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代的一盏茶里有这些大讲究[图文]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丰丰 点击 :

宋代的一盏茶里有这些大讲究 | 美术品资料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宋代的一盏茶里有这些大讲究 | 美术品资料

审安《茶具图赞》中所附12件茶具图

◎月满天心

自唐代的陆羽之后,茶文化源远流长,宋徽宗是个艺术家,爱画爱茶爱琴爱书法,他以一国之力将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经过千年沉淀,这一切都尘封在了史书中。如今《梦华录》的热播,又一次引领观众走入了宋代的茶文化。

《梦华录》主角开着茶坊,演绎着现代人眼中的宋人风情,那么宋代的茶文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茶坊夜间不打烊,有的专供女士

《宣和北苑贡茶录》里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武夷山北苑的御茶园不能再囿于传统上贡的龙凤团茶,必须跟着皇帝的心思变花样,以悦龙心,至少精制了几十种贡茶,供这位颇有艺术修养的皇帝品味,白茶、龙园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

由皇帝带领,两宋时期从皇宫到民间,茶都是生活必需品。王安石在《议茶法》中写道:“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东京梦华录》记载了东京茶坊的盛景:“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甚。”夜市的茶坊非常热闹。南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也记录了江南的茶坊:“临安,处处各有茶坊。”

北宋时期,夜市繁华,茶楼至夜营业,游客熙熙攘攘,甚至还有专门供女士喝茶的北山子茶坊,里面有仙洞、仙桥,出门游玩的女人们,夜间就去那里喝茶、享乐,风气十分开放。

北宋,商业街的茶坊内不但供应茶果,还挂画、焚香、插时令鲜花,将茶与生活美学完美统一,是会友闲谈,吟诗作赋的清雅之地。

茶坊精致而风雅,价钱也贵。也有那底层穷人没钱进入茶馆享受,他们也爱喝茶,于是街上又出现了提壶叫卖热茶的小贩。

宋人离不开茶,贵族、文人出行,也都有茶童挑担备齐整套点茶工具,茶叶泉水之外,还有如炭炉、汤壶、茶盏……

茶坊众多,饮者无数,具体到一盏茶的细节,与我们今天泡的茶却完全不同。

制茶器具里的“十二先生”

宋代的茶,先要磨成粉,过程十分繁琐。

刘松年有一幅画《撵茶图》,画的是一群文人雅集。画中有一个情景,很好地还原了宋代的磨茶过程,在众人琴棋书画的风雅场景中,左下角的一位男性跨坐在长方形的小几上,小几前方有一个手推小磨,小磨中是炙干的茶叶,男子左右摇动小磨把手将茶叶磨成粉末。他旁边放着茶帚,用来扫茶粉,收入容器。这个将茶磨成粉末的过程,是宋代喝茶的准备工作。

文人聚会,琴棋书画之外,自然要饮茶,研磨茶粉需现场进行,以此保护茶叶的鲜香。

撵茶,是制茶过程的中间环节。

制茶器具繁多,先有茶笼,保护远方运来的茶叶不受潮湿;后有茶钤,用来炙茶,文火将茶叶烤干;再用砧椎来碎茶;茶叶碎后,才用到茶碾,就是《撵茶图》中的磨茶工具,将茶叶一点点磨成粉末;接着用茶罗,磨碎的茶末要用细罗再筛一遍,获取更细腻更纯净的茶粉。

到茶罗这一步,茶粉就制好了。茶粉完成,准备茶匙(量粉)、建盏(盛茶)、执壶(热水)、茶筅(击拂),才算材料备齐。

北宋画家文同有诗句:“惟携茶具赏幽绝。”宋代,爱茶人追求茶具的名贵。南宋审安老人著作《茶具图赞》,用线条勾勒出十二件茶具的模样,还按照宋代的官制对茶具进行“授衔”,称为“十二先生”。十二件茶具分别是:金法曹(茶碾)、漆雕秘阁(茶托)、石转运(茶磨)、汤提点(汤瓶)、竺副帅(茶筅)、陶寳文(茶盏)、罗枢密(茶罗)、木待制(茶臼)、宗从事(茶帚)、韦鸿胪(茶笼)、胡员外(水杓)、司軄方(茶巾)。

