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西釉 点击 :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双笔艺术家:李京

原标题: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李京及其双笔创意书法艺术印象

作者:中华艺术家学会副会长高和鸿

中国古圣先贤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家从艺的原则。讲的是,一个崇尚艺术的人,要有高尚的道德追求,有宽怀的仁爱之心,然后才能从事艺术。李京做到了。他将深厚的国学造诣、深邃的书法理念、通透的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创意书法艺术。这就是笔者初见李京时,打动笔者心灵而留有深刻印象的内在缘故。

李京,笔名:天下有双。男,1956年生,北京人。现任中国双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世界双笔同时第一人、中国百姓才艺网艺术总监。2014年5月,他被全球CEO俱乐部授予艺术大使称号。

说起李京,最让人叫绝的是“双笔同书”,人称“双龙出水,天下有双”。在探索书法艺术的征途上,他获得了成功。何为双笔同书?

笔者看到:李京在书法创作时是左右手各执一笔,同书一字,即:双手同时相向运行,左手写反字,右手写正字,并合生成新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的方式,书写中,左右两侧要求对称精准,对接严密,珠联璧合,其速度之敏捷,书姿沉稳而优美,令在场无不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李京的创意书法是“哲学的”

许多人认为,中国书法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已。而笔者看李京的书法则是“哲学”,闪烁着中国人的智慧与艺术家匠心的光芒。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生万物,养育万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李京经常讲:“书法不仅是‘法’,从根本上讲,更是‘道’。中国是一个‘道’的国度。自古中国人就喜好‘体道’和‘悟道’。一位好的艺术家,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古今中外,概莫能是。一个不懂哲学的艺术家,充其量是个‘匠’;一个没有思想的艺术家,其作品表现不了强大的思想内涵,对欣赏者形成不了心灵的冲击与震撼。因此,书法家一定要研究‘ 道’。”

是的!没有生命力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只有找到了“道”,才能找到李京创意书法的根源。他的书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更让我们从中领略“道”的味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具体的,有阴有阳,有动有静,有正有反,有大有小,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美有丑……“道”是抽象的,源于心灵。

李京凭着对中国阴阳学说的深刻认知,领悟到了“道”的真谛,化平凡为神奇,将简单的元素凝聚在一起,借助于李京独特的书法技艺,产生了神奇般的书法艺术符号,通过双笔同时书写,一正一反,一左一右,在相向的运动中达到平衡,在平衡中实现“奇”与“特”。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李京双笔书法:和和图

从书写方式上看,李京展开双笔,左右同时开弓书写,代表着一阴一阳,左为阳,右为阴;同时在动中追求阴阳的平衡,实现对立中的统一。他讲:“双笔写字,难度很大,是‘一心二用’的最直接体现。现在,国内能双笔写字的书法家还不是很多。我有别于其他人的特点是,一是要追求左右、上下结构的完全对称,实现结构上的美;二是加快书写速度,提高书写效率;三是要迅速合成有内涵的艺术品。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很不容易,是我长期练习的结果。”著名书法家米南阳先生评价道:“双手运笔,笔到气通。一字多角,筋骨生风。阴阳互补,五行其中。对立统一,和谐相融。中华瑰宝,传承开宗。”

从书写的状态上看,李京做到了静极生动。他说:“书法家在写字时,心一定要静,心若不静,则气无所归,写出来的字没有神采,毫无生气的。创意既是静的过程,又是静的过程。创意的静态是指灵感、意念的产生,动态是灵感与意念的延伸思维过程。是平面思维转换为立体思维的方式,是由狭义空间拓展为广义空间的过程。”他又进一步阐述到:“双笔写字难,双笔创意书法就更难。当代书画大师李苦禅讲‘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这句话用到我这是再恰当不过了,我就是要用‘书法’的‘动’,达到‘画’的‘静’。”

从书写的效果上看,李京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他讲:“创意一定是多元素的。以《中国双笔生肖书法(2014版)》为例,就将书法、绘画和图腾等文化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这里面既有丰富的内容,又有具体的形式。”李京把生肖汉字行书正反、对称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同的生肖脸谱或形身。看似画,又是字。

可谓字中有画,画中有字,字画相连,天然一体。仔细琢磨,耐人寻味,雅俗共赏。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李京双笔书法:《双生肖图》十二生肖组图

