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品读雁荡山

时间 : 05-23 投稿人 : 姚姚 点击 :

雁荡山,山水毓秀,风光旖旎,素称“海上名山、寰中绝胜”,名列“三山五岳”,史称 “东南第一峰”。雁荡山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7.0℃,年降雨量近2000mm,无霜期269天。游雁荡山几乎是古往今来所有到访温州客人的必选题,雁荡山是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宦热衷打卡、泼墨挥毫、吟诗记游的文化圣地。

雁荡山是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面积达450km²,其中核心景区面积为186 km²,分为灵峰-朝阳洞、灵岩-方洞、大龙湫-能仁寺、净名谷-三折瀑、雁湖-芙蓉峰、显胜门-南阁、羊角洞-双龙谷、仙桥-散水岩等八大景区,已经命名的景点达550多处,计有102峰、103岩、66洞、28瀑、23潭、23嶂、11门、9涧、22条古道、10列山脊,可谓峰、嶂、岩、洞、瀑、涧、潭一应俱全,还有各类诗词歌赋、文化遗址、建筑遗存、摩崖石刻、古树名木、珍禽走兽、水族爬虫,历史上有白云茗、金星草、方竹、香鱼、山乐官“雁山五珍”。其中,灵峰夜景、灵岩飞渡、龙湫飞瀑被称为“雁荡三绝”,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108m,百岗尖与雁湖尖、凌云尖、乌岩尖合称雁荡山四尖,作为国内难度最大、挑战性最强的四尖越野赛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户外运动赛事,而百岗云海、雁湖日出、净名初月等更是变幻无常,幽玄莫测,令人神往。人都说春游西湖、秋游雁荡,其实雁荡与西湖一样,四时景观俱佳。尤其是百岗云海、雁湖日出、净名初月等更是变幻无常,幽玄莫测,令人神往。尽管雁荡春季多雨湿润,不及秋高气爽,然雁荡的春夏烟云缭绕、树木青葱、山花烂漫,峰峦叠嶂变幻无穷,尤宜观瀑听溪、古道探秘、坐对山水、品茗挥毫、吟诗作赋、静观自我。

雁荡山开山凿胜历史悠久,始于汉。据二世纪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法住记》(即怀素说的《西竺经》、沈括说的《西域书》)载,“第五尊者名诺矩罗居震旦大海际,村以花名,山以鸟名。”后在大龙湫观瀑坐化,现存晏坐亭、观不足亭旧址。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永嘉郡守谢灵运来游,并行田白石、盘屿山等处,写下了《过筋竹涧越岭溪行》《登石门最高顶》《白石岩下径行田》《行田等海口盘屿山》等,据宋刊《太平御览》卷十七“《游名山志》曰:芙蓉渚有耸石,如初生芙蓉,色皆青白。”的记述,南朝谢灵运足迹已及雁荡山西外谷。南朝刘宋郑缉之《永嘉郡记》一书对雁荡山的景点与风物有所记载。雁荡一名,始于唐初。大龙湫景区有唐“杜审言(645-708)来此”摩崖题刻,灵峰雪洞石壁上有“开元二年(714)九月太守夏启伯到山“、“太守夏启伯到此发□建寺” 字带隶意的题识。长庆二年(822)武康县尉包举、宝历年间(825-827)温州刺史张又新等来游雁荡并分别在雪洞、龙鼻洞留下题刻。宋代时雁荡山景区开发趋于兴盛,太平兴国元年(976)开始至庆历二年(1042)享有盛名的十八古刹相继建成,雁荡山水灵秀奇绝名动京师,灵岩寺、能仁寺等先后得到朝廷赐额。皇祐元年(1049)乐清县尉甑昂开发荡阴山水,于是游径遍辟,山景毕开。南宋时由于定都临安,温台驿路改从山中出入,”贵游辐辏,梵刹增新“,能仁寺”日食游客千余人“,吕夷简、赵抃、薛季宣、王十朋、木待问、楼钥、戴复古、石景立等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时来畅游、吟诗作画可谓称盛,目前已知画有雁荡山图的就有北宋的赵宗汉、周邠、袁采等,而兵部侍郎胡彦卿尝居雁山东外谷并读书于灵峰岩石下,理学宗师朱熹曾讲学东皋,”东游雁荡,窥龙湫,登玉霄,以望蓬莱。“在灵岩捲图峰留题“天开图画”四字,现灵峰北斗洞聚贤阁尚有朱熹题写的楹联一副“忠孝传家宝,诗书处世长。”雁荡山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奇特的自然景观,给迁人墨客、达官显宦、诗人画家以激情与灵感,触发了多少文人的情思、泼洒下多少骚客的笔墨。唐释惟一喜游山水,过雁荡而赞叹不已,作《雁荡山》诗:“四海名山皆过目,就中此景难图录;眼前逢个白头翁,自道一生看不足。” 明代画家杨文骢称雁荡:“奇不足言,几乎怪矣;怪不足言,几乎诞矣。”德国地质学博士毕士敦于1938年来游雁荡,撰文道:“雁荡风景,媲美瑞士,天然有以过之,古今中外名人,尚无法描写之叹,由此以观,世界山岳之奇,风景之佳,莫过于此矣。”

