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图文]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哲哲 点击 :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对后世书法影响很大。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不化,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加之他当时显赫的政治地位,其书画风格名重当世,并成为明代艺坛的主流。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文集。

董其昌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这种面貌的作品比较常见;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时有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题材变化较少,但在笔和墨的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并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其画法特点,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划之中,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他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套册页,共八开,每开都有作者行楷题记及署款。乃作于庚申八九月间的北航舟次,历时二十余天,途中经过江苏省松江、苏州、镇江一带。

《秋兴八景图》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开,所写为作者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景色。图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深邃的溪谷,弥漫的烟雾,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亦有江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笔墨则集宋元诸家之长,形成苍秀雅逸的画风。此处选刊两页供欣赏。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高逸图》图轴,纸本,墨笔,纵:89.5cm,横:51.6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

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蒋道枢,与蒋氏泛舟荆溪时的即兴之作,颇似当年倪瓒弃家隐居太湖时的心境。董其昌此图采用了倪氏典型的笔墨技法,湖滨两岸的浅坡及山丘皆以干笔淡墨施以折带皴,行笔以侧锋为主,笔墨苍逸,极好地表达出倪画中萧散简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晚年身历劫乱后的苍凉心绪。但作者又非简单地仿古,近岸数株盘屈虬结的古木就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高逸图》以平远两段式章法处理画面,近画坡石松杉,中间溪水宽阔,对岸平滩浅渚,山丘数层,小溪从山丘两边延伸至远方,溪山林木处茅舍数间。全幅用笔较干,又多用折带皴法,故笔墨苍秀,意境深远开阔,表达了董其昌一贯的风格和情趣。

董氏画树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画树之法,须专以转折为主……如写字之于转笔用力,更不可往而不收……但画一尺树,更不可令有半寸之直,须笔笔转去。此秘诀也。”树过于直,不免枯燥、呆板,有曲折才见变化、生意。观此图之树,确实起到了点醒画面的作用。近景之树,不仅是连接两岸的桥梁,填补了湖面的大片空白,同时也是作者刻意表现的另一主要物象,它们攲侧的走势以及相互之间纠结牵引的姿态,都使冷寂空阔的景色趋于活跃,表现了董其昌多方面的笔墨技巧。

董其昌画山水初学黄公望,中年宗董源、巨然,复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秀润苍郁,超然出尘。此图绘平坡杂树,远处山峦层叠,茂然森秀。在表现手法上,用笔秀逸,皴写适度,苍然萧古。自题:“烟岚屈曲□交加,新作茆堂窄也佳,手种松杉皆老大,经年不踏县门街。高逸图赠蒋道枢丈。丁卯三月。董其昌。道枢载松醪一斛,与余同泛荆溪,舟中写此纪兴。玄宰又题。”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图》绢本,设色,纵:154.4厘米,横:64.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林和靖诗意图》用笔老健和极强的形式感,都显现了画家的艺术特点:师承古代各家,以书入画,柔中有骨力,转折灵便,墨色干润浓淡,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拙中带秀,清隽雅逸,以平淡天真取胜。此图是董其昌根据北宋诗人林和靖的诗意而创作的。林诗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作品构图以深远兼平远法,画面设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画家在设色山水画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董其昌此图又名《三竺溪流图》,是画家根据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一首绝句诗意而作。林诗的全文为:“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作者采用深远兼平远的构图法,溪流将山水林木断为三重,远山脚下置茅舍数间,以点明“结庐”的画意。敷色以浅绛、青绿为主调,温润淡冶,表现出作者在设色山水中所追求的平谈天真之趣,不愧为董其昌设色山水画代表作。画面左上自识“庚申七夕之朝舟济黄能浦题。董玄宰”。右上录林逋诗。庚申为公元1620年,董氏时年六十六岁。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葑泾访古图》轴,水墨纸本,纵:80.0厘米,横:29.8厘米。

《葑泾访古图》仿董北苑笔意,图中山壑重峦,古树高拔,苍苍莽莽,小桥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画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带皴,淡墨枯笔,干湿皴擦,整幅画面有墨色苍润之感。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岩居图》纸本,墨笔,纵:32.8、横:135.7厘米。无锡市博物馆藏。

董其昌此图以水墨作平远之景。近处山坡一隅,树木杈枒。中部山峦起伏,草木葱茏,山脚下散布四五茅庐,有小桥临水,向前是一片空蒙的水面。此图先用淡墨勾稿,再以渐深的墨色反复勾摹,山石、树木无一处不精心为之。墨色富于变化,层次丰富,是董其昌的精心之作。此图卷末董其昌自署“癸丑春二月,为汪履康写《岩居图》。董玄宰”,左侧钤有朱文“董其昌”、白文“太史氏”二印。癸丑即公元一六一三年,董其昌时年五十九岁。卷首右上有陈继儒题记,钤白文“继儒”印。此图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清内府印记,另有收藏印“孟履珍赏”、“汉阳吴氏藏书画印记”。在此图本幅及隔水、拖尾等处钤有薛处先生的收藏印,共计十四方,如“满生心赏”、“约斋”、“丘壑”等。薛处,又名满生,民国无锡书画收藏家。此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得之于薛氏。

