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旭光 点击 :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初唐黄釉男俑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

陶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虽然造型小而质朴、简略,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已颇具艺术魅力。夏商时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进步,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日用陶器的造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厚葬风气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发生了变化,从欣赏品衍变为随葬的冥器,品种也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经秦汉、南北朝繁荣时期之后,到唐代,随葬的陶塑品题材更加广泛,技艺更加精熟,是我国雕塑艺术的成熟期。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初唐彩绘女俑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泥质白陶。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初唐彩绘马 2006年荥阳薛村遗址出土。白陶。模制。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唐彩绘文吏俑 2006年荥阳薛村遗址出土。白陶。模制。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唐彩绘武士俑 2006年荥阳薛村遗址出土。白陶。模制。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唐彩绘胡人俑(3件)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白陶。模制。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唐彩绘牛车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白陶。由模制和捏塑而成。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 | 陶瓷图片

唐彩绘陶塑动物群(6件)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白陶由分模合制及捏塑而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几十年来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出土了众多唐代各时期陶塑精品,种类丰富,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制作精良。质地有红陶、灰陶、白陶、釉陶、三彩等;类型有俑、镇墓兽、日用品、建筑模型、生产工具等;装饰手法有彩绘、印纹、划纹、堆纹、暗纹、浮雕、镂空。本文集萃一些精品简要介绍。

相关文章

  • 从瓷绘中可以看出鱼自古受到人们喜爱[图文]
    从瓷绘中可以看出鱼自古受到人们喜爱[图文]

    仰韶文化陶器上的“鹳与鱼”瓷片上的“鱼化龙”明代瓷器上的“年年有鱼”图 在中国古代的陶瓷上,有关鱼的装饰图案是最为丰富多彩的。 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鱼纹成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所绘鱼的图形拙朴可爱。其数量之大,线条之美,形象之逼真,令后人叹为观止。鱼,成了远古人类的图腾。这些古朴优美的绘画艺术,完全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了当...

    142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Trevor Jackson创意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Trevor Jackson创意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TrevorJackson的陶瓷作品看似普通,手绘的蓝色动物,花卉,和繁荣!背后隐藏是致命的武器,作品的想表现的肯定是一个炎热的话题,虽然他的意图在作品中的表现并不明显,但该系列作品明显是带着政治性!...

    188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惨淡秋拍中唐三彩出精彩[图文]
    惨淡秋拍中唐三彩出精彩[图文]

    图一□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会长乔红涛十月初,香港苏富比与佳士德拍卖公司都在香港举行了本年度的秋拍,这是收藏市场的又一次重要拍卖活动,自然也吸引了全球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的目光。单从中国古代陶瓷方面来看,两大拍卖机构为今年的秋拍还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佳士德香港继去年秋季推出“古今”中国瓷器及艺术品拍卖以来,一直致力于搜集源 自不同朝代的中国精致藏品。在今年十月“古今”拍卖当中,首次出现在香港佳士德平台的...

    72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装饰手法四大类[图文]
    古陶瓷装饰手法四大类[图文]

    图1,北宋磁州窑刻划花花卉纹枕 霍华述瓷南京博物院研究馆员,从事古陶瓷研究和教学工作。装饰手法指古陶瓷的装饰工艺,有胎装饰、釉装饰、彩装饰和化妆土装饰四大类。胎装饰是直接在胎上施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镂空、堆塑、堆贴、刻花、剔花、雕花、划花、印花、沥粉、堆花和玲珑等,多运用于单色釉瓷。划花、刻花、剔花和印花是唐宋时期的重要胎装饰手法。图2,北宋定窑刻花花卉纹梅瓶,高4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图3,...

    1718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明清官窑中的低温铜绿釉[图文]
    明清官窑中的低温铜绿釉[图文]

    宣德瓜皮绿釉刻龙纹梅瓶 景德镇御厂出土品宣德绿釉凤首注 景德镇御厂出土品雍正黑彩绿釉花鸟纹盘 The Baur Collection(鲍尔收藏)铜绿釉是中国传统陶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釉色之一,其主要成分是黑铅末加古铜末以及石末等。由于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所以这些以铜为着色剂的绿釉被称为“铜绿釉”,也有人因为里面含铅较多而称其为“铅绿釉”。根据烧制温度高低,铜绿釉...

    141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一片叶子的传奇:吉州窑木叶盏[图文]
    一片叶子的传奇:吉州窑木叶盏[图文]

    南宋 吉州窑黑釉过墙木叶盏宋 吉州窑 黑釉木叶茶盏 (一对)茶,在国人的生活里扮演着有意味的角色。既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又有“琴棋书画诗曲茶”的脱俗,可谓占得务实又得虚灵。国人又历来讲究“美食不如美器”的器用之道,对于茶器的用度则更为挑剔。一路走来,可以得见,在从粗放式羹饮向精细慢品的饮茶变化中,茶器亦由古朴向精致进发。细说起来,或许可以这样形容:中国的茶具出于粗陶而精于瓷,精细之不足故纹...

