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打磨农具五十载 收藏木器传后人[图文]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小不点 点击 :

打磨农具五十载 收藏木器传后人 | 艺术品资讯文业成最大的愿望是开设一个木器农具博物馆。何俊 摄

木桶、木犁、木耙、木水车……在宝安区松岗街道的居民文业成家里,收藏着上百件现在已比较罕见的木器农具。文业成生于1945年,今年71岁,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文叔”。

文叔不仅是一个木器农具收藏爱好者,还是一个与木头打了50多年交道的木匠。早在1962年,文叔就当起了木匠,成为当时颇有名气的“师傅”,从他的手中 打磨出了无数件既精美又实用的木器农具。退休之后,文叔依然没有放下他的木器情节。为了不让木器农具在现代社会失传,他四处寻访,收集遗落在各家各户中的 木器农具,至今已收集了上百件。他的木器农具制作技艺也被宝安区政府评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文叔最大的愿望是开设一个“木器农具博物馆”,将这些世代相传的、见证了深圳农业文明发展的木器展示给世人看,也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供观赏、可供怀念、可受教育的文化遗产。南方日报记者 崔洁 通讯员 邬云 唐经纬

1。方圆十里知名的“木器能手”

1962年,因为家里穷,刚上初一的文业成进入松岗农具厂当了一名学徒。那时候,松岗还是农田地带,到处都需要使用木器农具,文业成的学徒一当就是三年。

第一年一个月挣18元,第二年20元,第三年22元,三年后,文业成通过考核,成为了松岗木器厂一名正式的工人。文业成还记得,他做的第一个成品是一个施 肥用的小桶。“刚开始我们还不能做太大的,要慢慢地从小到大。”文业成说。那时候,松岗木器厂生产的木器在宝安排名第一,20多个工人不但要解决松岗本地 区的农具,还要解决坪山、淡水、龙华等边远山区的农具,文业成一个人就负担着松岗数个自然村的农具生产任务,是方圆十里知名的“木器能手”,每个村子还都 派了青壮年来给文业成当学徒,为木器厂增加新的劳动力量。

繁重的任务使得工作异常艰苦。文业成回忆,那时候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最少都要工作8个小时,晚上还要加班,所有农具都要靠手工打造。工厂还经常停电,可 就算停电了也不能回家,只能在做工的木凳子上躺一会,随时来电了随时开工。“最忙的时候,20个晚上几乎没怎么睡过,早上6点起床,1个小时背毛主席语 录,7点到11点是生产时间,中午休息一个小时,还经常帮村里人修修农具,从下午1点到5点又开始忙了,下了班参加2个小时的义务劳动,吃完晚饭开会,一 直到晚上10点多又要做工了,一直到半夜。那工资有多少呢?31块1毛,十几年都是这样。”

在文业成的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制作木器农具的工具。“这种鲁班尺深圳应该只有这一把了。”文业成手中的尺子,竹子做成,两头有节,这是他当学徒时根据 老师傅留下的鲁班尺做的,那时候定制很多木器的农具和家具都需要用到它。文业成的柜子里,还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木刨,有些是老师傅送给他的,有些是自己做 的,最长的已经有65年历史。

2。花费上百万收集百余件木器农具

那个年代,虽然松岗木器厂生产农具的任务重,但丝毫没有放松给工人的要求。“我们做木器农具,对工艺要求非常高。我们做木桶、做木凳,有一点不光滑就要返工。”文叔回忆。由于技艺出色,他还当上了车间主任和验收员,专门负责检验农具质量,指导青年工人生产。

改革开放以后,宝安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松岗不再是农村,木器农具也开始被慢慢被淘汰了。松岗木器厂关闭后,文叔被安排到了电机厂工作。但每当想起那些 木器农具,他都很怀念:“我做农具做了几十年,现在农转非,深圳没有农田了,农具很容易失传,我的师傅和很多当年的同事都去世了,会做的人也不多了。如果 我不做点保护性工作,后人可能就再也看不到木器农具了,太可惜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文叔开始四处找寻木器农具。他一次次走访周边的农村,又向朋友放出消息,哪里有农具就告诉他花钱买也可以,他还自己动手,做出了不少现在已无法收到的农具。

