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天天 点击 :

当今的社会土壤,传媒高度发达,文化娱乐化,影视演艺和网络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多上电视便出名,多出场便走红,更有人出位搏出名。现今的所谓“名人”确实已非彼名人,更多只是“明星”而已。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 艺术百科王中军《我不是潘金莲之一》(图片来自于网络)

近期,《跨界喜剧王》《跨界歌王》《欢乐喜剧人》等电视节目聚焦商界、文化界、体育界、音乐界、演艺界名人,跨界展现属于不同领域的幽默风格表演,吸引眼球,持续霸屏。而在书画界,跨界已不是新鲜事。2016年11月11日,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的油画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之一》亮相拍场,以345万元成交;11月30日,作家莫言一幅书法作品在北京某拍场以起拍价5000元人民币落槌,反响平平;12月24日,演员宋小宝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称:“不久前,我写的一幅字拍卖了8万元。”据其透露,准备暂别综艺圈的他正在认真苦练书法。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名人纷纷跻身书画界,展览不断,交易活跃,忙得不亦乐乎。如何看待名人们热衷写字画画这件事?为名还是为艺?名人跨界为艺术生态带来了什么?如何评估他们的作品价值?《艺术市场》记者就此采访了艺术界人士,他们对“名人书画”褒贬不一,更有甚者称“跨界名人”是艺术市场的搅局者。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 艺术百科莫言《毛泽东 沁园春?雪》(图片来自于网络)

演艺名人的书画缘

演艺界热衷书画的明星不少,名气较大的有唐国强、赵忠祥、姜昆、倪萍、朱军等人。演员黄渤曾在微博晒出几张用牙签在香蕉上作画的图片,获网友组团赞“有才”。当年凭借一首《我的1997》火遍大江南北的艾敬如今转型艺术家,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个人综合艺术展。中国美术馆曾举办“杜蘅情怀——朱军绘画作品展”,这一展览还先后移师海峡两岸各大城市巡展。而孙俪、郑秀文等也不时在微博中贴出自己的书画作品并跟粉丝交流。

当然,在名人中不乏有绘画功底的人在。央视儿童节目主持人董浩的父亲董静山和母亲都擅长书画,叔叔董辰生也是一位画家。董浩5岁开始学习作画,6岁时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第一幅作品。20世纪80年代,他参加过北京的很多美术展览。他擅长画戏剧人物,其作品曾拍出84万元的高价。有“童子功”的明星还有徐静蕾,她从小习练书法。据了解,徐静蕾9岁时就题写了“北京赛特商厦”,央视梅地亚中心的牌匾也是她所题。

演艺圈中,不少人拜师学艺,从而在艺术道路上有了“引路人”。赵忠祥醉心画驴,主要是他师从擅长画驴的艺术大师黄胄,黄胄曾给予他很多指导,因此赵忠祥下笔颇有黄氏风格。师从名师的还有主持人朱军。据朱军透露,他的师父是范曾。据说“娘娘”孙俪也曾相当认真地拜师学画。

正如冯小刚在微博中点评自己的绘画作品:“不想写实还是写了实,没办法,基本功打得太牢了,想扔扔不了……创作的事只要不是用来谋生,就可以随心所欲。”一语道出画画的快感。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 艺术百科赵本山书法作品(图片来自于网络)

为什么能拍那么贵?

记者走访了文艺界专家,访谈间他们一致认为名人跨界搞书画创作本是好事,多方汲取,提高素养,丰富生活,值得赞许鼓励。艺术本无界限,以往的梅兰芳、老舍、李苦禅、李可染等艺术大家均有跨界经历而为人津津乐道。只是,现今的一部分“名人”想尽方法弄出“书画”动静,其中多有明显而现实的功利目的。毕竟有了“名”就有了依托,可以连接权与钱。三者一结合更不得了,略有可观就被捧为名家圣手,三脚猫未入门的几笔也能成为大师。这样的“名人书画”很多,且价格扶摇直上,值得探讨。

