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饭粒粒 点击 :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艺术家徐冰

2012年4月21日下午4点,“徐冰个展——地书”在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开幕。这是徐冰时隔八年之后再一次来到上海,来到沪申办展览。这部艺术项目——《地书》包括装置、档案、和动画等,基于一本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小说,叙述了“黑先生”一天的日常生活。

这本书并非以传统语言文字写成,而是艺术家用他几年间所收集到的遍及当代日常生活中符号及标示来完成。它延续了徐冰长期对于符号、文字及意义之间关系的兴趣,即是一次艺术家对于现代象形文字的探索,也是关于21世纪所涌现的全球符号学的举证。

徐冰在发布会上介绍,《地书》系列的创作始于在不同航空公司的班机上搜集到的安全说明书,“机场的标志和各航空公司说明书的设计都以识图为主,用最低限度的文字说清楚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从1999年开始,他搜集到上百张类似的说明书。直到2003年,当他看到口香糖包装纸上以三个小图表达“请将用过的胶状物扔在垃圾桶中”的意思,才真正兴起了以图形符号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念头。于是,徐冰搜集符号的范围逐渐扩大到数学、化学、物理、乐图、舞谱、商标等专门领域,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这个项目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徐冰在现场调整作品

在项目展示现场,你还可以看到配合地书供给读者使用的“字库”软件,其中一部可以输入中英文会自动翻译成地书语,另外两部则可以用进行像在聊天室中一般进行对话。但由于现在地书语还处在一个简单性、形象性的词汇翻译的阶段,抽象词汇、文学词汇等目前还是难以用地书实现直接转换。比如,输入“天”会出现“蓝天白云”,输入“地”或“地球”会出现带世界地图的地球图识,输入“艺术”或“蒙娜丽莎”会出现卢浮宫中那张著名的达芬奇的名作,但输入天地、地书等词语就无法显示符号。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地书》

《地书》让徐冰试着去实现普天同文的理想,由于地书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正如读者使用“字库”软件时所感受到的一样,它还需要进一步发掘和丰富。他相信,无论人类以后的语言和文字会发生多么大的改变,象形性符号或语言是人类最可靠的传达依据。他希望,如果有可能地书语能被大家在今后使用的话,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可以无限可能的丰富和完善这部新文字。

从20多年前的《天书》到如今的《地书》,徐冰表态,“这两件作品非常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是由于我对艺术的态度一样而导致的,我对艺术的态度就是跟着时代走。”在他看来,好的艺术家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在工作室的工作和时代之间的关系,好的艺术家会把处理这样的一个关系的“技术”当做是自己的本份,这个“技术”的好坏决定了这个艺术家本事的高低,而这个技术是徐冰非常看重的。

抱着这个态度,80年代末期徐冰创作了《天书》这件作品。“因为我对那个时代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天书》,而我今天面对一个这样和20多年截然不同的时代,所以才有了《地书》这个作品。但这个创作态度是一样的。”

纵观徐冰的艺术生涯,他持续地在全球语境下探寻着书面符号和视觉交流之间的关系,给予观众新鲜的多角度的洞察途径。从早期的自己手工刻制的三千多无法识读的新中国字《天书》(1987-1991),到他1994年前后完成的将英文变体为类似中国方块字的《新英文书法》,再到现今的《地书》。如果说徐冰之前的《天书》没有人可以读懂,那如今的这本《地书》就是人人都能读懂,用徐冰自己的话说:“读者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只要他是被卷入当代生活的人,就可以读懂这本书。”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地书工作室一隅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地书项目装置作品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读者们在是用两台装有“字库”软件的电脑进行对话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读者在是用“字库”软件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使用“地书”描绘上海外滩的影像作品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输入“地书”无法显示符号和图像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输入“艺术”出现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图文解读“什么是徐冰的《地书》?” | 艺术知识

展览现场:地书工作室

相关文章

  • 康熙心爱之物:九龙公道杯[图文]
    康熙心爱之物:九龙公道杯[图文]

    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请他的开国功臣们。席间,朱元璋拿出只瓷质酒杯对大家说:“卿等与朕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功绩大小,尔等自知。朕今日亲自斟酒赐饮,尔等可视自己功劳多寡定斟酒长短。”说完,令徐达第一个上前领赏。徐达一来好贪杯,一来日恃功高,竟让朱元璋把杯中酒斟得满溢,谁知他刚端起酒杯,这酒竞泄漏光了。而其他人喝这杯中酒,只要不斟满酒尽得甘醇。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朱元...

