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图文]

时间 : 04-09 投稿人 : 智智 点击 :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 | 艺术市场清乾隆 玉镂空花薰

在中华灿烂的琢玉历史中,苏州琢玉工艺历来以技艺精熟、造型新颖著称。据宋代《吴郡志》载,早在唐、五代时期,苏州就有琢玉的工坊和知名艺人了,到了元明时期技艺更加纯熟。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载:“良匠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巧妙的工匠促使苏州玉雕具有玉质柔润、雕凿细腻、造型优美、纹饰丰富、薄厚均匀等工艺风格。

苏州玉雕蓬勃发展的趋势在明嘉靖、万历年间达到高潮,出现了享誉全国的苏州琢玉名师陆子刚,其技艺高超,为文人徐渭、张岱等推崇,被誉为“吴中绝技”。从此,苏州玉雕正式成为中国玉雕最高工艺的代表,而苏州玉雕工艺由工匠的迁徙传播至北京皇宫,辅助促成清宫玉雕风格由北方浑厚、古朴的风格向南北融合之风转变。

苏州琢玉吸引清宫关注

苏州玉雕工艺经过明代的急剧发展,到了清初,已至臻完善。工艺材料、工具逐渐明确,工艺流程逐渐规制,工艺特征逐渐突显。苏州琢玉工艺流程繁多、精细谨慎,一般而言,一件苏州玉雕的制作分为制作解玉砂、粗雕、细雕、抛光四步。苏州玉雕的精美工艺吸引了清朝皇室的关注,由此引发了苏州工匠大规模北上制玉的现象。

清代苏州玉雕的发展较明代而言存在更多优势,首先是玉料的充足供应。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将和田地区划入版图,玉料可以保持充足的供应,对清代玉雕产业的发展无疑为一大有利因素。

乾隆二十四年(1759)朝廷为采玉设和阗办事大臣,由皇亲国戚担任。此后和田玉大量开采,虽然清政府设办事大臣将玉器开采后直接运往京师,但走私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乾隆后期,朝廷开始打击走私,“1779年在阿克苏截获了走私玉石四千三百八十二斤十五两,其中楂子玉(即山料玉)四千三百三十五斤三两,子玉四十七斤八两,山料玉与子玉之比为91比1。”(详见林永匡、王熹著《清代西北民族贸易》)仅1779年一年,阿克苏一地就查获了4000多斤和田玉料,可以想象和田玉料在当时是以多么巨大的量进入内地。和田玉料的输入使苏州琢玉有了良好的基础,不但使苏州琢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通过对大量玉料的雕琢促进苏州琢玉技术的发展。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 | 艺术市场清乾隆 玉狗

另一方面,工匠组织出现了新的变化,在明代苏州玉匠均为匠户,一日为匠,世代为匠。清入关以来为争取民心取缔匠户制度,之后“苏州的琢玉均为个体小手工业,主要以个体手工作坊为主,这种作坊都是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商品生产者,自产自销”(参见钱静著《苏州玉器工艺的传承研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苏州琢玉工匠人数越来越多。“溯自前清时代,苏地业此者三数百,商而工则三千余人”。

工匠组织也由传统的家庭、师徒发展到行业工会,行会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行业规则、整合行业内资源、避免恶意竞争、保护本行业经济利益并办理同业善举,在清代手工业行会中还需要同行之间均摊官府差务。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苏州创立玉业公所。

“太平天国后,同业又通过捐资组织建立了同业公会称为珠晶玉业公会,地点在周王庙。”(参见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编印的《苏州工艺美术》)光绪时此公会又改称为宝珠公所,周王庙玉业公所对各工坊业主、工匠的凝聚力很大。据《宝珠公所设立万年台木位,黄祝山英洋捐入公所碑》可知,一位黄姓坊主因无家人继承财产,便将身边所有财物变卖成洋钱用以玉业公所购买房产。在玉业公所的领导下,苏州琢玉行业在清乾嘉时期得到了空前发展。