雁山云影,流泉有声。作为世界地质公园,雁荡山不仅是一座山的名称,也是地质学上雁荡山地貌景观术语。地处环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南部——中国滨太平洋构造区域。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低角度斜向俯冲,雁荡山流纹质火山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叠嶂、锐峰、柱峰、方山、石门、岩洞等组合,统称为雁荡山地貌,有别于黄山的花岗岩地貌、桂林的碳酸岩地貌、丹霞山的砂砾岩地貌。作为环太平洋晚中生代白垩纪时期复活型破火山的天然模型,雁荡山具有完整多样的白垩纪破火山酸性流纹岩地学景观,涵盖了几乎所有岩石学专著中所描绘的流纹岩类各种岩石种类,是一部火山岩的天然教科书,被誉为造型地貌博物馆、流纹质火山岩的天然博物馆。雁荡山是板块作用的火山学、岩石学记录,破火山的形成与演化模式是亚洲大陆边缘破火山中的杰出代表,向人类展示了距今1.28-1.08亿年前火山喷发演变的历史,酸性岩浆经历了四期十几次火山爆发、喷溢、侵出、侵入之后,又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经过构造切割、抬升、风化、侵蚀、崩塌等地质作用,造就了雁荡山峰岩障洞瀑千奇百怪雄伟奇丽火山地貌景观。北宋熙宁七年(1074)四月,任两浙察访的沈括莅临温州视察农田水利,特地到雁荡山游览并考察地质地貌,写下了《雁荡山》一文,称赞“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文中提出的流水侵蚀学说比欧洲学者提出的同一理论早了700多年。可以说,雁荡山是地理流水侵蚀学说的诞生地。1996年,雁荡山被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为会后科学考察点。雁荡山翠壁丹崖,壁立千仞;层峦叠嶂,绵密万化;流水潺潺,硺石成溪;飞瀑凌空,山水辉映。人们可以从容地穿行谷底看山、移步换景,可以沿着方洞、羊角洞、卧龙谷、三折瀑等中山游线俯视仰视,也可以沿着浸润着历史沧桑风雨岁月印记的古道登临龙湫背、百岗尖、雁湖岗、天梯岭、五老峰、天冠峰极目远眺。雁荡山,溪涧曲折,流水淙淙,飞瀑飘逸,随风飘洒。2004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 Wolfgang Eder博士来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验收时由衷赞叹:“This is a symphony of rocks, water and life. One of the wonders of the world(雁荡山是一部由岩石、流水、生命组成的交响曲,是世界一大奇观)。”而当你漫步山间、静观山水,就会发现雁荡山的每一块岩石峭壁俨然栩栩如生的动物或人物,而当烟云弥漫缭绕、初阳霞光笼罩时,你会发现雁荡山的峰峰岩岩似乎都在疾驰奔腾。