    26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弗里兹艺术周”卖出了什么?[图文]
    “弗里兹艺术周”卖出了什么?[图文]

    Derek Fordjour, Top-Ten ALLSTARS, 2019. Courtesy of Night Gallery.近期,艺博会和各大美术馆级别的画廊展览让纽约变得格外热闹。在这一段时间火热的艺术品交易中,其中一笔尤其显眼:Jay-Z 和碧昂丝在纽约弗里兹艺博会 Night Gallery 的展位上以20万美元买下了德雷克·福德乔(Derek Fordjour)的作品《Top-...

    17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乾隆与雍正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图文]
    乾隆与雍正瓷器审美趣味为何不同[图文]

    清乾隆30年(1730) 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最近网上盛传一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的比较,并分别以“淡雅隽永”和“繁缛堆砌”来概括雍乾两朝瓷器所体现出的审美趣味,更有甚者将乾隆瓷器冠以“农家乐审美”之名,并与乾隆喜好在书画古器上题字吟印一并列为罪状,一时间似乎吐槽乾隆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时尚。乍眼一看,列举的雍正瓷器确实比乾隆时期淡雅很多,而且各大博物馆展出的雍正和乾隆时期瓷器均表现出各自强烈的视觉...

    166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大地艺术 看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图文]
    大地艺术 看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图文]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歌德在2020年的开局中,有澳洲大火、南极“高烧”20℃、持续蔓延的非洲蝗灾和新冠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艺术家眼中的自然又是什么样?克里斯托夫妇《被环绕的岛》与自然结合得最完美的艺术就是大地艺术Land Art(又名Earthworks或Earth Art,是源自于美国60年代末期至70...

    117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喜迎元旦·把画带进人民大会堂的画家金晓海[图文]
    喜迎元旦·把画带进人民大会堂的画家金晓海[图文]

    2018年8月18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杭州会见了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省领导袁家军、陈金彪、吴晶,马来西亚高级官员郭素沁、刘伟强、依纳提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参加会见。省委书记车俊会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一行,其背景画作者为国画家金晓海作品车俊对马哈蒂尔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浙江正在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188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山水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图文]
    山水画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图文]

    最近,连续看了几个海派山水画展,满纸云烟,峰奇谷秀,景色幽逸,丹青焕彩,基本上展示了海派山水画家的笔墨取向与艺术水平,其中有几位颇见功力。我却也感到,在整体上、在更高的层次上,似乎缺乏一种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在更广的范围中,也少了一些海纳百川、笔墨多元的展示,很多作品不具有很鲜明、很强烈的审美辨识度与风格呈现性。同质化、类型化、仿效化,是我留意到的突出现象。如徜徉在展厅内,空间展示大多趋于...

    79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陈宏书法集[图文]
    陈宏书法集[图文]

    浙江乐清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展第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99炎帝杯国际书画大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专题报道其书法。执着而不刻意业余而不草率—陈宏即出版作品集有感 朱培尔陈宏要出作品集了,特别欣慰。这件事准备至少有十年了,陈宏每年都会拿一堆作品来看,虽然每次否定的较多,过程也长了点,但是特别...

    144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重构时空 探索灵魂——关于米巧铭的“梵韵吉相”佛像系列油画[图文]
    重构时空 探索灵魂——关于米巧铭的“梵韵吉相”佛像系列油画[图文]

    米巧铭佛像系列 盛世华佛 99cmx145cm 布面油画 2017米巧铭佛像系列 坐卧梵天 116cmx120cm 布面油画 2017青年画家米巧铭毕业于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学院派教育的浸染。作为活跃在中国当代艺坛的一名80后新生代油画家,米巧铭在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时,先是从中国戏曲人物寻求突破,随后在“梵韵吉相”系列油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面貌。米巧铭佛像系列 光彻梵天 70x...

