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刘源:《春秋》与殷墟甲骨文材料的关系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可果 点击 :

《诗》、《书》、《礼》、《易》、《春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着商周两代的重大事件、典章制度、礼仪诗歌、社会生活,堪称华夏民族的“圣经”,汉唐以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其中,《春秋》是东周时代的鲁史,也是我国保存至今的第一部史书。自战国至清代,学者一直为《春秋》及其三传《左氏》、《公羊》、《谷梁》作注疏,训诂字句,阐释义理。今天,解读、研究《春秋》仍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要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必须充分利用出土文献材料,特别应加强殷墟甲骨文与《春秋》的对读和互训。

《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或十六年(前479年),基本是鲁太史所书的原始记录。从周初形势分析,鲁太史的来源是殷人史官。鲁是周王室分封在今山东曲阜的侯,是稳固东方、镇抚东夷的重要力量,始封君为周公长子伯禽。据《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分封鲁侯、卫侯、晋侯是周初的一件大事。鲁侯被赐予人民(即“殷民六族”)、土地、官员、礼器、典册,以及祝宗卜史。祝宗卜史是当时掌握文字、礼仪、沟通鬼神的阶层,其职事相近。所以卜史往往不分,学者或通称其为史官。鲁太史在祝宗卜史之列,身份当为殷遗贵族。周人文化本较落后,受殷文化影响很大,武王克商后,为统治国家及建立礼乐制度的需要,特别重视、亟需谙熟文字、礼仪、治乱成败的史官。殷人史官世代承袭其职,在殷王室覆灭后,遂转而为周王室及其贵族家族服务。从史墙盘、作册大方鼎、夨令方彝等西周铜器铭文可知,周初王室曾妥善安置前来效力的殷人史官以为己用,如武王命周公将微史家族(族徽为木羊册册)居于周原;位高权重的执政贵族也广泛任用殷人史官,如周公、召公家族中有来自同一家族的作册令、作册大,其族徽均为“鸟丙册”。鲁侯出身于地位显赫的周公家族,且受到王室器重,故也得到殷人史官,使这听命于左右。除鲁之外,齐、晋等诸侯亦有太史等世袭史官,其来源也应是殷遗贵族中的文化阶层。

殷人史官记事,其遣词用字有较为固定的形式。我们今日已无法看到殷人用毛笔书写的竹简木牍,但仍可从甲骨刻辞、青铜器铭文等出土文献中窥见当时卜史行文的传统笔法。特别是殷墟出土的15万片有字甲骨(据胡厚宣先生统计数据),直接反映了殷人史官的记述习惯、政治观念和鬼神思想。殷墟甲骨文中的绝大多数材料是卜辞,即占卜记录,但包含鬼神、祭祀、战争、农业、田猎、天象、疾病、历法等丰富内容,涉及当时社会中王室、贵族、平民和奴隶等各个阶层。经过百余年的研究,学者已从殷墟甲骨文中归纳出众多辞例。这些辞例对考释文字、训诂词句颇为重要。如甲骨学甫一起步,孙诒让即据卜辞辞例释出“贞”字,但亦因相关辞例不足,导致他将“王”字误释为“立”。又如学者经过阅读大量卜辞,得知“我受年”、“帝授我又”等常见内容中的我指商王室而言,并非是商王自称。我们认识殷人史官的笔法,就主要根据殷墟甲骨文的辞例。

史官父子世袭,其记事方式也代代传承。直至春秋,诸侯太史的笔法仍保持着较多传统特点。因此,我们对读殷墟甲骨文与《春秋》,会看到二者文字有不少相同之处。这里暂举数例说明。