这些文人虽弱,冒险取水烹茶却绝不含糊

茶文化兴起之后,水便不可或缺,一盏茶,无非是茶与水的组合,茶要品质,水也不能含糊。

陆羽在《茶经》中写下了煮茶之水的标准:山水、江水、井水。水分优劣,怎么取水,到哪里取水,直接关系到茶的品质。山泉水,要取源头缓慢流动的水,而水流湍急的部分不能饮用,他说会得颈椎病;霜降之前的山泉水也不可取,有细菌;江水,则要取人迹不到处的,江心水为上;井水又相反,不能取冷僻处的,要取人群密集饮用的水。

苏轼是个无茶不欢的人,他不但发明了提梁壶煮茶,对饮茶水也极其重视。一个月圆的晚上,他睡不着想喝茶了,但是家里的井水不够完美,于是半夜时分,他提着容器,亲自到江心舀活水回来烹茶。那一夜,他小心翼翼地来到江心,弯腰取水,脚踏钓石,手握水瓢,舀江水灌进容器,然后踏着月色回家,生炉子,煮茶,一直看着那茶翻腾起乳白色的泡沫,香气满室。

然后满足地写诗记录:“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香茶入腹,半夜取水的危险与累烟消云散,就是这么执著。

苏轼所取的江心水只能算中等,但这是他所处之地最好的水了。

煮茶,第一好水是山泉水。讲究水质的宋人,不放过一丝可取山泉煮茶的机会。

《西游记》第六十六回写到的盱眙山,风景绝佳,山中有淮水玻璃泉,此水煮茶精妙,是第一等好水。杨万里的茶诗《题盱眙军玻璃泉》便写他居于此处时,不辞辛苦登山取水煮茶:“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熔出玻璃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从事不浇愁肺渴,临泓带雪吸冰花。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陆游也爱茶,这些文人虽弱,冒险取水烹茶却绝不含糊,他写“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真可谓“望好水兴叹”。因为泠水非常难取,要体力,要耐心,还需要时机,年纪大的人根本就望尘莫及。

大宋年间,市井繁华,生活安稳精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水丹青高手宋徽宗可在茶汤上“画”星月

宋人爱茶,既有独自小憩,也风行聚会斗茶。比起闹哄哄的酒局,宋代的斗茶风气十分风雅有趣。

宋代斗茶以点茶为主,点茶时,先烫盏,盏热而汤花不容易浮,然后将茶粉置于建盏内,一手执壶注入少量开水,另一只手以茶筅迅速击拂茶汤,将盏内茶末击打如膏状,继续加水,再次击拂,点水七道为最佳。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也可称为运筅,汤花就是最后的效果。

斗茶的结果是大家一起品评参与者的茶叶优劣、水质如何、汤花可白、咬盏是否持久,是从茶叶、用水、技艺、香气等全方位的考验。

点茶最高妙的地方,是宋徽宗语:“调如融胶,环注盏畔。”点茶的茶汤是乳白色的,越纯白越上品,而以黑盏相配,极简又极高级的黑与白组合,正是宋代的审美。

点茶最高妙者,不但茶汤咬盏持久,茶水清香幽漫,还能用清水在乳白的茶汤上点画出图案,叫做茶百戏,也叫水丹青。

茶百戏见功力,见审美,能在茶汤上以清水点出各种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甚至是整句的诗句。《清异录》中记载名僧福全,能够在每盏茶中点出一句诗句,四盏茶就凑成一首诗,十分神奇。宋徽宗也是水丹青高手,他点汤的时候,可以使茶面上浮出朗月疏星,意境高妙。

茶汤里的配料最多能有二十几种

点茶、茶百戏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普通百姓没有这个需求,底层人喜欢“茗粥”。

《都城纪胜·茶坊》记载南宋的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吴自牧写的《梦粱录》也记录了茶坊冬天卖七宝擂茶:“今杭州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撒子、葱茶,或卖盐豉汤。”

擂茶与文人的点茶、茶百戏大相径庭。擂茶用料十分丰富,即把茶叶、芝麻、米、老姜、花生仁等许多食物放入陶罐,用杵不断舂捣,直到将全部的东西都碎成泥,等茶擂好了,变成膏末,将膏末放进铜壶,加水煮开喝。

