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孔雀 点击 :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 | 陶瓷作品

来源:大众理财顾问

文/陈平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是罕见和无与伦比的,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研究中都占据着很重要位置。

磁州窑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是中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磁州窑历史悠久,品种多、产量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磁州窑发展了刻花技法并创造性地采用了红绿彩,其“白地黑花”装饰是划时代的创造,为宋代以后的青花和五彩瓷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磁州窑三彩瓷为后世留下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

称谓由来  

现代磁州窑研究始于1918年巨鹿古城的惊天发现。当年,巨鹿出现罕见的旱灾,人们挖井自救。本指望挖出救命之水的他们,却意外挖出了一座在地下掩埋了812年的北宋城邑——巨鹿古城(文献记载北宋大观二年巨鹿毁于洪水),并出土了大量的北宋古瓷。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当地人大肆盗掘古城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宋瓷令外国精明的投资者驱之若鹜,掀起了抢购狂潮。世界各地的古董商、陶瓷学者逐鹿中原,大批巨鹿宋瓷因此流传到世界各地。

1925年,英国学者霍普逊将生产这批巨鹿宋瓷(白地黑花瓷)的原产窑场首先冠以“磁州窑”称谓,从此拉开了世界范围内磁州窑的研究大幕。此后,这一称谓迅速为海内外学者普遍认同,这就是“磁州窑”称谓的由来。

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中凡有东方艺术品陈设者,无不以陈列有精美的磁州窑产品而感到骄傲。日本收藏的有关巨鹿的宋瓷(磁州窑珍品)达到上万件,为各国之冠,日本收藏界甚至把巨鹿宋瓷当其作国宝加以珍藏、展览。日本对磁州窑的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与其丰富的藏品密不可分),小森忍、小山富士夫、长谷部乐尔和蓑丰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 | 陶瓷作品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目前,文博界专家学者对磁州窑的断代、定性是比较精准的。在中国陶瓷史上,磁州窑是一个历史悠久、作坊众多、分布较广,但又缺乏文献可考的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磁县古称磁州,是磁州窑的发祥地。磁州窑烧造历史悠久,以古磁州(磁县和峰峰矿区)为中心,窑场遍及磁州各地,并辐射到黄河两岸广大地区。

磁州窑始烧于北朝,兴于隋唐,臻于宋金元,由明清延续生产至今。北朝时期主要有临水、北贾壁和曹村等窑场。隋唐时期临水窑是中心窑场,观台、彭城等窑场均是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宋金时期观台窑和彭城、临水等窑长期并存。金元时期临水窑不仅生产白地黑花瓷,而且其红绿彩瓷及印花白瓷(仿定瓷)则为观台窑所不及。漳河北岸的观台窑因为品种繁多、装饰技法丰富及纹饰精美,所以最具有代表性。

元末明初之际,漳河改道遂致观台窑停烧,彭城、临水等窑后来居上。时人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是既生产日用瓷,又生产官用瓷的窑场。金元时期,北方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磁州窑为中心的瓷窑体系。元代延佑年间,泰国素可泰王朝宋家洛窑也生产与磁州窑风格相若的宋家洛陶瓷,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泰国社会完美融合。

枕上清风

瓷枕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当时的文人还将其作为相互馈赠的礼品,以解暑热。瓷枕为生活用器,因常随亡者下葬,故传世品罕见。磁州窑的瓷枕形制多样,有山形(叶子形、如意形)、豆形、腰圆形、兽形和几何形等。山形枕比较常见,李清照《浣溪沙》有“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的句子。“山枕”即“如意形”或“叶形”的瓷枕。该枕形制中间凹,外缘高,形成一个弧面。枕面的边缘线呈上尖下圆,两侧边缘线相若。因枕面形似山峦,故名;瓷枕装饰技法繁多,有白地黑绘、剔花、珍珠地划花及三彩等。瓷枕装饰题材丰富多彩,主要有诗文、人物故事及写意动物等。这些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瓷枕,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取向。明清至近代瓷枕形制多见卧猫形、人形、匍匐形、长方半圆面形等。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 | 陶瓷作品

特征

在磁州窑各类装饰当中,白地黑花最具代表性。而最令人叹服也是最稀少的品种,则是绞化妆土装饰器,它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此外,磁州窑还烧白釉剔、划花、黑釉剔、划花、白地黑花配剔划花、珍珠地、三彩和仿定等品种。

白地黑花是宋代磁州窑瓷器主要装饰技法。又称“白釉釉下黑彩”,是指在敷色粉(施白色化妆土)的胎体上,以毛笔为工具,蘸“斑花石”颜料(褐彩),绘出各种纹饰图案,再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

