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柿子 点击 :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英国陶瓷艺术家Beccyridsdel像久经手术台的外科医生一样为古瓷餐具做了一次外科手术,一次又一次的掰开表皮去窥视,去发掘陶瓷骨子里的这般细腻精美。从而来探索艺术的内在感知。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陶瓷艺术:陶瓷的破坏者 | 陶瓷科普

相关文章

  •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老窑瓷:全球名贵北宋汝窑瓷器盘点[图文]

    北宋汝窑碗:上有乾隆皇帝御笔题诗,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北京故宫镇馆之宝。目前北宋汝窑碗仅存世两件,另一件在英国达维德基金会,属严禁拍卖的 国家一级文物。此汝瓷碗高6.7厘米,口径为17.1厘米,足径7.7厘米。敞口微外卷沿,深腹、外撇足,足内有五个小支钉痕。北宋汝窑弦纹樽:身价数亿 堪称“汝瓷之王”,弦纹三足樽全球仅存一件,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是传世汝瓷中极为罕见的大件器,无价之宝。樽高12....

    34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青花瓷是如何扬名天下的[图文]
    中国青花瓷是如何扬名天下的[图文]

    英语中的中国叫“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随着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那么,中国青花瓷是如何扬名天下的呢?美术史学家曹星原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演讲。当中国瓷匠与伊朗陶工相遇大家一直以为唐代没有青花瓷。但是,1998年德国一个打捞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找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黑石号”沉船,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其中有4...

    1674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文房第五宝水盂是怎么回事[图文]
    文房第五宝水盂是怎么回事[图文]

    (原标题:神鸟显灵保平安)  “笔、墨、纸、砚”是人们公认的文房四宝,其实文房中还有“第五宝”,那就是水盂。此物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故在文玩类的工艺品中,属于品位较高的藏品。水盂有许多种材质,平日见到最多的要数瓷制水盂,各种通过玉石制作的水盂也并不稀奇,可是,玻璃材质的水盂恐怕就不那么常见了。图上这件清乾隆金星玻璃水盂,长21.5厘米、高15厘米。水盂呈天鸡形,鸭嘴、羊须、...

    152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民国藏品:夏日清凉陶瓷枕[图文]

    ◆ 鲁珉炎炎夏日,若是头枕一清凉枕头,想必会大大提高睡眠质量。现在的枕头品种多如牛毛,什么棉枕、药枕、竹枕、木枕。但在我国历史上很长时期,普通百姓多是用陶瓷枕的。老家曾有一间烧制陶瓷的厂,也曾烧制过大量的陶瓷枕头,只是名不见经传,不足为赏。可就是那个看起来还很粗糙的陶瓷枕,把我拉进了收藏陶瓷枕的“陷阱”,一发而不可收,而且还对研究瓷枕有着近似痴迷的程度。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开始大量生产,两宋...

    193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从宋朝温酒壶说起:那一场暖酒醉人的事[图文]
    从宋朝温酒壶说起:那一场暖酒醉人的事[图文]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陶瓷已经与酒结缘,出现了陶质酒缸和酒杯。从此,酒与陶瓷的关系紧密相连,相伴至今。两宋时期,世俗生活丰富多彩,饮酒之风盛行,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普通民众,不同阶层各呈精彩,在现存的两宋时期各大窑口器物中,酒器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主要有瓶、罐、壶、杯、碗、盆、缸等,反映出酒在两宋时期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饮酒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逢各种节日当然要...

    169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漫谈陶瓷装饰的八破纹[图文]
    漫谈陶瓷装饰的八破纹[图文]

    在众多的绘画纹样中,有一种较为少见的“八破”纹。“八破”又称“吉破”、“什锦屏”,景德镇陶瓷彩绘艺人俗称之“锦灰堆”,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种特别带有市井文化品位的民间绘画纹饰。这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的画面,纹式细致,大多是直接对实物的写生,追求形似逼真。表现出市民百姓的一种崇古复旧,追求风雅的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虽然影响在后期有所衰淡,但随着现代陶艺的崛起,又成为诸多陶艺...

