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谊谊 点击 :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 | 陶瓷欣赏

越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体系之一,因处于越地而得名,其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北宋中期开始,越窑的制瓷工艺便停滞不前,且出现衰退的迹象。北宋晚期则是越窑的衰退时期,此时,越窑的中心窑场只有10余处,其他地区的窑址也寥寥无几,生产规模大大缩小,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至南宋初期,除低岭头、寺龙口等窑烧制部分宫廷用瓷和民用瓷之外,鲜见其他同时期窑业遗存。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停烧。

至于越窑为何衰落的原因,长期以来,各类专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由于吴越国政局改变了贡瓷政策,导致越窑青瓷的产销减少;有人认为,宋代盛行“斗茶”的风气,使产于福建的建窑黑瓷茶盏取代了越窑青瓷器,其他如汝窑、定窑、钧窑、官窑和龙泉、景德镇的瓷器,不仅数量大,而且成本低,从而造成越窑青瓷的衰落;也有人认为,南宋时北民纷纷南下,使绍兴一带人口激增,更多土地需要用来种粮,窑场用地相应减少;还有人认为,由于南宋茶叶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外销茶叶已成为增加国库收入的重要物产,种茶收入高于制瓷业收入,于是许多坡地陆续被用来种茶,大量窑场被开辟成为茶园。所以,越窑青瓷便渐渐销声匿迹了。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 | 陶瓷欣赏

其实,导致越窑青瓷盛极而衰的真正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讲到的部分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比如,大多数窑场建在坡地,与水稻种植没有很大的矛盾;饮茶毕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越窑青瓷产品不可能仅仅因为“斗茶”习俗的改变而被取代。至于越窑青瓷衰败的政治原因,也是站不住脚的。没错,吴越王钱镠(852—932)为了保持对北方中原王朝的进贡,曾经命令越窑青瓷烧造大批贡瓷。进入北宋以后,钱镠成为其属国,而“赵宋诸帝力戒奢侈,禁用金饰”,于是越地贡瓷数量大幅度减少,导致越窑青瓷日益衰落。”事实上,越窑青瓷不同于汝窑等官窑,维持越窑青瓷生产主要依靠民间的购买和海外出口,虽然越窑青瓷也承烧了部分贡瓷,特别是在吴越时期,但越窑青瓷的经营仍为民间经营,越窑青瓷的产品也面向民间销售,越窑青瓷作为民窑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既然是民窑,那么越窑青瓷受统治阶层喜好的影响就不是很大。

诚然,各地窑场的兴起加速了越窑青瓷的停烧,但并非越窑青瓷衰落的直接原因。因为各地窑场的兴起多在北宋晚期以后,而这时越窑青瓷早已开始走向衰落。从越窑青瓷衰落到元代以后景德镇窑大量出口之前,越窑青瓷的出口规模在国内是无与伦比的,在海外市场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 | 陶瓷欣赏

归根结底,越窑衰落的真正原因应当是资源和能源问题。窑场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瓷石原料,尤其是越窑鼎盛时期,连匣钵等窑具都是瓷质的,且一器一匣,这大大增加了瓷土的使用量,使得后期无土可用。

此外,龙窑所费木柴数量巨大,长此以往,难以为继。据记载,唐代,每座长度在10米左右的小型越窑每次烧窑需用木柴170多挑(1挑约合50公斤,共约8.5吨),一年以烧窑10次计,用木柴约85吨。规模较大的越窑长度多在40—50米左右,消耗340—425吨木柴。如此巨大的耗柴量,必然对周边生长缓慢的松木实施大规模砍伐,而宁绍地区多属平原丘陵地带,森林面积本来就较小,制约着越窑青瓷长期大量稳定的燃料供应。这是其一。其二,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唐宋之际正处于物候时期由第三个温暖期(公元600年到850年)向第三个寒冷期(公元850年到1200年)转变的阶段,年平均气温持续下降,不利于越窑青瓷周边森林资源的恢复。同时,江南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宁绍地区的森林破坏。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 | 陶瓷欣赏

陶瓷生产在古代说到底还是资源依赖型产业,窑场的区位选择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瓷石和森林资源丰富之地。对越窑来说,唐中晚期开始至北宋早期的鼎盛阶段,前后大概四百年不间断地消耗着有限的瓷石和木柴,使得北宋中晚期开始缺瓷少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越窑就像一个既缺米又缺柴的巧妇,烧不出饭来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目前普遍认为越窑至南宋时已停烧,但这不意味着越窑的窑业生产就此彻底销声匿迹。虽然瓷土和森林资源日益枯竭,但仍存在着一定量的瓷土和木柴以供部分窑场继续从事生产。或者有些窑场转而生产当地所需之砖瓦也是极有可能的,兼而生产一些质量较差的瓷质生活用具以及冥器,上林湖便出土有明嘉靖年间的青瓷墓志罐,说明当时的上林湖地区仍有窑场在从事生产。

最近在上虞傅家岭窑址发现有元代烧窑所留下来的部分标本(见图),带有明显的龙泉风格。出现这一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遗留在上虞的越窑窑工按照当时社会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观而生产的龙泉型瓷器,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是有部分来自龙泉地区的窑工迁移到了上虞,并按照他们的方式生产了一片瓷器。估计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从遗址所得标本来看,大多瓷片胎质粗劣,且采用刮釉叠烧的方式,质量较低,当以民用为主。

相关文章

  • 颜色釉:皇帝小主的私人订制[图文]
    颜色釉:皇帝小主的私人订制[图文]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雍正款黄釉盅,清雍正,口径6.7cm,足径2.9cm,高5cm。 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它在中国古陶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谓颜色釉瓷,是指在瓷器的釉料中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从而使釉料在不同的温度及焰 性中呈现出不同的色泽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历史上,许多时代都...

