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把画廊的工作当成事业

时间 : 03-07 投稿人 : 锐锐 点击 :

林大艺术中心销售主管郝听:选择一个能释放自己能量的平台

郝听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不甘于在上一家画廊只做一个前台的职位,这个唐山姑娘于两年前来林大艺术中心应聘,希望能在这个位于798艺术区东北角800多平方米的白色空间内发光发热,走进画廊左拐,办公区域的第一个位置便是郝听的工位:林大艺术中心销售主管。

作为798里为数不多纯靠作品销售来维持所有运营的机构之一,林大艺术中心的销售任务几乎落在了每一个员工的身上,而郝听更被朋友们开玩笑地称做“卖起画来连灵魂都跟不上的节奏”,曾经有过1个月400万元的销售额,每逢展览开幕便是她最忙的时候,带着无比真诚和亲和力的笑容,和对自己严格要求所呈现出的敬业素养,郝听在“销售”这个画廊的命脉环节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心得,但对她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在林大两年的工作时间让郝听愈发地热爱这份工作,对她来说,自己的工作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就是在画廊里成天盯着。林大艺术中心分支机构多,加上每年要出差参加各种博览会,需要用心在工作上理出主次头绪,自己的作息也很简单,工作几乎成为了生活的中心。

在进入艺术行业之前,郝听并没有对这个圈子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憧憬,对她来说,画廊的工作就是做具体的事情,从工作第一天她就知道自己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制造问题的,一般工作中遇到难题都能克服,自己也愿意面对这些问题。

郝听的热情还辐射到了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从家人早期觉得这个工作不稳定到现在看到郝听的成绩转变为支持,面对朋友对自己工作的好奇,郝听还说服了两个朋友也进入了艺术行业,在她热情的感召下,估计这两个朋友早晚也会成为像她一样的工作狂。

在林大工作的这两年里,郝听并没有计较那么多,工资+销售提成能给她提供一个不错的生活。在她看来,是画廊行业的特殊性比较挑人,需要从业者具有出于理想层面真正的热爱,这个行业内的人还需要更多的真诚,拿出虔诚的心对待自己所做的事业。

Hadrien de montferrand画廊行政财务总监肖茜元:珍惜和画廊一起成长的经历

画廊从业者里学英语专业的人并不多,肖茜元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在经历了北京一家翻译公司工作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市场部工作之后,肖茜元在2009年底遇到了一名法国老板邀请她一起参与画廊的筹备工作,从公司的注册到在798艺术区选址、装修、招募新同事、筹备首展再到画廊开幕,眼看着一个新画廊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是一次非常辛苦但也非常有意思的经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机会拥有这样的经历。

肖茜元现在是画廊的行政总监和财务总监,还要负责大量与展览相关的工作,工作的繁杂琐碎程度自然不用说,法国水瓶座老板的天马行空和对工作细节极度苛刻的要求都让她对画廊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画廊的历次展览中,肖茜元对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是自己负责的《创作历史-经典绘画手稿》邀请到董希文、詹建俊、林岗、钟涵、王盛烈、肖峰、全山石等老一辈艺术家参展,呈现了一次国家级博物馆收藏的经典历史画手稿集中起来展览,这次展览也是画廊专注纸上作品的一次大手笔。

和别的画廊紧缺的节假日不同,沾了法国老板的光,肖茜元每年有暑期的年假和圣诞节假期,给了她很多出去旅游的机会,这也是令许多同行都羡慕的福利。而节假日之余的工作时间也并不是都待在画廊里,拜访艺术家、看别的展览、跑银行税务,即使在画廊里也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画廊里的工作对肖茜元和她的同事来说每一天都很充实。

面对行业内各种频繁的跳槽现象,作为一个画廊的老员工,肖茜元也经常被问及这么久了为什么没有变动,在她看来,除了国企、公务员这些铁饭碗,任何行业的跳槽都是普遍现象,跳槽是取决于员工本身而并非行业,自己还是个比较稳当的人,经历过画廊的从无到有,看着它一步步成长,又在杭州拓展出新空间,肖茜元对画廊有着很深的感情,并且和老板、同事能愉快地相处。有时候简单的理由就能带给人快乐,自己觉得喜欢的东西就会坚持做下去。

玉兰堂画廊经理李鹏飞:不辜负3个月的约期

相比英语专业,学日语的人在画廊里工作就更稀罕了。李鹏飞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地进了一家日本画廊工作,负责媒体和行政,但所学习和要处理的事物完全超乎他的想象,当时他自称为杂务总监。从野田画廊来到玉兰堂,是李鹏飞一次被挖的经历,也许是太需要男孩了,原先玉兰堂的经理赵塑在严重缺人手的情况下等了李鹏飞3个月。

