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原书画界,提起巴云山这个名字,业内人并不陌生,称他为高产书法家。他现任中原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99中国百杰书法家。
巴云山是我的同乡,出生于老子炼丹、王子求仙之地——郸城。他性格豪爽、真诚朴实、思路敏捷、谈吐幽默,有着典型的中原人气质。他博学多才,爱好广泛,他的书法作品简约、凝重、浑朴、奔放,直率、畅朗,别具个性。他真、行、草、隶、篆五体皆能,尤以行草见长。正像同道们评价的那样,“其行草书写结字藏巧于拙,运笔多变,气息高古且书卷气息浓郁,行笔方圆互参,逆入平出,沉稳而不迟滞,疾利而不飘滑,不激不历,清闲古雅,枯笔之处见苍劲,润笔之处见清幽,线条肥而不臃,瘦而不火,刚健挺拔相济,笔力内秀,神采外溢。其沉厚、酣畅的笔墨表露直透着他的自信和深度,灵动的点画又反映其精神的无碍自在”。成就了他儒雅的学者风范。
最近,他创作了一幅气势夺人的书法作品“二龙抱珠”。飘逸洒脱,妙趣横生。行笔从上到下,一气贯通,表现出勃勃生机。他以巧妙的结体、新颖的章法,线条粗细变化自然,行笔流畅峻爽。二龙抱珠的“二”字采用浑厚的二点相依组成,占位很小,意在为笔画较多的“龙”字留出较大的运笔空间,随之提笔大跨度左移“龙”字以横取势,倾斜而下,似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抱珠”二字大小结合,左右逢源,牢牢地稳住了这幅作品的重心。
此幅作品的高妙之处在于大起大落、疏密有致、用笔翻卧起伏、笔锋调整自如、笔画燥润相间。行笔多取湿笔,线条“杀纸”有声。整幅作品肥而不臃,瘦而不柴,筋骨血肉充盈在字里行间,展示了巴云山创作手法极度熟练而形成的感情奔放、不假思索、风驰电掣、一挥而就的创作风姿。
虞世南曰:“故书道之玄妙,必资神逸,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目取”于象,不能识物背后之玄妙,“心悟”可用生命去契合万物之生机,书法是心灵的妙悟,书法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流露。只有当艺术家的感情集聚到宣泄时,才能创作浑然天成的作品。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落款是画龙点晴。落款可以把一幅失败的作品起死回生,也可以把一幅满意的作品无情地枪毙。所以,落款的位置、章法、字体、内容、方方面面,犹为重要。巴云山创作的这幅“二龙抱珠”落款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落款的内容是作者自撰的长江、黄河似两条龙贯穿祖国大地,澳门如一颗明珠回到二龙怀抱,并放出灿烂的光辉。落款行草相间,纵有行,横无列,参差有度,错落有致,与主题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富有诗情画意。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书法艺术离不开传统、离不开自我、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观看巴云山先生的书法作品,其书法艺术作品中所折射出的思想与文化内涵,给人一种艺术享受,他创作路子宽,用笔活,活而不乱,变而有法,流露出了自己深厚的书法功力、学识、智慧、识见、涵养、修养、气度、胸次、阅历、性格、精神特质、品质操守,充分表现了作者匠心独运的字外工夫,展示了雄强、豪迈、飘逸、峭拔、空灵、遒劲、洒脱、清秀自然、大气磅礴的艺术特色,具有一种自信、从容、达观的意味,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行云流水,云雾萦绕,使欣赏者仿佛走进一个舒适、清新而又鼓荡着生命气息的美好境域。
农民在同一块田地里,不会常年耕种同一种作物。今年是小麦,明年有可能就是油菜,他们将此称为“倒茬”,是出于对地力、养分的考虑。书法的研习亦是如此,技法之外,更应该旁涉其它,“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句)。巴云山先生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苦读书、勤临帖、好郊游,涉绘画,事事做得扎实不苟,是一个有理想、有天赋,用心追铸梦想的艺术家。
传统书法资源广泛开掘,新风格、新流派层出不穷,书家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书法与其它门类艺术的相互影响、相到渗透,西方现代美学对书法艺术的观照和介入,无不昭示着当代书法艺术处于一种飞跃发展的巨变时期。书法是流露书法家才华学识,展示书家情怀修养,表明个人风雅意趣的艺术形式,从创造到审美,都凝聚着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未来的书法艺术也将延续这种精神,同时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现代书法”艺术。巴云山先生还很年轻,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机遇总是眷顾那些思维活跃、眼光敏锐、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人,我相信,凭巴云山先生的灵感和才气,一定能创作出更多、更美的艺术作品来。
(作者:张本平,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