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乾隆时期奢华的青花粉彩工艺[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旖旖 点击 :

乾隆时期奢华的青花粉彩工艺 | 陶瓷作品鉴赏

乾隆时期奢华的青花粉彩工艺

乾隆一朝在清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奢华,其品种实际上不止文 献中记载的57种,而是要多得多,有很多品种是在试验当中,有的品种今天偶然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品种,比如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在乾隆时期 都做得炉火纯青。

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之所以烧造得非常精美、非常奢华,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唐英。唐英当时是宫廷派到景德 镇陶瓷窑口的一位督陶官,主要任务就是督造陶瓷的生产。他在景德镇督造瓷器,和窑工一起吃睡,由一个外行变成内行,极其敬业,当然也跟他的禀性有关。唐英 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做事非常谨慎,每次做完瓷器都要写奏折。

乾隆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已经75岁高龄的唐英给乾隆皇帝写奏折,申请 辞职:“奴才犬马,年齿七十有五,气血日衰,医药不能速效。伏念槯务窑工关系重大,现在虽有奴才儿子寅保随任帮办,唯是寅保究系少年,诸事阅历未久,奴才 自顾病事,淹缠一时,猝难痊愈,若不及早奏明,设有贻误,则奴才负罪益深,为此据实奏闻,恭请皇上另择贤员,到关接办。”唐英写这段话跟乾隆皇帝对他的要 求有关,乾隆皇帝想让唐英的儿子唐寅保接班,但是唐英在奏折中说他觉得儿子还是个少年,其实当时他儿子岁数已经很大了。唐英深知这里的责任,如果让儿子去 顶班,万一儿子做不好,就会连累所有人。所以唐英就奏请辞职,并希望皇帝另派高明。乾隆皇帝看了奏折以后非常感动,马上就批准了唐英的奏请。唐英得以告老 还乡,半年以后就去世了。75岁在古代已经算是高龄了,他从46岁起就接任督陶事,一直干了29年。

在乾隆一朝的陶瓷当中,署“唐英” 款的,有一些是着名的青花瓷器,上面写着“沈阳唐英”款;还有一种是墨彩的,上署“蜗寄老人”,这是他的自称,也叫“蜗寄居士”。凡是署这类款的都是唐英 自己烧造着玩的,非常雅,跟我们看到的那种皇家气派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体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和审美。

乾隆时期的烧造了很多精美的瓷器,其中有一件非常着名,它把乾隆时期的多种工艺集于一身,名叫各色釉大瓶,俗称“瓷母”。

从上到下,这件大瓶包括松石绿、胭脂红地彩粉、仿景泰蓝、仿哥釉、青花、金彩、仿松石釉、窑变、斗彩、豆青釉刻花、霁蓝描金、粉彩、绿釉、珊瑚红地描金、仿官釉和褐彩描金,共16种。

《陶成纪事碑》中记载,雍正年间共有57个陶瓷品种,这上面就用了16个。今天把它当作艺术品来看,可当时烧造的时候可是非常困难的。就像要把窝头、馒 头、发糕、花卷、包子等一屉蒸出来,其实不太容易实现,因为每种食物熟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把它们搁到一起蒸,窝头还没熟,馒头早就蒸开了花了。

烧造瓷器也有这个问题。瓷器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窑变、豆青釉、青花釉、青花都是高温釉,而粉彩、松石绿都是低温釉,必须两次入窑才能烧成,这当中就会有温差。要在最好的位置上把它们的顺序排出来,最后把它烧成,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技术。

这种大瓶经过了无数次试验,总共烧成了两个,一个在故宫博物院里收藏,另一个据说流落到了民间。这件东西在烧造中,颜色搭配非常困难,有极暖的红色、极 冷的青绿色,使用窑变得时候红色的面积偏大,使用上面的松石绿的时候面积就偏小,否则容易头重脚轻。今天看来这件东西没什么神奇的,但是在250多年前, 古人就有这样高超的技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相关文章

  • 比利时华人吴培的“文物回归梦”[图文]
    比利时华人吴培的“文物回归梦”[图文]

    明末清初之际,中国曾有上亿件瓷器被运往欧洲,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吸引了欧洲上流社会的关注,西方宫廷贵族竞相收藏,视若拱璧。明清外销瓷在中国瓷器烧造史和陶瓷贸易史上,有着独特的风格、独特的影响和独特的地位。不仅曾风靡欧美,如今在全球各大拍卖行也占有一席之地,许多著名博物馆也将其收纳展览,众多学者将研究中国明清外销瓷作为毕生的事业。2014年11月18日,比利时籍华人吴培创办的“明清外销瓷展览馆”...

    148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香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图文]
    香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图文]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鬲式炉内里 香炉是古人用以薰香取暖、除异味、添香气以及书房焚香,后多用于为神佛烧香。出香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汉六朝以后,佛教盛行,以焚香供神佛,寄托人们的情感,因而各种形制的香炉就多了起来。宋代焚香和祭祀的习俗更甚,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文人四艺,颇受文人喜爱。此时香炉比较小,以仿古式样的小型香炉最具特色。有的为开敞式,上面不加盖子,...