马云在当下可谓炙手可热,玩转各行。2014年,他的墨宝《话禅》在慈善晚宴上进行拍卖,最终以468万元成交,接下来是其与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在苏富比香港2015秋拍以3300多万元成交;冯小刚与曾梵志合创的油画《一念》,拍卖价高达1700万元;赵本山的四个大字“龙腾凤舞”拍出92万元高价;倪萍的画作《韵》在一场慈善拍卖中以118万元的价格成交,她的另一幅作品《仙境》拍出了150万元。2016年6月,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央视主持人朱军的水墨画《牧羊女》拍出130万元。王刚、张铁林、唐国强等人的字画都曾经上过拍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作家莫言,其书法作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一路飙升。素有“鬼才”之誉的贾平凹坦言:“我养家的方式不是写书,而是靠卖字画。”其书法作品价格比很多专业书法家高很多。因此,有人说,名人书画天价是营销,“不在于画得如何,关键名气有多大”。

文艺评论家李珂向《艺术市场》记者分析道:“‘跨界名人’书画作品价格高涨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某些有钱但不懂书画的人狂热追捧明星;二是某些有钱但不懂书画的人为了‘投资’‘获利’;三是某些媒体为了自身利益故意炒作宣传。以影视圈为主的‘跨界名人’爱好书画艺术、创作书画作品,如果仅限于自我欣赏,或赠送亲友,本是一个高雅的爱好,比单纯的吃喝玩乐、挥霍炫富甚至胡作非为、吸毒嫖娼好得多。但是,如果压根儿就没有天赋,又不踏踏实实拜师学艺,甚至连起码的基本功都不具备,只是随心所欲地胡涂乱抹、制造垃圾,却心浮气躁、趾高气扬地涉足艺术品市场,公开举办展览、出版画册、参与拍卖会等行为,纯粹就是在给市场和书画界添乱。”

对此现象,美术评论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则笑言:“没有为什么,这就是世道。收藏名的不是收藏艺术,艺术只是一个名的媒介。画不好说,可是写字却有基本的考量,否则就是让人不屑的‘土豪的字’。”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 艺术百科宋小宝《年年有余》(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火爆到惨淡

随着艺术市场的调整,泡沫的挤压,跨界名人书画也遇到“市场崩盘”。获诺奖之后,莫言的一幅书法作品曾在市场上狂飚到近百万元,而近期他的书法作品仅以5000元成交。两相对比,这的确是一次断崖式暴跌。名人书画的艺术价值几何?当“名人效应”的光环褪去,最值得珍视的又是什么?

中国美术馆原副馆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表示:“现代书法家名气再大,作品卖百万元的也极稀见。‘著名作家’的字,算业余?算两栖?竟能远超现当代所有书坛名家。近年这种在‘市场’上操作、炒作出天价的路数,稍谙行情者早已心照不宣,只是局外人才偶有大惊小怪。江湖上卖膏药和现在卖楼盘的都熟练应用‘真人秀’式营销,艺术市场上的假拍也司空见惯了。但通过假拍、爆炒来抬高价格是不可持久的,最终便是‘断崖式暴跌’。真正好的、高水准、有价值,且已为专业界认可的书法作品,市场上不至于出现忽高忽低的异常波动。若靠‘著名作家’名头而推高价格,这样的‘书法’本身就很可疑,值与不值,你看着办就行。”

艺术评论人、太和艺术空间董事长贾廷峰更是直言不讳:“首先,我不认为他们有真正的艺术市场,反正我是不会收藏他们的作品,同时我也不建议社会收藏。他们尚算不上真正的名人,像鲁迅、胡适、蔡元培等有道德、修养、学识、教养的才是真正的名人,他们的作品价格当然要比一般的书法家贵得多,这是正常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一个所谓的名人能同时具备这些素养,所以他们不具有真正的书画市场,也谈不上风生水起,真正的内行不会买这些作品。他们凭借自己的圈子卖作品,况且拍卖的价格并不足以作为参考的标准。中国人善长跟风瞎起哄,这点很要命。现在的情况是东南西北风乱刮,所以跟风者的下场可能会不乐观。其次,现在中国的文人很多已堕落,被社会拖下水,热衷于名利。这些人的作品在我眼里大都不具备收藏价值,因为他们没有风骨,对市场起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并对这个社会没有任何的积极影响。”