《春秋》僖公二十六年及文公十五年皆书“齐人侵我西鄙”、文公七年书“狄侵我西鄙”、襄公十四年书“莒人侵我东鄙”。其中“某侵我某鄙”的记述方式,早已见于殷墟甲骨文,如罗振玉旧藏一版卜骨精品(即《殷虚书契菁华》第一片,现藏国家博物馆),其上契刻宾组大字卜辞,有“沚戛告曰:土方征于我东鄙,二邑,工*方亦侵我西鄙田”的记载。上述诸例中的我均指我方,在《春秋》中指鲁,在殷墟卜辞中指沚戛的属地;鄙是边地,鄙中有邑,小邑规模略同于村落。《春秋》未见“某征我”之例,但“某伐我”、“某伐我某鄙”的记载史不绝书,如庄公十九年“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僖公二十六年“齐人伐我北鄙”、文公十四年“邾人伐我南鄙”、襄公八年“莒侯伐我东鄙”等,此类文字与殷墟卜辞相比,笔法也基本一致。

史官言征,是说大举攻伐,言侵,是说军事行动隐蔽。《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传例云:“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与殷墟卜辞反映的侵、伐规模基本相当:商王武丁“伐”敌对方国,出兵人数一般是三千人(《英藏》558、559)或五千人(《合集》6409、6539),多者则可达到一万三千(《英藏》150“登妇好三千登旅万);而“侵”的规模相对较小,如工*方一次入侵,被侵犯的只有七十五人(《合集》6057正)。从殷至春秋,史官言伐,均不分内外,也是传统笔法。殷墟卜辞中屡见商王武丁“伐土方”、“伐工*方”、“伐下危”、“伐召方”,是自内向外;帝辛时“遇人方伐东国”(《辑佚》690)、“遇盂方率伐西国”(《合补》11242),是从外而来。西周金文中的“唯王命明公遣三族伐东国”(鲁侯簋,《集成》4029,成王世)、“唯周公于征伐东夷”(方鼎,《集成》2739,成王世)、“唯王命南宫伐反虎方之年”(中方鼎、《集成》2751、2752,昭王世),是自内向外;而“淮夷敢伐内国”(彔卣,《集成》5420,穆王世)、“噩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东国、南国”(禹鼎,《集成》2833,厉王世),是由外而来。《春秋》虽无“我”向外征伐之例,但《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卿子展有“我伐宋”之语,可为佐证。

《春秋》记载天象、物候的文字也延续了殷代史官的笔法。如庄公三十一年“冬,不雨”、僖公二年“冬,十月,不雨”、僖公三年“六月,雨”,殷墟卜辞中此类“雨”、“不雨”的简单记录也很普遍,两相比较,完全一致。《春秋》记载日食30余次,皆用“日有食之”,殷墟卜辞记载日食、月食,亦用“日有食”、“月有食”、“日月有食”,基本一致。桓公元年、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洪水用“大水”,殷墟卜辞亦有同例,如“今秋禾不遘大水”(《合集》33351),《左传》桓公元年传例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训诂卜辞亦较恰当。宣公十六年记载农业丰收用“大有年”,所谓“有年”的说法,也是继承自殷代史官,殷墟卜辞常见“受有年”,其例甚多,此不烦举。

《春秋》中还有一些语句与殷墟卜辞的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其中关键字、词的用法一致,读者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联系。如僖公二十年书“新作南门”、定公二年书“新作雉门及两观”,“作”的意思是建造;殷墟卜辞中作也有此用法,典型者如“王作邑”(《合集》14201)。如僖公二十六年书“公以楚师伐齐”,以是率领之义,传例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以字的此种用法亦源自殷墟卜辞,如王命贵族以众伐敌方(《合集》28、31976),以众垦田(《合集》31970)之例,都是甲骨学者十分熟悉的。此外,《春秋》常书“公至自某地”,隐公二年有“公至自唐”,哀公十年有“公至自伐齐”,“至自”的说法,也很容易使人想到商代语言,如殷墟卜辞曰“有至自东”(《合集》3183)、“其先行至自戉”及“其先戉至自行”(行与戉都是地名,《合集》4276+《天理》149,蔡哲茂缀)。上述《春秋》与殷墟卜辞中常见字、习语用法相同,也是史官家族世代授受,笔法相承的结果。