例如:“鼠”是根据篆书演变而来,两个小鼠合成一个米老鼠的脸庞,眼、嘴、胡须清晰可见;“牛”是以正反两个牛字为构件,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牛的头部形象,牛的角、耳朵、、面庞都十分接近;“虎”是以行草中的正反两个虎字组成,虎耳耸立、虎目圆睁、胡须扎起,好一幅“虎啸山林百兽惊”的王者气概;“兔”则长耳竖立,眼、鼻、嘴都十分形象,颇有几分禅意,给人以驯服、娇小、活泼可人形象;“龙”则龙角犀利,龙眼如珠,瞳孔清晰可见,龙须劲长,大有呼风唤雨气势,尽显沧龙霸气,当属权者威风八面;“蛇”,缠绵盘绕,宛如莲花宝座,运笔十分精致而细腻,充分体现了“蛇”的精细和警韧,从外形到内涵都十分得体,酷似莲花,惹人喜爱;“马”则鼻口张放,宛如河马,长啸欲跃;“羊”的面部线条简洁明显,充满吉祥顺服,酷似动画片中的喜洋洋;“猴”,则显顽皮好动,面部特征突出,中间的正反“犬 ”字旁象两个站猴在细语轻轻,百趣横生,过目难忘;“鸡”,鼻眼紧凑,卡通可赏;“狗”的双耳竖立,缜密和机智;“猪”的圆脸憨厚富态,都在书图表现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

因此,著名书画大师孙菊生先生在观看李京的书法后感慨地说:“《双生肖图》是形象艺术中的抽象艺术,是抽象艺术中的形象艺术。”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李京双笔书法:双佛图

李京的创意书法是“历史的”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一个创意的时代,为创意而艺术生命常青。

如何将古老的书法艺术与现代的时代精神、审美取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时代的命题与要求,更是书法家们孜孜以求的历史使命。

李京的创意书法是历史的,在于他继承和融合了各种艺术品种而形成新的艺术风格;李京的创意书法更是现实的,重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艺术产业化。他在接受《美丽中国》杂志媒体时谈到,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民族文化繁荣的需要,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世界梦的需要。他讲的太好!

当笔者问李京为什么将其书法叫“创意书法”时,他的回答是这样的:“创意就是差异化,个性化,有别于共性的属性特征。创意书法也就是区别他人的书法,书法如此,纵观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历史也是如此,实际上,也是人类创意发展的历史。创意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21世纪以来,创意经济已从产业的背后走向了前台,以创意产业为旗帜的门类众多的新兴产业蓬勃而起,人类迎来了第四次浪潮---创意产业革命!”

为了更好地适应创意经济时代的要求,以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为己任,已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为宗旨,李京与中国玉都——岫岩强强联合,成立了北京国玉岫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天下有双(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其目标是将真正的艺术品推向市场,实现特色化、市场化和资本化,国际化。因此,他被誉为“书法企业家”。但有他自己的话讲: “这是更好地传承书法。传承文化,既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带着这样的责任心,他奋斗在中国书法产业化事业的第一线,乐此不疲。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坐落于辽宁鞍山玉佛苑景区的双笔景观佛

他创建了精锐的艺术家团队,紧密与清华大学等国内名牌高校、非物文化部门合作,先后推出了《中华生肖》盘、《中国梦》、《八方金阵图》和《双笔佛》等大型系列艺术产品,深得社会各界的喜爱。其中,以最具中华文化特色创意的《双生肖图》为例,可以把生肖的艺术符号植入任何载体,小的到纽扣,大到中国生肖文化产业园, 涉猎纺织、服装、箱包、家具、家居、化妆品、儿童玩具、玉石加工、陶瓷工艺、紫砂、琉璃、水晶工艺、金银首饰、创意钟表、景泰蓝工艺、民间手工艺(编织、布艺剪纸)、食品工业、园林、烟酒、外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车饰等,可以形成跨行业、跨地区、常态化的近30个产业链,达到几万个艺术品种,客户群可以面向30-70亿人口。