本该属于雅人深致的艺术品收藏,现今几乎成了商贾囤积居奇的聚财之术。正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书画》所言:“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之笔,见者争售。”作品优劣,本靠水平“说话”。现实则是籍籍无名之辈,作品再好无人问津;而那些所谓的“名人”,却“见者争售”。

目前这种现象并非市场常态,也不是一个健康、健全、有规范、有标准的艺术市场应该出现的事情。这只是国内艺术市场一片漂浮的泡沫,随着市场的发育成长,它终究要烟消云散。

名人跨界书画 添彩还是搅局 | 艺术百科倪萍《盼望着》(图片来自于网络)

艺术品非因人而贵

这些种种乱象,皆因“名人”二字所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本是不可分开的共同体。但是,古往今来的名人,其作品价格在艺术市场上居高不下的原因绝不只是有名而已。郭沫若曾为《鲁迅诗稿》作序:“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名人’这个词是褒义词,而不是贬义词。”贾廷峰说道,“古代的名人有真材实料,他们能够担当得起名人这两个字,但是现在这个浮华喧嚣的时代,所有的名人都要打个问号。名人以外的东西似乎更大,欠缺真功夫。当代评判名人的标准不准确,夹杂着很多金钱、面子、裙带等因素。这不足以成为真正的标准,需要后代来评判。”

在梁江看来,当今的社会土壤,传媒高度发达,文化娱乐化,影视演艺和网络的影响力无与伦比。多上电视便出名,多出场便走红,更有人出位搏出名。现今的所谓“名人”确实已非彼名人,更多只是“明星”而已。以往是真正的“名人书画”,现今实是“明星书画”,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现在的一些人在取得了一定的功名之后,他们可能会作为一种业余欣赏爱好写字画画,或许他们开始并没有想要进入市场的想法和打算,但是客观来说在一定的时候他们的书画都会进入到市场。”陈履生具体分析其作品进入市场的几种情况:“第一,明星的铁杆粉丝会追捧。第二,不乏社会上一些人用各种手段来炒作明星的书画来达到一定的利益目。第三,就是明星加入其中。特别是有一些明星在自己原来的专业领域上已经没有作为了,或者是少有社会影响力,这时候他们发现,书画可以给他们‘第二春’,利用书画作为媒介,重新回到社会舞台上来。”

陈履生认为,当代书画界的这种状况,完全由社会和市场决定,任何社会的干预包括社会舆论的影响都没有可能去改变。因为社会的多元性,个人基于不同的目的,对于名人书画有不同的态度。当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获得市场的成功或者是市场的关注,但是他的保值率显然不可能高于专业书画家,因为专业书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在专业方面的造诣都有可能带动早中期的作品,但是明星书画是走下坡的,随着自己的名声下跌而不断地降低。一些当红明星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已经不为后辈所熟知,更何况他的书画作品。市场依托于名人影响力来支持的现象就构成了名人书画市场的复杂性。

当下“名人书画”艺术水准又是怎样的呢?梁江透露,朱军前几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在此之前,曾把自己手机上的作品照片给他看过。“说实话,朱军学画是认真、下功夫的,不像一些人自恃有名气就乱涂抹糊弄人。不过‘隔行如隔山’,朱军目前仍在翻山路途上,祝他早日获得更大进步。至于倪萍的绘画、赵本山的书法,客观说与专业水准相去甚远,即便卖出高价,明显只与明星身份,与捧场的朋友圈有关,与艺术价值倒是关系不大。”梁江说。

