品《江行初雪图》来临摹。她画了一个多星期,被黄宾虹看见了,就责问道:“怎么画这个东西?这是匠人画的。”但陈佩秋心里却认为:“文人画没有匠人画细致,匠人画要比文人画难画。”正是傅、黄的艺术观点的相同,即使年龄差距甚大,两人仍一见如故,引为知己。二人频通书札一百余件,惺惺惜惺惺,互为赏识。关于傅雷的评论,黄宾虹称“名论高识,钦佩无已”;傅雷则赞誉黄宾虹“广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历代各家之精华之大成,而构成自己面目……他能用一种全新的笔法给你荆浩、关仝、范宽的精神气概,或者是子久、云林、山樵的意境”,可谓是推崇备至。傅雷又说:“他(黄宾虹)的写实本领,不用说国画中几百年来无人可比,即赫赫有名的国内几位洋画家也难与比肩。”这种过甚其词的言说,不免令人掩口而笑。黄宾虹的画是经傅雷发现并推介的。他对黄宾虹的作品几乎没有提过一点意见,而且也不准别人发表不同看法。据说,施蛰存认为黄宾虹晚年因视力欠佳,其画越来越像个“墨猪”。此话一出即引起傅雷的大怒,批评施氏不懂中国画里的水墨画。另一方面,傅雷对以从画之大法出发,以塑造形象为核心的画进行贬斥。他指责张大千:“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何谓“外形为重”,何谓“唐人精神”,他没有明言细说。而我们所知道的张大千,其画筑基深厚,艺术业绩、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其对于工笔、写意,人物、山水、花鸟、草虫并臻佳妙,是位不可多得的全面型丹青高手。

其次,傅雷评画毫不忌讳地表现出一种浓重的感情色彩,即对于自己看不惯的人,必要否定其画。批评标准应该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思想和美学观点提出的。它必须适应一定历史时期广大群众的欣赏需要、审美趣味以及文艺发展的需要,而不是随着评论家的喜恶可以随心所欲改变的。傅雷对刘海粟的评价,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矛盾现象。他在法国留学期间曾和刘海粟交谊甚笃,有段“蜜月”时期。那时,他写了《刘海粟》一文,里面写道:“……愿你,海粟,愿你火一般的颜色燃起我们将死的心灵,愿你狂飙般的节奏唤醒我们奄奄欲绝的灵魂。”又,“一个真实的天才”,“我只问中国要不要海粟这样一个人”。这样高调的称颂几同肉麻的吹捧。回国后,傅雷因为看不惯刘海粟的所作所为,两人开始交恶乃至绝交。刘海粟的画也就在傅雷的眼中成了“从未下过真功夫而但凭秃笔横扫,以剑拔弩张为雄浑有力者,直是自欺欺人……鄙见只觉其满纸浮夸(如其为人),虚张声势而已……他的用笔没一笔经得起磨勘,用墨也全未懂得墨分五彩”。又如,他因看不惯张大千善于借势结交权贵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对他举办展览卖画,画价定得太高就愤愤不平,责备他“仿佛巨额定价即可抬高艺术品本身价值者,江湖习气可慨可憎”。吴湖帆率门人开画会推销作品,也受到傅雷的猛批:“……作品类多,甜熟趋时,上焉者整齐精工,模仿形似;下焉者五色杂陈,难免恶俗矣。此教授为生徒鬻画,计固良得,但去艺术远矣。”在傅雷看来,中国画走向市场,辱没了文人的尊严,必然江湖气十足,难免恶俗。

再次,是对人物画的忽视和贬低。面对当时卓有成就的徐悲鸿、蒋兆和等画家的人物画,他几乎视若无睹,不置一词。对于造型能力要求较高的人物画(特别是肖像画),文人们是难以涉足并忽悠大众的,所以以保持沉默为佳。即使提到,也是轻描淡写,或以“俗气”加以否定。傅雷在提及张大千的人物画时,批其“创作往往俗不可耐,仕女尤其如此”,又批徐燕孙“在此开会,标价奇昂(三四千者触目皆是),而成绩不恶,但满场皆如月份牌美女,令人作呕”。