天道酬勤。艰辛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李京的书法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而竞相收藏,书法系列艺术品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时尚品竞相购买。2011年10月,他被世界纪录协会授予《世界纪录证书》---世界第一位创作双手四笔同书《双生肖图》的人。他创作的《双笔生肖》、《中华生肖盘》、《八方金阵图》、《中国梦》、四大创意作品先后在2011年5月、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6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授予《著作权登记证书》。他的双笔书法作品、相关文化产品和艺术活动被《中国经济时报》、《美丽中国》、《中国文化报》、《世界新闻报》、《北京商报》、《中国日报》、《北京晨报》、《京华时报》、《中华英杰》、《华夏儿女》等刊物,以及人民网、中国网、新华网、央广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搜索网、百才网等各大纸媒和网媒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李京双笔书法:“中国梦”景泰蓝盘

李京的创意书法是“文化的”李京讲:“创意书法既是文化的创意,又是创意的文化。创意书法的将书法与创意有机结合之后而形成的创意文化。”

李京自谦地称自己“仅是个书法家”。实际上,他是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他自幼学习书画。稍长苦研《曹全碑》、赵孟頫等法帖,青年后授教于沈延毅、欧阳中石等诸先生。长期的磨练形成了他苍劲洒脱的书风,颇受人们喜爱。

李京自谦地说“自己好读诗,但写不好诗” 。实际上,他的诗句和精彩,其诗句“登高预览天下秀,入寺能闻雾中香”被篆刻于辽宁千山南门,众多游客叹为观止。

李京自谦地说“自己喜欢文化,但做不了文化人”。实际上,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文化人。他有着憨厚的面庞,坚毅的目光,优雅的谈吐,洒脱的装束。从他的举止投足,无不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李京自谦地讲“自己只对传统文化略知一二”。而实际上,他精通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他将这些思想精华通过独创的双笔正反书法作品《松寿图》、《双福图》、《多福图》、《福乐寿康图》、《龙马精神》、《八方金阵图》、《双龙吉泰》、《佛佑康图》、《双猴献寿》、《鱼鼎图》、《中国梦》、《和乐图》等映射了出来,每一幅作品无比深刻地渗透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他在阐述《八方金阵图》时就讲:“中国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长。艺术家如何传承创新,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形式来展现精深的内含,这一直是众多艺术家在不断探讨的课题。” 李京以双笔的创作形式,以立体的思维视角,将国学,美学,书画艺术,自然科学等多种复合元素融为一体,创作了一幅通俗化了的哲学图解——《八方金阵》图。

高和鸿:创意的艺术,精彩的人生 | 美术观点

李京油画:八方金阵

《八方金阵》图在中国篆书的基础上,通过精妙构思,主图仅用28划,即28条金鱼,缜密组合形成的,含古纳今,喻意深博的艺术方阵。

《八方金阵》图是将四个“金鱼”组成的“金”字(酷似金山或金字塔),按东、南、西、北方向等分对称组合而成的方阵。四“金山”合一又形成了一座更大的金字塔(俯视),实为五座金山。从方阵图线条中可看到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结合与《易经》的“天圆地方”相对应。而中心的方孔与八方的外沿线正恰好勾勒出中国古钱币的形貌。同时又酷似一颗多棱、色彩斑斓的钻石。

该图构思奇绝,出人意想,暗蓄玄妙,喻意幽深。可谓是祖国传统国学文化中的经典代表。“四金”向心喻团结一心,财聚中心,每“金”对应产生两个方向,如此共八个方向,即八方聚金,同时,又有中心发出四个方向的箭头(有四条鱼头向外),喻金融财源流通,同时也暗喻一种互动,交通,交流。

《八方金阵》图中28条金鱼按顺时针方向运行,各有分工,各行其轨,各尽其责,喻意要顺应宏观自然规律,同时揭示运动是周而复始的。此图是看似静,实为动的运动体,鱼在碧蓝中遨游,时空变幻,规律永续。

图中神机潜藏,令人惊叹。图中心的八方与《易经》中的八卦相吻合。图阵中的28条金鱼与环绕组成的卦象符号的36条金鱼数目之和恰好为64,正与《易经》中的64卦相契合。

李京说,中国文化,博久悠长,我仍在摸索探讨,要走的路还很长。

李京是个书法家,是当代具有巨大文化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书法家,是实现文化创意的领军式人物的书法家。

书画就是他的精彩人生。这就是笔者对李京的根本认识。

认识李京,是我的幸运;解读李京,是我的情怀。

我永远祝福他!