陶冶情操无妨,切莫沽名钓誉

作为媒体有责任告诉公众,艺术收藏的本质是什么。陈履生强调:“我认为名不是唯一的,艺术永远至上,当然鉴于中国艺术市场的特殊性,名人书画也不乏一些精彩的作品,或许有一定的趣味和意义,因此作为一般性的收藏也可以。但是,它不可能改变艺术整体的格局。一些当红明星,书画市场经常办展览,出版画册,拍卖,获得一定的社会关注,但是整体上他是不会影响到中国书画艺术的本体,很难做到改变社会艺术发展整体的一个格局,我认为这是非常庆幸的。书画界或社会各界能够认清这一规律,可以坦然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现象。”

但是,一旦触及中国书画艺术本体则绝不允许。据报道,倪萍在2016年于加拿大温哥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画展,开幕当天就有“十几幅画作被抢购”。陈履生就此批评道:“不是说主持人不能办画展,主持人办画展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修养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海外的中国文化中心,理应展示具有专业水准的作品,以弘扬主流的中国文化和艺术,而不应该把国内那些江湖作派带到海外,影响形象。同时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我希望媒体能够从正面来引导社会公众认识这样一个问题,来了解书画市场的状况,了解这个多元的社会所带来的复杂的问题。”

因此,藏家或者刚刚进入收藏领域的一些爱好者切莫被一些社会现象所左右,应建立起对于艺术基本了解认知的收藏观念,而不是用金钱价值去衡量。“因为艺术的问题比较复杂,它没有必然的结论,并存在着模糊性,这也正是名人书画在当下一定层面上能够有一些表现的重要原因。现在问题复杂就在于所有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来玩书画的问题。今后是一个全民书画家的时代,人人都是书画家,进入这样一个时代的时候我们建立起一个正确的评价体系和认识标准的问题,这就有赖于媒体去做一些工作。”陈履生说。

在艺术市场闯荡近30年的贾廷峰呼吁社会应该更多关注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优秀艺术家,感知真艺术。他在经营画廊的过程中明确建立了自己的艺术价值观,其中不乏被当今社会遗弃甚至边缘化的农民、和尚、隐士、非美协会员、甚至因种种原因蹲过大牢的艺术家,通过一次次国际国内的展览、宣传、推广,将那些浪迹江湖之上又不甘心沉沦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作品展示在公众面前,打破艺术的惯常商业规则。他颇为愤激地表示:“我们这个社会毁就毁在热点,这些热点我认为绝大多数都是垃圾,误导众生,什么是热点,老百姓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这才是热点,但是现在谁又关心这个?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人现实的生活和生命状态。现在有些今日明星在我眼里可能是明天的罪人,他们并没有给大众带来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观或者是令人感动的东西,学习的榜样。他们当然可以享受普通人享受的所有权利,但是千万不要轻易拿名声去沽名钓誉。”

李珂指出,中国书画是传统民族文化精华之精华,既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也是一项艰深的技术,任何人想要真正掌握好它都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砺与锻炼,而不可能像堆雪人、吹气球那样简单省力。“跨界名人”如果真的发自内心喜爱书画艺术,立志当一名书画家,打算通过写字画画养家糊口或赚大钱发大财,就应该踏踏实实学艺,扎扎实实练习基本功,同时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相关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修养。让自己从“外行”变成“内行”,从“没水平”“低水平”提升到“有水平”“高水平”。最起码,首先应该做到不给书画界和艺术市场“添乱”。

相关文章

  • 格高出新意 浩然显风骨——品李保民西部山水画[图文]
    格高出新意 浩然显风骨——品李保民西部山水画[图文]

    【李保民简介】1952年生于甘肃兰州。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68年参军,在新疆军区服役三十余年。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秦文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评委、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1992年2月八一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兵画兵》新闻专题片。...

    140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如何才能修到书法成熟“老”境?[图文]
    如何才能修到书法成熟“老”境?[图文]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书谱》著名论句不管书法还是绘画,达到高境界最需要的是时间,就像炖一只老母鸡,时间不到、火候不到,最终的味道就不可能到位。现在很多搞书画的人年纪轻轻就敢称家,这就如同用高压锅炖老母鸡,烂是烂了,但没有味道,或者说味道不够。只有时间长了,人变老了,人老则意味知识广泛、阅...