    187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读《秋园蛱蝶图》二问[图文]
    读《秋园蛱蝶图》二问[图文]

    艺术之美不同于自然之美,是因为自然之美乃天公之作,没有人能驾驭;而艺木之美出于人类之手,在表现自然对象之美的同时,必然会融入作者的情思,所以艺术作品会更为耐看和使人感动。每次遇见一幅佳作,都会引起一番激动。近日,读到一幅安徽省博物馆藏《秋园蛱蝶图》照片,十分精彩。依照笔者的习惯,对创作者先做一些了解。但是,对于作者的身份产生了几分困惑。欲在品赏此作之前,先探问作者的出处。清 汪中 秋园蛱蝶图1...

    60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绘者丁融禅意画境[图文]
    绘者丁融禅意画境[图文]

    绘画的灵魂,不局限于下笔之华丽技术之高超,更在于执笔人落画时刻,能否与天地间灵气浑然一体。因此,要想一幅画能够打动人心,必然能融色彩、修细节,其中最重要的,是创作者拥有缘来缘往皆红尘的一颗禅心。喧嚣之中能静谧,风雨之中有安然,艺术家丁融的作品传递出的是禅意。意境,是无数画家毕生的追求,是崇高的人格、完美的精神境界和大自然相融合的统一体。菩提无树,明镜非台。在丁融的画中,禅意是在经历风尘后仍旧能够...

    144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笔墨之下的“鸟语花香”[图文]
    笔墨之下的“鸟语花香”[图文]

    2020年12月26日至2021年3月28日,“百花呈瑞——南京博物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这是南博史上最强花鸟画阵容,展出了宋到20世纪的花鸟画作近百件,勾勒半部中国花鸟画史,其中五分之二展品从未公开展出。这场展览的难得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展品阵容的强大,更在于它让作品发出声音,使其在花鸟画史的时间轴上,以哲学为基底,诉说着花鸟画意趣的变与不变。北宋赵佶《鸜鹆图》这次展出的宋徽...

    2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书画值多少钱 艺术品估价这么算[图文]
    书画值多少钱 艺术品估价这么算[图文]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什么叫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艺术品的市场价值的前提是艺术品在公开市场出售,双方都必须了解艺术品的价值。如果我和John之间,如果我是很懂的,而John是不懂的,如果我卖给他一个东西成交了,这个价值是不是市场价值?不是,这里面存在实际上他是不懂的,有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形,这就不能算是市场价值。因此双方都必须了解,而且是愿意买卖的双方之间的公平交易。故必须是双方之间的公平交...

    175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第一把交椅”为何到宋代才出现?[图文]
    “第一把交椅”为何到宋代才出现?[图文]

    宋代 《蕉荫击球图》中的圆背交椅故宫博物院藏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直背交椅故宫博物院藏“交椅”的称呼始见于宋代文献,目前虽未发现当时的实物,但在宋人绘画中可见其形象。《蕉荫击球图》中画有两小儿在击球戏耍,其后一妇人倚靠长桌,身后就是一把圆后背交椅;《清明上河图》中也出现这种直后背交椅的形象,可知这种椅子在宋代十分流行。交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流行,这与技术工艺没什么关系。因为以榫卯...

    34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博物馆如何让大众在日常生活接触艺术变得更简单[图文]

    作为颇具“互联网思维”的信息整合方式,“跨界”从科技与时尚行业渐渐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各行各业的跨界混搭风生水起,早已经不是什么新奇观。近年来,文博业也开始玩起文化IP联合品牌的跨界新打法,一时圈粉年轻人无数。2019年是博物馆与品牌跨界合作的爆发年。据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和天猫北京联合发布的《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19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规模比2017年增长了3倍,品牌之间的跨界...

    9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勃舒――一个惊人的发现[图文]
    刘勃舒――一个惊人的发现[图文]

    第一次看到童和平的作品是在2002年5月17日中国画研究院为其主办的《童和平山水画艺术学术研讨会》。从展览的策划到研讨会的召集都是由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国画家刘勃舒先生一手操办的。记得当时很多在京的理论家和画家都到会了,大概有30多人。会议的主持人是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著名美术史家、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到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对童和平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很多人的发言很精彩,也...

    158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