    138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充满情趣的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 丝绸之路的见证者[图文]
    丝绸之路的见证者[图文]

    图1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最近流传很广的一个词,它由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率先提出,也代表着我国重启丝绸之路的重大决心和重要意义。从汉代开始,我国就通过丝绸之路不断地与西方产生交流,两千多年来,它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很大贡献。当然,也留下许多“丝绸之路”的见证。昆仑奴——古代的“黑奴”(图1):这个现存洛阳博物馆,产于北魏时期的彩陶俑一头卷发,一看就是个“外国奴隶”的形象。对于这些外国奴隶,那时有一个...

    152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华夏收藏网讯 这是一把比较典型的胜利壶,宽16cm,高 7cm, 口径5.6cm, 底经 8.8cm,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胜利壶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专门制作的茶壶壶型,大多生产于1845-1946年间,造型扁平,胎质一流。胜利壶的特点是壶流根部战胜国国旗或书写“胜利”二字,盖钮多为象征胜利的拳头或火轮,为民国时期的顶级造型。此壶壶流根部铸有描红篆书阳文...

    122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图文]
    河南出土唐代陶塑拾珍[图文]

    初唐黄釉男俑 1992年巩义市北窑湾唐墓出土。陶塑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新石器时代的陶塑虽然造型小而质朴、简略,塑造技法比较稚拙,但已颇具艺术魅力。夏商时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进步,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日用陶器的造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厚葬风气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发生了变化,从欣赏品衍变为随葬的冥器,品种也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经秦汉、南北朝繁荣时期之后,到唐代,随葬的陶...

    192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德化白瓷犹如素颜女子[图文]
    德化白瓷犹如素颜女子[图文]

    白瓷小瓶 我问图片中的白瓷小瓶价格,藏友告诉我瓶很小,比大拇指高些,价格则几乎等于白送。心存疑虑地问藏友何故如此便宜,藏友告知这是以前买东西搭来的,没啥本钱,自己玩了几年了。这桩小业务在藏友的坦诚下顺利促成了。或许是藏友随意拍摄,我对小瓶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特别欢喜,只是因为它在一堆东西中很突出,才相中了它。收到小瓶后,在掌上把玩,却莫名地增加了一些欢喜。小瓶胎釉结合紧密,制作精细规整,可称得上是以小...

    164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精美复古陶瓷欣赏[图文]
  • 现代陶瓷的龟裂美[图文]
  • 老窑瓷: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瓷器[图文]
    老窑瓷:宋代五大名窑钧窑瓷器[图文]

    中国钧窑瓷器艺术研究者丁建中先生从中国瓷器窑口、釉下彩及窑变讲起。他说,由于历史原因,钧窑瓷器精品传世不多,形成了市场价格逐年攀高的趋势,在钧窑仿制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学习了解一些鉴定技法和掌握一些钧窑历史就成了收藏者所必备的知识。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在钧州境内今河南禹州市故名。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创烧于唐代兴盛于北宋经历宋金至元代。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境内有窑地近一百处...

    40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餐桌上的人体陶瓷[图文]
  • “疯狂”的瓶子——海丝路上的青花奇缘[图文]
    “疯狂”的瓶子——海丝路上的青花奇缘[图文]

    300年前的1717年,奉奥古斯都二世之命,600名全副武装的萨克森龙骑兵,在德国城市德累斯顿集合完毕,开拔前往普鲁士。这些后来让拿破仑胆寒的精锐部队,这一次出发,并没有作战任务。他们被奥古斯都二世选中为“交换物”,用以换取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收藏的百余件中国瓷器。这批青花大瓶也因此得名“龙骑士瓶”。这是奥古斯都二世疯狂痴迷中国瓷器的一个片段,是历史上欧洲人迷恋中国瓷器的一...

    32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锔瓷:残缺美的升华(组图)
    锔瓷:残缺美的升华(组图)

    锔瓷摄影/商报记者 杜国平 文字/商报记者 张凡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自然就有锔瓷这个修复瓷器的行当,歇后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讲的就是这个。锔瓷手艺历史悠久,起初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最早的可考资料就是宋朝的《清明上河图》。这门手艺,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还有印象,但是年轻人可能都没有见过。杭州钱塘江畔,年轻女匠人冯洁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慢慢重拾这门即将失传的技艺。两年前,冯洁还是一位爱画画、爱服装设计的...

    36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古瓷与阿拉伯瓷器的渊源[图文]
    中国古瓷与阿拉伯瓷器的渊源[图文]

    阿拉伯(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合处,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世界交通史上的特殊地位。阿拉伯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中国与阿拉伯民族的交往在公元前后就开始了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得知条支,并谴使该地。到8——9世纪时达到高潮。中国的丝绸与瓷器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所喜爱的奢侈品,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这条商路上,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驼队,还是“海上...

    181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宋瓷与明清瓷器的市场竞争今年突破顶峰[图文]
    宋瓷与明清瓷器的市场竞争今年突破顶峰[图文]

    宋瓷距离现在年代久远,鉴定、欣赏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很多人不敢去碰;明清官窑瓷器的特点好掌握,也容易辨真伪,所以一直是瓷器市场热捧的焦点,特别是康雍乾的瓷器,雅俗共赏,受众群大,像粉彩、洋彩是宋元明所没有的,价位比宋瓷高,也有其必然性。就明代官窑瓷器而言,也是到了这次的成化鸡缸杯,才打破了世界纪录。在我看来,尽管鸡缸杯拍出了两亿多港元,价位仍然是比较低的。早在十几年 前,成化鸡缸杯就已经拍出了...

    68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