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图文]

时间 : 04-04 投稿人 : 小覃 点击 :

对立与合作:博物馆与当代艺术家 | 艺术理论

1668年,罗斯皮里奥西家族在罗马的一座教堂中举办了艺术作品展,展览囊括了众多老大师的绘画,却对当代艺术只字未提。这一举动让萨尔多瓦·罗萨颇为不满,他认为展览已故艺术家的作品是一种对财富的炫耀,这极大的损害了在世艺术家的利益。为此,他还专门组织了支持者绕城抗议。这种在如今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的行为,却恰恰反映出展示、收藏与当代艺术家之间的微妙的矛盾关系,而这种“矛盾”在博物馆机制与语境中则显得更为尖锐和复杂。当博物馆开始进入当代艺术领域,裹挟其中的则是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当代艺术家本身在这种影响下,一方面拓宽了生存的可能,另一方面则由于博物馆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与博物馆产生了一种对立与合作的复杂的矛盾关系。

公共博物馆的出现不过200余年,但其本身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出现而出现的,真正作为“公共空间”的博物馆是不存在的。博物馆是一个批评机构,或者说是一种机构化的批评,展示什么、收藏什么、如何展示、如何收藏,这些选择都无可避免地带有着鲜明的权力态度。而对其所选中的艺术作品,博物馆则有着对这些作品加以圣化、维护、传播以及再生产的功能。而正是由于这种对作品的圣化、维护、传播以及再生产的功能,艺术作品的价值也就不再仅以其本身的形式作为依据了,依据要从博物馆之中获得。这样一来,艺术家本身的创作就在进入博物馆之后被消解了,作品的意义由博物馆本身的意义生成机制所赋予,这是一个从文本到语境的转变;同样,“艺术家”这一概念在博物馆之中也随着其作品意义的重构而被重构,当代艺术家在进入博物馆之时,成为一个博物馆意义生成机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艺术家”身份被博物馆所剥离了,成为另外一个共同体中的一部分。

当代艺术家们并非没有意识到博物馆的权威,艺术家们要对博物馆的这种强制性权威有所反抗。然而,艺术家对博物馆的这种意义生成机制的挑战,也正是博物馆所需要的。可以说,他们对博物馆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也变相地承认了博物馆的合法权。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新的艺术家、艺术现象(甚至是那些反机构的艺术家、艺术现象)的出现与艺术机构的扶持、发展是分不开的,而这种艺术机构也就理所当然地包括博物馆。

博物馆是需要当代艺术家的这种挑战的,但这种“需要”在博物馆的语境之中则显得隐晦且复杂。随着市场的完善和画廊的发展,博物馆在艺术系统中所占的分量已经开始有所下降,这导致了博物馆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鉴别力和权威性都遭到了质疑。博物馆成为一个在艺术现象、艺术批评和艺术作品发生之后的总结性场所。在这样的情况下,博物馆对当代艺术家的这种攻击可以说保持了一个“默许”的态度,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博物馆也依赖这种攻击和不满以获得下一轮的知识生产。在长期的发展下,博物馆逐渐选择将自身的权力因素掩盖起来,让它的意义建构和阐释合法化,并对当代艺术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包容,但是这种包容的实质是再一次消解这种革命性,并进行新一轮的艺术作品意义重构和圣化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当代艺术家也需要博物馆这样的意义生成机制。博物馆一方面对当代艺术家和其作品进行着消解和重构,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艺术品的“灵晕”,让作品成为艺术。正是因为博物馆出现以后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观看艺术的方式,突出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减弱了其他因素,所以甚至可以说在博物馆出现之前,纯粹职业的“当代艺术家”并不存在。当代艺术需要积极的干预才能生存下来,而这种意义的消解与圣化,也成为一种当代艺术之所以可以存在的理由。

