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阅书万卷难解身世谜 35载青花国宝尽芳华[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椰子 点击 :

阅书万卷难解身世谜 35载青花国宝尽芳华 | 陶瓷欣赏

掘地五尺国宝现真容

高安市地处江西省西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高祖时期,已经建县。唐时改为州,始命名为高安,并设置靖州。至元代,高安改州为路,归瑞州路治。高安城自古就沿锦河而建,漕运十分发达,商贾云集手工业成熟。

这批青花国宝的发掘地,如今已是高安市一个寻常的居民小区。市民们如同往常一样平静地生活,35年前的一次无意发现,让这个寻常之地变得神秘起来。这里曾是江西第二电机厂的厂址。1980年11月29日下午2点半,时任高安县博物馆馆长的刘裕黑接到一个紧急电话:电机厂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土窖,里面藏有大量的瓷器。刘裕黑接到消息后马上与四五个同事赶到工地,工厂工人们已自觉停止施工,将土窖保护起来。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连夜发掘,到第二天清晨才基本发掘完毕。这是一个圆形窖藏,在窖藏上铺了一层锡片,离地表深约1.6米,直径约2米,器型大的罐子放置于土窖表面,打开大罐,很多小件物品放置于内部。当时清理出的文物装满了整整6个箩筐,共计瓷器239件。工作人员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精心发掘的文物来自哪个朝代,又有怎样的价值,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国家文物,要好好保护,于是立即送往高安市博物馆保存收藏。

发掘后,当时的高安市博物馆馆长刘裕黑、副馆长吴萍生、考古组长熊琳等相关工作人员马上对发掘文物进行研究。研究过程是漫长的,在大量的资料比对后,发现其中一件发掘的青花梅瓶与大英博物馆馆藏的元代无盖青花梅瓶的造型、纹饰、胎质一模一样。“这是元代的东西!国宝出土了!”用刘裕黑老人的话说,当时激动得“心脏都要蹦出来了”。

后来又经过专家仔细的比对研究,高安发掘的这批瓷器规格都很高,主要来源于景德镇的窑口,还有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的器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就是19件元代青花瓷器。蔡国声说,高安窖藏的元青花从器型、绘画、胎土等方面看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特色,是景德镇元青花的代表。

阅书万卷难解身世谜

高安出土的这批窖藏瓷器,量大、器形多、器物完整、工艺精湛,很多都可作为陶瓷鉴定比对的标准器。经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鉴定,其中42件定为一级文物,其他各类瓷器均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但由于没有窖券出土,窖藏也没有做任何记号,窖藏主人到底是谁?如此精美的瓷器又为什么一直留在窖中?这样制作精良的瓷器,在元青花蓬勃发展的元代也绝非一般人能够拥有。这批瓷器的身世之谜从窖藏出土那天起,就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

窖藏中发现6件梅瓶,2件为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4件为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绘画风格相同,造型成套。在我国古代,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是汉族传统名瓷,宋时俗称“经瓶”,是作盛酒用的器皿,它雍容华贵的外表,为不同阶层的人们所认同。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窖藏发现的这组梅瓶,在瓶盖内与器底分别用墨书写了周礼中“礼、乐、书、数、射、御”的“儒家六艺”去编号。仅以此编号就可以看出,这些瓷器原来的主人不但财力雄厚且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另外,根据推测,在窖藏出土瓷器中,有部分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器物。元代顺帝曾规定,双爪五爪龙纹只有在皇宫才能使用,民间使用五爪龙纹即是“欺君之罪”,且卵白釉枢府瓷是专为皇家定制的,而在这批瓷器中既出现了五爪龙纹,又有枢府瓷,如卵白釉印花五爪龙纹高足杯。因此,据此推测,窖藏的主人应该与当时的皇宫贵族有某种密切来往且又有一定的汉文化修养。

对于这批瓷器的身世,研究人员翻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许多实地考察,产生了几种主要的推测:

距离出土地点300米至今仍有一个伍家村。伍家自古是高安的名门望族,从伍氏族谱中可以了解到,元晚期伍家族人伍兴浦在元大德三年(1302年)36岁时考中举人,官至驸马都尉。他任职宫廷,家族又在江南经商,生活富裕,这批瓷器的原主人会不会是伍家的族人呢?

另一种推测与元朝的蒙古贵族有关。按照元朝政治规定,地区最高行政官员必须由蒙古人或与之相近的少数民族担任,达鲁花赤把持着高安的政权。在这19件元青花中,有9件青花高足杯。高足杯也称“马上杯”,适用于蒙人善骑喜饮的习俗,盛于元代。从这9件高足杯中可见窖藏主人对此的喜好,在其中1件的杯内还以狂放的草书写了“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的诗文,很有蒙古游牧民族豪放不羁的情怀。这也是蒙古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的实例。

近一两年,刘金成通过不断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推断:这批瓷器很可能是元代瑞州路官府用于祭祀大典的礼器,是当时的国之重器,与青铜时代的祭祀用青铜器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元代晚期,社会动荡,战火不断,很可能由于这些瓷器极为珍贵,却携带不便,主人不舍丢弃只能挖窖埋藏于地下,以期未来再将它们取走。可是造化弄人,时代更迭,这一藏就藏了几个世纪。这些精美的瓷器就静静地在那里,旁观着历史的浮沉,等待一个解开它们身世之谜的答案。

铜墙铁壁护宝35载

这19件元代青花的出现,使得高安博物馆成为世界第三大元青花收藏地。然而这个手握国宝的县级博物馆为何在发掘后的35年中保持缄默如此低调?

