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艺术之“感”[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妮妮 点击 :

艺术之“感” | 美术趣闻

艺术是什么?我们都说它是一种文化关怀、一种人性观照,说得再准确一点,也叫做终极关怀。那么终极关怀又是什么?人作为万物之灵,不仅仅在应付眼前的生活,人还有性灵,还会反思和追问一些现实生活之外的形而上的问题,比如人是什么,人生为何物,人类是怎么形成的,以后的命运怎么样,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和价值,还包括其他关于社会、历史时空的意识。这些问题都是人类对于自身存在的一种自觉,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牵挂、在意和关怀,这就是人类自身存在形而上领域里的终极关怀。哲学家也反思这些问题,只不过他们是用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的,艺术则采用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传“感” ,用中国古代的美学术语来表述就是“性灵” 。

艺术如何运用形象来传达感受,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意” ,说得再具体一点也叫“抒情” 。当形象不再是为了形象本身而存在,而是转化成为一种表达语言,用形象来表现出另外一种感受、体验和主观意识的时候,艺术也就成熟了。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体验到,有个通俗形象的比喻叫做通过一滴水来感受整个大海,通过一缕阳光来感受世界。艺术作品往往就是通过一个具体细微的形象来传达出一个全息世界的整体,通过山之一角、水之一崖来映现出整个世界的气息,利用一朵花的形象来呈现出整个人类存在的历史时空,包括许多山水画中所表现出的家园故国的地域感、时节感,还有文学作品中的怀古伤今,对时光流逝、对生命短暂的喟叹等等,都是在追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境界。

艺术所表现的终极关怀如果逐渐具体到不同的层面,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就像哲学的专题一样,艺术用形象来蕴含和触及、演绎和诠释这些抽象的问题,关于人、世界、时空、社会、历史、族类,以及生存、生命,时间、时空、时节、时光等等。艺术用形象来品味咀嚼、反思回味形成“感怀”和“感触” ,并把这种“感怀”从形象之中独立呈现出来。艺术总是把具体的事物和时空都推向“终极存在”这个层面来看待、观照,并以此来追问存在。把时空推向终极之后,人不可能用科学来计算,弄得十分清晰和明白,只能是一种模糊与朦胧的感触,只感不思、感中又有思,所以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都是终极性的“时空感”与“历史感” ,这两种“感”再综合起来最后就是在追问“存在” 。

艺术中的“感”还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作为主观意识的“感”与意识所依附的材料内容“物象”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功能与材料、内与外、物与我都不能再区分。艺术的这种“感”既不是思维形态的问题或者结论,也不是纯粹生理感觉形态的色彩和形状,更不是社会、历史、时空本身,而是对这些东西的终极之“感” 。这种“感”本身就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性灵意识形态,说得再抽象一点,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存在” 。所以艺术作品中才有主客消融、物质性与精神性不分、主观情感意向消弭于物中、“意”与“象”合一等特征。艺术中的材料和形象都同时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二元形态,这是艺术的一点本质。

“感”为何物,有生理的愉悦又有形而上的感怀和喟叹,是个神秘的东西,它是人类性灵合成的一种精神结晶。只有当艺术家处于创作状态的时候,他的手头实操的物质效果与主观精神感受和表现意向完全合一,人才真正达到这样一种超物质的传感状态。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家真有点近乎神灵,它能创造世界,所以艺术与巫术和宗教仪式总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艺术的“感”于人何用,终极关怀与我何干,我们日用而不知,它在不知不觉之中铸就了我们每个人的魂魄,积淀形成了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和族类精神,成为人类一种永恒的情怀、一种精神动力滋养着我们的心灵。说得再明确一点,艺术的终极关怀对人类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洞悉人生的真相,让我们珍惜生命、获取动力,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充实,从而达到自觉自在,这就是人类的艺术对于人类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文章

  • 纯净与宁静——刘文华工笔人物画风[图文]
    纯净与宁静——刘文华工笔人物画风[图文]

    刘文华,1960年生,黑龙江绥棱人。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 教育系毕业。1980年开始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5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进修,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馆美术创作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连续五次入选国家五年一届的美术大展。出版有四种画册。主攻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创作分三个阶段:一、表现北方农村乡土...

    13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周来星(组图)
    2023全国两会书画焦点人物——周来星(组图)

    【艺术简历】周来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赤峰。2020年进修于靳尚谊首届美育油画高级研修班。师从靳尚谊先生。2019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2018年,油画作品《雨过天晴》入选第三届全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作品被收藏。{入会资格}2017年,油画作品《母亲》入选首届全国教师油画作品展。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油画作品《扎根大地》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

    62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精妙雅致的文玩水注赏析[图文]
    精妙雅致的文玩水注赏析[图文]

    罗汉骑虎水注原标题:精妙雅致的文玩水注◆王云志水注,也称“水滴”、“砚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滴水的文具,注水于砚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西京杂记》载:“晋灵公冢……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

    86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且看云飞——孟云飞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且看云飞——孟云飞书法作品赏析[图文]

    及瓜而代天下之恶一也量力而行赏孟云飞书法赋刘银叶/文字有文气,章含玉心。孟郊之才,云长之诚。飞毫金蛇狂舞,著作羲献精神。撇捺皆有情,可动高轩之吟咏;竖钩且多境,尤喜空谷之足音。聚散疏密,有如森林间云水,圆缺开合,恰似太白赋大鹏。浓淡焦枯润五色,启承转合皆律深。清酒一壶抒豪放,阳关三叠写柳魂。文彩飘香,月照寒风桂树;墨融机理,霜封芝草灵根。赏先生才气,可诵芍药之赋;...