雁山禅林,精蓝钟声。据雁荡旧志载,南朝梁昭明太子曾在芙蓉峰下建庵造塔,称昭明禅寺;本觉寺初建于隋代,唐乾宁间重建,初名延唐,后名乾宁延唐,宋建隆元年赐额本觉寺;太平兴国初,永嘉僧全了游方至荆门,遇天竺僧告之:汝缘在浙东,有花名村鸟名山者,是诺距那尊者道场,汝当于彼建刹安身。了遂感悟,因至雁山结庵名“芙蓉”。此后,能仁、罗汉、瑞鹿、双峰、古塔、宝冠、凌云、飞泉、华严、净名、灵峰、灵岩、真济、普明、石梁、石门等寺院纷纷建立,并可供亿往来旅客,而能仁寺、灵岩寺对日本天台宗、临济宗的影响极为深远。宋代诗人戴复古诗中有“不立仙人宅,都为释氏家。” 当时雁荡山除了遐迩闻名的十八古刹,其他僧寮寺院还有不少。抗日战争时期,夏承焘、吴鹭山就曾借宿紫竹林;而黄宾虹第二次游雁荡时,曾与梅冷生、吴鹭山、谢磊明等留宿苦竹洞、仰天窝。而龙湫庵、明阳洞、昆仑寺、碧霄寺等以前也皆可作为行旅客商、达官显宦、诗人墨客歇脚驻足的客栈。现在雁荡山还有经行峡、行春桥、化身亭、昆仑寺、白云院、云霄宫、朝阳洞、兜率洞等遗址遗存。1925年,弘一大师驻锡温州城下寮,在庆福寺闭关,年仅13岁的雁荡山僧竺摩法师跟随师祖万定禅师前往拜谒,深受弘一大师喜爱,获赠“息恶行慈“墨宝一幅,后又在厦门收到弘一大师亲笔题写的联语一副”欲为诸法本;心如工画师。“1941年弘一大师在圆寂之前,曾与一起在上海创办过“盛世元音“京剧演出班社、大雅宏慧释儒圆融的赵萱堂同游雁荡山,两人登至峰顶,并立山岩,均不言语。稍过一会,赵萱堂发现弘一大师眼中出现微茫的神色,不禁启问:“似有所思?”答:“有思。”“何所思?”“人间事,家中事。”数日后,弘一大师圆寂,留题“悲欣交集“四字。著名作家木心在《圆光》一文中如实记录赵萱堂的讲述,说:像弘一大师这样高超的道行,尚且到最后还不断尘念,何况我等凡夫俗子,营营扰扰。

雁荡山是一座拨动心智灵感的诗山。历代文人留下不少于一万首山水诗词。从南朝谢灵运《过筋竹涧越岭西行》、唐代张又新《常云峰》、释惟一《雁荡山》、回道人《题壁二绝》,宋代吕夷简《忆游雁山》、晁端彦《龙湫观瀑》、梅尧臣《遗碧霄峰茗》、赵忭《出雁荡回望常云峰》、陆游《雁荡九节菖蒲》、楼钥《入雁荡过双峰》、戴复古《大龙湫》,以及唐代张子容、南宋“永嘉四灵”、王十朋,元代柯九思、朱希晦、杜范,明代汤和、黄淮、章纶、王士性、朱谏、李经敕、杨文骢、王叔果、陈仁锡、侯一元、王献芝、薛应旂,清代朱彝尊、黄宗羲、袁枚、方苞、崔应阶、潘耒、魏源、阮元……民国以来的康有为、梁启超、陈叔通、钟毓龙、马君武、张叔梅、郭沫若、朱镜宙、蔡元培、梅冷生、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苏渊雷、吴鹭山、费孝通、余光中等等。晚清任乐清长林盐场大使的江弢叔在《雁荡龙湫图》题写“欲写龙湫难着笔,不游雁荡是虚生”让后辈显宦俊彦争睹为快络绎于途。清端木国瑚《题雁荡》诗有“雁峰灵幻状难真,图画青天妙入神”。甚至连未有到过雁荡山的李白与苏轼都慕名神游雁荡山水之胜,如李白《春景》:“门对鹤溪流水,云连雁荡仙家;谁解幽人幽意,惯看山鸟山花。”雁荡山不少山水诗本身就是一副绝佳的山水画,如明代汤显祖《雁山问路》诗:“借问采茶女,烟霞路几重?屏山遮不断,前面剪刀峰。”再如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梯云谷》诗:“入山曲曲深,人已白云上;更从谷中盘,高泉喜中望。”

