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萨于鹏•卡宋素琬:在陶瓷上重现大唐遗风[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优优 点击 :

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史中,中国扮演着文化核心的角色。历史上,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带动了中国文化对周边民族国家的深远影响。可以说,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处,以及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是周边国家追慕不已的对象。

作为一条贸易之路,丝绸之路将中国诸多贸易产品运送到沿途各地。陶瓷,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品之一。丝绸之路将陶瓷输送到其他地区,不仅影响了当地的陶瓷发展,也深刻地改变了其生活方式。泰国,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泰国驻华大使伟文•丘氏君曾直言:“泰国陶瓷业与中国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早在汉代,中国的陶瓷就开始传入泰国,考古发现在泰国出土的长沙窑以及越窑瓷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包括陶瓷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曾经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想要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传承,“活化”无疑是其必由之路。近日,记者获悉,12月18日,以“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为主题的“2015中国•琉璃厂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办,届时,专家们将对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也将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一系列新的契合点。

在该论坛举办前夕,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陶瓷对泰国陶瓷的影响,以及泰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中国文物网特对来自泰国的陶艺家萨于鹏•卡宋素琬进行了采访。

萨于鹏•卡宋素琬:在陶瓷上重现大唐遗风 | 陶瓷作品鉴赏

泰国陶艺家萨于鹏•卡宋素琬

萨于鹏•卡宋素琬告诉我们,中国的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发展有过深远影响,中国的陶瓷同样对泰国陶瓷起着典范作用,时至今日,在泰国的陶瓷作品中,一样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印记。

萨于鹏•卡宋素琬:在陶瓷上重现大唐遗风 | 陶瓷作品鉴赏

萨于鹏•卡宋素琬与他的作品

萨于鹏•卡宋素琬的创作就是如此,他所创作的陶瓷作品,其灵感来源,就是中国唐代的仕女造型。在唐代,中国文化迎来了发展的顶峰,在一定程度上,唐风汉韵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唐代妇女发式的时代特征鲜明而突出,大体分为上梳、平梳、下梳三种发型。上梳的发式,恰与唐代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时代特征相对应。在唐代名画《捣练图》,为这种发式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萨于鹏•卡宋素琬:在陶瓷上重现大唐遗风 | 陶瓷作品鉴赏

捣练图(局部)

以唐代的仕女造型为灵感来源,在陶瓷上重现大唐遗风,萨于鹏•卡宋素琬的陶瓷作品是中国和泰国文化交往的结果。与此同时,萨于鹏•卡宋素琬的创作也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

相关链接

萨于鹏•卡宋素琬

萨于鹏•卡宋素琬,毕业于泰国艺术大学,获得了装饰艺术和陶瓷学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现为泰国艺术大学的讲师。他在美国的佛蒙特州红磨坊展览馆、华沙展览馆和泰国举办了个展,他组织举办了多次展览,参加了泰国、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和土耳其举办的陶瓷研讨会和陶博会。他是国际陶艺家协会会员,上一次的个人展是在泰国的曼谷亚尔当现代美术馆举办的。

相关文章

  • 洪武青花发色良莠不齐釉里红工艺生涩未成熟[图文]
    洪武青花发色良莠不齐釉里红工艺生涩未成熟[图文]

    洪武青花印花云龙纹盘瓷器赏鉴传世所见洪武瓷品种以青花、釉里红器为主,此外考古工作中还发现过数量极少的红釉或白地矾红彩器等。洪武青花、釉里红产品的发色良莠不齐,青花呈色多蓝中泛灰,有的甚至呈褐色或黑色,大盘类产品尤其明显,而小件青花盘、碗的呈色一般较佳,为较鲜艳的蓝色。科学测试表明洪武青花仍使用进口钴料,青料堆积处多显凝滞的黑斑,与元青花的黑斑相比,色调更深,凝滞感更强,而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器中的...

    119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把盏看红尘 茶具晒宝里的宋代茶盏 [图文]
    把盏看红尘 茶具晒宝里的宋代茶盏 [图文]

    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后的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精神享受的明显倾向。茶盏在唐以前就已有记载,《博雅》说:"盏杯子"。宋代时开始有"茶杯"之名。陆游就曾写过:“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的诗句。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宋代青白釉将乐窑茶盏宋代青白釉将乐窑茶盏茶盏是饮茶的用具。它的基本器型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饭碗小,比酒杯大。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

    184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茶文化中的传承-细说“柴烧瓷壶” [图文]
    茶文化中的传承-细说“柴烧瓷壶” [图文]

    一、什么是柴烧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作品可分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落灰釉)两大类,如宋朝天目碗及青瓷釉,都是上釉的,日本的备前烧是不上釉的(取其自然落灰效果)。柴烧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技艺,烧窑难度相当高。柴烧作品的成败取决於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土:柴烧可用的泥土(陶土或瓷土)很多,经陶者自行调配,考量的是泥土(陶土或瓷土)耐热温度、柴窑属性、薪柴总类等;追求...

    140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道光红彩绳纹状元红酒坛[图文]
    清道光红彩绳纹状元红酒坛[图文]

    红绿彩瓷一般器物上常以白釉为主要底色,以洁白的釉色和大面积的红彩相配合。红绿彩瓷的主色是红、绿、黄三色,但每种彩又有深浅不同的色阶。红彩是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彩,用青矾加热、煅烧而成,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彩施于器表之前就已呈现红色,在施彩时就已知道其烧成后的呈色。红彩一般为正红色或称枣红色。状元红,这个名词在我国运用广泛,比较常见。从前每户绍兴人家诞下婴孩后,都会将一坛花雕酒埋在地底。如果生的是男婴,便...