    99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青未了——别以“现代书法”为名胡写乱来[图文]
    青未了——别以“现代书法”为名胡写乱来[图文]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如何走到现当代,是个一直备受关注的问题。1985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现代书法首展”,开启了中国现代书法的转型,然而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形成了不少流派和风格,理论上也有过不少研究和论述,面临的争议却始终不断——比如,“现代书法”是“书法”还是“反书法”?“现代书法”的疆界在哪里?“现代书法”是否可以取代“传统书法”?归根到底,传统书法无论概念还是形式,在人们心中都太过...

    70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著名水墨艺术家陈国强谈画家的艺术创作成本[图文]
    著名水墨艺术家陈国强谈画家的艺术创作成本[图文]

    陈国强,1962年出生,河南商丘永城人,著名水墨艺术家、慈善家。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中艺书画院理事、中国国家书画院秘书长、全国老龄办孝行天下秘书长。2016年12月国务院特补画家之一,荣获爱心公益大使、爱心艺术家及拥军爱民艺术家称号,擅绘水墨牡丹,人民网、中国网等媒体对其艺术实践予以报道,作品多次参展并被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际友人收藏。多年来在家乡修路和赡养孤寡老人,先后为...

    96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日本“物“派:展现艺术的真实状态[图文]
    日本“物“派:展现艺术的真实状态[图文]

    “物派”本身不是一个群体的名称,而更像是对一群1970年前后主要活跃在东京的艺术家的松散标识。战后由于欧美经济文化的大规模侵入,使日本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强烈冲击。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文化侵入下,是选择被动接受西方价值观,还是从日本的传统艺术文化中寻找出路,已经成为日本现代艺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批反对照搬美国艺术的模式和观念,主张运用东方艺术的独到观念和思想的日本艺术家。尽管“物派”艺...

    114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图文]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图文]

    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世界如果有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那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这些图片试图解答人们的疑问,这是摄影艺术家PeterLippmann想象中,比人类还永恒的汽车们的未来光景,虽然已经化作废墟、和自然融为一体,但它们仍然保有出人意料的美。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像是在等一个神秘的信号,一旦接收到信号,它们就像魔戒里的角色一样再次“满血”复活。摄影师想象中的汽车未来...

    15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徐艺乙谈手工艺的前世今生:手是造物主的奇迹[图文]
    徐艺乙谈手工艺的前世今生:手是造物主的奇迹[图文]

    2016年5月14日,由观澜湖集团、商界传媒集团及中华手工杂志社发起的“国匠荣耀 · 手工艺创新盛会”在东莞观澜湖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众多专家及手工艺人济济一堂。从事民间手工艺研究42年的徐艺乙教授上台发言。徐艺乙教授: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能够看到很多的老朋友,有的已经打招呼,有的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所以敬请各位原谅,人老眼花,总有看不清楚的时候。主办方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先跟大家说...

    142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对公众开放才能让文物建筑“活起来”[图文]
    对公众开放才能让文物建筑“活起来”[图文]

    宝蕴楼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 (试行)》(以下简称 《导则》)。《导则》鼓励所有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重点引导一般性文物建筑开放使用,并提出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也应创造条件逐步对公众开放。(11月8日《经济日报》)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老祖宗留给所有人的共同遗产,具有社会性与公益性,鼓励所有文物建筑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

    8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刘石安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刘石安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55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俄罗斯写实艺术的启示[图文]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艺术最容易跨越任何障碍(比如语言不通),自由畅神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从事中国画艺术的我,年少时就十分痴迷俄罗斯(前苏联)绘画艺术,他们的素描、风景画、主题创作,还有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著名艺术家,如列宾、苏里柯夫、契斯加柯夫、列维坦、希什金、费申……以及那一幅幅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宏构巨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写信给苏丹王》、《女贵族莫...

    40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邱汉桥:北势南气山水大成[图文]
    邱汉桥:北势南气山水大成[图文]

    北势南气山水大成——邱汉桥绘画艺术赏析南子绪“北势”、“南气”,是画家在追寻最高精神境界过程中产生的结晶。将这种“南北”双重境界融合为一,邱汉桥达到了。这种创造更是学识的体现,几十年里邱汉桥对传统哲学思想的探求,对自隋唐以来诸子百家绘画之画理的梳理,熔南北画派为一炉,涤荡陈规,扬长避短,从而形成...

    41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士峰国画欣赏

    人物简介:王士峰,江苏无锡人,曾先后研读于中国美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无锡市锡山区美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中国上海民族书画院院士,南京颜真卿书画院一级画师,江南画院画家。1995年5月,人物画作《皎皎空中孤月轮》在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摄影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7年6月,山水画作《雷雨之后》在中华民族杯书画大赛中...

    192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典籍文献对传承福建历史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图文]
    典籍文献对传承福建历史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图文]

    中华典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延续着民族精神的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3月12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简称《八闽文库》),致...

    199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