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中,图腾崇拜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变形的动物、植物,甚至河流、土地、石头等。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费雷泽在其著作《金枝》中提出图腾崇拜的起源:一是先民出于安全考虑把自己的灵魂寄放在某个动物身上,这时图腾崇拜便产生;二是先民有意识地设计出的一种补充经济生活的巫术形式,即不同部落负责提供充足的、供经济消费的某种动物或植物;三是图腾崇拜受孕论,这是先民进行个人崇拜的表现。
玉石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中国玉器以其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著称于世。同时,玉文化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7000余年。从原始质朴的“石玉”到宗教图腾的“神玉”,从有礼有制的“礼玉”,再到谦谦君子的“德玉”,到最后,玉石器终于开始卸去高度神秘的面纱,走下神坛,融进民间,寄寓于生活。漫长的旅途中,玉石器充满神秘浪漫的同时也不失世俗的真实。玉石器文化的发展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这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由于汉代文化承袭先秦、汇集南北,形成并确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也造就了丰富绮丽的玉石器。
下面我们将考证一下汉代玉器中的图腾文化。在图腾中主要考虑三个问题,一个就是将人类战胜自然的一些想法寄托在凶猛或凶悍的神兽和神人之中,第二个就是能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些温顺的动物和植物,第三个就是能够象征保证人类繁育的生命。在汉代的玉器中就孕养着这些内容,下面我们将徐州及附近出土的一些关于图腾的玉器分门别类地展现给大家。
图1
第一个是虎图腾(如图1),是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戈宽17.2厘米,高11.2厘米。整体玉戈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堪称西汉玉雕艺术品中上乘佳作。这件玉戈的刃部未见使用的痕迹,当属于礼兵器。玉戈主体两面纹样相同,戈内上角作一缺弧,浅浮雕猛虎,虎昂首张口长啸,利齿尖耳,肢体随戈内穿孔形状作“U”字形卷曲回环。整体玉戈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堪称西汉玉雕艺术品的上乘佳作。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当时的四神是指引人的灵魂升天的一种载体,当为图腾中的主角之一。
图2
第二个是豹图腾(如图2),长23.5、宽13、高14.5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石豹镇出土于西第一耳室,以青灰色大理石制成。豹和台座连为一体,侧卧于台座之上,双目圆睁,瞪眼前视。口微张,齿外露,双耳直垂,脸部周围有一圈鬣毛,脖颈上带有华丽的嵌贝项圈,项圈上有用以系绳的钮。豹体肥硕,长尾从两后腿间反卷曲于背上,四足巧妙地分布在同一侧。石豹镇采用圆雕技法,简洁凝练,概括而传神。虽然石豹脖颈上戴有项圈,表明豹在当时也可能是楚国王室驯养的宠物。但是在当时豹代表着速度和勇猛,也是图腾之一。
图3
第三是神兽图腾(如图3),宽5.4—11.5厘米,高5.8厘米,1994—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此玉兽阔鼻,大口,长眉,双目圆睁,眼球中央浅浮雕出一圆形代表瞳孔,卷曲的双角从两耳后绕出,额部有高浮雕的冠状物。构图复杂而严谨,线条流畅而生动。把瑞兽刻画得无比威严,以便恐吓鬼神,骚扰灵魂,或将灵魂带入天堂之上,也应是图腾之一。
图4
第四是蝉图腾(如图4),佩蝉,出土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长4.5厘米、宽2.1厘米。此玉蝉以新疆和田白玉制成,双目凸出,尾稍上翘,羽翼纹理雕刻清晰,甚至连蝉足和腹部的节都雕刻得非常逼真。蝉体从头至尾有一系挂用的穿孔,表明这件玉蝉为佩蝉。在古人心中,蝉栖于高枝,饮甘露而生,是一种性情高雅的生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蝉蜕于污浊,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正因为蝉寓意高洁,用玉雕刻而成,佩戴在身上,或饰在冠上,既代表身份地位,又显示清雅高尚。
除了这种佩蝉和冠蝉之外,还有琀蝉。古人认为蝉能蜕化不死,人死了如同蝉变成蛹,来年又可复生,所以死后在口中含蝉,期望自己能像蝉一样蜕化再生。人们生前往往将蝉作为配饰戴在身上,死后以蝉随葬,作为追求不朽获得新生的寄托,因而玉蝉自古是图腾的主要题材之一。
图5
第五是猪图腾(如图5),通长12、宽2.9、高4.4厘米,1992年徐州韩山墓出土。玉握为死者手中的握物,两件,均为豚形,大小基本相同,由主体和梯形附件两部分组成。主体为黑玉质,以直线和弧线部分表示猪腿与眼、鼻,底面前部有一直径0.3、深0.3厘米的小孔。《释名·释丧制》中对握有明确的解释:“握,以物着尸手中,使握之也。”玉握有玉鱼、玉管、玉柄形器、小玉戈、玉蚕等,数量不等。猪是较早为人类豢养的家畜,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一定的重要意义,又是十二生肖中的最后一位,实际上也是图腾之一。
图6
第六是羊图腾(如图6),石雕卧羊,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寿县博物馆藏。作为墓葬艺术载体的玉石里充满了升仙的内容,求取灵药、神灵接引、借助于珍禽瑞兽等等,都是人们升仙的方式。其中,羊和羊车被刻画为升仙的工具之一。而羊作为仙人的坐骑,作为升仙的工具是有历史渊源的,可以上溯至周王朝。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载:“周夷王时,南海有五仙人衣各一色,所骑羊亦各一色,来集楚庭。各以谷穗一茎六出,留与州人,且祝曰:‘愿此阛阓,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羊化为石。”这也是今天广州被称为羊城的由来,这里的羊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列仙传》里记载有骑羊升仙的故事:“葛由者,羌人,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骑羊入蜀。蜀中王侯遣人追上,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无极,追之者不得还。皆得仙道。”因此,古人相信羊可以助人升仙,又是人类生存的保证,它也是十二生肖的第八位,故羊也是图腾之一。
图7
第七是蟾蜍图腾(如图7),绿松石蟾蜍,东汉,徐州拉犁山1号墓出土。中国古人把蛙作为一种吉祥图案,一是“蛙”和“娃”同音,把“蛙”视同“娃”,寓意多子多福、年年有余;二是蛙具有着极强的繁殖力和生命力,雌蛙每次产卵数千,被先民视为女性生殖象征,在母系氏族社会生活中具有神圣的特殊地位,含有不容忽视的象征意义,这是人类生殖崇拜母体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写照,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先民对女性生育功能和繁殖过程认识的深化。蟾蜍属于蛙类,一产多子,自然而然成为了人们生殖信仰的崇敬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蟾蜍具有冬眠的习性。对于人类,生命只能有一次,蟾蜍却可以生而后死,死而后生。这实在令先民倾慕不已,由倾羡而生出了崇拜之心。王母娘娘身旁的侍从、月宫中的嫦娥都带有蟾蜍的影子。因此,蟾蜍也是古代图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