《左传》比《春秋》晚出,成书于战国早期,系参考多种诸侯史书综合而成,其中夹杂着不少孔丘曰、君子曰等评论的话,整体上看是解说《春秋》的书。《左传》利用的原始文献,有不少就取自诸侯太史,故《左传》文字及其反映的礼仪制度也可与殷墟甲骨文相互对照。如《左传》昭公十八年:“七月,郑子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礼也。”通过祭祀四方神和土地神以祛除灾祸。这种鬼神观念及祭祀礼仪,其源头在殷代,殷墟卜辞中经常见到“方社并祭”及“宁于四方”、“宁某灾疫于四方”(如宁风、宁疾)的材料即为明证。最近周公庙遗址发现了“宁风于四方”的西周卜甲刻辞,更能说明四方神、土地神崇拜自殷、西周至春秋,没有中断。又如《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谈及当时的纪时制度,其中旦日、食日、日中(中日)几个具体的时称,都见于殷墟卜辞。我们目前已了解殷人的纪时制度:旦为清晨、食日是上午的一段时间,日中是中午。(对殷历有兴趣的学者,可参看常玉芝《商代历法研究》。)学者如联系甲骨文材料,即可避免对《左传》中时称的误解。据上面两例,《左传》因系战国初期人编纂,其文笔与殷墟甲骨文相比,已不像鲁太史所书《春秋》那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殷人史官记述传统仍隐约可见,甚至可反映春秋时期华夏诸族仍保留与继承着一些殷代的制度。

上文不惮冗烦,举了一些《春秋》、《左传》与殷墟甲骨文能够相互对照研究的例子,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今后学者研治《春秋》时能够重视、参考出土文献,特别是要多利用甲骨文材料。另一方面,甲骨学者虽然在论著中经常征引先秦经典,但对于《春秋》与殷墟卜辞笔法的相似性和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未暇多想。事实上,《春秋》及训诂其重要字词的《左传》传例,亦有助于甲骨文字的考释和解读。仅以释读战争类卜辞而言,《春秋》中“围”、“执”、“灭”、“取”等记述战争的常用字,及《左传》庄公十一年传例“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儁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均是颇有启示性的线索。

周王室及诸侯任用殷人史官的政策,及其导致的《春秋》与殷墟甲骨卜辞笔法的相似性,亦有助于探讨孔子是否修《春秋》的问题。以本文的视角来看,《春秋》记述史事,文笔简洁,渊源有自,显然是世袭其职的鲁太史所书。孔子云“述而不作”,并非虚言。当然,孔子及其弟子在保存、解说、传播《春秋》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其部分主张和看法,在《左传》中就有所体现。所谓“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春秋》是历代鲁太史的手笔,反映的只是商周史官的传统记述原则与政治观念,其中大多数思想为孔子接受、欣赏并加以宣扬,故后世有学者遂误以为孔子曾修订《春秋》。过去,杨伯峻等学者已指出《春秋》为鲁太史所作,现在再补充殷墟甲骨文的证据,大概可以平息孔子是否修过《春秋》的争议。

商周以来的史官传统也有裨于思考诸子是否出于王官的问题。春秋是先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为商周以来贵族社会的尾声。王室衰微、贵族没落,导致传统政治格局发生上陵下替的巨大改变,士人逐渐崛起,成为创造、传播思想文化的主体,开启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但追本溯源,在殷代与西周,文字、历法、礼仪主要掌握在以史官为核心的祝宗卜史阶层,诗歌、乐舞也主要是贵族来学习和欣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春秋。至春秋末年,随着一些诸侯公室及卿大夫家族相继倾覆,史官离散,贵族子弟降在皂隶,遂将典籍、知识传播到民间,促进了士人阶层文化的提升。因此讨论诸子是否出于王官问题,不必拘泥于辨析某家出于某官的细节,而应考虑王室、公室乃至卿大夫家族衰微,社会上下流动,形成文化逐步下移的历史大背景。殷代以来史官群体在知识文化方面的世代传承和积累,可以说为春秋末年至战国时代诸子思想提供了生长和繁荣的沃土。从这个角度看,不能简单否认诸子出于王官的说法。

最后要说的是,《春秋》虽然反映了商周史官的传统笔法,但也有不同于殷代、西周史官的记述方式。如《春秋》记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四季),以时系年,既不同于殷墟卜辞中记录年、月、日三要素的方法,也不同于西周金文中记录年、月、月相、日四要素的方法,很可能是春秋史官的发明。故今后研究《春秋》,除了考察与殷卜辞、殷周金文的相似性外,也应发现其不同之处,探讨其间为何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孟庆瑞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孟庆瑞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手来,百...