    574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瓷之韵[图文]
    瓷之韵[图文]

    北京鲁闽怡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芳芳女士北京鲁闽怡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芳芳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这样介绍德化瓷:德化瓷都是用德化土、高岭土为载体的,德化瓷的爱好者们可以自己动手绘画然后经过我们的烧制,做出自己想要的作品。德化也是跟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并称为三大古瓷都的。德化瓷是以白瓷日用瓷文明世界的。但目前我们品种也不仅限于白瓷。现在我们的高温红釉瓷系列,以德化白瓷为胎体,配以千年传统民间工艺--...

    64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龙泉窑青釉划花狮钮盖罐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然经历了多年战乱与改朝换代,但由于南方的经济并没有遭受致命的破坏,使得一些宋代流传下来的名窑仍然窑火不熄,如钧窑、磁州窑、龙泉窑、霍窑、景德镇窑等,有的在工艺上又有了创新,有的在规模上还有所扩大,如龙泉窑由龙泉一县向丽水、永嘉、武义等更靠近江、海的地方发展,成为元代出口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内销...

    102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旧器如新才是宝: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图文]
    旧器如新才是宝:看看台北故宫这些瓷器有多新[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看看这些瓷器,在灯光下是否旧器如新。要是放到地摊上,估计不少人会认为是“假货”。清雍正青花菊瓣花浇清雍正珐琅彩孔雀碗清乾隆珐琅彩山水纹碗清乾隆珐琅彩碗清乾隆粉彩龙纹帽架清乾隆天青釉暗刻花粉彩底碗清嘉庆松绿地粉彩包袱瓶清同治粉彩大雅斋款盖盒...

    42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邛窑起而天下惊——揭秘中国最早的彩绘瓷器[图文]
    邛窑起而天下惊——揭秘中国最早的彩绘瓷器[图文]

    邛窑彩绘执壶邛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古瓷窑。邛窑历史悠久,自南朝至两宋,共经历八个多世纪,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窑址中,烧造时间最长、产品最丰富、造型纹饰最美的名窑。邛窑瓷器,集彩绘、雕塑、窑变于一身,造型生动、釉色繁多。四川邛窑遗址出土的联珠纹釉下彩绘器,比《中国陶瓷史》认定的中国釉下彩生产最早的湖南长沙窑早将近两百年左右,成为我国已发现的生产釉下彩瓷的最早窑...

    118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瓷器爱好藏家须知:中国历代窑口知识 [图文]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汉代已烧造原始瓷器,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至宋出现纯粹...

    182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图文]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 [图文]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了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陶寺遗址是探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之一。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科学考古发掘。四十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让人们对这个在阐释与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内涵特质中具有独特作用的遗址,有了更深入的认...

    120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 鲁珉炎炎夏日,若是头枕一清凉枕头,想必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现在的枕头品种多如牛毛,什么棉枕、药枕、竹枕、木枕。但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普通百姓多是用陶瓷枕的。老家曾有一间烧制陶瓷的厂,也曾烧制过大量的陶瓷枕头,只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赏。可就是那个看起来还很粗糙的陶瓷枕,把我拉进了收藏陶瓷枕的“陷阱”,一发而不可收,而且还对研究瓷枕有着近似痴迷的程度。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

    193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寻访古代酒瓶中的烧酒历史[图文]
    寻访古代酒瓶中的烧酒历史[图文]

    三彩“大塘烧坊”酒瓶(原标题:中国古代烧酒与烧坊小考)  大凡酒量大而乐于饮酒的人士都知道“烧酒”。所谓烧酒是指用蒸馏法制成的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因为烧酒的酒精含量较高,能达到引火则燃烧的程度,喝起来劲头大,易导致身体发热,故又叫烧酒,亦叫烧刀酒、烧锅酒;根据这种酒酿造的工艺特点,酿酒业界有称之为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的;但在民间,更多的人则称之为白酒、白干、老白干等,这是因为烧酒的颜色区别于...

    89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图文]
    中国最奇怪的瓷器器形——花觚[图文]

    花觚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陈设瓷器,在民间主要用于插花,布置厅堂。它的造型多样,明代的花觚器形是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面是凤尾。至于,为何设置如此的器形,不得而知。人们通常把早期的花觚描述为“尊”。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很多陈设用瓷开始有了一定的实用功能。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经过明代嘉...

    170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