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欲识其画必先知其人:李苦禅作品鉴识[图文]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淘淘 点击 :

欲识其画必先知其人:李苦禅作品鉴识 | 艺术市场

李苦禅《渔鹰》,上图为赝品,下图为真迹。他擅画禽鸟,作品章法多变,极富形式感,笔墨全然将八大山人、徐青藤与齐白石等大师之法融为一体,具有书法味道与金石风骨。不苟且、不浮华是他的笔墨特点。

李苦禅是中国近现代大写意画的大家,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承中国画之优良传统,熔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是李苦禅艺术的一大特点。虽然李苦禅画作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但是目前艺术市场上其画作的整体价格水平与他在美术史的地位仍不相符。

据雅昌网艺术家个人指数的统计,李苦禅作品价格指数在历史上最高为13万元/平方尺。这与李可染、潘天寿平均157万元/平方尺的市场价位差距较大。从作品拍卖价格记录的情况来看,目前李苦禅最高价作品为1973年作的《群英图》,这件47平方尺的巨幅作品在山东天承2011年秋季拍卖会以1320万元成交。但这一价格在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行情中并不算高。从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两方面看,李苦禅作品的价格无疑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了解画风演变方能识真辨伪

据李苦禅纪念馆副馆长、李苦禅之子李燕介绍,李苦禅先生各种作品存世量约有5000件至6000件左右。目前收藏李苦禅作品最集中、最多的是位于济南的李苦禅纪念馆,馆内收藏了李苦禅夫人李慧文代表家属捐赠的400余幅作品。位于山东高唐的李苦禅艺术馆收藏了家属捐赠的130余幅作品。中国美术馆、烟台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也保存了部分精品之作。

1971年底,周总理为保护一批老画家与他们的作品,以外事服务为名,安排李苦禅等老画家为宾馆、使馆作画。从1971年到1974年春,李苦禅为国家画了大、中、小写意花鸟画不下300件。其中不乏精品,甚至还有一些平时少见的横幅作品。除了这些国有藏品,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保存在学生、朋友手中,没有进入市场,短期内没有流通的可能。

李苦禅作品的价格依照自然市场规律稳步上升,近3年升势尤为明显,一幅售价60万、100万、300万乃至1000多万元的作品已不乏其例,于是伪造之作也日见其多。

“李苦禅先生是位个性突出、坦诚敦厚、执着率真的山东硬汉,欲识其画必先知其人。”李燕表示,识真方能辨伪,想要识真就必须结合李苦禅的人生经历,研究他在什么环境和哪些人接触过,并且对他各个时期的作品有一番系统而认真的研究,才能形成一套比照真伪的客观标准。

李苦禅画风演变大致可以分为9个阶段:第一阶段,1922年前的“高唐时期风格”。第二阶段,1923年拜师齐白石门下至1929年间的“早期师承风格”。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题材丰富画面洒脱的风格。第四阶段,1949年至1958年的“新”“旧”画风交替。第五阶段,1959年至1964年的“盛期风格”。第六阶段,1965年至1971年“非常时期”画风。第七阶段,1971年底至1976年“宾馆画”与“批黑画”的“后非常时期”画风。第八阶段,1976年至1980年上半年的“老年画风”。第九阶段,1982下半年至1983年仙逝前的“晚年画风”。

其中,1976年到1982年上半年是李苦禅一生绘画创作的黄金时期,代表作有历史上篇幅最大的《墨竹图》(两件)和历史上篇幅最大的大写意花鸟画《盛夏图》。此时画作的题材依然如故,“大黑鸟们”仍是其最爱。目前,市场上仿造这个时期的赝品最多,尤其以“大黑鸟”为题材的有九成以上系赝品。李燕强调,苦禅先生丈二以上的巨作并不多,如果有人说拥有几张丈二或上百平方米的作品,绝对是无稽之谈。