本来,评画应该从画之本身优劣出发。譬如《清明上河图》被公认为中国画的经典作品,是因为这幅画的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并没有人去追究作者张择端的人品是优异或有瑕疵。傅雷则是从“画以人传”的思维出发,把道德置于画之上,把他看不惯的画家打入谷底。这样的评论类似戏剧界的票友,执拗地为了自己所心仪的演员,不惜和其他演员的粉丝发生冲突,甚至大打出手。所以,他的画评基本上还停留在直觉状态的个人体验和感悟,甚至超出了作品本身的范围,借以宣泄个人的好恶和情思。因此,对于这样的画评,我们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必当真,否则自己也会掉入情绪偏激和偏听、偏信的泥潭之中。

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体育雕塑之美[图文]
    中国古代体育雕塑之美[图文]

    跪射武士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标题:中国古代体育雕塑之美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活动也不例外。遗留至今的众多古代体育雕塑生动形象地记录下古代多姿多彩的体育活动及其中的精神内蕴。作为三维空间造型艺术的中国古代体育雕塑,不仅在对古代体育史的考证、发现、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映现出古代体育现象与活动的真实状况,也是中国古代体育内涵、体育精神的物化载...

    86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彰显等级的古代“豪车”都长啥样?[图文]
    彰显等级的古代“豪车”都长啥样?[图文]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正在进行的《大三国志展》,将持续至8月31日。展览中有一个篇章专门再现了两汉三国时期车马萧萧的场景,观众可以近距离一睹古代各种豪车。说起我国古代的车,可谓历史悠久,中国象棋中就有横冲直撞、纵横棋盘的“车”,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战车在战争中的巨大优势。秦代修筑五尺道,车同轨,条条大道通咸阳。至今,川南还保留了较为完整的连通蜀地和云贵地区的古道遗迹。汉代贵族出行普遍以车代步,纵马...

    65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陈晓烽:青铜器收藏者要有独立精神和见解[图文]
    陈晓烽:青铜器收藏者要有独立精神和见解[图文]

    西周 夔龙纹簋 香港嘉德2014年春拍如果真有时间机器能够实现穿越,陈晓烽最想拜访的一定是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那个青铜时代顶峰,他可以亲眼见证青铜器的制作,了解哪些今人难辨的钟鼎文真正的含义。可惜的是,现在的科技还不能支撑这样的梦想,好在通过对传世青铜器的收藏,陈晓烽也可以同古人在不同时空中交流对话,满足自己永不停歇的求知欲。陈晓烽的恒邦集团总部位于澳门获多利中心的21层顶楼,满堂的中式家...

    48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陈逸飞《浔阳遗韵》应说是雅俗共赏[图文]
    陈逸飞《浔阳遗韵》应说是雅俗共赏[图文]

    陈逸飞的《浔阳遗韵》画人画语韩羽陈逸飞的《浔阳遗韵》应说是“雅俗共赏”的典型画例。“雅俗共赏”虽是“共赏”,其实所赏的却不在一个“点”上。就像吃火锅,涮的都是羊肉,但有的喜吃肥,有的喜吃瘦。画中着民国时装的端庄俏丽的三位女性,有的谓为“漂亮”,有的谓为“文雅”。“漂亮”是长相之美,“文雅”是文化素养,一是生理的,一是精神的,所见虽一,看法则二。绘画是具象的视觉艺术,是绘画形象直接作用于视...

    24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清代画家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图文]
    清代画家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图文]

    《柳塘双鹭图》黄慎以狂草笔法入画而自创粗笔写意风格,作品具有笔姿放纵、气象雄伟的特点。其绘画不拘泥于物象的形迹,擅以夸饰性的笔法表现“不似之似”的抽象美,笔墨简洁粗犷,形简而意真,形成了雄放简阔、朴拙大度的自家风貌。据说齐白石看过黄氏的画册之后曾说:“余昨在黄镜人处获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黄慎对自己的绘...

    14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以工匠精神打磨中华创世神话主题画[图文]
    以工匠精神打磨中华创世神话主题画[图文]

    作品观摩交流现场“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和传播工程”(下简称“工程”)的美术部分,在三十本连环画创作获得好评后,主题画创作也取得丰硕成果。2016年5月,第一批美术作品主题创作签约以来,历时2年,在专家评审小组多次与艺术家商讨、沟通和打磨后,2018年4月举行了第一批作品(约50幅)的终评,作品均获得评委们的好评。日前,第一批完成的若干作品在上海中国画院陈列交流,“澎湃新闻·艺术评论...