磁州窑的器型主要有瓶、瓮(四系酒瓶)、枕、坛、盘、碗、盆、罐、钵、炉、盒、水注、盏托,以及佛、观音塑像等。磁州窑纹饰线条粗犷豪放,题材丰富多彩,如龙(最著名的是美国纳尔逊美术馆藏宋磁州窑黑彩龙纹瓶)、凤、动物、人物、花鸟、鱼藻和山水等,并善于将图案、吉语、诗词、歌赋、警句、格言及民俗、生活形态等,融入陶瓷艺术中,这一装饰风格是宋金时期大批文人参与制作的结果。

宋代磁州窑的梅瓶瘦俏挺拔,当年都是装酒的实用器皿,有白地黑花和绿釉釉下黑彩等品种。绿釉釉下黑彩梅瓶珍贵罕见,自民国就有仿品,唯以出土白地黑花器后挂绿釉者仿得逼真。白釉釉下黑彩划花瓷、绿釉剔绘瓷等为高档瓷。磁州窑的断代,可以从装饰技法上来加以判断。北宋早期以点彩、刻花为主;北宋晚期至金代早期,以剔花、绘花为主;金代中晚期以绘划花、绘花为主,还有三彩;元代以绘花为主。明代的牙色、米色釉上绘折枝花,花朵挂粉产品也很有特点。清末和民国初年磁州窑还烧制青花瓷。青料采用进口洋蓝,青花色调青雅沉稳,与清早期青花较易区别。宋金时期的磁州窑瓷(尤指是那些敷色粉的精品),有脱釉或剥釉是很正常的,不脱釉者要存疑。

白与黑的艺术:磁州窑 | 陶瓷作品

款识  

磁州窑瓷器题写年款的不多,传世所见最早纪年款磁州窑瓷是署“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1023年)铭款,传世品有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铭款白釉黑彩长方虎纹枕,墨书纪年铭款有“宣和二年”(1120年)等。在各类题句款识中,常见有诗词、俗谚、对联、警句及格言,如宋磁州窑白釉黑彩“见贤思齐”铭款枕,其文字书法笔笔中锋。堂名款也是磁州窑的一大特色,如“百忍堂”“仁和馆” 及“太平馆”等。姓氏款见于各式瓷枕上,如 “ 刘家造”“花瓶刘家造”“滏阳陈家造”“陈家狮枕”和“王家造”等。

另外,在瓷枕上题写“福”“寿”“德”“禄”或“福禄”“福德”等铭款则寓意吉祥。

传承和弘扬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峰峰矿区磁州窑烧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安际衡为代表性传承人。安际衡先后开发出不同形制、装饰的磁州窑艺术作品近300件,充分体现了磁州窑简洁豪放、潇洒高雅的风格,并把磁州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受到陶艺界和海内外磁州窑爱好者的好评。该公司已成为传承和弘扬磁州窑文化的实习、创作和科普基地。

相关文章

  • 瓷片收藏: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图文]
    瓷片收藏:残缺有时也是一种美[图文]

    有人说,现在真正的古董越来越少了,其实是你缺少了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古董越来越少的今天,完好瓷器也是少之又少,一片残片价值也可能不菲。现在残片新的价值被挖掘出来了,将瓷器局部做成现代饰品,充满时尚感与古朴美感,成为了文艺范儿必备之装饰品。因为古代瓷器的工艺非常讲究,虽为日常使用之物,但细节之处一丝不苟,还有那种娴熟,熟练掌握毛笔的提按,用色的浓淡,这是现代很难模仿出来的。残缺有时候是一种别样的美。...

    41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罕见的青釉灌药器[图文]
    罕见的青釉灌药器[图文]

    藏友老张“云游”回归,听说淘回不少宝贝,我按不住一睹为快的好奇心,拎两瓶酒就去找老张,言曰接风。把酒言欢,推杯换盏,有了几分酒意的老张面颊红润,谈起民间淘宝经历,颇有感言。老张说:“咱们中国真不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啊。”老张说完,进里屋取出一个布包。我呼吸急促起来,不错眼珠地盯着老张手里的布包。老张一层层将布包打开,展现眼前的是一头大一头小呈流线型的青釉瓷器。此...

    156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五大名瓷之首的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其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钧瓷烧制工艺复杂,是世界上惟一经过1300度高温的窑变瓷,历来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自唐宋起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贡瓷,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五大名瓷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自古就成为身份地位象征,当今仍是国家领导人馈赠各...

    54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AnnVanHoey是比利时的一位陶瓷设计家,她的作品是代表作品是"MomentsofGrowth"系列来源于折纸工艺的系列陶瓷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品。(泥土色是陶瓷是MomentsofGrowth系列),设计师是希望保持陶瓷的简洁性,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保持泥土最纯朴自然的气息。...

    131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松石绿釉雕瓷与印花瓷[图文]
    松石绿釉雕瓷与印花瓷[图文]

    松石绿釉雕瓷与印花瓷松石绿釉是瓷器釉色之一,亦称“秋葵绿釉”。松石绿又叫秋葵绿,是清雍正时期创烧的绿釉新品种。现代配方系用硫酸钡、碳酸钙、硼酸等配制而成。其呈色为淡黄色中微微发绿,与绿松石色泽相似,故名“松石绿”。雕瓷亦称瓷雕,是陶瓷装饰技法之一,是在已成型但没有上釉的瓷坯胎上,用堆、雕、镂、贴、剔、削、刻等手法,精雕细琢出花鸟、山水、人物等造型或纹...