大批价值连城的国宝发现和收存给高安博物馆参与相关工作的人员极大的惊喜,但是带来的压力却也不言而喻。高安是江西宜春市管辖下的县级市。原高安博物馆建造于1974年。于1976年投入使用,由于财力、物力等原因,建筑为砖混结构、展示空间狭小,用刘金成的话说“前院停了一辆车就停不下第二辆”。国宝如何保存?要不要展出?在当时的情况下高安博物馆有没有保存、展出的条件?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刘裕黑在第一时间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封锁消息,并且严密看护。在上世纪90年代初高安博物馆还曾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入,所幸的是元青花并未被盗,遗失的文物也在“1992年河南开封博物馆特大文物盗窃案”破获时全部缴回。高安博物馆深刻感受到保护国宝的职责重大,在与上级单位汇报商讨后,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却又在当时是最好的决定——把这批国宝“藏”起来。博物馆特意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了藏于地下三四米深,墙体厚达1米的机关重重的库房用于收存国宝。相关人员对内对外都三缄其口,知道这批国宝存在的人少之又少,能亲眼看到国宝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除每周两次的例行专人安全检查、除尘除湿外,不论任何人要进库,都需要馆长的亲自批准,由分管密码和钥匙的副馆长和保管员同时进入,才能打开地库大门。这批国宝在世人的眼里就仿佛“神秘失踪”了。面对外界产生的猜测和疑惑,高安博物馆的这个秘密,一守就守了35年。时光荏苒,这份沉甸甸的守护国宝的责任也由老馆长刘裕黑传到新馆长刘金成的肩上。

刘金成坦言,接任馆长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对国宝的安保责任,另一方面是希望这批国宝能在他的管理下,有条件能够展示给广大的群众。

新馆成立国宝展芳华

经历了35年的缄默守密,在政府部门和博物馆研究人员的努力推动下,高安市元青花博物馆终于建成,并对外开放展示。“我们没有特意地做宣传,开馆也没有特殊仪式,但是开馆第一天,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10多个省市自发而来的观众7500余人。开馆一周,每天都超过3000人。这真的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小城高安由于元青花而名镇四海,刘金成欣慰地说道,“我们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应该为大众所用,让大众所享。博物馆要搭建历史文化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让国宝‘走’入千家万户。高安青花瓷博物馆是接地气的,农村的老太太、城里的打工者还有学校的学生都在馆里参观。作为文博人我真的很骄傲!”两代高安博物馆人的心愿终于在此时实现,国宝的芳华终于展现在世人眼前。

刘金成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到,国家对建馆和元青花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新建成的高安元青花博物馆在安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用的是国内外最先进可靠的物防、人防设备,做到彻底地防火、防盗、防弹,以确保国宝的安全。

相关文章

  • 景德镇陶瓷的九大类[图文]
    景德镇陶瓷的九大类[图文]

    景德镇陶瓷分类 共九类:青花瓷、粉彩瓷、斗彩瓷、颜色釉瓷、珐琅彩瓷、变色釉瓷、古彩瓷、新彩瓷、雕塑瓷第一类:青花瓷青花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用含氧化钴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明...

    11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中国陶瓷珍品:唐三彩[图文]

    唐三彩马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精美陶器。盛唐时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当时的制陶业十分繁荣,唐三彩陶器是这种制陶工艺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全世界的许多博物馆、闰术馆及私人藏家手中,保存着许多造型优美、釉色斑斓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陶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当我们看到那些奔腾的骏马、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

    25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Lot 870 明晚期德化窑白瓷何朝宗制书卷观音坐像 32cm. High 明晚期德化窑制瓷水平臻至巅峰,名家辈出,尤以嘉靖万历时期著名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最为著名,其所塑神佛像形神具备,气韵典雅,被誉为旷世杰作,为后人景仰。拍品观音坐像即出自何朝宗之手,为德化瓷塑之代表作。 何朝宗作品传世不多,见有钤“何朝宗”篆书葫芦形印、“何朝宗印”篆书方形印者。拍...

    69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人民美术馆文物馆展品欣赏[图文]
    人民美术馆文物馆展品欣赏[图文]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和汝州市张公巷均发现汝窑烧造。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是中华传统制瓷著名瓷种之一,中国北宋、南宋、明朝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宋代汝窑玉壶春吉州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

    150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元代釉里红的鉴藏[图文]
    元代釉里红的鉴藏[图文]

    华夏收藏网讯元代瓷器在陶瓷装饰历史上有着一个划时代意义。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精美成熟让人惊叹,元代釉里红伴着元青花瓷也放出异样的光彩。元釉里红的存世量稀少。元釉里红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它为釉下铜红彩绘,烧成难度大,特殊性强,因而有自身的装饰特色。由此而言,不少资深的收藏界人士都认为,元釉里红的价值是可以与元青花的价值相媲美的。何满光先生珍藏的此罐为典型的元代卵白釉,釉色滋润,白中微泛卵壳青色...