    16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新艺术时代——殷立宏最新学术教学创作赏析[图文]
    新艺术时代——殷立宏最新学术教学创作赏析[图文]

    殷立宏,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担任全国公安文联美协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导师教授,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画院特聘教授、北京汉印画院院长。出版学术论著《传承是美德》《让高雅艺术回到民间》等二十余部。其教学成果卓著,桃李天下。堪称学者型画家,被誉为当代优秀人民艺术家。其绘画作品学术性强,深受广大收藏家喜爱。殷立宏工作室自于2015年4月1日正式成立以来,优良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教学...

    15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军旅芳华-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彭禹文开启求真、求美的书法之旅[图文]
    军旅芳华-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彭禹文开启求真、求美的书法之旅[图文]

    禹河岸上舟轻荡,文思泉边岁月长。彭禹文,男,1955年生于四川洪雅县,1974年底应征入伍在某空军高炮部队复役,1979年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88年转业被分配到银行工作,2015年退休。在部队期间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某师教导队教员。1983年考入空军高炮学校就读,1985年毕业后在某军区空军司令部任作战参谋。现为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院士。彭禹文老师作品赏析:...

    17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亚庆[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亚庆[图文]

    【艺术简历】王亚庆,承德人。北京墨彩画院副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多次参加全国性艺术大展并获奖,作品被多家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156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英国脱欧对艺术市场是好消息吗[图文]
    英国脱欧对艺术市场是好消息吗[图文]

    达明·赫斯特《IN》系列作品,表明支持留在欧盟。全球瞩目的“英国脱欧公投”在6月23日出结果,最终以51.9%投票率“支持脱离欧盟”而告终。这个结果对政治、经济带来了巨大震荡,文化艺术领域是否会受其波及呢?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向京华时报记者表示,“脱欧当然带来了不明朗因素,但亦有两年时间才完成,其间定会推出不少正面措施,甚至有新的商机。正如英镑贬值,应该对我们下周伦敦当代夜拍更加有利”。安...

    87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著名画家穆春华[图文]
    国泰民安·同贺祖国71华诞——著名画家穆春华[图文]

    【艺术简历】穆春华,笔名春子、天津人、民革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女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女美术家协会主席、吉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同泽书画院理事。八岁考入长春市杂技团,十二年演员生涯,二十岁考入吉林艺术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从事十年影视拍摄工作,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2014年担任中国国家画院蔡超高研班助教、吉林省展览馆专业画家。《疫情题材—怀抱》...

    17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潘天寿的“牛”到底有多牛[图文]
    潘天寿的“牛”到底有多牛[图文]

    潘天寿(1897-1971年)潘天寿先生有多牛,无需多言。可潘天寿的“牛”到底有多牛?为什么潘天寿的“牛”比别人的“牛”更牛呢?潘天寿的画带“相”,尤其是其笔下的鹰,即便是那山花,也能看出潘天寿的倔强和韧劲儿。而他笔下的牛,十分另类,有人说潘天寿笔下的牛:年青力壮时是牛中的“猛人”,人人敬畏!年纪大了,哪怕安静地卧着,或在水塘里泡泡,眼中也会偶尔闪过一丝寒光、凶光,叫人想起他们年轻时曾经的凶...

    164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美展入选作品有什么特点[图文]
    美展入选作品有什么特点[图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如果让我们选择一个视角来回溯这70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无疑全国美展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全国美展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与共和国发展同行,是目前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美术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作为中国美协主办的最具学术性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全国美展已举办过十二届,成为美术界出作品、出人才的重要平台。陶艺 梁冰 远古的痕迹据不完全统计,过往...

