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发独揽乾坤趣136×68cm2012年
中央电视台中国画当代名家大型纪录片《传承与开拓》栏目
山水画家——朱松发(解说词)
他以甘于寂寞的取艺之道,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度。他凭着智慧和理性,让生命与艺术同步,以画不惊人誓不休的决心从事创作。他的作品传递出人类关注的价值取向,同时更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家园。他继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以书入画,书画合一,风格独具,恣肆磅礴。不但成功规避了前人,更是与当代人拉开了距离,以鲜明的个性和阳刚之气立于当今画坛,为世人所瞩目。他就是当代中国绘画和中国画转型的代表性人物——朱松发。
1942年,朱松发出生于皖南。他的父亲在上世纪30年代就是黄山一带著名的石匠师傅。铭刻在黄山悬崖峭壁上的“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就是他父亲与其他石匠师傅的杰作。黄山“人字瀑”下的白龙桥也是他父亲的代表作之一。
父母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朱松发的艺术人生,在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正是民间优秀工匠的血液,也使得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显现出质朴的气息。在他的笔下,皖南风物不是秀逸的美,而是表现一种骨气,他的画中,山水如同钢铁浇铸而成,朴厚深沉,荡气回肠,具有一种悲壮的美。
朱松发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精神内涵的作品,是中国画在当代发展的又一种可能。
他以狂草入画,强化书写性和金石感,把写意精神推向极至。看他的画仿佛给人一种翻江倒海的感觉,这源于他生命冲动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他一味霸悍的画风。无论大画小画,无论绘画或书法,都体现出一种大气流贯的景象。
他在画面上大量运用枯笔焦墨,加上水墨淋漓的冲撞,使画面更加强烈,更加具有张力。抽象符号和空间分割明确,产生很强的审美震撼。
朱松发的画作还有一种类似品啜香茗时所得到的苦后而甘、涩后而爽的使人回肠荡气的、澄彻而悠长、恬淡而深沉的太极味。
从朱松发的画里可以看到,他的生命和艺术是同步的,心灵和笔墨是共生的,精神和技术是互动的。他把传统的技法和形式感化入心灵中,再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再不是古人的套路,而是他自己心灵的符号,这是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必然表现。这源于他本人生命的韧性和张力,源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提取,源于他对美的敏感和发现,这是他在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全新面貌。
朱松发的绘画是传统的徽文化和现代性两者的合流。徽文化精神深厚,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如今,更加显示它光辉夺目的形态和价值。
徽派绘画在解放后经过赖少其先生的巨大努力,奠定了当代徽派绘画基础,使徽派绘画形成了非常突出的、有个性的艺术特点。
生在黄山,长在黄山的朱松发,对皖南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怀有无限的深情。无论在作品,在美感,在用笔用墨和在境界的营造上,都可以看出他从徽州的新安画派中吸取了很多精神营养。
作为徽文化的传人,朱松发站在当代空间的平台上,把徽文化作为动态结构来研究、来发展,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以徽文化为主干来构建自己的作品。他把传统的萧疏荒寒转向激情奔放。从传统语境转向了现代。走出传统的同时,创新与继承同时进行,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朱松发的山水画延续了传统水墨为上的原则,宋人的线条、元人的水墨都被吸收过来。他还继承了“新安画派”所独有的艺术精髓。在他的作品中,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嵌刻着山峦连绵起伏的命脉,留点纵横的山石的质感,枯笔浓墨抒写着磅礴无羁的胸臆,在墨色与韵昧中,营造画面整体气势。
《素月来故乡》表现的是一组皖南的老房子沐浴在宁静的月光下,似乎显得有些苍凉,但仍给人一种依然故我的挺拔扎实、厚重古朴的感觉,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茫茫的月光下,那执着的屋宇、坚实的房体,还有那磐石般的房基和盘根错节的老树,仿佛在向人们静静地诉说着:多少年过去了,岁月匆匆流逝,而我仍然如敌,坚如磐石。
焦墨,是中国山水画基本功的一种,在中国画中,墨色分为五种,焦墨浓重淡轻,焦墨为五墨之首,是墨色的极致,墨中几乎不含水分,焦墨画就是用焦墨,而不借助于水的渗化作用的一种画法。
由于墨中几乎不含水分,因此,焦墨画只有黑白两个色调,不能像水墨画那样有丰富的浓淡效果,它只能在虚实中,追求层次的变化,因而,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类型中,焦墨画被认为是,难度最高的一种,历代画家尝试焦墨作画,成功者极少。美术评论家郎绍君曾说,焦墨是把人逼到绝路上,再找出一条生路。
朱松发的枯笔焦墨作品堪称笔情墨趣的交响。大黑大白,大起大落,展现出波澜不惊的面貌。他的焦墨作品在当代文化艺术上营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在单纯的情况下表现了一种丰富,在有限的条件下,表现了一种无限。看似无绪,实际却构成了一种有绪的原秩序。足以可见画家对大自然独特的理解,对世界独特的一种把握方式。古人画山水是静态的,而朱松发的焦墨山水是以动态为主,画面充满了深沉感,产生出很强的艺术效果。