    18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王献唐藏品毛公鼎全形拓等将首次面世[图文]
    王献唐藏品毛公鼎全形拓等将首次面世[图文]

    王献唐(1896-1960)青岛浮山之侧,相隔十余米有两座文化名人的墓碑比邻而居:一位是康有为,另一位是王献唐。康有为的名字世人皆知,而王献唐的名字对当下多数人而言或许不无陌生,但在文物界与文史界,他却影响深远,被称为“齐鲁文脉的守望者”。今年是王献唐先生诞辰122周年,王献唐先生后人为修建王献唐博物馆,首次将王献唐珍藏留下的两件于右任书法以及陈介祺旧藏的毛公鼎全形拓,交与上海老字号朵云轩在6...

    147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神思之远  —— 许江的山水精神[图文]
    神思之远 —— 许江的山水精神[图文]

    许江 荷花池头(二) 布面油画 138×90cm 2023年许江近几年从知葵、画葵、咏葵,转而环视周遭山水,登临雁荡、探幽富春,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浙地青山绿水的作品。在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绘画题材的变化,而恰恰是他山水精神一以贯之的显明,是他持续深入中国艺术精神的返归之途。近几年,许江带领浙江的画家追随黄宾虹、潘天寿先生足迹,研究和表现浙江的青山绿水。虽然他采用的材料是油彩,但作品却深层地表达...

    166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商场到机场 博物馆无处不在[图文]
    从商场到机场 博物馆无处不在[图文]

    暑期,各地的博物馆格外热闹。有人说,博物馆是城市的会客厅,博物院是一所大学校……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愿意走进博物馆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前,一个好消息传来,《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勾画了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意见提到:要探索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建设“博物馆之城”。目前,北京、西安、洛阳等地已不约而同地宣布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之城”意味着什么?多元的博物...

    16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2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刘继聪[图文]
    《2022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刘继聪[图文]

    刘继聪,笔名宽福居士,空者明,石天,野鹤,一心。1960出生于成都,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著名美术家,齐白石、张大千亲传再传弟子。刘继聪书画家曾任中美协高级成员,现任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获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全国十佳艺术家,韩中文化艺术协会首席顾问,全国十佳艺术家韦太元作《刻骨绘画承古法,潜心创作成大艺》——欣赏四川画家刘继聪书画艺...

    138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丛建滋[图文]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丛建滋[图文]

    【艺术简介】丛建滋,1956年生于山东威海。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进修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级骨干美术教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创作院画家,丛建滋中国画工作室导师。参加国家美术展览1988年《成长》获全国教师美术作品展优秀奖。1992年《话税收》获全国《税收带来祖国美》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1997年《路》入选全国《环...

    60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阿根廷与中国:跨文化的对话与沟通[图文]
    阿根廷与中国:跨文化的对话与沟通[图文]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艺术区近年来,通过各种合作项目,中阿人民的友谊日渐提升,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文学、电影、音乐、舞蹈和戏剧等方面的艺术活动增多。尤其是在造型艺术领域,通过两国政府的支持,在双方的文化机构、中心和艺术博物馆,众多知名艺术家举办了作品展。2018年的G20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出访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这有利于两国加强相关合作,促进文化的推广和传播。2018年是...

    22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国斌
    艺术先锋人物:画家王国斌

    艺术简历王国斌,山东安丘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画家第二届“时代新象—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介工程”课题组成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教育经历:2007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教学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王珂教授。《致敬袁隆平》68×68cm...

    61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名家风采】罗宁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名家风采】罗宁人物画作品赏析[图文]

    【艺术简历】罗宁,画家、美术评论家。1958年10月生于陕西扶风,先后毕业于陕西省凤翔师范和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曾任《文化艺术报》总编辑、陕西国画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协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十一届陕西省政协委员、第七、八、九次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45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史的危机与当代艺术走向[图文]
    艺术史的危机与当代艺术走向[图文]

    取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想耸人听闻,因为它其实也是一种事实。但是,当大家听到“危机”这个概念的时候,肯定还是会问危机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危机主要是西方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终结论,其实终结论就是一种危机。危机简单来说就是乱象,或者失去了标准。大家看到今天我们在书写艺术史的时候,没有办法用形式主义等过去的方法,因为所有过去的方法,包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所开拓的东西全被颠覆否定了,所以...

    161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