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歌
古董拍卖乃香港苏富比的传统强项,一向为古董藏家和商人们关注。在10月7日香港苏富比当天的拍卖中,虽然上拍数量较往季略微减少,但成交结果却带来意外惊喜。
2015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迎来了最为忙碌的一天。一方面,所有的展厅为撤展忙碌着,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地打包和装箱;另一方面,古董器物和珠宝分两个拍卖厅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激战。古董拍卖乃香港苏富比的传统强项,所以一向为古董藏家和商人们关注。在7日当天的拍卖中,苏富比一共呈现了四个专场。虽然在上拍数量上较往季略微减少,但从成交结果还是带来意外惊喜—— “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先生珍藏的38件套黄花梨及紫檀精品家具共实现总成交额2.6亿港元,其中超过千万港元的拍品达到7件;郎世宁等画师绘制于清乾隆年间的《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在“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专场上更是以1.21亿港元落槌,成交价达到1.374亿港元,这一成绩刷新了御制画像的世界拍卖纪录。另外,“中国重要艺术珍品专场中”,乾隆粉彩九桃瓶以6348万港元成交夺魁,宣德青花洗和乾隆白玉方玺成交价均为2408万港元,并列第二。
“攻玉山房”为何获得白手套?
自苏富比于8月间推出“攻玉山房”展览,便引来诸多关注的目光。据悉,尚未开拍前,攻玉山房所藏家具已有了非常不错的反响,这令苏富比喜不自禁。或许正因如此,此番特意将“攻玉山房藏家具”专场安排在当天第一场,以期获得佳绩可以带动后面场次的拍卖。
本场拍卖由明末黄花梨插肩隼绿纹石面酒桌领先,甫一开拍即引来激烈举牌竞价,从900万元一直追至2100万元方落槌。本场另一个亮点来自一个并不起眼的黄花梨花式笔筒。此笔筒9万元起拍,激情买单便此起彼伏,直抢到150万元成交。有记载此笔筒曾为吴大徵、吴湖帆旧藏,流传有序。该成交记录显示,具有名人效应的文房器永远是拍场中的常青树。本场90%的拍品都以高出估价上限成交。从溢价率来看,相较一些高价位的大型家具,文房器物更为抢手。拍卖尚未结束,场内后排就有藏家议论:“想不到在调整世道下,竞拍如此激烈,还是苏富比会做生意!”。最终,全场以100%成交,总成交价高达260,177,500港元。拍卖师司徒河伟获赠白手套。
众所周知,受外围宏观经济的影响,艺术市场已经连续数年处于调整期。此专场创下佳绩主要有如下两个因素:首先,攻玉山房所藏家具早已誉满香江;其次,攻玉山房主人叶承耀医生在藏界名声显赫,曾两次出任敏求精舍的会长,为买家所熟知。这次挑出38件套,据知名古董商伍嘉恩介绍,系在攻玉山房藏品中历经三次筛选的珍罕精品。拍品本身固然精良,苏富比在宣传方面也是下足了血本。以模拟苏州园林,搭建旧日生活场景,营造这些十七世纪的明清家具的华贵与典雅,并显现古董家具在今日家居生活中依然具有实用价值。所推出的38件套家具被誉为“古典家具的顶级盛宴”,自然吸引来许多顶级的家具藏家。在当下几乎各门类都有所回调的形势下,明清家具的整体也难免噤若寒蝉。“攻玉山房”的珍藏能有如此好成绩却为意外惊喜。
《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创御制画像新纪录
在备受瞩目的“大雅雍容──清代后妃肖像”专场中,郎世宁( 传) 等作《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以1.374亿港元刷新了中国御制画像的世界拍卖纪录,也成为截至目前本季香港秋拍的最贵艺术品。
《纯惠皇贵妃朝服像》为绢本设色,纵198厘米、横123厘米,画幅上既无作者款印,亦无清宫收藏印章,只是在人物头部的右侧竖写墨书一行——“纯惠皇贵妃”。从墨迹细查, 无疑是乾隆皇帝的手笔。从史籍上可以知道, 这位纯惠皇贵妃为满族人,姓苏佳氏。该幅肖像画是目前仅见纯惠皇贵妃的朝服像。画像上乾隆皇帝之手书应当在纯惠皇贵妃去世以后所写,表达乾隆对逝去宠妃的追思。
这位皇贵妃的肖像在另外一卷画幅中也可以见到,那就是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的《乾隆及后妃像》卷( 又称《心写治平图》卷)。在始画于乾隆元年的这卷作品中, 起首为乾隆皇帝,纯妃则排在第四位。将画卷中的纯妃与该幅画轴中纯惠皇贵妃相比较, 相貌一样,如同一个人。而《乾隆及后妃像》卷已被公认是郎世宁的作品,此幅《纯惠皇贵妃像》便可顺理推断为郎世宁等所作。虽然画幅上並没有画家的款印,但是明显具有欧洲绘画风格以及其他辅助鉴定结论都倾向于来自郎世宁之手笔。这幅《纯惠皇贵妃朝服像》的装裱还仍然保持着清宫原来的样式, 仅仅失去了天杆和地杆。