    1215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图文]
    当阳峪窑残片: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图文]

    这是一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面残片,乳黄色的釉面上有褐彩“××思张良,曹操……”等字,笔画刚劲有力,金钩铁划,非一般匠人所写。中国古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文化、历史、民俗等大量信息,这枚宋代当阳峪窑瓷枕残片,窃以为至今为止在古陶瓷上首现曹操、张良这两位历史名人。宋朝之前对曹操的褒贬,基本上尊重历史事实,《三国志》作者陈寿给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评价,至今得到广泛的认同。唐代人...

    106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文物精品瓷器欣赏[图文]
    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文物精品瓷器欣赏[图文]

    元代 白釉黑花杯唐代 刑窑白釉执壶宋元 龙泉窑莲瓣纹小碗民国 珐琅彩婴戏图小瓶清乾隆 御制粉彩雕瓷鸭清嘉庆 粉彩堆塑博古纹瓶清康熙 青花洒蓝开光十美图硕瓶清雍正 青花缠枝莲纹抱月扁瓶(选一)明正统 青花缠枝花卉山石纹大盘元代 枢府釉暗刻龙纹罐...

    57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 鲁珉炎炎夏日,若是头枕一清凉枕头,想必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现在的枕头品种多如牛毛,什么棉枕、药枕、竹枕、木枕。但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普通百姓多是用陶瓷枕的。老家曾有一间烧制陶瓷的厂,也曾烧制过大量的陶瓷枕头,只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赏。可就是那个看起来还很粗糙的陶瓷枕,把我拉进了收藏陶瓷枕的“陷阱”,一发而不可收,而且还对研究瓷枕有着近似痴迷的程度。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

    193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精美彩瓷:釉上五彩 [图文]
  • 陶瓷收藏件:故宫里的养眼瓷器们[图文]
    陶瓷收藏件:故宫里的养眼瓷器们[图文]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清乾隆,高18.3cm,口径2.3cm 花浇呈天鸡形,昂首直立,长尾垂地,背驮一个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水口。花浇通体施东青釉,鸡身遍体以金彩描绘羽翼,瓶体上以金彩描绘蕉叶与 螭龙纹。天鸡是一种祥瑞的神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此花浇是一件清代宫廷的传世器皿,器形小巧精 致,描金一丝不苟,体现出皇家用器的高贵大气。此器既可...

    164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存世极少的磁州窑白地红绿彩瓷器[图文]
    存世极少的磁州窑白地红绿彩瓷器[图文]

    这件金代红绿彩武士牵狮俑(图1),高19.2厘米,宽20.5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全器塑一武士牵狮的造型,狮子与武士均立于方形台上,方台绘一周黑边。狮子张口作吼叫状,怒目圆睁,威风凛凛。狮头及狮身大部分施绿彩,颈部毛发用黄彩装饰。狮身矫健,背部驼一圆形器,器顶中空,器下狮背以黑彩绘如意形纹饰。狮子身体束有缰绳,武士立于狮侧,手挽黑色缰绳。武士浓眉大眼,上颌、下颌蓄有胡须,戴头盔,着绿装,脚踏长...

    118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银锭瓷枕[图文]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银锭瓷枕[图文]

    “张云鹏故居”藏北宋青白釉印花银锭瓷枕台北故宫藏北宋青白瓷枕“张云鹏故居”藏瓷枕枕底及侧面位于江苏镇江仓巷的“张云鹏故居”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因优美的古代建筑和丰富的文物内藏,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授予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杰出奖,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此荣誉的民居。在藏馆内藏有一只北宋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青白釉印花银锭瓷枕,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枕高8.7厘米,长17厘米,呈银锭状造...

    473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充满情趣的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 孔雀蓝釉:那一抹雨过天晴的惊艳[图文]
    孔雀蓝釉:那一抹雨过天晴的惊艳[图文]

    孔雀蓝釉是一种美丽的色彩釉,其釉色之名称是以孔雀羽毛为标准,釉色偏绿的称孔雀绿,釉色偏蓝的称孔雀蓝,也有人称之为“法翠”、“法蓝”等,孔雀蓝釉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釉光华丽,品种丰富多彩,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法花,大大丰富了中国陶瓷品种。纯净辽远 丝路生辉清初·孔雀蓝锥拱蕉叶夔纹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孔雀蓝釉”属于西亚地区的传统釉色,其制品在唐宋期间的商贸往来时...

    129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日本柿右卫门古陶瓷资料馆藏彩瓷盘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在归顺于日本的朝鲜陶工的帮助下,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本的制瓷业吸收了许多中国技术,进...

    17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