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早提到中国瓷器的是马克·波罗。他是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17岁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元朝中国。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17年,到过当时中国许多城市,还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回国后在与热那亚人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结识了一位名叫鲁思梯谦(Rusiciano)的比萨战俘,他向这位难友讲了自己在东方的见闻,鲁思梯谦用当时欧洲流行的法-意混合语记录下来,写在羊皮纸上,名为《东方见闻录》。后来人们称这本书为《马可·波罗游记》。在这本书中,马可·波罗口述了他在东方的绮思轶闻,并详细地描绘了“泱泱东方大国”的富饶物产。它让西方人对东方产生了无比的向往。
马可·波罗一行在中国的游历,为欧洲人对远东的知识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马可·波罗给欧洲人带来了丰富的东方知识,使欧洲人不仅了解到中国人的生活,也了解到中国人那里有很多美好的珍贵物品,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陶瓷。
马可·波罗的《游记》在叙述中国和东方各国的神奇事物时,也描述了当时中国陶瓷生产的情况。在《游纪》第一百五十四章里,马可·波罗叙述他从杭州出发,经衢州,到格里府,即今之福建建宁。他说:“这个城市甚广大,城中有三座石桥,每桥长一哩,宽二十尺,皆用大理石建造,有柱,甚美丽,是‘世界最美之桥也’”。而建宁是宋代著名的陶瓷——建盏的产地。
马可·波罗离开福州后,渡过河,骑行五天,到达了闻名世界的中国对外贸易商港——刺桐)港,即泉州城。他写道:“印度一切船舶运载香料及其他一切贵重货物,咸莅此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在行纪中还特别提到了泉州城附近有个生产瓷器的“迪云州 ”,即归德场,德化,以及德化的瓷器。他是这样记载:
“……这个城市‘制造碗及瓷器,既美且多。除此港外,他港皆不制此物,购价甚贱’”。
“瓷器市场甚多,一枚威尼斯钱币可以购买八个瓷盘”
“……制造瓷器的方法是“先在石矿取一种土,曝之风雨、太阳之下三四十年,其土在此时间内成为细土,然后可造上述器皿,上加以色,随意所欲,旋置窑中烧之”。
马可·波罗有关于德化窑烧制技术的记载,是目前欧洲发现研究中国瓷器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德化窑也是马可·波罗唯一亲自考察并详细记载的中国陶瓷产区。马可·波罗临行之际,在泉州港购买了若干件瓷器,带回了故乡威尼斯,其中有一件德化窑青白瓷两系罐至今仍陈列于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而《马可·波罗游记中》首次详细提到的“中国制瓷法”,为欧洲仿制中国瓷器留下了伏笔。直接引发了300年后的欧洲厨房革命和“洛可可艺术”。
公元1323年初,当马可·波罗病危时,不少社会人士和他的亲友们认为,《马可·波罗游游记》是对中国和东方国家故意的夸张翱粉饰。因为当时的欧洲人认为,鞑靼人是野蛮而残忍的,而马克·波罗对威武不屈的元代皇帝、美轮美奂的宫殿、秀美的青花瓷器和人口众多的繁华城市等等的描写,都是虚构的,因而是不可宿的。 所以,不少社会人士为了在马可·波罗临终前“拯救他的灵魂”,多次哀求他否定这部著作,或者至少否定他们认为是不可能的“虚构”部分。但是,奄奄一息的马可·波罗在临终前还是郑重声明,他不仅没有言过其实,而且“所见的异事,还没有说到一半!”这一部在人类历史上不朽的著作过了五百年,即到1824年,才出版了法文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