但是,博物馆的圣化功能和知识生产之间是有时滞存在的,博物馆的意义生成机制并非由博物馆本身就可以完成,它还需要仰赖整个艺术世界的配合。于是在这个时滞当中,艺术家们处于博物馆的历史之外,空间之内。当代的力量被制服,他们被赋予了一种外在于他们自身的身份属性,并强制性地被纳入到一个历史序列之中。他们的作品和他们本身被遮掩于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博物馆阐释之后,他们本身也处在了这种时空错构的历史的夹缝里。在这种夹缝之中,正如前文所述。“艺术家”本身的身份被消解,而被构筑成了一个博物馆之中的“当代艺术家”。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体制和艺术市场在逐步完善和扩大,画廊、拍卖行、博物馆、收藏家、交易商、批评家、策展人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运行中的艺术系统,而这个艺术系统也让艺术家不像过去那样可以轻易地直接面对公众、收藏和市场。简而言之,艺术家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在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仅凭自己的个人认同就加入这个想象的艺术家共同体似乎已经行不通了,艺术家们需要权力机构的认可。但现行艺术系统中,这种“认可”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所以我们更加期待的,是博物馆被替代的可能。随着艺术体系的不断健全,这种对立与合作的关系或许会变得不再如此牢不可破,而博物馆中的“当代艺术家”们,也可以从这种错构的状态和身份的焦虑中跳脱出来,并进入下一重可能之中。

相关文章

  •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景区雕像为啥屡遭咸猪手[图文]

    张剑文王成喜图据《华商报》报道,西安世园会世界庭院的一群人体艺术雕像,近来被游客下了“黑手”。十四个欧式艺术雕像,就有八个雕塑的私处被摸,且被摸部位与雕塑其他部位颜色差别非常大。裸露在公共区域的人体雕像,似乎从“面世”那天起就没有逃出“被摸”的宿命。分析此类现象,几乎都认为是由游客素质低下而引起。客观来说,这样的分析有一定道理,毕竟,雕像不被亵渎与践踏理应成为每位游客规范自我行为的...

    1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何畅--中国当代画坛主流[图文]
    何畅--中国当代画坛主流[图文]

    何畅自幼热爱艺术,幼时便显露其艺术灵性,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八岁起学习素描、水彩、书法、中国画,遍临名家画作,博采众长,苦心求索,为后来画技的神速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在学生时期,她的多幅作品已经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次参加大型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全国及市区级美术大赛奖,得到多方好评。画家何畅山水作品何畅在自然主义画风艺术上具有较深的造诣,由于自小就极其热爱大自然,十几年来何畅走遍了大江南北,...

    39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创造意象 兴象抒情:浅谈杜世禄的积墨写彩山水[图文]
    创造意象 兴象抒情:浅谈杜世禄的积墨写彩山水[图文]

    杜世禄,浙江东阳人,美术学博士、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白光》2002年 68cm×72cm创造意象 兴象抒情——浅谈杜世禄的积墨写彩山水邵大箴我们考量一位当代中国画家的艺术成就,主要看他能否在缜密而完善的中国传统绘画脉络中,仍然能够...

    95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品书三段——《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覃炳庚》读后[图文]
    品书三段——《中国书画百杰作品集·覃炳庚》读后[图文]

    总算看到炳庚的书法集了,我整整苦等了五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炳庚与我先后去桂,一南一北,从此就再没见过他的书法作品。翻阅此卷,深感其进步之大,却并不意外。毕竟二十余年,天涯比邻,他在书山中耕耘的艰辛与勤奋,时有耳闻。我虽不善书,总算还有点书缘,识得几位大家,二十年前,又曾耳提面命于大书家,也是我的老领导谢云老,并多次聆听其亲自讲解书法之八字真谛“线的流动,形的飞扬”于无意有心间。墨发乎笔端,...

    159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简述学者王子云及其艺术成就:煜煜生辉[图文]
    简述学者王子云及其艺术成就:煜煜生辉[图文]

    1922年王子云在北京留影王 锐原创评论有的人不会随着他的逝去而湮灭,相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因为历史是公正的,会记得那些为历史做出过贡献的人。王子云就是这样的人!随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祖国的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如今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敦煌学已经成为显学,艺术考古也成为热门学科。王子云作为对此做出过艰苦卓绝工作的一个先驱者的学术价值和历史贡献就越发凸...

    8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冯绍林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冯绍林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

    141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唐代仕女画传世之作:周昉的《挥扇仕女图》[图文]

    挥扇仕女图周昉是继张萱之后又一个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人称其“画仕女,为古今冠绝”。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等,都是仕女题材的传世之作。周昉因为出生在显贵的官宦之家,所以对贵族生活非常了解。他的画也取材于他周围的生活,常画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这些作品因为贴近当时贵族的生活,所以深得王公贵族的推崇,称绝一时。他画的仕女色彩柔美典雅,体貌丰满,身着娴...