2005年5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曾拍过《纯惠皇贵妃像》( 局部) 以250.16 万元人民币拍出, 该记录曾刷新当年御制画像纪录。而这件《纯惠皇贵妃朝服像》更是郎世宁作品中极少在拍卖场上出现的大尺幅肖像画作,在公开市场上独此一幅,也是目前所见纯惠皇贵妃唯一的朝服像。作品由3800 万港元起拍后,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及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仇国仕和蘇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所持两台电话的竞投便激烈展开。经过长达5 分钟的你争我夺,最终这件作品被程寿康的电话竞投者以1.21亿港元拿下,加上佣金最终以1.374亿港元成交。匿名获胜者被认为来自大陆。据仇国仕介绍,在2003年4月,这幅作品曾在香港苏富比上拍过,当时估价为1600万港元,由于SARS的干扰,导致整体市场行情均不理想,所以未能找到合适的买家。此次以1.37亿港元成交,仇国仕认为这足以反映出中国买家积淀越来越深厚。然而,同场的另外两幅贵妃像却因不达低价而流标。
市场是缺乏资金还是缺乏信心?
除“攻玉山房”、《纯惠皇贵妃朝服像》,其他场次情况较为平静,“中国艺术珍品”专拍总成交额超过3.4亿港元,成交率约为五成, 乾隆粉彩九桃瓶以6348万港元成交夺魁,宣德青花洗和乾隆白玉方玺成交价均为2408万港元,并列第二;“澄净妙观──汉藏佛教造像”专拍的18件拍品有5件成交;“御殿华风──清宫御制陈设珍品”专拍的9件中有3件换手。总观下来,价位在千万级左右的作品较为难卖,两端的作品——一些顶级的拍品和估价较低的作品均获稳定的成交。
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不少人认为与今年秋拍整体估价较高有关,导致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是征集难度加大,买家惜售。“市场越不好的时候,拍卖行的征集难度越大。由于委托方担心市场萎靡引来的竞争不激烈,容易导致自己的拍品不一定能够叫得上价,故而也不愿意放低估价。拍卖行因为能征的货少也只能妥协,但买方看到如此高的估价又怯于市场行情, 故而不愿意出手。”古董商严先生认为:“苏富比今年推出的宫廷装饰,像嵌八宝、象牙的挂屏之审美可能仅为外国人喜好,一般中国家庭多为简约装饰,少有适合挂这种挂屏的。”对于中国买家来说,装饰和欣赏的功能降低。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出手就会格外谨慎。
早有业内人士分析: 艺术市场除了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更多在于没有信心,并非缺乏资金。人们很容易将每一年的GDP与艺术市场直接挂上钩,大家更确信,在经历了多年的经济增长之后,富裕阶层的财富其实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由于艺术市场持续了数年的调整, 导致观望气氛甚浓,资金不敢入场。如此这般, 越是缺乏资金的支撑,调整越是没有尽头。当今市场真正买东西的人:一是踏踏实实的收藏家; 二是从事古董经营的商人。成熟的收藏家经过了原始积累的阶段,所以买起东西来十分挑剔,但是遇到罕见的顶级拍品,他们很愿意出手。而古董商由于要考虑自己的生意及货品再转手的可能,所以他们通常不会出“满”价格, 一定是有性价比的才会去买。这就导致了今天市场上两端拍品成交相对较好,中间拍品成交严重下滑的局面。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拍卖行都反应,尽管市场连续调整,但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买家加入,但新买家不会一上来就收藏过于昂贵的作品,通常有个过程,因而市场正在孕育着变盘。各种说辞、各种揣测似乎并不影响国际大拍行依然信心满满:艺术消费是很多中国人向往的,即便到了今天,中国依然有众多富有阶层没有入场。这个市场尚有大块的“处女地”等待开发,眼前的起起伏伏都是正常的,所以困难也是暂时的。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10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