专诸巷益出妙手

明清以来,中国有三大玉雕产地:苏州、扬州、北京。北京承袭元代宫廷琢玉基础,形成雍容大气的玉雕风格。在明代,著名琢玉大师陆子刚据传被征入宫为皇家琢玉(参见杨伯达主编《中国玉器全集》),留下一批精美的玉器。可以说,此时苏州的顶级玉雕工艺就已经出现在北京皇室,并且受到皇家的青睐,但其工艺是否传到北京玉雕界,尚缺乏佐证资料。清代初期,苏州专诸巷已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已出现“光玉行”“打眼行”等明确的专业作坊,沙沙的琢玉之声昼夜不停,乾隆帝曾写诗称赞说:“相质制器施琢剖,专诸巷益出妙手。”专诸巷碾琢的玉器,器身柔和莹润犹如小儿肌肤,造型优美别致,轮廓清晰,胎厚薄均匀,玲珑剔透工艺奇巧,清代宫中的传世精品多出于此。

清宫皇室对玉器等特种工艺十分重视,自然对苏州玉雕青睐有加,苏州玉工开始进入内廷并主导玉器的设计与制作。清雍正初年,宫廷在造办处设玉作,下令征调苏州玉匠到宫中供职,并令苏州织造官员把好的玉料送往北京。乾隆元年(1736年),宫廷建如意馆,苏州不但向朝廷提供玉匠、玉料,还担负为造办处加工玉器的任务。

苏州玉匠姚宗仁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由当时任江西督陶官的年羹尧选派进京,是雍正时期以及乾隆前期内府玉雕的关键代表人物,很多重要的玉器由他设计、画样。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六年二月初一日,太监张明交青玉一块,由姚宗仁画样。十六日,姚宗仁画得凫罇纸样一张,呈览,奉旨准做。”乾隆初期和田产玉基地尚未获得,玉料较少,内府造办处的玉雕作坊规模有限,画出重要玉器的图样后,还得交给苏州织造,让其在苏州找工匠制作。

“三月初一日,如意馆持出青玉一块,弘历谕交织造图拉办做。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织造图拉送到青玉凫罇一件呈进讫。”(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从档案中可以看出,这件凫罇从设计到完成用了整整六年零九个月,耗时极长,这里面有来回运输的时间、有制作的时间,还有可能存在每制作完一个步骤就要进宫展览的时间。由于这种模式的效率低下,有时清廷干脆向苏州织造直派做玉活计,这样连玉带工都由当地包办。如“乾隆八年正月二十七日,将‘考古图’二本交与安宁、图拉,按图上选定的玉辟邪、玉马、玉仙人等共六件,要他们寻好玉工勉力照图上记载的尺寸,各仿旧做一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

由档案可以看出,乾隆初年苏州织造已有了自己的玉作为皇家琢碾玉器,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道光年间,由于国力衰微,玉器制作大为减少,但代表皇家道统的玉宝、玉册还是由苏州玉器作坊承做。而到了光绪时期,“皇帝的御用宝三十五方,也是交苏州织造刻做的。”(参见杨伯达著《清代宫廷玉器》)正是因为有清一代,苏州成为皇家玉雕制作的中心,苏州玉雕的发展更加迅速,商号众多,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制作、销售地。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 | 艺术市场清中期 和田玉桥形笔架

苏工北上助力宫廷玉雕

清乾隆初年,玉雕制作上仍沿袭明代玉雕的特点,变化缓慢,但逐渐形成苏州碾玉技艺与宫廷趣味融合的新风格。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后,和田玉料大量输入内府,造办处急需扩张人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玉雕需求。根据笔者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的统计发现,雍正、乾隆时期,档案所见的从苏州征调来的玉雕工匠有27人,雍正时期有顾继臣、顾耀宗父子二人及姚宗仁,顾氏虽然是以雕砚台的工匠入选内府,但也经常参与玉器雕刻。而苏州玉匠朱彩、金振寰、顾觐光等被征调入宫,共有24人。这些苏州玉匠为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圆明园如意馆玉作的玉雕作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造办处生产的玉雕从质量乃至数量上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另外,由于原料优异、图样精美、帝王的审美情趣也加入其中,这些玉雕的工艺水准甚至超过了苏州玉雕。