    1816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绞胎瓷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其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特性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器型百变、釉色天成,绞胎瓷则是从胎土上别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奇葩。同时,它又是唐代河南巩县窑烧造的,继唐代白瓷与唐代三彩之后又一个闻名世界的陶瓷品种。绞胎陶瓷的出现,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 色瓷的束缚,开启了陶瓷的色彩篇章。一、“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

    80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闹中取“静”觅知音 荷叶香插寄情思[图文]
    闹中取“静”觅知音 荷叶香插寄情思[图文]

    一天晚上,我和朋友在古玩艺术品夜市上饶有兴趣地闲逛,突然,一件小巧精致的荷叶香插(见图)闯进我的眼帘,给我的第一感觉就仿佛是在喧闹的街市中偶遇“世外仙子”,有超凡脱俗之美姿。这件青白瓷小摆件,颜色青中带白,给人细腻莹润之感,看不出出品年代,但能看出产地是景德镇。造型为纯手工荷叶形,叶边翻卷着,非常逼真自然,荷叶中间的脉络刻画凝练、清晰可见。在荷叶中间,有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饱满舒张,花瓣尖上有凝重...

    87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单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图文]
    单色釉是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图文]

    单色釉,顾名思义指的是表面仅有一种颜色的瓷器品种。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单色釉是收藏家眼里的宝贝,代表了瓷器收藏的最高境界。那么单色釉瓷器的魅力究竟何在?其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今早已闻名遐迩的宋代瓷器,基本上都是以单色釉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而宋瓷这种以“简”为美的审美取向也影响了之后的明清官窑瓷器。比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

    153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藏古瓷文物欣赏[图文]
    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藏古瓷文物欣赏[图文]

    中国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东部的余姚市,地处市中心的古建筑群内。北濒杭州湾,南接四明山,与“舜江楼”和“通济桥”仅一步之遥。是浙江省文化厅批示的一家民营博物馆,藏品纵括西周、春秋战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越窑的代表窑址上林湖就位于余姚附近的慈溪市。越窑是中国瓷窑的开山始祖,是中国青瓷瓷窑的代表。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

    685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流落日本的唐宋艺术珍[图文]
    流落日本的唐宋艺术珍[图文]

    位于奈良市的东大寺正仓院里存有大量唐朝时传入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静嘉堂曜变天目茶碗 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孤品。白居易诗歌中提到的这种五弦琵琶宋代即已在中国失传。   谢 田 唐宋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往频繁,日本在全面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将大量唐宋艺术珍品带回了日本,由于中国战乱频频,朝代更迭,一些在中国已失传的文物珍品反而在日本得以留存,终成孤品。从这些珍贵的文物身上可以反观中华文化顶...

    186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晚明瓷片上铭款“文元”探析[图文]
    晚明瓷片上铭款“文元”探析[图文]

    我国的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结束,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消磨,仍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特产实物。在明清的遗存中,尤以匾额为盛,如题刻有状元、会元、解元、三元及第、拔元、优元、监元、贡元、文元等等,而在瓷器中就不曾书写这么多的名词,只是“状元及第”的款识多见,而其中有块带有“文元”款的瓷片(见图),遮住上面的“文”字,很多玩瓷人则都会猜是“状元”,这也说明了该...

    39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青铜器:汉代工艺铜镜鉴赏[图文]
    青铜器:汉代工艺铜镜鉴赏[图文]

    铜镜作为古代的照容用具,在中国约有4000年的历史。两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较之先秦时期,汉代铜镜不仅类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因使用开始普及,产量也空前增加。正因如此,在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在当时的青铜冶铸业中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汉代扬州制作的铜镜除了常规镜外,还制作特种工艺镜。目前,扬州发现最早的特种工艺镜是战国时期的“漆彩绘...

    40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唐宋时期陶瓷茶器中的儒家美学:中庸与和谐[图文]
    唐宋时期陶瓷茶器中的儒家美学:中庸与和谐[图文]

    宋代珍珠地划花高足杯□桃之图片实物为唐宋茶具特展展品品茗时静怡的心境,清幽的环境,雅致的茶器,包含着丰富的儒家美学思想。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可见,在古代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儒家所倡导的和谐精神。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 的属性所能产生...

    61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器[图文]
    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器[图文]

    图1-1 茶叶末釉兽耳尊图1-2 茶叶末釉兽耳尊底部款图2-1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图2-2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底部款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雅致。茶叶末一名最早见于清末寂园叟撰《陶雅》,书中称茶叶末为“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

    126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