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美彩瓷:釉上五彩 [图文]
相关文章
-
老紫砂升值潜力大有可挖?[图文]
康熙朱泥壶随着新紫砂泡沫的破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藏家对老紫砂投以关注。有人认为,诞生于紫砂艺术最巅峰的明清老紫砂,其艺术性远超当代的新紫砂。但也有人认为,无论从文化含量还是技艺水平来衡量,大部分的老紫砂不见得比新紫砂更好,更何况老紫砂完整器少,赝品又太多,鉴别难度特别大,实在不适合大部分藏家介入。对紫砂的收藏而言,“岁月”究竟是魅力还是迷障?今天我们请来三位业内的专业人士,为读者指点迷津。正方老紫...
137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陶瓷上的“新中国记忆”[图文]
《送公粮》灯笼瓶 1955年 熊晓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绘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确立了服务人民的社会功能,并逐步体现出“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的艺术面貌。作为新中国十七年绘画的组成部分,江西景德镇等地的瓷面绘画也取得了相应的艺术成就。首先,陶瓷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从业人员的生活得到保障,加之与陶瓷相关的工厂、研究所以及教学单位的创办,均为瓷绘创作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131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单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图文]
单色釉,顾名思义指的是表面仅有一种颜色的瓷器品种。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单色釉是收藏家眼里的宝贝,代表了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那么单色釉瓷器的魅力究竟何在?其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今早已闻名遐迩的宋代瓷器,基本上都是以单色釉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宋瓷这种以“简”为美的审美取向也影响了之后的明清官窑瓷器。比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
153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原来康熙是一代创爷 揭秘清代瓷器新造型[图文]
清代瓷器新造型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康熙、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在瓶、罐、尊、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莱菔尊、观音尊、转心瓶、茄式壶等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清康熙 青花“红拂传”图棒槌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棒槌瓶棒槌瓶的...
145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迄今未解的哥窑之谜[图文]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藏的一件传世哥窑瓷盘不慎被损坏,于是乎一石激起千层浪:除有些看热闹的外行纷纷谴责故宫不负责任外,有些业内人士也对哥窑的身世大做文章,这让有关哥窑瓷器的身世之谜在沉寂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哥窑虽贵为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之一,但奇怪的是宋人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而元、明、清的记述又甚为混乱。有人说哥窑窑址在浙江龙泉,也有人说在浙江杭州,更有...
157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装饰手法四大类[图文]
图1,北宋磁州窑刻划花花卉纹枕 霍华述瓷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古陶瓷研究和教学工作。装饰手法指古陶瓷的装饰工艺,有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和化妆土装饰四大类。胎装饰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空、堆塑、堆贴、刻花、剔花、雕花、划花、印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多运用于单色釉瓷。划花、刻花、剔花和印花是唐宋时期的重要胎装饰手法。图2,北宋定窑刻花花卉纹梅瓶,高4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图3,...
171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红绿彩瓷是金代创烧的珍贵瓷器品种[图文]
这是一件金代红绿彩小碗(见图),高3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3.3厘米;敞口,圆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壁绘红花绿叶图案,近口沿处画红彩双弦纹。外壁可见右下拉坯纹,釉表显土蚀痕。小碗器型规整,色彩艳丽,花叶灵动,民韵浓郁,旧气十足,是一件开门的金代红绿彩瓷佳作。这只红绿彩小碗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红绿彩瓷是以白釉为底色,用红绿等彩勾画纹饰二次入窑烧成的瓷器,是我国最早的釉上彩瓷。金代时在黄河流域的...
105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传世孤品,惊世珍藏——乾隆款炉钧釉八卦瓶[图文]
炉钧釉瓷器,景德镇创烧仿钧窑釉品种之一,炉钧釉始于清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低温釉瓷器。它在制作时先由高温烧成素胎,然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二次烘烤而成。炉钧釉瓷器最大的特色,是在釉面上有不同程度的垂流效果,而这种效果的形成最初也是出乎意料的。从传世品看,雍正年间炉钧的特点为:釉面流淌大,流动处呈现紫红,釉面常有片状桔皮纹,反光显五色。乾隆时釉面流淌较小,釉中窑...