除了常驻造办处或者如意馆玉作的苏州玉匠外,有时因特殊需要玉雕人员会猛增,如乾隆四十四年为太庙新制一色玉的玉宝、玉册十六份,临时从苏州调京玉工两批共十六人,用一年时间刻汉字四千余、满字八千余。征调苏州玉匠是因为乾隆帝认为苏州玉工技术“精练”,北京刻手“草率”。

乾隆皇帝对苏州玉匠的高度评价经常出现于苏州玉匠雕刻的清宫玉器。比如清乾隆和田玉刻诗碗外壁琢惜书乾隆御题诗:“谁云山苇逊水丘,看此双盂本一盂。质拟羊脂昆峤韫,珍因鼠窃峪关趋。市讥簿示权怀罪,庭献那忧卞泣诛。吴匠不教施俗样,考工聊命述淳模。水天圆月光相哄,樽俎宾筵礼或殊。读史误如浮夫白,定当持赠蜀人苏。”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 | 艺术市场清乾隆 玉双人耳盂

其中“吴匠不教施俗样”是指苏州玉雕工匠并不因循守旧,在玉雕工艺上能够创新,雕刻出别具一格的玉器。苏州玉匠的创新不止一例,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玉器中,有一件以巧雕著名的作品清乾隆桐荫仕女玉山,其玉质洁白,如同羊脂,带有橙色皮质,采用立体圆雕的手法将庭园、门洞,两扇活动的门、相互窥望的两位仕女雕刻等栩栩如生。玉器利用皮色雕成桐树垂檐、湖石抱柱,山背芭蕉丛生。蕉荫下有石台、石座。设计巧妙、雕工细腻、色彩和谐、比例适度,立体感强,描绘了江南优美的庭园景色。在器物的另一侧有弘历皇帝的御识:“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且完璞云。御识。”由乾隆皇帝等人的题识可知,这件玉器是利用玉材中心挖去碗后的剩料,由苏州玉工加以精心巧妙的设计琢制而成。

乾隆皇帝在位60余年,苏州玉雕工匠始终主导着宫廷治玉的作坊,雕刻出了大量具有苏式玉雕工艺特点以及江南风情的作品。

苏州玉雕经历代发展,到了清代初年,已经形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水准与规模化的玉雕从业集群。这些为苏州玉雕工艺的对外输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皇帝雅好、宫廷对精美玉器的需求持续上涨,苏州成为皇家采购和定制玉器的不二之选。

清代“苏工”如何影响宫廷玉雕 | 艺术市场清乾隆 玉刻诗大碗

乾隆年间,玉料的充足供应以及皇帝生活的极端奢侈,宫廷除了向苏州继续采购玉器外,多次从苏州征调玉雕良匠来充实宫廷造办处以及圆明园如意馆玉作,在这一过程中,苏州玉雕以其精美绝伦的工艺风格,受到皇帝的赞扬和喜爱,其工艺、样式、风格等玉雕元素开始在皇家乃至京师范围传播。尤其是宫廷玉雕,乾隆之后的宫廷玉雕始终带有浓厚的苏式风格,而精美巧思的苏式玉雕与大气雍容的北京玉雕共同形成了在中国皇家玉雕历史中数量最多、器型最丰富、工艺最精美的清宫玉雕。

相关文章

  • 闲话黄宾虹山水画[图文]
    闲话黄宾虹山水画[图文]

    黄宾虹《山川卧游》手卷局部近日与朋友讨论黄宾虹山水画,朋友问,怎么才能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来表达黄宾虹的笔墨?我想到了小时候见爷爷搭黄瓜棚的事。后来,我又把这“见解”说给别的朋友听,他们都说有意思,并把他命名为“黄瓜棚理论”。黄瓜生长过程中要向上攀延,以满足其分枝、开花、结果的需要,农民们都掌握了搭建瓜棚的技术。五十多年前,农村物资匮乏,而每年开春...

