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关关 点击 :

土耳其的中国瓷器收藏 | 陶瓷作品

资料图

近日都在讲“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已成超热门话题。故也来凑凑热闹,谈谈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

元明瓷器“贸易瓷”出口土耳其

目前我们最熟悉的中国瓷器收藏,多为欧洲英德法诸大博物馆。中国瓷器之所以享誉海外,正是因为进入了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平时叫欧洲列强)的文明史,由于英德法和后来的美国掌握着近代文明的话语权,一旦为他们青睐,自然就有了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东西文明交流的标本。也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至世界的明确证据——没有“接受方”即欧美列强依仗工业革命和先进航海技术所带来的世界文明话语主导权,中国瓷器不过是一些商品而已,是无法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文明标志的。

但其实,比欧洲规模更大的中国瓷器传播、流通与收藏,并不是落户在我们习惯上已经接受的、远隔重洋的欧美白人世界;而是在过去不被重视的土耳其、伊朗、叙利亚等西亚中东地区。只不过他们在经济上相对封闭落后,又不属于西方文明以基督教为主导的文明形态,所以一直在视线以外,在世界上并没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遭到长时间的忽视而已。

1986年,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出版了《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所藏中瓷器》,我曾经对这部图录产生了浓厚兴趣。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是土耳其最著名的博物馆,其中藏有一万多件中国青瓷、青花瓷、彩瓷和镶宝石瓷器。这样大规模的中国瓷器收藏,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其时我正在了解“贸易瓷”即西方(包括西亚中东)向中国下订单,制作购买大批瓷器的情况。想想在土耳其,必会有这方面的实物资料。土耳其在古代是奥斯曼帝国,1299年建国时,正当中国元朝大德三年。至1453年占领伊斯坦布尔,开始兴建托普卡帕皇宫后,即以此为奥斯曼苏丹居所,亦是奥斯曼帝国的行政中心。其时已是明代宗景泰年间,距明朝建国也已五十多年了。那么,在从元大德到明景泰之间的150多年之间,中国瓷器陆续进入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而在托普卡帕皇宫建成后的又400年间,中国瓷器又在以各种不同方式进入中东收藏,从而构成了这一万多件的丰富宝藏。土耳其官方认为,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中国瓷器,是世界上品质最佳、数量最庞大的巨藏。600多年来,中国外销西亚的各类风格样式的瓷器,都可以在这批藏品中找到代表作。当时的奥斯曼皇室和贵族豪门,争相购藏,以炫富奢;苏丹国王给臣下的赏赐品或臣民呈献苏丹的贡品中,必有中国瓷器。又比如,瓷器上(及丝绸上)的纹饰图案,也对奥斯曼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乃至从奥斯曼帝国第一个都城布尔萨到伊斯坦布尔的建筑、伊兹尼克瓷砖上,都可以看到中国瓷器上惯有的独特风格纹样。这是一种在西亚背景下的中国元素的有趣呈现。

瓷器通商带动“青花瓷革命”

托普卡帕皇宫中的中国瓷器藏品,都来自于地处长江以南即南方系统的龙泉窑和景德镇窑。十三世纪以降,吾浙的龙泉瓷和江西景德镇瓷接受外域订单,大批外销。龙泉青瓷最初被广泛用于茶席,从唐五代到南宋,已呈十分兴旺发达之势。元代以后,重视商贸,主要港口的瓷器贸易由蒙古人、色目人和聚居的阿拉伯人、伊朗人掌控,据说当时连贸易谈价都有以波斯语进行的记载。就浙江而言,其时龙泉窑规模甚大,龙泉县内就有360多口窑,而邻近的庆元、云和、丽水、永嘉,迄今为止总计有窑500口多,每一次烧制都在4万件器物以上。此外,当时的大型碗、盘,都是专为伊斯兰市场定制;最著名的造型,又是采自中东的青瓷梨形水注壶并以著名的奥斯曼工艺镶以银制流嘴和金制壶盖及把手。而花瓶供瓶等,才是多为国内本土所需求。