162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乾隆矾红彩甘露瓶鉴藏[图文]
图1甘露瓶又称藏草瓶,是藏传佛教陈设所用的专用法器,它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仪式中的供佛之物。旧习,在观音像旁供杨柳枝,柳枝插于此瓶内,瓶之得名或以此据,常用于盛水或插草,极具藏族特色的器物。图2甘露瓶的形制一般为小口,细长束颈,腹部扁圆,覆盘式足。此造型与藏地佛塔中那种被称为觉顿式塔相似,这种佛塔的特征是塔身高、相轮细、华盖小。甘露瓶作觉顿塔形,表明它的源起受了此塔的影响。13世纪,藏传佛教开始传入...
119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朱海彬陶瓷藏品欣赏(下)[图文]
朱海彬,祖籍周口市太康县,祖父从民国时期就特别喜欢研究与收藏字画和古瓷,所以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也酷爱收藏,尤其喜欢研究文物古玩,并且通过广闻博见﹑耳濡目染的方式,得到了陶冶和锻炼。现为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陶瓷鉴定专家,人民美术网陶瓷鉴定顾问,亚洲商业委员会顾问,河南省陶瓷委常务理事。编著有《古代雕塑玩具作品集》,于2012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收藏多年的古代雕塑精品186件(套),文化部门领...
58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赏明代广窑褐彩魁星像[图文]
明代广窑褐彩魁星像 (原标题:明代广窑褐彩魁星像) 苏州自南宋以降,逐渐成为东南首邑,财赋甲区,发达的社会经济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商贾贵胄来此定居。经过风雅文人的推崇,逐利商人的贩卖,遂使得“江南收藏甲天下”。苏州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开始于解放初期,当时的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就藉地利之便收集了大量瓷器珍品。1960年元旦,苏州博物馆正式成立。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目前瓷器类藏品等级品已达1000...
72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藏知识:仿古瓷器如何做到巧识别 [图文]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
67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定窑瓷器:颜色天下白[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被宋定窑镶银口刻花碗定窑是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之一,历史学家傅振伦先生在《中国最古的瓷器》一文中曾谈到:世之言瓷者,以为宋世有瓷,且以定、汝、官、哥、均为宋代五大名窑,推而上之以柴、汝、官、哥、定为中国五大名窑。定窑以烧制白瓷为主,是北方白瓷的杰出代表。经过叶麟趾先生提示、陈万里先生、冯先铭先生踏访,再加上墓葬塔基定窑文物的出土,学者们孜孜不倦深入研究...
164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景泰蓝名声大噪收藏进入活跃期[图文]
景泰蓝名声大噪收藏进入活跃期去年至今,西方媒体时常关注一种叫做“Cloisonne”的中国艺术品,它翻译过来就是“景泰蓝”。这种关注始于北京APEC会议,当时景泰蓝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领导人,由于绝大多数西方人此前对于景泰蓝知之甚少,它的“突然”出现着实让不少外国人感到惊讶。不久前,法国枫丹白露宫失窃,被盗文物中也有一件被称为镇馆之宝的景泰蓝麒麟,这件宝贝更是让许多人为之惊艳不已。景泰蓝,从价格不...
173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赏明嘉靖白釉划云龙罐[图文]
明嘉靖白釉刻云龙罐明嘉靖白釉刻云龙罐 罐残高12.3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厘米;直口,圆腹,圈足。足际圆润,瓷质洁白细润。釉底署青花双圈“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体款,青花色泽因蓝中微泛红紫而浓艳,系用上等回青料。器壁薄,通体满釉,釉质肥腴、白中含微灰。因釉色呈半木光状,具有甜润的白糖色泽,故又有“甜白”之称。肩部暗划如意纹,腹体刻五爪云龙,胫部为双线宽体仰莲瓣纹。刻划如画,纹饰精细,做工规...
60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