对于近年来市场上亮相的李苦禅伪作,李燕总结了较常见的几种现象:一是犯明显的常识性错误,或年代风格错讹,或文句不通,或文不对题。二是将已出版的李苦禅画集上的作品照样全盘摹下,或将两三幅画拆为“零件”移花接木,另行组合,初看形貌似真迹,定睛细审则行笔乖张霸气,能放不能收。三是以印章唬人,粗看尚似,细审则全然不懂各家刀法特征,印泥也不是李家所用。还有人将宣纸作旧,或者就以老旧宣纸伪造。殊不知李苦禅到老年很珍惜家存古宣,不舍得轻易使用,为宾馆、使馆所作的画更是使用新宣纸完成。四是有的画界人士对李苦禅极有感情,一见“苦禅”名款之作便心生敬意,忘却细审详查,往往将赝品误认为真迹,于是欣然为之题跋,白纸黑字客观上成了“真迹鉴定书”。

“苦禅先生遵‘天道酬勤’的古训读书、画画,以仁义礼智信的标杆律己待人,因此,坦坦荡荡、不苟且、不浮华是他的笔墨特点。生性刚烈,仗义执言,他的书法与画作皆充满阳刚之气。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他提出‘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因此一定要体会他在行笔点画之中的书法味道与金石风骨。”李燕说。

不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标尺

观画者常以李苦禅老年时期的作品风格为范本而断真伪,而李苦禅的早年作品往往被忽略,甚至被当成赝品或“非代表作”。其实,李苦禅早在1926年就创作了丈二大画《霜柿秋鹰图》等作品,首创地将渔鹰移入写意花鸟画,此时恰好也是齐白石首创将渔鹰移入写意山水画之时。

李燕告诉记者,这时期李苦禅的作品多以大写意花鸟画为主,但也有油画、水彩画与类似版画的作品,只是由于久经离乱,目前尚未发现他的油画,只发现1925年、1926年的水彩画3幅,版画印刷品2幅,这类作品可谓弥足珍贵。另外,上世纪30年代,李苦禅任杭州艺专国画教授的4年间,笔墨与布局更加相得益彰。对禽鸟造型强调解剖结构、透视关系与书法用笔的有机结合。鱼鸟造型尤其强调姿态生动变化,对禽鸟点睛突破了古人的“一点定睛”,而往往以“两点定睛”,两点墨夹出眼神光。立意高古,生动鲜活,动静全在一刹那,是他笔下禽鸟形象的特点。

李苦禅抗战时期的作品,一是为地下抗战筹集经费之作,多为四条屏和扇面,如今相同画面的四条屏“鹰、鸡、鹭鸶、双八哥”(此时题款多为“励公”或“励工”)已发现的有3套半,其二是有爱国抗战寓意之作,如画《兰花图》以南宋文人的爱国典故题画,以寓“国土必光復”的信念。画《丑官图》以讽刺屈节的汉奸和贪官污吏。画螃蟹题“看你横行到几时”等等,这类画不受“嗜雅”者欢迎,所以目前尚未发现伪造之作。

李苦禅在抗日期间还是共产党领导的“黄浩情报组”的成员,这一身份近年来才被揭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经历了被日寇逮捕入狱的生死劫难后,李苦禅将国仇家难蕴藉于胸,创作了一批以“天逸囚窟生”落款的系列作品。李燕说,为何用此名,一直不得而知,家中也未收藏,近几年从拍卖会上购回了3件这个系列的珍贵作品。

鱼目混珠、急功近利的艺术品市场使得当下的一些收藏者心浮气躁,李燕认为,收藏者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真迹精印画集,并且,辨真不一定非要以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为标尺。“齐白石有相当一部分的画作就属于商品画,并不是最精的,张大千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画是学生代笔,水平并不低,款和印也都是张大千的。一般爱好收藏的人,如果赶不上那么多精品,是真迹就可以了,收藏者的要求不要太高。比如,有人热衷收藏冷门,专门收集李苦禅的黄纸画稿,说是画稿,其实就是成品,其中就有很精的作品,价格还不高,这是不错的投资收藏选择。”

李苦禅一生坦荡真挚,不受世俗功利所左右,对自己的艺术,他总是说“你喜欢就拿去吧”!凡认识他的老少,大多有他赠予的书画作品。这就使得他的精品与应酬作品间有了不小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画作的市场行情。李苦禅留下的作品不是供人们在象牙塔和辉煌殿堂里欣赏的艺术品,他在近代风云变化的漩涡中不断激发自己的精神感受,绘画只是载体之一,人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掘他的艺术,重新对李苦禅艺术作品进行准确的价值定位。

相关文章

  • 吴湖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图文]
    吴湖帆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图文]

    吴湖帆《万松金阙》了庐文化意蕴是任何艺术作品中审美的具体体现,它的高下雅俗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在传统中国画中,在论述中国画概念的时候,我认为,冠以国名的“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它要求作品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故“六法”中,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就气韵而言,气...