景德镇瓷器则带动了“青花瓷革命”,而它首先得益于从波斯(今伊朗)钴料的进口。其实,元朝已设立“浮梁瓷局”,在出土瓷片中已明显可见蓝底上以白色描绘繁密的伊斯兰风格图案;明永乐年间,青花瓷崛起于景德镇,伊斯兰的用器出土约有七千件大型碗盘与扁壶。据说三宝太监(亦为穆斯林)郑和下西洋,使青花瓷器外销远及中东世界各地。更有发现大批仿中东之金银器型的瓷器,应该是专为伊斯兰市场生产制造;估计在当时的景德镇,无论海外要求的任何造型和纹饰,制瓷工匠和画师们都能应对自如。而适足以作为旁证的,一是青花瓷图案有郁金香纹,郁金香原产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十七世纪初风靡荷兰,不是中国本土产物;没有外来订单,不会产生这样的纹样。二是有仿十六世纪土耳其伊兹尼克花瓶形制造型的水注梨形壶。总之,中国外销瓷历史中,可以看出横贯几百年的中东地区诸国不断大量购入中国瓷器,并通过庞大的订单及和江南各个地区窑场的合作,使得古奥斯曼(土耳其)、古波斯(伊朗)及阿拉伯的审美意识逆向输入中国,对中国瓷器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钴料的从波斯进口,直接导致了青花瓷艺术的异军突起;地方文献记载,当时有不少景德镇窑场主管,竟是直接由穆斯林掌握。更奇者,是今藏台北故宫的明正德时期的青花碗上,碗沿和碗内壁上还烧制有阿拉伯文,取材于《可兰经》。但因为是由不懂阿拉伯文的中国工匠书写,有些字还很难辨识。这些,都是当时弥足珍贵的研究线索。

土耳其专家在提到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巨量中国瓷器时,还不忘记提示一个重要的事实:现存欧美其他国家的中国文物,大多是经过战争、抢掠、走私等不正当途径获得的。从圆明园的烧杀抢掠、敦煌文物的骗取盗窃到国外拍卖会上屡现中国古物的高价拍卖事件,即可看出,许多文物背后,都深藏着一段近代以来中外交流屈辱史;但是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里的中国瓷器宝藏,却是中国和土耳其两国千百年来友好通商的成果。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中国瓷器外销中东、中国瓷器在奥斯曼人生活中的地位,和中国瓷器对土耳其奥斯曼艺术的长期影响,这些课题,都应该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今天大背景下获得学术界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挖掘。

相关文章

  • 存世极少的磁州窑白地红绿彩瓷器[图文]
    存世极少的磁州窑白地红绿彩瓷器[图文]

    这件金代红绿彩武士牵狮俑(图1),高19.2厘米,宽20.5厘米,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全器塑一武士牵狮的造型,狮子与武士均立于方形台上,方台绘一周黑边。狮子张口作吼叫状,怒目圆睁,威风凛凛。狮头及狮身大部分施绿彩,颈部毛发用黄彩装饰。狮身矫健,背部驼一圆形器,器顶中空,器下狮背以黑彩绘如意形纹饰。狮子身体束有缰绳,武士立于狮侧,手挽黑色缰绳。武士浓眉大眼,上颌、下颌蓄有胡须,戴头盔,着绿装,脚踏长...

    118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海外回流:古董紫砂壶的最好归宿[图文]
    海外回流:古董紫砂壶的最好归宿[图文]

    子畦款平盖扁圆壶近年来,紫砂壶市场可谓水涨船高,除了明清古董壶价格飞涨外,一些大师壶、青年名家壶也是一壶难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曾有不少制作精美的老壶流向海外,而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这些老壶有了回流的可能。近日,新闻大厦艺术馆举办的“紫泥古韵——纽约古董紫砂回流展”上展示了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精品紫砂器,也为老壶的回流之路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让古董紫砂壶回家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尤其是与诗书...

    59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清乾隆 仿汝釉大盌“单色釉更接近宋代淳朴美学。”冯玮瑜谈感悟:收藏天青釉瓷器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他有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我想这是一件很难得到公认的器物。”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冯玮瑜如是表示,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婉转,但在某些节骨眼点上,却又很笃定,这一点也许跟她浸淫拍场多年的经历有关。她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冯玮瑜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

    5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西班牙顶级手工瓷欣赏[图文]
    西班牙顶级手工瓷欣赏[图文]

    Lladró,这个位列西班牙奢侈品前三位的瓷器品牌,秉承其精湛的全手工陶瓷制艺在全球享有盛名。Lladró出品的瓷艺因而也获得了西班牙皇室的青睐,在许多外交场合,Lladró都被做为皇室的首选;而凭借其精湛的瓷艺以及在艺术方面的不断突破,亦成为了诸多国际顶级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100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宋代定窑颜色釉比较单调[图文]
    宋代定窑颜色釉比较单调[图文]

    定窑白釉褐彩轿 定窑白釉褐彩轿(见图),1969年出土于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定州市博物馆。此轿高15.8厘米,四方形,底座边长10厘米,轿身方形,上为六角攒尖式轿顶,顶尖塑一宝珠,弧形轿檐向上翘起,轿顶的六个坡面各饰一朵宝相花。方形平托上立四名轿夫,肩扛轿杆,三名轿夫头戴方巾,另一名轿夫与众不同,头饰花冠(头以下的身体部分在出土时已残缺),四人皆着短衣长裤,腰扎汗巾。他们均是...