    57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凭枕寄寓意 古人多智慧[图文]
    凭枕寄寓意 古人多智慧[图文]

    请列举一件家中必备的寝室用品。答案是枕具。再列举其功能、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您或许认为这个题目有点不切实际,因为在现代生活中,无论科技如何高超并研制出甚么太空枕、记忆枕,都只不过是助您入眠的好工具。然而,当我们将时间倒数回中国古代,会发现枕具的用途原来很广。说起陶瓷枕,容易让人联想到墓葬明器,但据多个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却引证出陶瓷枕其实有多种用途。宋/金 定窑瑞狮枕,宽 21 cm. , 估价:...

    191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版画收藏的误区 了解下[图文]
    版画收藏的误区 了解下[图文]

    Portrait of Miranda Metcalf.Courtesy of Miranda Metcalf.一起来认识一下米兰达·梅特卡夫(Miranda Metcalf)吧,她是版画界的实力派画家。2018年,在西雅图戴维森画廊(Davidson Galleries)担任当代版画总监多年后,梅特卡夫推出了自己的播客和杂志《松木|黄铜|石灰》(Pine | Copper | Lime,P...

    112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笔墨潇洒 气势如虹——实力派艺术家钟进田作品欣赏[图文]
    笔墨潇洒 气势如虹——实力派艺术家钟进田作品欣赏[图文]

    钟进田、字练之、号荣康,1963年6月出生于广东梅州兴宁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香港岭南大学,艺术史文学硕士,2021年荣获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证书编号:20211201081,现任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智库专家文化艺术类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英国伦敦的国际注册职业拍卖师管理协会颁发第五期【国际注册职业拍卖师】注册证号(2008021094)...

    181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孔建超:书画为媒群贤聚 丹青传神耀水乡[图文]
    孔建超:书画为媒群贤聚 丹青传神耀水乡[图文]

    书画圈网闫春玉 李秋霞报道 柳丝长长随风飘,苇绿水美荷花香,百鸟悠悠水天翔,美丽富饶好地方……风景秀美、民风淳朴的白洋淀,是全国驰名的北国水乡,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曾谱写过抗日救国的壮歌,如今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这里书画为媒,一幅幅展现“北国江南”水乡风情的画面璀璨绚丽。6月13日,来自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河北等全国各地的百名书画家,走进“美丽水乡”白洋淀,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荆浚轩、著...

    139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4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画家李秀峰[图文]
    2024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画家李秀峰[图文]

    【艺术简历】李秀峰,河北省泊头市人,甘肃国画院院长,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席廿余载,多年担任甘肃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中国美协第五次美代会代表,受邀担职国内外数十家美术团体组织机构领导。美术作品先后廿一次入选(或应邀)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或参与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在其中获二等奖一次,优秀奖三次。先后两届...

    71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王景山:答七十二友书[图文]
    王景山:答七十二友书[图文]

    答七十二友书王景山我于3月17日发出“人们祈望大吉大利的鸡年之际,由本人创意——雄鸡与栗子相融一纸的《大吉利图》,约请独创泼墨画鹿的花鸟画大家陈雄立先生创作完成,该画已被河北一藏家收藏并将烧制于瓷盘上,作为高雅艺术装饰品摆挂”的文字和画照后,几天来,竟有七十二位各地友人予以评赞关注,且希望我能就此再多说几句。其一,以鸡入画的中国画画家,画史上代不乏人,名家高手似雄鸡引航各领风骚,及至现代,...

    168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张志民:山水画的创作应具时代精神[图文]
    张志民:山水画的创作应具时代精神[图文]

    山水画的发展进程与时代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当代社会,如果我们还都是去画古人那种逃避现实、归于山野、风花雪月,我觉得是不符合这个时代感觉的。艺术创作应 该是与时俱进的,有时代痕迹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出现的一批优秀画家和好作品,像石鲁的《转战陕北》、《南泥湾途中》,钱松喦的《红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娄山关》等,都代表 了那个时代。这些作品体现了李可染先生提出的“为山河立传”的主张。二十世纪...

    14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