朱松发爱画梅,他认为梅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朱松发笔下的梅,铁骨铮铮,寒香袭人,在强调水墨交融的同时,还引进出水皴石画法来加强梅干的重量感,梅的主干枝条盘亘回旋,起伏跌宕,构成画面“绝处逢生”的态势,老梅干如苍岩幽谷,尽得一种空灵之气与浑然雄健之美。梅干与梅花互映,赋予梅花极强的生命力,表达了豪情气迈和笑傲风霜的品格。画面中诗、书、画、印互为关照,互为补充,更突出了书卷气与文化意味,还时时透出古雅的韵味,使一幅墨梅成为负载文化信息含量的符码,耐人咀嚼。
作品《寒香图》,是朱松发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以梅为题材的巨幅国画,它长6米、宽1.5米,是作者一鼓作气连续绘制了20多天才得以完成的。《寒香图》风格高雅,表现出中国人的民族气概。作者用枯笔焦墨来表现梅花,当梅枝和梅花全都铺排完成后,用大量的水墨渲染、烘托。大笔触的墨色和细腻精到的梅枝梅花自然结合,相映成趣,可谓巧夺天工。
朱松发笔下的墨梅是集性情、才情于一身,并以此形诸笔墨,形成冷隽峭幽,孤傲高雅的风格,透出一种精神追求与境界,这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素质的表达,自然也是人格生命的表现形态。
朱松发还引用了书法的意象寻绎,跋长款、写诗文、钤多印,这不仅与中国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而且给人们以视觉的张力和强烈的冲击力,震撼人心,荡气回肠。
朱松发的书法艺术是一种文化符号,他借助书法符号来舒展生命艺术的张力,因此他的书法无论是用笔还是用墨,都充满了一种壮士弯弓的气势。这种特点是生命本色的流露,是生命本能的流露。
朱松发也画人物,并且别有情思。他创作的《老子出关》,令美术界的眼睛为之一亮。在混沌初开的苍茫世界,独行客闭目前行。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在他胸中涌动。他精心设计,将画好的作品撕成几块,又选用褪色的存放多年的老宣纸,天然成趣地裱托在画下。撕破的纸重新拼装,犹如历史深处的电闪雷鸣,又恍如天宇飘落的记忆碎片。大大小小,跌宕起伏的汉字圈围四周,使画面更加昏沉而模糊,文图形成强烈的对比和一种历史的流动感。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全新的视觉语言,使作品的意味更加醇厚,感染力更有穿透性。
中国画作为一门流传有序讲究传承的艺术,严格的师承,是每一个画家的必经之路。朱松发在其绘画道路上,不仅有故乡黄山的自然馈赠,也有幸受到过多位恩师的影响。尊重传统,热爱生活,吸取各家之所长,是朱松发艺术创作的信条。
朱松发绘画是率性而为,是本色的流露。他的画,艺术和生命同步,表现的是生命的活力,找不到矫情做作、故弄玄虚的东西。他每次作画之前要认真思考,沉思过后则一气呵成。作画的过程中他胸有成竹,用笔方式是率性而为,不再受法度制约,进入一种自由状态。精神本身的驱使和想象力的展开,笔墨的率性而为,所以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是生命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
朱松发的作品之所以能使很多人看后深受感动,是因为他守望了一种文化精神,而这种文化精神是几千年来不变的、是支持中国文化绵延至今的一个重要的结果。
朱松发是个思考型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他是将物象变成心象,再化作自己内心的主题,追求内在的真实。所以他的作品在更多的方面向抽象方面去倾斜。这种倾斜带来的结果是晦涩,和不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但此种曲高和寡恰恰是精英艺术和经典艺术的品质。朱松发相信他所追求的是精神制高点,在精神高地上展示他的艺术风采和生命的风采,他更相信,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有名垂青史、在美术史上留下一席之地的可能。
我们常说,“画品即人品”。欣赏朱松发的绘画,我们能够发现他对人生、对世事有着极为善意的述说,而正是这种善意的述说,使我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心灵变得纯净,对人生的理解也变得十分通透。
生活中的朱松发脸上始终挂满诚恳谦和的笑容,沉默寡言,不事张扬,极其随和地置身于平民生活中,纯朴低调,习惯于孤独。唯有拿起画笔的时候,才展现出一个大艺术家的气度,纵横挥扫,一味霸悍。
皖南山水,如同朱松发的“梦里情怀”,他的作品可谓淋漓之极,画面上常见水、墨相融与迭加的冲撞效果,或清澈的流动,或激昂的碰撞,水因墨的存留而迹化,墨得水活泼而动荡,黑白互动,单纯而丰富,有限而无限,更得象外之意,书外之趣。笔墨中蕴含的诗情与精神意味,与人的精神相接通,在无限之中,性灵才情得到施展、释放。折射出画家的心灵境界。
朱松发的水墨山水,以现代人的情怀,激扬笔墨,虽然笔墨是激扬的,但内心却是安静的,这种矛盾的表象还是画趣和理趣的契合。
在朱松发的作品中,用线颇具狂草“点、画造型”的书写美感;他擅长在面上作长题,在于造成诗、书、画、印的整一美感;其中线的律动,点的节奏,墨的虚实,都出于内在需要,缺一不可;显示笔墨的扎实与艺术表现力的控制能力,且无从懈怠;在这里,我们感觉到的是对"文明遮蔽”的破除,是对艺术“真谛”的步步逼近。
朱松发既继承了水墨大写意的伟大传统,又在写意的天地中,把自己的艺术推向更具现代意义的新阶段,作为一个当代画家,他在以墨求气、以线求骨、以点求神的笔墨方式中,提炼出与现代精神相通的积极因素,使自己作品汇入时代,获得了新的境界。
朱松发的绘画艺术正处于炉火纯青的状态。之所以如此,这和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雄厚的艺术经验积累和博爱宽厚的胸怀不无关系。而他依旧在进行着超乎寻常的超越,年逾古稀之年的他多次踏上去珠穆朗玛峰的旅程。如同他的画,始终走在最前方,他站在别人没有站过的地方,领略别样的风景。也许正是其独行侠的个性,才成就了他独特鲜明的画风。
朱松发曾说,自己生在皖南黄山,长在皖南黄山,一辈子都要倾心于画皖南的大山,画皖南的屋宇,画皖南的风情。而皖南的山水也会给予他更多的灵感,使他的艺术之树长青。
2014年元月11日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