李鹏飞从2011年来玉兰堂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现在的职位是画廊经理,但是画廊里需要出力的地方仍然要亲自上,脾气和善好说话,爱帮助别人,李鹏飞成了圈里的老好人。自己的生活也因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闲余时间更多地会去看看展览,平时的社交来往也多了些诸如收藏家的角色,而对于身边朋友对自己工作的好奇,李鹏飞也一一普及讲解画廊常识,还多次制止了朋友要盲目投资艺术品的行为。

作为一个老好人,享受好口碑的同时自然还要担当更多的事,回想起自己几乎一个人准备了全程的2013艺术北京博览会,李鹏飞现在想想都有些崩溃,但也是自己最重要的一次历练。当然人生的历练远不只这一次,之前玉兰堂迫于二房东的骚扰,798的搬迁对于画廊的每个人都是一次考验。

和新人一样,李鹏飞在进入画廊之初也感受到了刚入行时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行业整体不规范,但所有的行业都需要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对于在玉兰堂四年的工作,李鹏飞自己并不认为完全是一种坚持,可能和性格有关,不喜欢跳来跳去,认为值就要一直做下去。

相关文章

  • 王羲之VS王献之 谁更技高一筹?[图文]
    王羲之VS王献之 谁更技高一筹?[图文]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王羲之和王献的书风堪称书法史上的经典,它是书法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的标志。王羲之,一代书圣。王羲之集前代个名家之长,将汉魏朴质、雄浑书风向妍美一路发展,中国书法魏晋一变也。王羲之开创飘逸、灵动的今体书,把行书、草书推到一个新境界,行书在魏晋时期达到高峰,“书圣”称谓由此而得。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父亲王羲之的悉的传授和指导,...

    82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硬笔书法家霍鸿伟:随性自然 笔随心动[图文]

    提起书法创作,最直接的联想是毛笔在宣纸上尽情挥洒。其实,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对于汉字的书写一味讲求形式的固定,对文明的发展未免也是一种束缚,只要有心,任何工具都可以书写汉字,汉字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今有霍鸿伟手执硬笔,起承转合、恣意潇洒、扭转乾坤、气象博大,他的硬笔书法在新的领域里开辟了汉字的另一种书法传承。初闻书法霍鸿伟开始他的书法之路,没有什么天赋使然,也...

    8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图文]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图文]

    作者:何翠云谈到画家杨佴旻,不能不谈到传统水墨画与新水墨画之论争,多少年来,传统水墨革新,已经成为一个跨世纪的命题,从20世纪初,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们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渴望创新突破传统,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与主张,身体力行,并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与贡献,为后来者铺垫了道路。杨佴旻就是这样一个继往开来、不停探索创新的后来者。谈到杨佴旻的画,不能不谈到他在绘画艺术道路的孜孜求...

    194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现在想做大画家的人太多了[图文]
    现在想做大画家的人太多了[图文]

    陈履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贺友直先生走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不论是说连环画,还是说小人书,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确实曾经是很大的事,这就是历史。把小的事情做大了不容易, 如同把连环画画成妇孺皆知,影响几代人,那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遗憾的是,现在想做大画家的人太多太多,还愿意老老实实为小孩子画点小画的人太少了。人们对于贺友直先生的敬重,是因为他的品格和趣味。他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他独立...

    65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王羲之——魏晋风度,百体楷模[图文]
    王羲之——魏晋风度,百体楷模[图文]

    有人这样说:王者一代之王,圣者百代之王。的确,多少帝王的盖世功业随时代远去而灰飞烟灭;圣人的思想和才华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而生生不息,泽被后世。譬如书圣王羲之者。王羲之(303——361年),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徙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书法家,人称王右军。“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 其人风流倜傥,书风萧散简远。如果将善小篆的李斯,善章草的张芝,善小楷的钟...

    91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商贩街头热卖千眼菩提子:专家称无收藏价值[图文]
    商贩街头热卖千眼菩提子:专家称无收藏价值[图文]

    菩提子去皮前后对比。周娜摄本报讯(记者周娜)最近,市民在北街、七桥市场、白马广场等闹市区都能看到有商贩售卖一种“千眼”菩提子的植物果实。这些商贩声称该果实是菩提树结的,特别珍贵,打磨好后具有收藏价值,买回去能转运、旺财。这些果实真是菩提树结的?真如商贩说的“颇具收藏价值”?日前,记者来到北街一处“千眼菩提”摊贩处。摊主筐子里堆满了椭圆形、淡褐色的果子。摊主一边用砂布打磨手中的果实,一边给众人介...

    172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王进玉:过度追捧是一种社会病[图文]
    王进玉:过度追捧是一种社会病[图文]

    老树作品近期有朋友让我谈谈老树,还给我看了一些他的作品图片。说近两年老树画画很火,很多人都在追捧,俨然成了一种现象。其实我对他本人并不多了解,只是大概知道。既然此次朋友提出,也再次看到他的作品,那么就简单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从其作品能够看出,他应该是个有着文人情怀和文化情结的一个人,同时作品里也彰显出旧式文人或民国风的那股气息和感觉,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不能这么简单地来评价或衡量一个人的文艺...