收集农具是件很困难的事。农转非以后,松岗的很多木器农具都被当柴火烧掉了,即便附近的农民家里有一些,也大多舍不得送人,这种情况下,文叔就让农户出 价,多少钱他都愿意买。文叔还不惜重金,请一些老师傅出山做农具,“有一年,我花了一万多元请一位80多岁的老师傅做了一个磨豆腐的农具,现在老师傅已经 过世了。”文叔说。他也还记得,曾想收集一架明朝后期的水车,但水车是主人的传家宝,多少钱都舍不得卖,但那台水车实在太漂亮了,最终文叔还是花大价钱、 不计成本地把水车收了回来。

很多农具收回来以后,因为年久失修,破破烂烂,文叔就亲自动手维修,“很多老师傅已经过世了,如果我不修,就没人会修了。钱可以慢慢赚,这些东西没了就没有了。”说起这些,文叔总是无限感慨。

多年下来,文叔收集到的木具农器已超过百件,花费在这方面的费用也已超过百万元。

3。“我不做,就没有第二个人去做”

在收集木器之外,文叔还用几年的时间制作了两本木器农具图册。翻开图册,里面是用铅笔绘制的大大小小的农具,并且用工整的蝇头小字标上比例,在旁边列出材料名称、制作方法和工具用途。

在文叔做木匠时,工厂是没有设计图的,大多都是依靠经验去做,但是,为了更详尽地展示木器农具的结构和制作工艺,文叔愣是凭借着记忆和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自己画出了各种木器农具的结构图,希望和收集到的农具一起,留给后人。

多年来,不是没有人劝过文叔,让他放弃这件事,安安心心地度过晚年。他的老同事老朋友退休之后,大多打打麻将,旅旅游,有时候也会约文叔一起,但是他都拒绝了,继续埋头在木器农具研究之中,孜孜不倦。

为了保存农具,文叔在家附近租了一间仓库专门存放收藏的农具,但由于仓库地势低洼,雨水又多,农具很容易受潮。而仓库面积不大,很多农具都杂乱地堆放在一起,也不利于农具的维护和管理。

现在,文叔最大的理想就是把这些农具从自家的仓库里搬出来,在松岗建一个木器农具博物馆,博物馆中再陈列几个木工制作的体验点,让参观的人能体验到木工技艺。“农具博物馆会告诉现在的年轻人过去农民是怎么生活和生产的,对松岗、宝安、深圳都很有教育意义。”

不久前,“木器农具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宝安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文业成是传承人。而文叔,还在“建设木器农具博物馆”的路上跋涉着。

文叔说,木器农家具的种类一共有300多种,他现在只收集到了100多种,要将300多种全部收齐估计至少还要五年时间。“相当长的时间我们都用这些农具 种田,在这个年代已经没有了,老工人也去世了,我们是最后一辈。农具收回来以后还要维修,工作量很大,但是如果我不做,就没有第二个人去做这件事,这些都 是教育下一代的财富啊!”

相关文章

  • 四朵在藏品上盛开的奇葩[图文]
    四朵在藏品上盛开的奇葩[图文]

    清乾隆掐丝珐琅宝相花炉春日里花朵竞相绽放,到处都是赏花的游人。色彩缤纷、千娇百媚的花朵激发着人们的创作欲,使人们描绘出无数的花卉纹饰;而古代工匠更是了得,他们甚至还创作出四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花。您要想近距离观赏这些“奇葩”,恐怕得去趟博物馆了。宝相花对明清瓷器有些许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说过宝相花,比如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永乐影青宝相花纹碗、明成化青花宝相花纹碗等。瓷器上的宝相花形似莲花,繁若牡丹,一...

