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齐白石—螃蟹图
美析:齐白石,湖南湘潭人。名璜,字濒生,号白石、老萍、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等。这张画里面有线条有淡墨有浓墨,都具备了。不管是蟹篓还是螃蟹,都用率意拙实的线条画出,蟹篓上皴擦的淡墨味道非常好,也体现了质感。螃蟹用深浅不同的淡墨分别画出,螃蟹的眼睛和钳子用浓墨,表现螃蟹的生命活力和钳子的坚硬。形成以淡托浓的强烈效果。整幅画既有高质量的线条,又有淡墨的韵味和浓墨精彩,是为佳作。齐白石通过日常平凡的事物,表现了中国画高超的艺术境界。他在艺术上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根植于人民、根植于健康人性基础上执著的审美理想和信念,实践和遵循艺术规律的坚强意志,这是留给我们21世纪中国艺术家最珍贵的启示。
笔墨是中国人艺术智慧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画主要的美感之一在于笔墨神韵。无笔墨就不是中国画。很多画家在学习中,通过双钩练笔,没骨练墨。就是提高线条和用墨的能力。综合来说在一张中国画中线条见骨、淡墨见韵、浓墨见神。
线条是骨头,书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讲得是线条。线条就好像建筑上的钢筋,人身上的骨架。骨架是人的支撑,不然人无法站立,钢筋是建筑力度支撑,是器材之骨架,不然没有高楼大厦。线条是画的支撑,没有好的线条一幅画也立不起来。中国画讲究线条质量就是这个道理。线条质量越好书画的水平就越高。
淡墨是特别见韵的,它会在生宣纸上化开交融,变成整幅画的韵味之精华。水的作用就发挥的淋漓尽致。淡墨的鉴赏审美,除了韵味如何,还要看是不是平涂的,有没有见笔,有没有层次丰富,如潘天寿先生的荷叶,是一大块的墨色,但是是有层次和笔触的。如果墨团没有笔触,就是一团棉花,或者古人叫作墨猪,没有美感。如齐白石的螃蟹上的墨色,每一笔都看的清楚。中国写意画没有淡墨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缺少韵味美。淡墨在宣纸上自然氲化的感觉特别好,但是生宣纸有墨韵,熟宣纸没有墨韵的。八大山人的画淡墨韵味是极好的,他是历史上在生宣上实践比较早的大家。生宣纸的吸水能力强,容易使墨汁扩散,这本来是缺点,而八大却把它变为优点,不但为水墨写意画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而且也创造了人们对水墨写意画的新观念,其功不朽。
浓墨甚至焦墨是一张画里面最黑的地方,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我们人的眼珠子,是脸上最黑和见神的地方,让人看了非常醒目,比喻人炯炯有神,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浓墨太多,就好像皮肤很黑的人,眼珠子就凸显不出来了,我们在美学欣赏的时候可以去注意和借鉴。
近现代-齐白石-芭蕉
美析:在湘潭杏子坞的借山吟馆,齐白石住处的房前屋后就种着芭蕉。“梅公祠内有一点空地,我添盖了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房前屋后就种了几株芭蕉,到了夏天,绿荫铺阶,凉生几榻,尤其是秋风夜雨,潇潇簌簌,助人诗思。”(《白石老人自述》)。白石老人笔下多平远朴素之物,看似平淡,却独树一帜,前无古人,内蕴深情。《芭蕉》图蕉叶蕉干虚实浓淡对比强烈,线条拙趣交织,造型简练质朴,刚健朴厚,画面生机蓬勃,独树一格,生活气息浓厚。齐白石注重为万物写神,注重画面整体的大写意信笔挥写意趣,可谓三五挥洒,尽得风流。
近现代-齐白石-夕阳归牛
美析:白石老人非常喜欢画牛也是画牛的高手,因为他从小就放牛,对牛的习性和外貌非常熟悉,所以他能简洁而又传神地画出牛的神态来。这幅《夕阳归牛图》即是白石老人画牛题材的代表作,他独创的背后画牛法已成为经典。千丝万缕的柳条用骨笔线条画出柔韧的功力,随风而动,耕牛的肥硕的身体用淡墨,而牛尾巴用浓墨点睛之笔。一只活灵活现的耕牛只用了七笔,这种画法古今少见。
作者/张国樟: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