雁荡山是一座激发妙笔才情的文山。历代墨客留下不少于5千多篇赋记散文。现存从北宋薛季宣的《雁荡山赋》、南宋沈括的《温州雁荡山》,元代李孝光《雁山十记》,明代徐霞客《雁荡山游记》、刘文卿《游雁荡山赋》、王至言《雁荡山赋》、梅应期《雁荡赋》,清代洪若皋《游雁山赋》、方尚惠《雁荡赋》、周清源《游雁荡山记》、郭锺岳《雁山游览记》,民国以来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萧乾《雁荡行》、孙科《雁荡记游》、胡兰成《雁荡岁月》、王朝闻《雁荡漫笔》、郑振铎《雁荡山之顶》、林斤澜《雁荡杂记》、余光中《雁山瓯水》、舒婷《除却雁荡不是山》……明王思任曾言“雁荡山是造化小儿时所作者,事事俱糖担中物,不然,则盘古前失存姓氏大人家劫灰未尽之花园耳。”而杨龙友则称雁荡山“奇不足言,几于怪矣;怪不足言,几于诞矣”。雁荡山各处景观自唐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多达400余处,其中灵岩景区龙鼻洞摩崖石刻就有94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荡山是一座启迪美学思维的画山。从北宋赵宗汉的《雁山叙别图》、周邠《雁山图》、袁采《雁山图卷》,元代赵孟頫《台雁四时图》、李昭《雁荡图卷》、黄公望《龙湫晏坐图》,明代文征明《雁荡山水图》、唐寅《雁荡全景图》、黄道周《雁荡灵峰图》、叶澄《雁荡山图》,清代曾衍东《大龙湫图》、钱维城《雁荡山图》、陈天章《雁荡十二条屏》、江弢叔《雁荡山景册页》,民国以来张大千《西石梁瀑》、李可染《雁荡山》、陶冷月《砩头道中》、陆俨少《雁荡耕牧图》、潘天寿《雁荡山花》、陆维钊《雁山长卷》……历史上多少画家因来雁荡山写生创作而激发灵感、才思泉涌,师法传统,师法自然,衰年变法、成名成家。元代著名书画大师赵孟頫在《台荡四时图跋》中写道“乃余顷者为天台、雁宕之游,登历所至,穷极幽奥,觉山中景色阴晴变幻,时或异形,盖瞬息中而备四时之气者,宇宙间奇观,当无以如此,归而遥忆大略,而成斯图。”不少画家将雁荡山传道受业的第二课堂,边对景写生、边传授技法笔法,形成自己的墨法心法,如黄宾虹、陆俨少;而不少画家则系统探索雁荡山美术创作的画法,形成颇具见解、意义深远的技法墨法,如潘天寿、周阳高。雁荡山成为众多艺术名家采风写生之地,并于此留下许多经典书画作品,佳作迭起,群星闪烁,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还有如董其昌、林纾、贺天健、陆小曼、沙孟海、吴茀之、王蘧常、诸乐三、周昌谷、于非闇、方介堪、张仃、刘旦宅、谢稚柳、赵朴初、饶宗颐、吴茀之、余任天、王伯敏、林曦明、吴山明……他们或书法、或国画、或油画、或水彩,一幅幅气韵生动的作品展现了雁荡山这一壮美瑰丽的自然遗产。美术教育家潘天寿1961年在《雁荡写生图卷》之《灵岩寺晓晴口占一绝》“一夜黄梅雨后时,风清云白更多姿;万条瀑布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黄宾虹三次到雁荡山写生,第二次畅游雁荡之后对人说:过去我以为山只是静态的,这次看山,让我从静态中悟出了动态来,懂得了什么叫万壑奔腾。由于对雁荡山的静心倾听与细心领悟,其画面开始呈现出元气淋漓、浑厚华滋的湿墨、积墨效果。我们从黄宾虹现存的雁荡山水作品中可以见出,其每一幅作品均有所本,却又与实景不同,具有一定高度的抽象。画家陆俨少更是一辈子钟情雁荡山水,在其自叙中写道,“世人都重黄山,我独走雁荡,认为远较黄山入画。“老一辈画家影响下的一代代美院师生纷纷追寻着前贤的足迹来雁荡写生,汲取艺术情趣、审美因子与创作灵感。

今年4月全国文学名家采风雁荡,我陪同石厉、冯秋子、张锐锋等名家采风,不失时机地介绍了雁荡奔腾的山影、变幻的云影、悠远的禅影、澄清的水光、奥妙的月光、姹紫嫣红的春光、色彩绚丽的秋光。在灵峰景区,一位作家激动地跟我说:我敢肯定,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的就是雁荡山,因为我是北方人,了解北方的山水。最近在去景区调研时,我试着将该图照片给一位在净名谷工作、家住白溪老街的雁荡本地人看,“你觉得这幅画画的是哪里的山水?”“中折瀑!”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越比照越觉得范宽的这幅层峦叠嶂、穹谷幽瀑的山水佳作俨然上折瀑与中折瀑一带的景观,也惟有雁荡山才完全符合这幅画的品位与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阅历,旅游是一种生活,而透过文化景观折射的是在住者与来住者的生活。一座山的文化需要具备三个因素:文化的人、文化的景、文化的事。当你挖掘梳理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景演绎什么样的事的过程中,这座山的人文脉络骨架便会渐趋清晰,文化之山的印记印象就会日渐明朗而具像。而在你品读雁荡山的过程中,将自己所知雁荡山的历史信息、人文故事、文化符号落笔定格在字里行间,并做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似乎是在呼应源于内心深处的召唤,践行一种自觉不自觉的使命。