    74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用科技手段让青铜器“开口”说话[图文]
    用科技手段让青铜器“开口”说话[图文]

    我们判定乔家院墓地青铜器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盘龙城及左塚泥芯具有同源性。考虑到盘龙城及左塚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据此推测此批青铜器系在楚地铸造后输入古麇地,这从另一角度讲述了麇国为楚所灭的历史。——罗武干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长期以来,关...

    157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水墨动画为何情怀难续[图文]
    水墨动画为何情怀难续[图文]

    《牧笛》(1963年)讲述了一个吹着笛子的小牧童和他的水牛的故事,男孩、动物、音乐和自然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展现了制作者对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敬意。本报记者 胡立辉“青蛙妈妈生下小宝宝,青蛙妈妈乐得呱呱呱呱叫,小宝宝一群群,就像我们的妈妈爱我们。”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片首的旁白,从1961年开始,水墨动画这种新奇又灵动的动画艺术形式留驻在了几代人的记忆中。2015年4月6日,参与创作《大闹...

    10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赋彩之美——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赋彩之美——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桃源仙境图》明代 仇英绢本青绿设色纵175厘米横66.7厘米天津博物馆藏明_仇英_桃源仙境图美析: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即丹青的“青”,整个长卷通幅青绿色令人夺目。也是“错彩镂金”的代表作品。仇英以“青绿山水”而闻名画坛。《桃源仙境图》追求的是文人雅士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画面富有浓厚的装饰性趣味,让人把桃花源的故事,引起仙乡灵境的联想。整幅画卷以武...

    94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浅析中国陶瓷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意义[图文]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工艺价值,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古至今,中国陶瓷文化通过商业贸易、教育、文化交流活动等途径,一直保持着与世界的交流,向世界传递中国陶瓷文化的独特声音。唐宋元明清时期,陶瓷对外贸易活动通过商品交换,使得陶瓷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得以传播。陶瓷外销过程中,作为同时承载着生活用品与工艺美术品双重属性的外销瓷,对各国之间、东西方之...

    2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乐清书法名家李鸣作品欣赏[图文]
    乐清书法名家李鸣作品欣赏[图文]

    李鸣,男,1967年生,乐清柳市人,幼承家学,喜金石书画,及长师从半溪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乐清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柳川书画院院友半溪李鸣金石書畫珍藏印强其骨荷塘月色江山如画李鸣幼承家学,素以治印见称,及长,师从半溪先生,精研古篆、金文、秦汉砖刻、汉魏墓志、造像等,融笔法与刀法于一体,自成意度。其现代刻字艺术作品,则将秦汉篆刻的古意与现代书风结合起来,在布局上别出心裁...

    179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春酣酒亦酣──戴进《春酣图》赏析[图文]
    春酣酒亦酣──戴进《春酣图》赏析[图文]

    明 戴进 春酣图轴 291.3×171.5cm 绢本 立轴 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在明人戴进的笔墨生涯中,对春景的描绘颇多,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春游晚归图》,有描写农人耕作的《春耕图》,还有水墨清远的《春山积翠图》和青绿氤氲的《灵谷春云图》等,而最为热闹丰富的就是这幅《春酣图》了。《春酣图》是一幅尺寸巨大(291.3×171.5厘米)的绢本设色立轴,传为戴进所作,现藏于台...

    94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画坛新秀黄小克作品欣赏[图文]
    画坛新秀黄小克作品欣赏[图文]

    黄小克,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工艺系、学士学位,擅长重山水国画、写实油画,先后师从霍春阳、何家英、傅 佐、郭仲书、王雪涛、陈重武、边秉贵等老师,参加过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北京星星艺术画展,其中工艺作品《声浪》、《乐园》获工艺绘画作品二等奖,后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地毯研究所担任设计师,并在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环境艺术专科学院研修,曾担任过北京藤原方舟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北京维嘉文化有限...

    65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尼罗河来信|木乃伊肖像画:埃及与希腊罗马的相遇[图文]
    尼罗河来信|木乃伊肖像画:埃及与希腊罗马的相遇[图文]

    埃及出土的木乃伊肖像画是古代绘画史上最珍贵的部分,因为它们保存了在希腊罗马本土已经失传的古代绘画传统。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超过1000幅肖像画,男女老少都有,逼真写实的手法和符号化的表现相糅合,是古埃及的墓葬习俗与希腊罗马艺术风格结合的产物,也是不同来世观念融合的结果。木乃伊面具最早出现于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木乃伊肖像画则出现于罗马时期(公元30年),延续使用到公元三世纪中期,是定居...

    161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