相关文章

  • 傅抱石:我是这样完成一幅画的[图文]
    傅抱石:我是这样完成一幅画的[图文]

    我是没有传统技巧的人,同时也没有擅长之点,我只觉得我要表达某种画面时,尽管冒着较大的危险,还是要斟酌题材需要和工具材料的反应能力,尽量使画面完成其任务。当然,拙作中我不满意的仍占最多数,但我总竭尽了我的可能。当我决定了题材之后,继之便是构图。如何经营这一题材?人物位置,树石穿插,这时候都紧张地揣摩着,或者无意识地翻翻书本(文字的或图版的),待腹稿的 眉目稍稍出现,即忙用柳炭条在纸上捉住字。端...

    81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倪欣彦——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水墨[图文]
    倪欣彦——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水墨[图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中国书画艺术是心性的展现,当今书画领域,艺术思想活跃,名家层出不穷,有重传统的、有重创新的,对中国书画进行多种解读和尝试。九零后书画家倪欣彦,生于北京,文化世家,自幼学习书画,近年来他的诗、书、画逐渐引起业内关注。倪欣彦的绘画作品温润恬厚,苍润华滋,风格明显,具体表现在对传统文脉的继承和当代文化语境下对审美的艺术取向,这表明书画家本人的艺术自觉性和审美思维方式。中华文...

    62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何为敦煌文化[图文]
    何为敦煌文化[图文]

    图1 敦煌莫高窟“什么是敦煌艺术?”与其给出答案,我希望我们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反思。我们现在通常不加思考地把“敦煌艺术”同等于敦煌佛教艺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可以理解,因为莫高窟中的辉煌壁画与雕塑构成了当地古代美术和视觉文化的主要遗存,不断地吸引和震慑着美术史家(图1)。但是这个概念上的跳跃有着相当严重的后果,因为它在基本的设论中取消了由敦煌佛教艺术所协同构成的一个复杂、丰富的空间性文化...

    173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让非遗体验成为崭新的文化休闲方式[图文]
    让非遗体验成为崭新的文化休闲方式[图文]

    泥塑彩绘脸谱传承人佟秀芳正在给小朋友讲解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在当前这个高速度、快节奏的时代,一些原本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人所遗忘。尤其是那些久远而珍贵的民间文化,简单而淳朴的乡村慢生活,也都行将成为一种渐行渐远的往昔记忆。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大都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或许是因为现在有太多的上网控、手机控、微信控,越来越多的...

    15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卢甫圣:徐悲鸿体系和浙江美院体系都来自于海派[图文]
    卢甫圣:徐悲鸿体系和浙江美院体系都来自于海派[图文]

    在上海,连日来关于“海派”绘画的一系列学术整理与展览渐次展开,其中,既有百年来对海派绘画最为系统、规模最大的整理成果——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海派绘画大系》(共收录1600余位画家小传,3000多件作品),也有标志着海派画家巨大转型的系列文献大展“开宗明义第一章——上海中国画院系列文献展”,全方位展示60年前上海中国画院初创时期的难得史料与文献以及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关于上海美专创办人、海派绘画大家刘...

    141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佳士得现场王歌这次在纽约呈现安思远的中国书画将近300件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古代书画一百多件,石鲁的作品有30多件。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长期以来安思远一直将石鲁作为自己的重要收藏,这次将是一个有规模的展示。安思远非常喜欢石鲁的艺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第一次购买了一张石鲁的《梅石图》绢本作品,这件作品被一直挂在他家里。也许是太喜欢了,安思远自从购买了这张石鲁以后就格外青睐这位中国艺术大师,...

    13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新美术馆的运营之道[图文]
    新美术馆的运营之道[图文]

    日前,一场有关“美术馆发展”的论坛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在原有的基础上,美术馆的展览策展、公共教育与美术馆制度等一系列主题从新的层面和角度展开,更重要的是论坛中各位美术馆馆长和专家的演讲和讨论,让笔者感受到新美术馆学的实践已经或隐或现地进行了,中国的快速发展让美术馆馆长进行这样的思维转型是必要的,并以接地的勇气让它在本土别开生面。新美术馆不是封闭的或者象牙塔式、殿堂式的美术馆,而是打破美术馆围...