相关文章

  • 作画反复“修改”是一种好的状态吗?[图文]
    作画反复“修改”是一种好的状态吗?[图文]

    每个画家都想画一幅好画,这是当然。画不好,画家心里会抓狂,故而大多数画家都会苦恼于此,甚至会讨厌这种“画不好”的状态,也会去回避如此状态,似乎把熟练可以作为评价一个画家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准。有一些画家在作画时,身边常常会吸引来一些“粉丝”,这些“粉丝”频频投来羡慕的眼光。表面上看,他们已然是成熟的画家,手法娴熟、风格明显,作起画来,神闲气定、胸有成竹、落笔成画、气势不凡,似乎总是透着一股范儿。如果...

    114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评曾成钢的雕塑创作:从现代到民间[图文]
    评曾成钢的雕塑创作:从现代到民间[图文]

    武松(雕塑)曾成钢曾成钢的雕塑是我们时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成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首先,曾成钢受过完整的、系统的当代学院教育。他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的,使得他能够受到中、西两方面的教育,现实主义写实功底很强。浙江自宋朝以后就是一个文人画荟萃之地,而且形成了历史的高峰,直到近现代海派的形成都与浙江文人画有很深的渊源。曾成钢在中国美术学院前后学习工作了近20年,不仅系统地承接了扎...

    10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夜间办公室》影射的职场女性[图文]
    《夜间办公室》影射的职场女性[图文]

    Edward Hopper,Office at Night, 1940. Collection Walker Art Center, Minneapolis; Gift of the T. B. Walker Foundation, Gilbert M. Walker Fund, 1948“《夜间办公室》这幅画可能是在乘坐纽约市的地铁时获得的灵感,而那些对办公室内景的匆匆瞥见,也在我的脑海中留...

    87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简牍书法,由务实到求美[图文]

    ◎洛冰简,材质为竹片,书写、记录工具,长25到29厘米,宽1.2到1.5厘米,用上下两道编绳编联好后再进行书写,这种编好的竹简卷起来存放,用竹简写的叫做“简策”。《说文解字》:“牍,书版也。”即用于书写的木、竹板,可以书写数行,比简宽。用木牍书写的叫做“版牍”。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在晋代以前,简牍是中国文字的主要书写载体,是后世书籍的“祖先”。这些来自几千年...

    154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金豹:媚俗好似一剂春药[图文]
    李金豹:媚俗好似一剂春药[图文]

    2014年浙江一书法展当下这个世界(社会)处处标榜成功,不推崇责任。鼓励娱乐、享受、消费、便捷,有意推崇科技文明,刻意贬低人文价值,极端缺乏终极关怀,中西概莫能外。这个世界(社会)突出自我,自我的感受最重要,自我的价值要最大化,自我的权利最神圣,但漠视他人,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自然界中的美景也是为我 所需、所有,一面似以吃斋念佛的生活方式向他人标榜以示距离,一面时刻不忘股票上的余额变化锱铢必...

    179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丧心病狂的文玩市场:到底是谁先玩起了象皮[图文]
    丧心病狂的文玩市场:到底是谁先玩起了象皮[图文]

    如果要说现在文玩人玩的“野”,不如说他们玩的有点丧心病狂了。早些年不知道是谁提出来一个观念说象牙是佛教七宝,于是为了庇佑也好,为了显摆也好,人们对大象开始了永无止境的杀戮。给本来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威胁的大象来了一次“大清洗”,中国的大象被偷猎者弄成了濒危物种之后东南亚接连沦陷,现在也就只剩下非洲这种三不管地区还在进行持续不断的偷猎。虽然目前我国对野生动物制品的管控力度加大也逐渐了缩减了像象牙、虎皮...

    40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图文]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传世董氏书画中不乏双包现象,其中最著者,当属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前不久曾刊发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通过多年研究得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烟江叠嶂图》系清代收藏家高士奇临摹的文章,并引发反响,本文作...

