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阮振亚
笔筒是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有说我国五代、宋代就有了笔筒,但从实物和文献两方面看,笔筒应该出现于 明代中晚期,很可能始于竹笔筒。明以后,笔筒成为了中国置笔的主要用具。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 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到了清代及民国,瓷笔筒成了各种材质笔筒的主流。
这是一件汪野亭款浅绛彩山水笔筒(图1),通高 10.2厘米,口径6.5厘米。笔筒上是一幅春景山水图,近景是一山峰,中景是一临水山坡,坡上数间茅屋,屋后一片青翠的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这是文人雅士的境界。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一农夫担水而归,湖畔泊一扁舟于湖面上,三艘渔船遥相呼应,充满了生活气息。画上题句为:晚峰晴露巅, 野亭汪平写于昌南。语出元代高克恭五言绝句《种笔亭题画》:“积雨暗林屋,晚峰晴露巅。扁舟入蘋渚,浮动一溪烟。”后盖“汪”字朱文印。笔筒为玉壁底,底款:“平山”红色朱文印。
汪野亭(1884年至1942年),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江西乐平县人,珠山八友之一,近现代著名绘 瓷艺术家。工花鸟、山水。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重,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他的浅绛彩作品应在 1905年至1925年之间。之前、之后都基本上没有可能。
图2
这是民国仿同治年制浅绛彩笔筒(图2),通高12厘米,口径7.5厘米。笔 筒画面为一古代人物站在坡石前,卷起袖子,露出整个手臂,手捧一物,由于时过百年,釉上彩部分已退色,看不清此人在干何事。但画工不错,属任伯年一路小写 意人物画。笔筒口着酱色釉,底上盖一“同治年制”红色朱文印。画面题句:“时在戌子年仲夏写于昌江朱山笔亭。”30年前我一亲戚家拆迁,当时把一些文房用 品送给了我,其中就有这一笔筒。经初步研究,东西是老的,没有问题。题款中的“朱山”应为“珠山”。农历中是没有“戌子”年的,“戌”是地支第11位,只 有“戊子年”,而同治一朝从1862年到1874年这13年中是没有农历戊子年的。历史上1828年、1888年、1948年是戊子年,因此,合理的解释 此笔筒应是民国早期制作的。
图3
这件同样是民国早期生产的五子夺魁婴戏开光纹笔筒(图3),通高11.2厘米,口径7.5厘米,玉壁底,内翻口。底足有红印一方,模糊不清楚,笔筒上部描有两圈金线。笔筒中部金色线条绘出云头形开光纹。开光纹饰也称“开窗”、“开堂子”,是瓷器常用的装饰方法 之一。画中长子手持头盔和画戟,五个童子争夺头盔,以示子孙个个贤能,积极向上。图中盔与魁是谐音。夺盔者即象征高中状元之意,戟象征连升三级,其中一孩 童手持帆船比喻一帆风顺。借用谐音字寄托美好的未来,五子夺魁属民间吉祥图案,以满足旧时代人们渴望子孙争气、个个高升、光宗耀祖的心理。
图4
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笔筒(图4),通高10厘米,口径3.5厘米。粉彩,细细的筒身,生产时间晚于上述笔筒,大约在民国晚期到上世纪50年代初。小笔筒可 能更适合插钢笔和铅笔等现代的书写工具。笔筒釉色白净,筒口上酱色釉。画面上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身着盔甲,手持宝剑,形象威武。使用传 统中国画的绘画方式,黑色勾线,画面使用了橘红、天蓝和翠绿三色,色彩和谐而漂亮。人物左侧直书有三红字:王项羽。
如今,老笔筒已从实用渐渐转向了收藏,精美的老笔筒早已成为收藏市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就像晚清及民国的笔筒,至今已历时百年,亦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