    5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武强年画鉴赏[图文]
    武强年画鉴赏[图文]

    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刻版武强年画,因产在河北省武强县而得名。始于宋末元初,明初已具规模。至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了以县城南关为中心的年画生产集散地。据统计,明末清初之际,武强南关有画店144家,南关周围有60多个村庄、上千户作坊从事画业生产,并在外地有180余处批发庄,年产量达1亿对开印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山水、花鸟...

    3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牡丹如何成为艺术家笔下被永恒演绎的经典[图文]
    牡丹如何成为艺术家笔下被永恒演绎的经典[图文]

    清 恽寿平《山水花卉神品册页之牡丹》花鸟画小品“春来谁作韵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4月下旬,盛开的百花之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牡丹,它雍容华贵、艳压群芳,被誉为“花中之王”,是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艺术家笔下被永恒演绎的经典。牡丹从何时进入文化史的书写?历代牡丹绘画名家有哪些?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于牡丹的描绘又有什么不同?今天小编带你走进艺术家笔下的“花中之王”。牡丹在...

    22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孟云飞:意到环中 神游象外——试析沈威先生的绘画艺术[图文]
    孟云飞:意到环中 神游象外——试析沈威先生的绘画艺术[图文]

    沈威,号无休书屋斋主,军旅画家。从事中国绘画创作二十余年,曾师从刘大为、刘天呈、袁武等老师,后又受教于吴悦石、刘怀山、衲子诸先生,转益多师,受益匪浅。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军内外展览,获奖无数;其山水清奇冷艳、气象萧疏,元气流行、意力张驰,生拙而不霸悍、雅静而有大气,纯用疏散隽逸之笔,极空旷悠远之致;而沈威先生的大写意花鸟更是笔情恣纵、苍劲圆润,其运笔古秀,着墨飞动,恣意挥洒,百态横生,...

    17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全国两会“翰墨传承”艺术名家——李开明[图文]
    全国两会“翰墨传承”艺术名家——李开明[图文]

    李开明;笔名;艺境,国家一级美术师,奇石之乡安徽省灵璧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美术,早年就读于皖南美术专业艺术学院。在学校期间,经老师教导更加产生对美术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自身努力对绘画有一定进步。后师承国画大家书面传授,对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花鸟有更深的提高和创作水平,特别擅长传统人物钟馗画,有自己的风格。李开明先生希望广大人士对作品提出建议和指导,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用画笔书写艺术人...

    102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著名画家:赵玉阳先锋人物[图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著名画家:赵玉阳先锋人物[图文]

    【艺术简历】赵玉阳,笔名苦墨,1953年生于辽宁大石桥高坎凤凰甸村,自幼受舅爷韩继善,老师肖洪年、家兄赵玉俭、赵玉双影响酷爱绘画。198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受到郭怡宗、白雪石、崔晓东、李铁生、李乃宙、贾又福、黄胄、史国良等名家教诲。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理事、营口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石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大石桥市政协委员、大石桥市书画院副院长。作品获奖及参展:1...

    77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喜迎中秋——2022书画名家刘波特别报道[图文]
    喜迎中秋——2022书画名家刘波特别报道[图文]

    艺术简介:刘波,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山东烟台。1982年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术学校装潢专业。1988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专业。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访美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法国、荷兰、捷克、奥地利、韩国、泰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与艺术考察。应邀到山东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交通学院、...

    52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不再避讳商业诉求 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很亲民[图文]
    不再避讳商业诉求 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很亲民[图文]

    2013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的荷兰艺术家霍夫曼作品大黄鸭从当年轰动香港的“大黄鸭”,到今夏点燃深圳的“未来游乐园”,艺术正在以一种新的姿态介入我们的生活。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艺术将走向何方?近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做客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解析《全球化时代的新艺术》。他用大量的实例证明,今天的艺术不再惧怕表现美,不再拒斥技术合作,不再避讳商业诉求,今天的新艺术,将借助美的普遍性,寻求跨...