    180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昨日的配角 今日被做成了一门艺术[图文]
    昨日的配角 今日被做成了一门艺术[图文]

    Roy De Forest.Untitled, 2000Venus Over ManhattanContact for price画框长期以来不受重人们的重视。几个世纪以来,藏家和博物馆都认为,画框不过是事后为容纳艺术品而添加的配件罢了,根据不断变化的品味或是相应的周遭环境而随意更换。纽约画框经销商 Eli Wilner 回忆说,即使在 20 世纪 80 年代,大型画廊也会把他们不需要的古...

    172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村上,非村上[图文]
    村上,非村上[图文]

    宋思衡在演出中近年来,我作为音乐评论者和不少国内外的青年钢琴家打过交道,宋思衡是我一直关注的对象。当然,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圈内较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也因为他坚持几年制作的“多媒体钢琴音乐会”引发的关注和争议。在他的微博上经常会看到他对其他艺术门类、历史、现实社会的一些言论,其中包含了不少独特有趣的思想和风格。3月1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他举行了一场名为《寻找挪威的森林》多媒体音...

    196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艺术拍卖破冰 中青年实力派作品走俏[图文]
    当代艺术拍卖破冰 中青年实力派作品走俏[图文]

    当代艺术拍卖成绩自2013年达到巅峰之后,近两年再无上升趋势,甚至在今年保利香港春拍中,昔日高价的当代艺术拍品再现拍卖现场都难以到达预期。诸多业内人士在谈及当代艺术品拍卖现状时,都以“冷静”、“不尽人意”、“观望”来表达。那么,当代艺术领域在近两年秋拍中具体呈现哪些态势?奈良美智 小使者日韩当代作品大有作为10月2日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夜场总成交额近8.2亿港元,上拍79件拍品中共有...

    115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影印回归[图文]
    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影印回归[图文]

    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 资料图片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学西夏文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就将流散海外的西夏文泥金写本《妙法莲华经》记挂于心。2011年,他有机会进入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一睹这部典籍的真容。尽管几十年间通过各种途径对此书的内容、形制了解颇多,但当书衣轻轻展开,满纸金光灿灿的文字呈现在眼前时,史金波还是深感震撼。震撼之后,是一阵心痛。当代人所见到的西夏文古籍,大...

    173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为何金饼货币大量出现在战国时期[图文]
    为何金饼货币大量出现在战国时期[图文]

    中国古代黄金货币大致起源于战国时期,以楚国“郢称”等戳印文字的金版为典型代表。此外,在同时或稍后,圆饼形状的金饼货币也大量出现,在出土的窖藏黄金货币中,这类金饼往往与楚金版同出。饼形是金属浇铸中常见的坯锭形制,是金属铸造的最原始形态之一,战国秦汉金饼货币这种形制的原始性,表明了其早期黄金货币的性质。历经大统一的秦朝,金饼货币在西汉时期大放异彩,成为当时主流的黄金货币形制。从存世情况看,金饼也是秦汉...

    126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盛世百年路,艺术新征程,当代国际艺术大师 —— 张亚辉专访[图文]
    盛世百年路,艺术新征程,当代国际艺术大师 —— 张亚辉专访[图文]

    张亚辉,字峻珲.人称墨神1985年毕业于黑龙江商学院,中共党员。现为北京瀚瑞轩书画院院长,第九届中国美协副主席,国家高级美朮师,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名媛书画院院长,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主席,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欧洲中国书画院院长,爱溢舍文化艺术传播公司,艺术研究院院长创始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英国牛津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获世界金奖.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传承人。 中华国...

    34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韩兆东书法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韩兆东书法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韩兆东,笔名石竹,号庆丰堂,1949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原山东省泰安市纪委常务副书记,肥城县委副书记、泰安市委党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泰安市政协秘书长、泰安学院副院长、泰安市政协特邀咨询,副厅级,享受泰安市政协副主席待遇(副厅级),现任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画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交流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泰安市书法家...

    57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黄吴怀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黄吴怀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越来越多来自基层的声音直达决策层,越来越多的群众意见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参考。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协商民主,实现了民意的汇总、民智的汇集、民力的汇聚。一份份文件,从酝酿到出台,一遍遍征集意见,一遍遍修改,再到审议表决,处处体现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的窗口期,人民美术网联...

    16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