    64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专家建议庙会应去同质化:增加鲜活和创新元素[图文]
    专家建议庙会应去同质化:增加鲜活和创新元素[图文]

    升官图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因在庙中祭祀而产生的一种集会。庙会是老北京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也最富有老北京的民俗文化特色。每年新春佳节,老老少少、成群结队的人都往一个最热闹的场所涌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赶庙会。今年,北京庙会大家庭里又多了一位新成员,那就是即将于2月3日至2月11日,在西城区铁树斜街93号院博物馆举办的迎新胡同庙会。这一届京城最小迎新庙会的举办旨在唤起新北京人对老北京的记忆,留住乡...

    11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从传统版画到欧洲铜版 看东西方艺术的交汇逻辑[图文]

    论坛嘉宾观看展览当代艺术张大千印象派水墨行为艺术“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于6月26日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明清民间木版画、日本浮世绘,以及丢勒、伦勃朗、戈雅等欧洲铜版、石版画的原版展示出东西方艺术交汇的逻辑。展览前夕,由上海美术学院主办的“融合的视界:亚欧经典版画展国际论坛”从多个角度讲述东西方艺术背后文化的交融,从中可以找到文化交流的轨迹以及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的脉络。...

    99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吴门之风:古意为贵 简淡为尚[图文]
    吴门之风:古意为贵 简淡为尚[图文]

    吴门画人绘事布意立趣皆高闲清旷,以古意为贵,简淡为尚,观者莫不生抽簪移家之心,门派既开,从风者中名手云蒸,数百年绵延不绝。吴湖帆梅景书屋,承苏州世家文脉,虽居于沪上,仍抱清廉隐,往来皆风流儒雅之士,继一派吴门之风。梅景艺事吴湖帆 〈碧树繁花、行书稼轩句〉设色纸本、水墨发笺 扇面 镜框各17.5 x 52公分(2)估价:HK$300,000-400,000来源:「梅洁楼」旧藏上款方幼安,...

    99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素描是米开朗基罗开启艺术创作的第一媒介[图文]
    素描是米开朗基罗开启艺术创作的第一媒介[图文]

    2017年底,轰动欧美艺术界的两件大事再次引发公众对于两位文艺复兴巨匠的关注:一是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救世主”成为历史上公开出售最昂贵的艺术品;另一件是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的展览“米开朗基罗:神圣的匠人暨设计师(Michelangelo: Divine Craftsman and Designer)”的开幕。本次展览是迄今全球规模最大的米开朗基罗素描展,包含从...

    49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日本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图文]
    日本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图文]

    村上隆 “Flowers & Skulls”提起日本当代艺术,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村上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这一批先锋艺术家们。但大家知道他们是在怎样的艺术环境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日本的当代艺术市场又和他们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去探究日本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战后的日本当代艺术战后艺术市场作品主要是指1945年后一些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但并非1945年之后的...

    141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1668年,罗斯皮里奥西家族在罗马的一座教堂中举办了艺术作品展,展览囊括了众多老大师的绘画,却对当代艺术只字未提。这一举动让萨尔多瓦·罗萨颇为不满,他认为展览已故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对财富的炫耀,这极大的损害了在世艺术家的利益。为此,他还专门组织了支持者绕城抗议。这种在如今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行为,却恰恰反映出展示、收藏与当代艺术家之间的微妙的矛盾关系,而这种“矛盾”在博物馆机制与语境中则显得更...

    91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雷甲宝工作照雷甲宝,字凡石,山西洪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他师从当代国画大师石齐,矢志弘扬师门心法“大视觉画风”,数十年如一日,在现代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独辟蹊径,自创“新视觉重彩画”笔墨技法,探索出了一条用国画颜料来表现色彩及透光效果的新路子,被评论家誉为“重彩油画”。近年来,其人其画逐渐为艺术界所瞩目。近日,在昌平南口的京郊画室里,雷甲宝与记者一席长谈,讲述了自己近半...

    59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大匠之门——走进著名画家钟安的绘画世界[图文]
    大匠之门——走进著名画家钟安的绘画世界[图文]

    艺术简介钟安湖州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研究所所长(原艺术学院院长),湖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联盟终身顾问。1958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常州人。《玉颜天然》138cm×68cm出版有《钟安国画作品集》、《二十一世纪中国美术家一钟安》、《当代中国画名家个案研究一钟安》、《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集粹山水卷一江山如此多娇》等,《文艺研究》、《美术...

    179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