    48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素雅瓷器欣赏[图文]
  •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300年前的瓷器“战争” [图文]

    17~18世纪是东西方瓷器贸易的繁荣时代。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制瓷国,是当时东西方瓷器贸易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而这一时期,日本随着瓷业的崛起,也加入到了外销欧洲的行列中,与中国形成竞争。其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伊万里”与“中国伊万里”之争。日本柿右卫门古陶瓷资料馆藏彩瓷盘日本的瓷器制作始于1610年,虽然出现时间较晚,但在归顺于日本的朝鲜陶工的帮助下,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预下,日本的制瓷业吸收了许多中国技术,进...

    172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宁钢教授陶瓷器作品欣赏 [图文]
    宁钢教授陶瓷器作品欣赏 [图文]

    宁钢,1963年2月生,景德镇陶瓷学院校长助理、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2006年获韩国圆光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武汉理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任原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2009任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术评委、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艺术评委,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

    1097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当代陶瓷怎么做出自己的特色[图文]
    中国当代陶瓷怎么做出自己的特色[图文]

    汪野亭粉彩《春江晓渡图》瓷板 ■钟莲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拐点,也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重新调整的初始,以及中国重建文化大国的历史机遇中,中国的话语权,该复出时,就当发出。在许多领域,我们已无须尾随西方之后亦步亦趋。尤其在文化领域,我们有6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也经历过一个半世纪之多的痛苦反思、奋力学习、自我改造、励精图治、奋起直追的重新塑造,作为一个东方文明的轴心国,在它所建构...

    141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教你鉴赏:汝窑 张公巷窑 南宋官窑等宋代青瓷[图文]
    教你鉴赏:汝窑 张公巷窑 南宋官窑等宋代青瓷[图文]

    瓷器鉴定文\张良所谓汝窑有一些的基本概念1、烧制温度在1180度——1200度2、胎体烧结程度较差,胎质有明显的特征3、釉面温润如玉,没有玻璃质感4、容易被土蚀,绝大部分的汝窑瓷片都有土蚀的现象,存世的所谓馆藏传世品都有出土的痕迹雅昌藏友片王的清凉寺汝窑瓷片标本,典型的天青色雅昌藏友片王的清凉寺汝窑瓷片标本,典型的天青色汝窑又分为清凉寺汝窑,张公巷汝窑等。以及其他汝州青瓷窑...

    55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从三位皇帝性格看“清三代”瓷器 [图文]
    从三位皇帝性格看“清三代”瓷器 [图文]

    “清三代”瓷器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提起这三位皇帝,康熙仁厚大度,雍正严谨精细,乾隆倜傥洒脱。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异不但表现在各自鲜明的执政风格中,还影响到了官窑瓷器的制作。下面就从三位皇帝的性格来看看“清三代”瓷器的艺术特点吧。富含阳刚之气的康熙朝瓷器康熙朝瓷器造型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其风格挺拔遒劲,富有壮美的形态。我国古代向来把美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在清代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这...

    147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图1),高8.1厘米,直径18.2厘米,足径7.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书红彩“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始,一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宝相花纹)出现并流...

    129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吉州窑剪纸艺术绝技[图文]
    吉州窑剪纸艺术绝技[图文]

    南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梅花鹿纹碗南宋吉州窑最具特色的是黑釉瓷器,且最负盛名。黑釉是不惹人喜爱的釉色,历代产量都不多。到了宋代,茶色贵白,为了观茶色和斗茶风尚的需要,吉州窑和福建建阳水吉镇的建窑一样,大量烧制各种各样的黑釉花盏及瓶罐等物,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贴花、剪纸贴花、黑白彩绘、黑白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它利用天然黑色涂料,通过独特的制作技艺,产生出...

    74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汝窑莲花式温碗[图文]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为冠绝古今之中国瓷器名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故名。汝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是继定窑之后为宫廷烧制贡瓷的窑场。其器物多仿青铜器及玉器造型,主要有出戟尊、玉壶春瓶、胆式瓶、樽、洗。胎体细洁如香灰色,多为裹足支烧,器物底部留有细小的支钉痕...

    11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紫砂壶前景好逢低吸纳正当时[图文]
    紫砂壶前景好逢低吸纳正当时[图文]

    清 康熙 宜兴朱泥瑞狮滚球长方壶。上市公司耗资上亿购买顾景舟壶搅动收藏市场,专家认为 紫砂壶前景好逢低吸纳正当时南方收藏眼沉寂多时的紫砂壶收藏,最近又引来社会极大关注。事情缘于一则新闻:上市公司中超电缆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以1.04亿元购买28把顾景舟紫砂壶,其中包括牛盖莲子壶、绿泥四方侧角壶、小六方井壶、筠玉壶、合欢壶等。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则消息引发了人们对紫砂壶收藏的关注,优质紫砂壶受到部...

    172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