    199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手机摄影师们的掌上影赛[图文]
    手机摄影师们的掌上影赛[图文]

    树木类一等奖。亚伦·派克摄无数人在戏言“单反毁一生”,抱怨手中价值不菲的相机不给力的时候,一些摄影高手已经突破了器材的束缚,用手机创造出无数令人赞叹的影像。最近,第七届IPPAWARDS大赛(iPhone摄影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球的“手机摄影师”们拿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参与角逐,根据赛制要求,除了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这些作品都不允许...

    96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克里姆特与席勒 百年之后的“特立独行”[图文]
    克里姆特与席勒 百年之后的“特立独行”[图文]

    捷克的克鲁姆洛夫(1914)的老房子,席勒作为古斯塔夫·克林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和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去世百年纪念活动。波士顿美术馆从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借到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来举办一场特殊的展览。2018年2月25日至5月28日,“克里姆特与席勒画展”在路易斯和迈克尔·k·Torf画廊展出。Torf画廊展示了两位奥地利著...

    129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读《秋园蛱蝶图》二问[图文]
    读《秋园蛱蝶图》二问[图文]

    艺术之美不同于自然之美,是因为自然之美乃天公之作,没有人能驾驭;而艺木之美出于人类之手,在表现自然对象之美的同时,必然会融入作者的情思,所以艺术作品会更为耐看和使人感动。每次遇见一幅佳作,都会引起一番激动。近日,读到一幅安徽省博物馆藏《秋园蛱蝶图》照片,十分精彩。依照笔者的习惯,对创作者先做一些了解。但是,对于作者的身份产生了几分困惑。欲在品赏此作之前,先探问作者的出处。清 汪中 秋园蛱蝶图1...

    6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图文]
    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鉴赏[图文]

    图片资料江西九江李训刚这只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高21厘米,口径5.8厘米,足径7.6厘米,原为清宫御用瓷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瓶呈三瓣花式,长颈,圆腹,圈足。内壁施松石绿釉。口、足沿饰红釉边,外体施白釉上绘粉彩花卉纹。紧贴外壁以堆塑法塑出三婴嬉戏。三婴或攀爬,或站立,玩耍着同样以堆塑法塑在瓶颈上的红丝带。瓶足底施松石绿釉,留白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124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初心未泯,中西合璧——艺术家杨峰专访[图文]
    初心未泯,中西合璧——艺术家杨峰专访[图文]

    你是什么时间开始学习书画的?杨峰:自幼喜爱绘画,小学开始接触素描和色彩。最初学习绘画的动机是什么?杨峰:没有动机,打心里喜欢。哪件事情让你感觉跟书画有缘分?杨峰:听父母说从小就喜欢在任何一块可以容笔的地方涂鸦,这可能叫缘分吧。你临的第一个贴或者是哪一个作品?杨峰:书法是从颜真卿的《多宝塔》开始的,至于临的第一幅画是什么,真的没印象了。你最擅长的领域是哪一个?杨峰:工笔花鸟。起...

    173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行香子·梅——高永兴
    行香子·梅——高永兴

    今日立春,虎往兔还。淅淅沥沥,消消闲闲。予拥衾塌上,拭目窗前。且思卢仝赤脚,不梦罗浮仙媛。疑误君来君未至,明知春老春又来。一尺繁华,几度余哀。于是填词一首,以畅愁怀!——高永兴记行香子·梅樗散丘园。雨打楼栏。夜相思、晓对窗前。琼枝玩影,玉面标鲜。问凭谁开,与谁共,为谁妍?师雄见爱。何逊知怜。熏风来、花老颓颜。抑扬从汝,得失由天。寄墙头边,额头上,陇头间!——高永兴撰于癸卯年立春日(2023...

    6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