    171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题跋 能否证明真身[图文]
    题跋 能否证明真身[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仙山楼阁图》,据其画作处“仇英实甫制”与题跋处“嘉靖庚戌(1550)春二月既望五湖陆师道书”两行款书,可以断定,画中山光乃明人仇英手笔,诗堂小楷《仙山赋》为陆师道所题。经江兆申鉴定,图中画与字俱为真迹。对此,有人质疑,理由是:清人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记画题跋《仙山赋》的落款为“嘉靖二十七年(1548)冬十月廿又一日陆师道书小楷书图额”,这与馆藏《仙山楼阁图》上的落款时间略...

    10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长春文玩市场标高价 实际价格却比去年降五成[图文]
    长春文玩市场标高价 实际价格却比去年降五成[图文]

    古玩爱好者挑选古玩物品2014年,古董市场低迷,而文玩市场却异常火爆,很多人都玩起了手串,戴起了各种珠子,文玩的热度远超过了古董市场,价格连年上涨。然而,到了2015年,文玩市场却没了去年的火爆场面,价格也比去年低了许多。调查中了解到,木质手串价格甚至比去年降了五成,相反,蜜蜡、琥珀等材质的文玩,价格还与去年持平。今年的文玩爱好者更加趋于理性,不再是盲目收藏、把玩。...

    73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凝神静气!品读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生”与“活”[图文]
    凝神静气!品读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生”与“活”[图文]

    最近一段时间,花鸟画正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宋徽宗领衔、近百位名家助阵的花鸟画“超级大展”——“百花呈瑞”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正热展于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迎来“群芳竞秀”明清花鸟主题特展;2021年也是开创“大写意花鸟”画风的明代书画家徐渭诞辰500周年,不少纪念活动正在展开。中国古代绘画中,花鸟画历来是最为雅俗共赏的门类。它们的美,不仅在画幅之间,更在于其间需要凝神静气才能发现的“生”与“活”。...

    95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谢稚柳:富于诗意的画作[图文]
    谢稚柳:富于诗意的画作[图文]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南京省博物馆藏中国画在画面的空白处,常常由本人或旁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即是咏叹画的意境;诗所占的位置,也即构成画面的一部分。这种诗与画的融合,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历程。画家谢稚柳通过对自己艺术经验的总结,论述了中国画中诗画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谢稚柳(1910~1997),蜚声中外的画家、书法家、鉴赏家、诗人。随着六朝文学的颓风,到唐代一切以革新的面...

    176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齐白石的天价之路[图文]
    齐白石的天价之路[图文]

    齐白石 客桂林造稿 纸本墨笔33.5cm×40.5cm 1905年 北京画院藏当今的艺术市场中,能屡创天价的近现代绘画大师应首推齐白石,但齐白石的画价并不一直都是这么高,其间也有一个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1889年,齐白石开始跟胡沁园学习绘画,以此谋生。那几年,他往来于湘潭各地给人画像,定价一般是二至四两银子一幅,加上他的师友如王湘绮、胡沁园等人的热情推介,其画名日著。随后,他的山水人物、花鸟草...

    188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画家詹亦然献礼建国70周年[图文]
    画家詹亦然献礼建国70周年[图文]

    詹亦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重庆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研究员、重庆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创作中心重庆创作委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美术家协会会员,主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美术考级行政管理工作。擅长水墨葡萄,水墨人物。詹亦然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创造了他笔下葡萄的质感、光感和画面的空间感。师法自然,从生活中汲取...