    196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连生贵子纹荷口瓶赏析[图文]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连生贵子纹荷口瓶赏析[图文]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连生贵子纹荷口瓶高62.5厘米、口径18厘米、直径19厘米、底足23厘米。其造型精美,线条流畅,画工繁复、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体形饱满。由于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常有未烧透的孔隙和铁质斑点,烧制时稍有些歪斜。荷口状的口部和足部绘有连草纹,首尾相连,颈部纹样是钱币纹,中间主题纹样为婴孩在荷花上嬉戏,从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个体态丰腴的幼儿...

    51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代花釉水注桃之文河南民间珍宝档案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大河收藏》周刊联合推出唐宋茶具特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 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 荣,中国的茶叶经...

    14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教你识别瓷器中的茶器 [图文]
    教你识别瓷器中的茶器 [图文]

    话说,茶杯的名字通常都跟它们的形有关,釉、纹饰、工艺也决定一部分,但今天要说的杯的名字是跟它们的形相联系的,多数是青花杯的杯名,有些杯名也可以用到其他的杯上,茶杯有叫杯,有叫盏,有叫碗,有时它们也可以用来喝酒。盏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天目杯又有叫天目盏,建盏。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

    20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赏析:同根生 殊途归[图文]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赏析:同根生 殊途归[图文]

    图一赵雄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左(下同):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右(下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79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图文]
    明代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图文]

    明代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业的"黑暗时期"以后,成化景德镇官窑瓷业进入了明代瓷业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永宣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创烧产 品、仿古制品也陆续涌现,尤其是斗彩的成功烧造,更为成化制瓷业增添了时代艺术特色,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局面未能保持到弘治时期,朝代 的更迭使瓷器的烧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厂窑事很快地由"盛"转而为"衰",这种转变集中反映...

    46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瓷板画:古代瓷器的制作过程[图文]
  •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比利时折纸陶瓷[图文]

    AnnVanHoey是比利时的一位陶瓷设计家,她的作品是代表作品是"MomentsofGrowth"系列来源于折纸工艺的系列陶瓷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品。(泥土色是陶瓷是MomentsofGrowth系列),设计师是希望保持陶瓷的简洁性,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保持泥土最纯朴自然的气息。...

    1311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上合总理会礼品更重传统柴烧工艺[图文]

    12月14日至12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市举行。此次会议是2015中国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也是首次选择在内陆城市郑州举办。此次会议,郑州的方方面面都已作好万全准备,而对于此次会议礼品最终确定大宋官窑柴烧作品作为礼品赠送与会各国总理。由于此次会议在郑州召开,礼品的选择首要便是中原特色。钧瓷作为五大名窑之首,是我国的陶瓷中最具特色的瓷种,特产于河南禹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92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吴火林陶瓷艺术的精气神[图文]
    吴火林陶瓷艺术的精气神[图文]

    吴火林陶瓷作品吴火林,男,1964年4月7日生于江西景德镇,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1979年9月至1984年在景德镇景兴瓷厂美研室工作,曾得益于著名陶瓷名家张松茂、方复、黄卖九、王隆夫、陆如、黄扬、何叔水等老师的指教。1984年考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和研究,其擅长工笔粉彩花鸟.人物及综合装饰。作品清秀、精致、生动自然,传统手法于现在装饰相得...

    39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现当代陶瓷艺术品拍卖会精品欣赏[图文]
  • 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汝窑的故事[图文]
    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 汝窑的故事[图文]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之首,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由于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年之际举办“清淡含蓄”汝瓷大展,又让汝瓷整 体回归收藏界视野。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看不够的雨过天青色汝窑传世品的数量稀少,历来受人喜爱,宋徽宗赵佶曾经写过一首有...

    85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图文]
    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图文]

    五代耀州窑天青釉瓜棱罐学术界收藏界认可度较为一致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天青釉从五代耀州窑创烧开始,在中国陶瓷史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誉为代表着中国陶瓷的最高审美价值。而北宋汝窑更是把天青釉推往了历史的高峰,对后世单色釉瓷影响巨大。因此可以说,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是必然的。■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孙林 整理天青色只能是一个青中泛蓝的色系范围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

    39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用放大镜鉴别古瓷[图文]
    用放大镜鉴别古瓷[图文]

    明成化青花十六罗汉宽肩长盖罐,高18公分(同庆堂珍藏) 明成化青花十六罗汉宽肩长盖罐,高18公分(同庆堂珍藏)高倍的放大镜是鉴定的重要工具。曹兴诚先生,不但是台湾收藏界的知名大家之一,更经常荣登世界百大收藏大家之列中,唯一华人在世者,这次大会他是主委,有专文刊登在大会论文集中,大会并且安排他在23日上台演讲,题目是:如何避免买到赝品。曹先生上台讲的内容,却与论文集中相同题目的内容不同,他讲的是实...

    65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青目克世的陶瓷艺术:巴洛克和哥特式的结合在陶瓷中的诞生[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