    150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你今天为什么不说话? 我这是行为艺术[图文]
    你今天为什么不说话? 我这是行为艺术[图文]

    行为艺术,这种动不动就脱光,时不时来点血腥,总被吐槽是打着艺术的幌子在招摇撞骗。然而正是因为艺术形式的激进,群众对行为艺术的接纳程度不高,简直就像倒地不起的老太太,让人毛骨悚然,恨不得绕道走。最近,在上海上演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与以往的行为艺术有些不同。活动由艺术家杨烨炘在2014年发起,邀请了近百名书报亭主,以“一天不说话”的沉默方式,缅怀传统阅读时代,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脱离社会,成为...

    4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诗情画意话梅花[图文]
    诗情画意话梅花[图文]

    邢久海:岁寒之友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和平、长寿和顺利,其独特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被赋予深厚的道德内涵。与兰竹菊尊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有花魁、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梅花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人格的写照,有国魂之美誉。邢久海:寒夜放郁香梅花,先天下而春、凌寒傲雪留香、生命力顽强不惜的品性历来为人...

    30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艺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刘玉来
    艺术在不断发展进步——刘玉来

    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名词,它是在人类活动中存在的,由人发明发展更新提高逐渐锤炼,逐渐完善形成的复数实体,它根据人们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种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在内容形式上凝炼提高,但也随着人们的需要舍取被边缘化,由此而萎缩凋零乃至消亡。刘玉来作品许多事物一旦被人认为具有艺术品位,便会投入一定精力,使之艺术化,向美的方向靠拢发展。比如冰雪雕塑、沙雕原本只是民间低水平的造型游戏,根本与雕塑艺术靠不上...

    14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喜迎元旦 庆新春——当代画家李永亮[图文]
    喜迎元旦 庆新春——当代画家李永亮[图文]

    【艺术简历】李永亮,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特级教师。从师著名画家彭培泉、高卉民、高士尊。现为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小学美术研修员,北京市美术教育研究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外聘指导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题课程主持专家、北京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指导专家、北京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兼职教师。国家义务教育教科书教材编委、教参副主编。作品获93年“全国教师书画展”优...

    125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花卉题材艺术品有何特别之处?[图文]

    花长期以来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它们的美丽和象征意义影响了时尚、设计和文学。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一直从植物中寻找灵感。花在视觉、嗅觉和触觉上所具有的特殊品质,以及它们与爱情、女性和自然界的联系,也为无数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提供了灵感。无论是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富有表现力的向日葵、乔治亚·奥基夫(Georgia O’Keeffe)盛放的花卉,还是村上隆俏皮、拟...

    9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图文]
    王清州——在画里写意人生[图文]

    超乎形象之表,用笔天真灿烂。画面草木丰茂、斑斓浓郁。对中国的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与感悟,并能化古为今,绘画介乎抽象、具象之间。其色彩与意象之美促进了东方水墨艺术的发展。一、您是怎么喜欢上绘画和书法的?应该说有一点点小小的才气吧,有先生评价过:“王清州是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艺术天才”。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跟着祖父学写大字。后来,也走过很多弯路吧,到高中的时候开始给我们学校写黑...

    2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设计生命:一场人类与非人类间[图文]
    设计生命:一场人类与非人类间[图文]

    以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于2019年二月到四月所举办的展览:《设计生命》(la fabrique du vi-vant/ designing the living,2019)为主要写作对象,记录一下所见闻的围绕生物设计/生物艺术/生物骇客方面的实践,与由此而来的初步反思。《设计生命》(la fabrique du vi-vant/ designing the living,2019)我想在这篇文...