此图真谓奇峰图,一突兀的山峰直立图中,其势高耸入云。悬崖峭壁,不见山路,惟有层层白云拥于山腰间。白云下面连绵山峰,丘壑丛林。近处群树成行,劲枝繁叶,树丛中隐现草舍。山峰用淡笔勾勒出轮廓,作横笔米点皴,留出大片参差空白,以示白云。山石用润笔,连皴带擦,画面突出山峰,渲染江南秀润风光,体现了董其昌秀朗明润的笔墨技巧和葱郁苍茫的山水画风格。

“禅宗喻画,明洁隽朗”:董其昌的山水画情思 | 美术学术

董其昌《青弁图》立轴,纸本水墨,纵225厘米,横66.88厘米。现流落于(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青弁图》师董源画法,部分采用传统的笔墨结构,但此画面平面感强,山石屈曲的结构和笔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节奏韵律,给人一种新奇感。作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笔墨,具有了更独立的审美价值。属董氏传世名作。

相关文章

  • 龙凤之玉: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图文]
    龙凤之玉: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图文]

    清 镂雕龙凤玉牌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代王权建立后,玉器不再是原始祭祀中的神器,而成为了王朝森严等级的象征。龙凤,更是自商周以来一直为历代帝王、贵族敬奉的重要神灵。玉龙、玉凤不仅映照出统治者掌握尊神与事神的权柄,同时也成为辅助统治者统治的工具,龙凤形玉饰的雕琢可谓是艺术与王权的完美结合。清代镂雕龙凤玉牌,呈长方形,采用浅浮雕、镂雕及阴刻多种技法,在一块玉牌上同时雕琢出神龙与飞凤,龙形与凤形...

    81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虚静纯洁·至美之境:石林水墨作品管窥[图文]
    虚静纯洁·至美之境:石林水墨作品管窥[图文]

    【艺术简介】石林、1984年特招入伍,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画高研班、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班。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王文芳工作室画家、中国画学会理事(美国)、美国加州阳光教育集团特聘艺术顾问、山西师范大学书画研究所客座教授。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同理---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展、纪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

    110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家里为什么要挂书画?[图文]
    家里为什么要挂书画?[图文]

    何为人生真正的大富贵?古代文人的理想配置乃是: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比起家财万贯,胸贮经史翰墨,并以文传家,方为门第中最大之幸事。无论您是为了增加室内的空气清新感,开阔个人胸襟气度格调。无论您是为了增添对生活的热情憧憬,提高风水运势祈福求祥。无论您是为了独自欣赏画面美感,徜徉在画面的自然和谐中。无论您是作为...

    10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天价藏品后的研究型藏家[图文]
    天价藏品后的研究型藏家[图文]

    因为两件在香港先后释出的瓷器,一位定居台北的新加坡籍华人收藏家,成了今秋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焦点人物。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已经于10月3日在香港苏富比以2.94亿港元成交,创下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的最高纪录,取代了此前那只2.81亿港元的“网红”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另一件是明嘉靖五彩莲鱼藻纹大罐,2000年曾以4404万港元身价晋升彼时全球最贵瓷器,即将于11月27日的香港佳士得夜场登台。这...

    77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晚潮 | 山天大畜——我的山水画艺术观[图文]
    晚潮 | 山天大畜——我的山水画艺术观[图文]

    大畜卦《彖》曰:“刚建笃实,辉光日新”,这也正是我艺术创作最切实的道路指引。刚建中正,笃实力行,以才学为基,以笔墨之功,厚积薄发,而后辉光日新。这既是艺术之路,也是人生之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精神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哲学的本源,恰为儒家和道家精神的“中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精神指向。山水即是天地,天地大美,四时明法,万物成理,天地人和谐共融,顺应天道,...

    18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高宏亮[图文]
    中国艺术人物专题报道——高宏亮[图文]

    高宏亮,字号高鸣,笔名悟法,一九四八年生于金陵,现居南京市,出身书香门第,现任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理事,北京华夏夕阳红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东方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院新疆分院会员,新疆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书法师。七十年代初本人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来到祖国大西北新疆,先后在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奎屯,克拉玛依,博乐,阿尔泰,等地区搞建设,为新疆建设做出毕...

    14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中国审美式教育何时出现[图文]
    中国审美式教育何时出现[图文]

    上世纪80年代,由吴贻弓执导的怀旧题材经典电影《城南旧事》在内地大获成功。本片以一曲脍炙人口的主题曲《送别》开篇,伴随着甜美的旋律,一幕幕呈现了民国时代的温情故事,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曲调优美又文辞典雅的《送别》歌,正是上世纪20年代民国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它的传唱不衰,是民国时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从门客弟子到师范院校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着光辉...