    904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武汉顶级藏家年烧4万玩人偶[图文]
    武汉顶级藏家年烧4万玩人偶[图文]

    图片资料图片资料图片资料楚天金报讯本报记者肖丽琼如果你心目中的人偶还是芭比娃娃、变形金刚一类的简单玩具,那你就OUT啦。让李小龙PK甄子丹,或是终结者对阵钢铁侠吧,在武汉高端人偶玩家们的收藏柜里,这些场景都可以随手搭配出来。这些价格数百元至几千元不等的人偶,多是经典的电影和卡通人物,身上所有关节都能活动。他们穿着属于自己的潮服,端着有型的武器,连身上的血迹和伤口都那么真实。他们不会乖乖呆在...

    1014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41.3%受访者会去博物馆画廊看艺术品展览[图文]
    41.3%受访者会去博物馆画廊看艺术品展览[图文]

    漫画:朱慧卿现代人对艺术品的关注越来越多。此前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受捧即可见一斑。很多年轻人还会关注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品鉴和收藏。近日,中国青年报通过益派咨询,对2013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41.3%的受访者会去博物馆、画廊等看艺术品展览。对民众来说,“反映现实、技法创新、承袭传统”是最受欢迎的当代艺术品特征。对艺术品的关注和品鉴,既能提升美学修养,也会受到文化历史的洗礼。...

    1989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镌刻在瓷器上的爱情[图文]
    镌刻在瓷器上的爱情[图文]

    宋徽宗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中国帝王史上的风流人物,要数宋徽宗赵佶名气最大。一生沉迷在书画之中,不爱江山爱丹青的宋徽宗,在美人面前,且先不论在小说或演绎中世人皆知的他与李师师如何,今天说一下徽宗与他的一位爱妃——刘贵妃的爱情故事及与他们相关的瓷器。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文化与艺术成就最辉煌的朝代,无论是书法绘画、词赋还是瓷艺,均达到了高峰,独步诸朝。宋徽宗本人,也是一位十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独...

    51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图文]
    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被日本宪兵关押:灌水是常事[图文]

    【人物小传】李苦禅(1899—1983)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山东高唐人,原名李英杰,后改名英,字励公。抗战时期,为中共晋察冀中央局社会部黄浩地工组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史迹寻踪】李苦禅先生居住的柳树井2号,曾经是北平地下党的联络点。柳树井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嘉祥里,西止复兴门南。明代...

    145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三成受访者相信末日 专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肤浅[图文]
    三成受访者相信末日 专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肤浅[图文]

    胡光伟。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接受本报专访,末日消费有市场只因市民“怕吃亏”《参考消息》报道:一家网站说,咨询公司益普索询问21个国家的民众如何看待世界末日,结果五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相信,这个比例远远高出其他20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另外一家网站的调查,称30%的中国人都相信世界末日。“抢蜡烛”风波,甚至还有人提前处理全部家产,为什么民众如此信...

    94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杨贵妃赠给日本的御用琵琶保存完美[图文]
    杨贵妃赠给日本的御用琵琶保存完美[图文]

    有人说,如今要看最丰富、最准确的唐朝建筑和文物,必须到日本奈良。最近,日本正仓院展出了天皇密藏1300年的琵琶,一把“御物”正当年唐玄宗和杨玉环共同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紫檀五弦琵琶正仓院是一个有特殊防潮措施的木造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调整湿度功能的珍宝陈列馆。它迄今保留最全面、最丰富、最有价值的唐朝艺术品宝库。并且多数是中国唐代东渡的文物珍品,是由当年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带回皇室典藏的:各...

    1940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16世纪老扑克起拍价40万 由马粪纸制成[图文]
    16世纪老扑克起拍价40万 由马粪纸制成[图文]

    在昨天开幕的第七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上,老版《岳飞传》洋画扑克唤起不少中年人的儿时记忆。一副看似普通的扑克牌,起拍价竟达到40万元。昨天,第七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在武汉蓝天宾馆举行,300多名扑克收藏爱好者,围在这副“天价”扑克牌展台前,细细欣赏,赞不绝口。16世纪老扑克起拍价40万元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扑克收藏活动委员会和武...

