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由吴贻弓执导的怀旧题材经典电影《城南旧事》在内地大获成功。
本片以一曲脍炙人口的主题曲《送别》开篇,伴随着甜美的旋律,一幕幕呈现了民国时代的温情故事,成为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首曲调优美又文辞典雅的《送别》歌,正是上世纪20年代民国校园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它的传唱不衰,是民国时代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一个缩影。
从门客弟子到师范院校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着光辉灿烂的艺术与文化。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教育也保持着良好传统。
在传统《六经》中,就有专为门客弟子教授音乐的《乐经》。西汉时代,汉武帝正式设立乐府,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再进行演唱及演奏。
到了唐宋时期,还出现了一大批和艺术有关的书籍,都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精华之作。
然而,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大多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艺术领域或者特定的人群,缺乏全面性和普及性。
《升平乐事图》清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直到鸦片战争开始,西方世界从文艺复兴时期发展起来的艺术教育思想与成果才逐渐进入中国。这,便是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开端。
战乱下,中国国门逐渐被打开,随着天主教堂如雨后春笋一般大规模扩张,包括圣像画、雕刻品等大批宗教饰品的短缺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
为了在中国本土培养西洋画创作人才,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首先于1864年开设了一所「土山湾画馆」。
土家湾画馆创立的主旨,是从教会开设的育婴堂招收无依无靠的孤儿,先施以包括国文、算术、习字、天主教义等4年文化基础教育,再等每人长至13岁时,按各资质授以某种工艺技能,19岁卒业,「或留堂工作,或外出谋生,悉听自便」。
1913年1月,上海图画美术院成立,作为民国时期的重要艺术教育学府,其创办人皆出身于土家湾画馆。因此,徐悲鸿也将土山湾画馆称为中国西洋油画的摇篮。
另一方面,近代教育活动家张之洞,于1902年创办的两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同样是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之一。因学堂里的土木建筑、军事测绘等课程都需要作图技术,校方便将图画课列为必修课。
到了1906年,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奏请获准,创办了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科——图画手工科。自此,图画科成为了师范学院的常设科系,这也是中国近代官办学堂美术教育的开端。
1987年两江总督张之洞率众官员视察汇文书院,与书院的中外职员合影
「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
与现代教育相比,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更像是培养画家、音乐家的「工匠式教育」,这使其难以进入主流教育的范围。
而到了近现代,人们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其实应为「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应将其视为大众文化教育的一部分。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一个人去当艺术家,而是要让人们学会欣赏艺术,从而实现思想意识的进步。
最初,「美育」这个概念由德国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于18世纪后期提出。
他创作了《美育书简》,书中写道:「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们先成为审美的人。」把审美教育看成是人性复归、道德完善乃至社会变革的唯一途径,这一思想在清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弗里德里希·席勒,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最早在中国提倡美育的,是近代教育家蔡元培。他把英语中的「aesthetic education」译为「美育」。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用美学思想来陶冶人们的情感。蔡元培曾对美育的下过定义: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蔡元培所提倡的美育并不是单纯的美学教育。在他眼中,美育应成为这个缺乏宗教传统的国家的「宗教替代品」。他认为宗教的最终归宿是哲学,讨论的是人类的精神层面。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原本同为宗教元素的德育、智育、体育等都已远离哲学的范畴,然而美育却迟迟没有。
因此,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在1917年的一次演说中正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主张。这一主张获得了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其中就包括鲁迅、李叔同等人。
蔡元培,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1919年11月,刚刚从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不久的丰子恺,和同窗吴梦非、刘质平等人一起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中华美育会。
翌年4月,中华美育会创办杂志《美育》,宗旨是发动和组织美育界共同研究美育,探索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中实施美育的方式。
至此,中国第一本探索审美教育的纸质刊物进入大众的视野。
《美育》1920年创刊
民国时期的儿童艺术教育
儿童教育是民国艺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1912年,在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推动下,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小学校令》,其中规定:
初等小学校之教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课缝纫……高等小学校之教科目,为修身、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课农业,女子加课缝纫。
随后,教育部不久又颁布了《中学校令》,规定中同样写道:
中学校之学科目,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
公布的教育规则中还指出了图画课的要旨:「在使祥审物体,能自由绘画,兼练习意匠,涵养美感。」
在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美术教育思想已经不再仅仅执着于「技」,而是更注重由艺术技巧产生的「艺」,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审美教育。
20世纪初,中华民国的小学课堂(卡尔麦登斯 摄)
同一时期,李叔同还为中小学生们编写了大量的校歌,其中就包括《送别》。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送别》原为美国通俗歌曲作者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所作,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和着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而李叔同则是在《旅愁》的旋律上重新填词,以此成为了传唱大江南北的名曲。
有趣的是,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还根据原曲填了一首更加适合儿童学唱的《游春》歌:
「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之后几十年,中国屡经战乱的洗礼。但直到1948年,民国政府在最后一次发布的教育大纲中仍然详细规定了小学至高中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置。
20世纪初,中华民国的小学课外活动(卡尔麦登斯 摄)
新时代下的艺术教育曲折
早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工作者,在延安创办了一所综合性文化艺术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现为鲁迅美术学院)。
1940年,鲁迅艺术学院正式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化院,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与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北方大学文艺学院三家联办成立了中央戏剧学院。
1949年后,新中国的现代艺术教育也逐步走上了正轨。在继承先辈美育思想的基础上,学习了苏联等国的大量经验,形成了建国初期独具特色的新中国艺术教育模式。
1953年,苏联艺术教育家孔达赫强的著作《中小学图画教学法》的中译本出版,译者为翻译家丰子恺和他的女儿丰一吟。
作为苏联数十年来美术教育的集大成之作,《中小学图画教学法》的广泛传播对全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影响至深。不久后教育部随后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图画教学大纲(草案)》也是基于本书的美育思想编著而成。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拉开帷幕,原已成熟稳定的艺术教育形式被「工农兵教育」所取代。
除了特殊的「工农革命画」、「印刷品美术」、「革命歌曲」以及「八个样板戏」等形式外,几乎所有的艺术教育成果都遭到了破坏。一批批艺术家被打倒、被批斗,一代人的艺术教育断层由此而生。
中国宣传画,印于建国后,题材包括政治、经济、生产、军事等
「十年浩劫」结束后不久,中国开始是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教育部门在反思过去错误的同时,重拾了传统美育的重要地位,并且使传统文化热潮再次兴起。
经过多番曲折,美育再不复当初的辉煌。因此,美育能否再次成为中国的普遍教育观便成为了21世纪的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