    26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胡绍鹏[图文]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胡绍鹏[图文]

    【艺术简历】胡绍鹏,1958年出生北京,11岁跟王叔晖学画,并受到王大观、黄胄、吴作人、蒋兆和、董寿平、黄均、潘絜兹等前辈指导,后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得到李可染、黄润华、梁树年、张凭老师指导。1978年之后作品参加全国专业性美术展览。2007年被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评选为当代“金奖艺术家”应邀赴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在《中国书画报》发表《潘天寿、齐白石传统出新...

    8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高峰意识——张国樟国画美育专栏[图文]
    高峰意识——张国樟国画美育专栏[图文]

    潘天寿先生说,中国绘画是东方传统美学的代表。他认为“传统的国画和传统的西画代表着绘画的两极,是世界绘画艺术的“两大高峰”,东方绘画的基础在于哲学,西方绘画的基础在于科学。这两大高峰对峙于欧亚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它们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书画自信代表对东方美学的自信,中国画发展了几千年,从写实到写意,从描摹自然到书写精神,特别是到了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宋徽宗赵佶就是个美学家和书画家,他创造...

    12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清新典雅 绚丽多姿——著名画家徐宁人物画[图文]
    清新典雅 绚丽多姿——著名画家徐宁人物画[图文]

    【徐宁简介】徐宁1936年4月生,江苏盐城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原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画创作室主任,荣获中国文联授予“99中国百杰画家”、“2000年中国百杰画家”,应聘为国内外多家专业艺术单位的“艺术顾问”及“名誉院长”等职。自幼随父习画,20世纪50年代起即发表作品于国内外主要报刊和入选艺术展览。毕生从事文化宣传与美术创作事业。80年代初,担任江苏省...

    136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活跃的艺术品经纪人:中国艺术品市场低谷期一亮点[图文]
    活跃的艺术品经纪人:中国艺术品市场低谷期一亮点[图文]

    艺术品经纪人在拍卖会上的活跃表现,是近年处于低谷期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大亮色。在一些重要的拍卖场次,举牌者中均能看到熟悉的“行家”面孔,但这往往并非他们自己的购藏行为。同时,当苏宁这样的企业或机构参与角逐一些重量级的天价拍品时,其背后也离不开智囊团或经纪人的“经验输出”。从“掮客”发展而来的古老行当艺术品经纪人其实是一个古老的行当,早在几百年前的欧洲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成为艺术...

    3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古典主义之下的运动与线条[图文]
    古典主义之下的运动与线条[图文]

    眼睛或许是最会讲故事的,这里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角度都体现着优雅绝美背后的故事。Bertel Thorvaldsen(1770年11月19日-1844年3月24日),丹麦雕塑家。Thorvaldsen出生于哥本哈根,父亲是来自冰岛的木雕工匠,他在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就学,赢得金奖,并获得奖学金去罗马进修。1797年3月8日他抵达罗马,后来他以这个日期作为自己的“罗马生日”。Thorvaldsen第...

    185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高原攀向高峰[图文]
    从高原攀向高峰[图文]

    珠峰归来不看山【编者按语】2004年,敬庭尧走进了珠峰大本营写生创作,现在看来,就觉得发生在昨天一样,依然使人感觉到新奇和震撼。一这次体验生活之所以令人震撼,是作者站在珠峰5200米的高度后,又向上攀登了一千多米,完成了生命的跨越。在当今画坛不乏画珠峰者,但走进珠峰大本营与珠峰面对面画写生者鲜见。敬庭尧的理由很简单:一是圆梦,见识一下世界最高山峰的“身材”,找到近距离画珠峰的感觉;二是...

    81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学术不端正 迟早两行泪[图文]
    学术不端正 迟早两行泪[图文]

    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的胡适何谓学术?借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话说,“学”是学问、做学问的态度,乃至人品及思想;“术”则是“把‘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一种产品”。有人说,学问做得好的,人品都不会太差。国内外最顶尖的一流大学,倒不见得有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但必定汇聚了一批风骨端正、坚守底线且专业过硬的学者。他们是会散发光芒的人,即便衣着朴素貌不惊人,可当你见过他们听过他们说话,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独立,什...

    17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瓷画“一秤金”引起的误解[图文]
    瓷画“一秤金”引起的误解[图文]

    图1看清代、民国的陶瓷书籍,常见“一秤金”这个名词。如乾隆年间朱琰撰写的《陶说》一书卷六“说器下”在说“嘉靖窑”时提到:“赶珠龙、外一秤金、娃娃花碗,里外满地娇花碗。”(见《中国陶瓷古籍集成》444页)从上下文的内容看,“一秤金”应该是一种纹样。但究竟是一种什么纹样?从字面上看不出来。关于明代陶瓷纹样的历史资料,地方志中记载较详细。查嘉靖年间王宗沐编写的《江西省大志》,其中有一篇专门记录嘉靖...

    57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