    916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宋代的一盏茶里有这些大讲究[图文]
    宋代的一盏茶里有这些大讲究[图文]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审安《茶具图赞》中所附12件茶具图◎月满天心自唐代的陆羽之后,茶文化源远流长,宋徽宗是个艺术家,爱画爱茶爱琴爱书法,他以一国之力将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经过千年沉淀,这一切都尘封在了史书中。如今《梦华录》的热播,又一次引领观众走入了宋代的茶文化。《梦华录》主角开着茶坊,演绎着现代人眼中的宋人风情,那么宋代的茶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茶坊夜间不打烊,有的专供女士《...

    1215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乾隆与御制西湖名胜图诗彩墨的渊源[图文]
    乾隆与御制西湖名胜图诗彩墨的渊源[图文]

    彩墨之三潭印月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18世纪,乾隆皇帝曾七次巡幸江南,四次驻跸西湖,西湖之湖山胜景,在乾隆的心中,已非诗文书画所能尽述,不仅将“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之境移筑于京师乃至塞北,亦以西湖为题,置清供文玩,常设案头,朝夕相伴,御制西湖名胜图诗集锦墨即是其一。徽州于皖南川谷之中,三面踞江,山水奇峻。唐宋以降,人文渊薮,不仅“彬彬称为东南邹鲁”,亦蕴藉着深厚的徽商文化,民多执艺。...

    124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植树节 让我们谈谈树的艺术[图文]
    植树节 让我们谈谈树的艺术[图文]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3月12日是我国每年一度的植树节,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美化家园,不让地球去流浪。关良《植树》成交价:2,500,000 港币 (约208万元人民币)香港苏富比2019年10月我国的植树节最初是在1915年,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

    845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贩卖故宫国宝惊人内幕[图文]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贩卖故宫国宝惊人内幕[图文]

    溥仪清逊帝溥仪4岁即皇帝位,在位仅3年,宣统王朝便土崩瓦解。但溥仪却在此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小朝廷中,宣统年号一直在这里使用,因此,从1909至1924年11月溥仪出宫,这15年的宣统时期,溥仪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满怀复兴帝业的“壮志”,大量宫廷字画、书籍、珍宝便在这一时期流失宫外。流失宫外的珍宝古物,至今还没有一份翔实的统计,估计数目惊人,其价值也无法估量...

    406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为弘扬民族文化而潜心收藏的大家——吴应骑教授[图文]
    为弘扬民族文化而潜心收藏的大家——吴应骑教授[图文]

    《名家简介》吴应骑,男,I942年出生扵重庆市,1965年至1978年在新疆《昌吉日报》从事编辑工作,l978年报考中央美院美术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到四川美术学院创办《当代美术家》杂志,任编辑部主任,主编,创办《四川美术学院》报,任主编,同时兼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馆长,四川美术学院美术设计研究院院长,重庆画院院长。1999年调任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重庆大学美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教...

    1435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当时尚遇见艺术[图文]
    当时尚遇见艺术[图文]

    MCM邀请艺术家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源地进行探访,汲取灵感为品牌推出一系列颇具风格的丝巾。早前的上海首届艺术双周展上,“大黄鸭之父”、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的最新作品“大粉猫”备受关注,而在它旁边由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冠名的专题博物馆也在如火如荼地迎接参观者。如今,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再也不是财大气粗的...

    771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千年绝技只传女人 把绸缎变成雕塑[图文]
    千年绝技只传女人 把绸缎变成雕塑[图文]

    山西交城县有一个家族,上千年来掌握着一种绝密手艺,只在家族的女人里传,一代一代从没有断过。这个家族的女人可以把绫罗绸缎编成精美的浮雕!绝技一直在这个家族女人的手中传递,一代接一代。这门手艺手法相当复杂,有的作品需要一年或更长时候才能完成,真正的工匠精神。这种手艺叫堆绫,需要女孩子从小学。现在传到了57岁的解爱英手里了,她的女儿早己开始了做女红。交城堆绫是结合绘画、剪纸、刺绣等工艺,按设计图案...

    462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