    59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办一家博物馆 除了情怀还需要什么[图文]
    办一家博物馆 除了情怀还需要什么[图文]

    翻开非国有博物馆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在省文物局备案的藏品清册,第一页就是理事长徐凤梅手写的承诺书,核心内容颇为“高风亮节”:现有350件(套)藏品和今后新征集的藏品,包括徐凤梅和她的朋友们的私藏一律归博物馆所有;博物馆存续期间不抽逃开办资金、不取得回报、不分配盈利……非国有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设立的博物馆都是非国有博物馆。统计显示,我省目前在省级文物部门登记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共有60家,超...

    2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典雅明丽写吾心——张劲松国画艺术探索[图文]
    典雅明丽写吾心——张劲松国画艺术探索[图文]

    张劲松纵观美术史,学习中国画主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先习书法,然后书而优则画,二是先通过系统的西画造型训练,而后转习中国书画。前者以吴昌硕为代表,后者则首推徐悲鸿。在他们的影响下,名家辈出,泽其荫者,更是不胜枚数。这两支队伍正如国画中的两条墨线,时而并行时而交织在中国绘画史上。有趣的是,不管采用何种途径,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殊途而同归,那就是传情达意。所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此后的发展过程...

    133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名人志|情系翰墨 力耕不欺,著名书法家唐建平和他的书法艺术[图文]
    名人志|情系翰墨 力耕不欺,著名书法家唐建平和他的书法艺术[图文]

    当前,国家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它具有简约的形式与丰富的内涵。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广泛关注,国内外广大书法爱好者更掀起学习和收藏书法的热潮。在众多流芳百世、承载人类文明的书法中,有人选择篆书的凝重圆润,有人喜欢隶书的古朴率真,有人欣赏魏碑的遒劲浑厚,有人效法楷书的端庄严谨,有人心悦行书的流畅温和,有人追求草书的自由豪放,有...

    39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赤字四千万!纽约大都会该继续扩张还是保守发展?[图文]
    赤字四千万!纽约大都会该继续扩张还是保守发展?[图文]

    编者按:近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下简称Met)将其所收藏的约375,000张公共艺术品图片资源开放,提供给公众自由、不受限制的使用。与此同时,Met的财政问题却不容乐观,面对巨大的财政赤字,Met是继续大步向前推进数字技术、拓展现当代馆藏以吸引更多观众,还是保守地在古代文化上深入研究?其实这个疑问不单是Met所要面对的,亦是全球博物馆需要思考的未来之路。大都会博物馆内的中国壁画当人们涌入M...

    174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超前么?艺术品电商[图文]
    超前么?艺术品电商[图文]

    最近两天,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得如火如荼,全球IT大佬齐聚乌镇,畅聊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官方邀请名单中,刘强是艺术领域唯一的互联网领军企业代表,这位80后创建的Artand社区平台,短短三年时间,已有超过6万名青年艺术家入驻,成长速度惊人。美术科班出身的刘强,自2006年离开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后,就再也没有从事过艺术创作。他那一届的毕业生共有285人,最终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仅剩两三人。谈及...

    145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图文]

    庚子春,惟敛步于品六居,朝夕枕于笔墨。闲静之馀,尤感吾之诗书画印,叠堆累累,流散亦广,亦无章序。遂萌生集册成卷之意,或可赠朋予友,或可拢于书架,适时翻阅,聊以欣慰。此回收集作品计诗稿二册与书画印痕一册,各得其卷。诗稿则分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数章,各成一卷。山水丹青、纸墨书法、刀笔印痕,各选取数十件为一卷。凡此种种,多为近年创作所得,自不与五年前专集所列重复。吾自幼好涂鸦,对笔墨...

    116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图文]

    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减速迹象作者:董锐蛟编译 来源:artspy艺术眼从五月11至5月15日期间,由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斯拍卖行掀起的拍卖高潮展现了对于现当代艺术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和无法阻挡的上升趋势。然而最近伦敦艺术市场调查机构ArtTacktic的最新调查则显示,高端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减速的迹象。在5月中拍卖周里,佳士得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占据了65%的市场份额。佳士...

    51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图文]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图文]

    清乾隆 玉镂空花薰在中华灿烂的琢玉历史中,苏州琢玉工艺历来以技艺精熟、造型新颖著称。据宋代《吴郡志》载,早在唐、五代时期,苏州就有琢玉的工坊和知名艺人了,到了元明时期技艺更加纯熟。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载:“良匠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巧妙的工匠促使苏州玉雕具有玉质柔润、雕凿细腻、造型优美、纹饰丰富、薄厚均匀等工艺风格。苏州玉雕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明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潮,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苏州琢...

    75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