    11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屯昌油画再出发:海南昔日知名文化产业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图文]
    屯昌油画再出发:海南昔日知名文化产业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图文]

    人才缺失、业态单一、产业链不齐……海南昔日知名文化产业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屯昌油画再出发海南日报记者 刘宁玥 谢凯2022年,陈传涛在屯昌县油画产业协会会长的最后任期内,和画师妻子吴锦绣主要干了三件事:打造屯昌油画文化传播阵地拾光书吧,成立屯昌县油画艺术陈传涛名师工作室,在南吕镇咸六村六禾画社开班授课。此外,他还协助省文联,为屯昌画师开展油画产业研习班,“这些都是为了强化屯昌油画产业的人才支撑。...

    172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文字石第一人朱勃腾[图文]
    中国文字石第一人朱勃腾[图文]

    朱勃腾,中国文字石收藏第一人。他是中国最早、斥资最大的文字石收藏大家。起初的朱勃腾是不相信石头上会出现文字的,1990年,他花了22万收藏了第一组文字石“中国人民”,从此踏上了文字石收藏之路。但一个个孤单的文字石无法很好的组成词、连成句,在经历了投资5000万元却换来如此的“失败”后,1993年他“重整山河”再出发,组织了66人,购买了4条船,2辆货车,在4 个领队的指挥下,寻遍长江流域的文字石...

    14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收藏市场的乾隆瓷器为什么如此火热[图文]
    收藏市场的乾隆瓷器为什么如此火热[图文]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苍龙教子”图罐来源:美术报 专题策划:周懿编者按: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亿港币成交;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以2.52亿港币成交;2011年澳门中信春拍,清乾隆30年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以2.3亿港币成交……直至今年5月9日,佳士得伦敦亚洲艺术周,一对首度公开拍卖的乾隆御制粉彩花蝶...

    12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法国蓬皮杜大展将在上海举办[图文]
    法国蓬皮杜大展将在上海举办[图文]

    法国巴黎市中心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来源:东方早报  徐佳和原标题:蓬皮杜与中国:亲密和试探即将在上海举办的法国蓬皮杜大展是中国内地第一次大规模完整地呈现20世纪法国现代艺术的展览。本期艺术评论尝试探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中国乃至上海的艺术合作,进而剖析蓬皮杜的全球战略,并通过对本次大展策展人的专访,来讲述有关现代艺术的视角。“蓬皮杜,您的名字仿佛在嘲弄世界,似乎不够严肃。”戴高乐将军曾经对身边...

    19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洪志“奇石情境画”赏析[图文]
    刘洪志“奇石情境画”赏析[图文]

    白蛇传禅说图刘洪志“奇石情境画”赏析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其实,我介绍的这组作品不是画平面的画,是作者用奇石和诗章及一些小景筑成的人文景观,从照片上看来,就是一幅幅立体的画作。这批用石头组成的抽象组雕,反复品味、细心玩赏,您就不觉进入了富有历史掌故和文人画的情境里。为此,把这批作品称之为“奇石情境画”最为贴切了。禅说图大道至简走进“奇石情境画”中,如同融入了幻化大千世界。如《山居图》...

    1079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梵高名画:打开的《圣经》[图文]
    梵高名画:打开的《圣经》[图文]

    梵高名画:打开的《圣经》这幅梵高名画《打开的》作于1885年,是梵高为缅怀身为牧师的父亲而创作的,梵高在这幅画里,在信仰的主题里加入了高度的个人情感与诠释。画面的左上方是一本镶着金边的《圣经》,前面摆着一本左拉的小说《生之喜悦》,梵高当时喜欢左拉的作品,把它视为描绘现在生活的圣经。梵高大约想用这两本书的区别来比喻他和他的父亲。这件作品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191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文物要合理利用绝非充分利用[图文]
    文物要合理利用绝非充分利用[图文]

    拱辰楼烧毁前后国家文物局提供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李韵)7日,国家文物局就云南大理巍山拱辰楼火灾情况向媒体进行通报。1月3日凌晨2时49分,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拱辰楼发生火灾。经调查,拱辰楼建筑城台上的木构建筑基本烧毁,受损面积为765.62平方米,其中一层456.08平方米,二层309.54平方米。根据现场熔痕鉴定,火灾起火点为拱辰楼东南角夹层上方,直接原因是电气线路一次短路所致。拱辰楼“...

    145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