    62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韩殿君:金石书画融为一炉的苔青履痕[图文]
    李人毅《中国当代画家研究 • 花鸟卷》之韩殿君:金石书画融为一炉的苔青履痕[图文]

    韩殿君,字苔青,自诩斋号“苔青庐”。1955年生于黑龙江绥化市,自幼喜爱书画,涂涂抹抹四十于载。虽生之逢时却命运多舛,挨过饿、停过课,上过山、下过乡、抗过枪,却无缘院校学习,更侈谈科班深造,只凭道听途说解字撰文、涂鸦弄墨。如今年过花甲,仍躬耕砚田不辍。书风画韵只图怡情,不求功利,“书画只因癖于斯,泼墨原不为成名”乃其本性也。2012年1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韩殿君书画集》。韩殿君:金石书画融...

    17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图文]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图文]

    碑帖拓片收藏行情回暖在中国历代收藏中,金石碑帖拓片与善本古籍、青铜器并列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艺术收藏,也是历代文人研究、收藏的大宗。清代文人朱文钧曾以两幅价值4000块大洋的书画外加房产换得了宋拓《醴泉铭》,而当时七八百块大洋就能在北京买一座四合院。“一张好拓片,一座四合院”的说法也由此而来。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金石学几尽灭绝,拓片收藏也淡出市场。在1995年前,碑帖...

    142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图文]

    什么是博物馆?这一“灵魂”发问,使得2019年几乎可以算作是博物馆学史上最为焦虑的一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沿用多年的博物馆定义被普遍认为已经过时,新的定义又难以顺利通过,突然之间,一直以来被我们观看和反思的博物馆丧失了它清晰的轮廓。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

    20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宣传画[图文]
    “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宣传画[图文]

    1977年出版的宣传画《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电影宣传月》在农村宣传画创作中,“农业学大寨”主题是对农民形象中的政治性与现代性叙事结合得较为密切的一种样式。从196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末,“农业学大寨”运动经历了“文革”前后两大阶段,其宣传画的主题和风格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农民图像中的政治性和现代性叙事,&l...

    19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四位胖君子》—— 孙天宇【01之上的中国】系列作品发布
    《四位胖君子》—— 孙天宇【01之上的中国】系列作品发布

    2023年冬,艺术家孙天宇再次发布新作。在今天这个AI浪潮席卷世界的背景下,孙天宇创作的原动力更来自于对自然语言、艺术语言的捕捉与适度处理。创作灵感则来自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即边界——语言是唯一可以标记不可言说的边界。孙天宇用01逻辑的艺术语言和欧洲人文历史相碰撞、融合,创造一种奇妙的感受与联想。希望每位读者朋友都能将思绪放飞,在自然语言(Naturallanguage)形成之前,享受自由自在的美妙心...

    86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故宫博物院绘画藏品鉴赏
    故宫博物院绘画藏品鉴赏

      作为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套),近千件系国家一级文物,几乎囊括了中国绘画发展各历史时期的名家名品,其中元以前精品四百余件(套),数量居全国各博物馆之首。这些作品中,有不少为稀世之珍,或为...

    6 故宫博物院绘画藏品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绘画作品 故宫
  •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文]
    品读当代龙泉青瓷的装饰手法[图文]

    徐朝兴 影青“图案”箭筒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以瓷质温润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斑斓著称于世。龙泉青瓷装饰艺术是青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按类型可分为胎装饰、釉装饰以及综合装饰三大类;按装饰技法可分为刻花、划花、堆塑、镂雕、镶嵌、嫁接、釉上釉下彩绘等;按时间大致可分为传统装饰文化和现代装饰艺术。龙泉窑始烧于南朝,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南宋时龙泉人利用丰...

    23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那些抗战中九死不悔的画坛女杰[图文]
    那些抗战中九死不悔的画坛女杰[图文]

    书画圈网闫春玉报道 抗战时期,历史上出过多少英雄豪杰,他们或奔赴前线杀敌,或敌后战场游击。在书画界,有那么一批九死不悔的画坛女杰,发奋挥毫,为国担忧,替民解难,他们用色彩和线条激发一切救亡力量,唤醒民众抗日热情。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抗战救亡的血与火;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人生的统一。她们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与对待艺术的至诚感动着每一个人。潘玉良妓妾到画魂 巾帼英雄潘玉良从备受唾弃的妓妾到...

    123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