    186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日本瓷器 - 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图文]
    日本瓷器 - 中国的渊源及发展过程 [图文]

    日本与中国沿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早在战国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倭人就已与位于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北部的古燕国有往来.秦灭燕时,有一些汉人逃亡朝鲜,进一步去日本;随后,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的汉字、儒学,中国的书画、佛教,中国的学制、典章制度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中国的瓷器文化和工艺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生活和发展。越窑瓷器原产地的浙江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密切,史实证明中国与日本的...

    160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古代瓷器上为什么会出现圣经故事?[图文]
    中国古代瓷器上为什么会出现圣经故事?[图文]

    景德镇窑青花轮花纹绶带耳葫芦扁瓶“在明末清初时期,中国每年至少有上百万的中国瓷器行销到国外,在西方人眼中,拥有中国瓷器已经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西方人将自己的审美与需求融入中国瓷器,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新的风格与样式的瓷器。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藏明清贸易瓷展今天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出的明代贸易瓷既有来自菲律宾、叙利亚和欧洲的传世器皿,也有日本专门订烧的器物,还有从沉船打捞出水的珍贵瓷器,既反...

    75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瓷:青色更明显 玻璃质感强[图文]

    元青白釉凸雕折枝梅纹双耳瓶瓷器赏鉴“青白瓷”是宋元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中心区域烧造的一种具有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名。考古资料表明,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始于北宋初期,极盛于两宋,元代仍然盛烧不衰,是一种深受当时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产品,受其影响在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发现了不少宋元时期专烧或兼烧青白瓷的古代瓷窑遗址,诚如宋末元初人蒋...

    117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褶皱陶瓷设计师谢东作品欣赏[图文]
    褶皱陶瓷设计师谢东作品欣赏[图文]

    女设计师谢东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于北京,目前驻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客座讲师,意大利著名品牌Driade设计师,并与施华洛世奇水晶有过合作。她的陶瓷设计专注于实验性和探索创新的形式和工艺为特色,基于陶瓷的特性模拟纸张或者有机的自然肌理,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很多年的探索,现在已经推出很多系列的作品,同时也拓展了设计的种类,从桌上餐具到灯具,艺术品等都用其独特的陶瓷设计语言来诠释自己的艺术观念。近年来参加了C...

    96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至宋出现纯粹...

    181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官仿汝窑仿出了水准 雍正帝亲自参与设计[图文]
    清代官仿汝窑仿出了水准 雍正帝亲自参与设计[图文]

    中国陶瓷史上,但凡精品,必有仿制。如清康熙、雍正朝仿明永宣青花、康熙仿明嘉万五彩、雍正仿明成化斗彩,乾隆朝更是遍仿历代名窑,集仿制之大成。后代仿制前朝经典作品,代代不绝,构成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仿制前朝佳器,也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模仿和复制,更可以视为对经典的致敬,是一种创造性模仿,固属佳话。在历代仿制中,历时最久、精品迭出的是明清两朝对汝窑器的仿制。从此次故宫汝窑瓷器大展的展品布置来看,...

    147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一片叶子的传奇:吉州窑木叶盏[图文]
    一片叶子的传奇:吉州窑木叶盏[图文]

    南宋 吉州窑黑釉过墙木叶盏宋 吉州窑 黑釉木叶茶盏 (一对)茶,在国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有意味的角色。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脱俗,可谓占得务实又得虚灵。国人又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对于茶器的用度则更为挑剔。一路走来,可以得见,在从粗放式羹饮向精细慢品的饮茶变化中,茶器亦由古朴向精致进发。细说起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中国的茶具出于粗陶而精于瓷,精细之不足故纹...

    57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图文]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图文]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

    166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如何来鉴识清代康熙彩釉瓷?[图文]
    如何来鉴识清代康熙彩釉瓷?[图文]

    康熙三彩釉凤首匙在一部中国的陶瓷史中,康熙朝的瓷器烧造是享有盛誉的一个朝代。不仅其青花的分水法着色能分出多至七、八个层次,成为历朝青花分色之首,代表着青花瓷的最高水平;在彩釉瓷的烧造上,其品种之多,烧造成就之高,也是为历朝所不及。如何区别康熙朝与其他朝代彩釉瓷的不同,下面介绍一些简易的鉴识要领。要识康熙彩釉瓷,首先要看得懂康熙瓷。康熙朝的瓷、胎和制作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它的胎质与明代有很大...

    66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景德镇珠山官窑遗址出土瓷器欣赏(二)

    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大盖罐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仙山纹双耳三足大香炉(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海浪刻白龙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螭龙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梅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开光龙纹执壶(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明代永乐青花...

    69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