    44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宋朝以前无茶壶[图文]
    宋朝以前无茶壶[图文]

    随着喝茶方式的演变,发明出了提梁壶。/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文明史上,自水壶到酒壶,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在今天所见的,自上古到中古的壶,大多是酒壶,因为那些时代,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一个壶盖,一个壶嘴,一个把手,共同组成一件器物。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今天的人...

    55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北朝安阳窑青釉覆莲夹梁盖罐[图文]
    北朝安阳窑青釉覆莲夹梁盖罐[图文]

    青釉夹梁盖罐在我国陶瓷家族中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而青釉覆莲夹梁盖罐更是罕见,至目前发现的仅河南安阳窑等少数窑口,且该窑口所涉品种、窑口的历史等还需进一步发掘和探求。这件青釉覆莲夹梁盖罐(见图),罐体通高22.5厘米左右,颈高1.5厘米,罐口直径12厘米,底径13厘米,平底内凹,底部无釉。此罐胎为浅灰,罐体釉色青绿,釉不及底,并有较长的泪痕,短泪痕1厘米左右,长泪痕达4厘米左右,釉薄处青绿中泛白,...

    105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 [图文]
    越窑:宁波人自己的瓷器 [图文]

    越窑鹦鹉秘色粉盒越窑是唐朝、五代时越州(今浙江绍兴,宁波)的瓷窑。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 越窑龟莲纹盘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一带,不仅生产民间用瓷,而且早在唐代就设置贡窑,宋时“置官监窑”,烧制高档的宫廷用瓷,其产品在唐代晚期开始大量外销,在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过越窑青瓷,...

    147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教你认识明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鉴定特征 [图文]
    教你认识明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鉴定特征 [图文]

    在釉下的红彩釉,经火一次性高温烧成。釉里红彩瓷最早呈现在元代,景德镇初次烧制成功,但并不完美。因为烧制技能难于把握,元代釉里红多烧成黑色或黑紫色,成品率适当低,尽管如此,可是开了烧造釉里红的先河。明代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把握了釉里红的烧造技能,呈现了很多的精品,如洪武釉里红双耳瓶。宣德时的釉里红,瓷器颜色更为艳丽。成化时釉里红三鱼碗、高足碗呈色淡雅鲜亮。万历时釉里红瓷以釉上汞红代之。万历官窑釉里红三鱼...

    95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唐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图)
    唐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图)

    唐长沙窑黄釉褐斑纽绳鋬执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四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小洗口、短颈、圆腹、平底,肩与口之间以纽绳鋬相连,六角型短流,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口沿与流下饰有褐彩斑。底足无釉,显露灰白色胎。类似的标本在窑址也有出土,称为A型II式瓶。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一座名窑,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其独特的贡献。汉代时湖南境内就出现岳...

    1085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四爷的瓷器也很忙 雍正青花拍卖步步惊心[图文]
  • 清朝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珐琅彩瓷如何辨识[图文]
    清朝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珐琅彩瓷如何辨识[图文]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在雍正、乾隆时,达到顶峰。单从名字上看,就不像青花、斗彩、影青或者是五彩那样本土化。其实,最早珐琅彩的原料是舶来品,从欧洲进口的。但是珐琅彩瓷器的出现,却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宫廷匠师把铜胎画珐琅的技术移植到瓷胎上的。此种技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瓷器大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珐琅彩瓷为清朝宫廷御用瓷器,有时也赏赐给一些有功的大臣,而普通百姓连见到都是很困难的。在烧制过程中,要求十分严...

    126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清代粉彩开光“万寿无疆”碗[图文]

    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图1),高8.1厘米,直径18.2厘米,足径7.4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里白釉,外壁黄地上绘粉红、绿、白三色勾莲纹,四个圆形开光内分别书蓝料“万”、“寿”、“无”、“疆”四字,圈足底部书红彩“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缠枝莲纹始见于唐代,是佛教艺术影响的结果,从唐始缠枝莲纹在官式建筑、工艺品制造中一直流行。自宋始,一种变相的勾莲纹(或称为宝相花纹)出现并流...

    129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手工创意陶瓷设计欣赏[图文]
    手工创意陶瓷设计欣赏[图文]

    Venus的回形针作者:Marc Graells这是一组非常有趣的创意手工陶瓷作品,一组颠覆你想象力的手工雕塑,哦,原来陶瓷业可以这样设计,一同分享给大家。脸盆 “Vitamin”作者:Ekateryna Sokolova441收集作者:Pseudo Republik脸盆 “Fresh”作者:Ekateryna SokolovaThe Industrial Hand: 餐具设计作者:Heather...

    146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传世孤品,惊世珍藏——乾隆款炉钧釉八卦瓶[图文]
    传世孤品,惊世珍藏——乾隆款炉钧釉八卦瓶[图文]

    炉钧釉瓷器,景德镇创烧仿钧窑釉品种之一,炉钧釉始于清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它在制作时先由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在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形成最初也是出乎意料的。从传世品看,雍正年间炉钧的特点为:釉面流淌大,流动处呈现紫红,釉面常有片状桔皮纹,反光显五色。乾隆时釉面流淌较小,釉中窑...

    162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醴陵瓷的价格上涨 艺术瓷仍有上升空间[图文]
    醴陵瓷的价格上涨 艺术瓷仍有上升空间[图文]

    釉下彩瓷是我国陶瓷极具代表的装饰艺术,而湖南醴陵出产的釉下五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  据行家介绍,醴陵釉下五彩瓷价格近年来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涨幅,而国家级大师亲绘的原作估价更达到数万元,具有相当的升值空间。不过,跟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全面覆盖相比,醴陵瓷的工艺技法相对单一,今后仍须“以点带面”创新求变。工艺精湛,常为“国礼”。釉下五彩瓷...

    183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