也有的擂茶会加入各种草药捣碎,所以一壶煮好的擂茶黏稠料足,可做食物充饥,可做茶来解渴,也可做药饮治病。

《水浒传》中王婆就是在清河县紫石街开茶坊为生的。王婆卖的茶,也类似擂茶,西门庆对茶的要求是要甜些,于是王婆:“点道浓浓的茶,抓了白松子和胡桃肉放进去。”

《金瓶梅》中也不喝清茶,每一回目中出现的茶,都是加了各种坚果,甚至是水果煮出来的,最多的一次,茶汤里的配料有二十几种,喝茶时,将这些配料也一起吃下去,像吃粥一样。

江南的七宝擂茶滋味更加复杂,各种食物之外,还要加盐、花椒、酥油饼等,混合煮成茶粥吃。

擂茶可食可饮,《水浒传》是宋代故事,却是明人所写,明代的阿婆茶,加栗子、炒好的白芝麻、橄榄、胡桃等与茶同煮,依然有宋代七宝擂茶的影子。

宋代的茶,以茶为载体,将生活与美学融合在了一起,既注重茶之实用,也品味茶之高雅。

相关文章

  •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小伙用200根烤串竹签造埃菲尔铁塔近1米高(图) 据中新社电 河南安阳滑县的小伙子小谢近日火了,他为了讨女友欢心,花费一个月时间用烤串的竹签做出了一个近一米高的埃菲尔铁塔。技术流的恩爱秀让女网友们对“别人家男友”眼红不已,“竹签埃菲尔铁塔”还上了微博热搜话题。到浪漫之都巴黎登上埃菲尔铁塔是不少女性的梦想,小谢一直想带女友去见识一下,但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他干脆自己动手画...

    627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北京展示前官员狱中书画:黄光裕等获评标兵[图文]
    北京展示前官员狱中书画:黄光裕等获评标兵[图文]

    赵凤一曾经是一位正处级干部,其油画作品展现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昨天,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墨香艺韵重塑新生”服刑人员“光明行”书画手工艺作品展开幕式。本市所属各监狱服刑人员狱中创作的74幅书画作品首次面向全社会正式展示,其中包括前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在内的几名职务犯罪的服刑人员的书画作品。现场前官员作品唱主角昨日上午9点...

    1803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这才是真正“虎尾天赞”[图文]
    这才是真正“虎尾天赞”[图文]

    图一 放大图图二 放大图图一 青铜质 (直径21.6mm,厚1.5mm 重3.9克)图二 青铜质(摘自《古钱大辞典》)图三 放大图图四 放大图图三 青铜质(直径21.9mm 厚1.5mm 重3.6克)图四 青铜质(21.2mm 厚1.7mm 重4.1克)丁福保先生在《古钱大辞典》中,共载有四枚天赞通宝小平钱,除一枚系伪品外,其余三枚均为真品,钱文隶书旋读,其突出的特点是“通”字走之末端向上撩...

    111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唐代海兽葡萄镜上的“舶来品”[图文]
    唐代海兽葡萄镜上的“舶来品”[图文]

    唐代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海兽葡萄镜就是唐代铜镜最引人注目的镜类,它的纹饰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被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多谜之镜”“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海兽葡萄镜是中国古代铜镜制作的最后一个高峰,被誉为是中国铜镜艺术皇冠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是中国4000多年铜镜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镜种之一。其价格在拍卖市场上屡创新高,是无数铜镜收藏家、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这种繁缛...

    1385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梵高巨作《星夜》竟藏天文大秘密[图文]
    梵高巨作《星夜》竟藏天文大秘密[图文]

    首图来源:wikicommons流体力学和油画?两者看似没有关联,但科学家意外在梵高的名作《星夜》找到了答案。分享具有意义点子的TED,近期制播相当有趣的影片,当中将我们以为没有太多关联的科学和艺术放在一块,并解释了相当有趣的故事和现象。你懂流体力学吗?或是你是个对物理天文没有涉猎的艺术爱好者?TED 的影片从科学出发,一步一步告诉我们学者们的发现。就算不是艺术爱好者,听到“星夜”二字时,...

    47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明嘉靖青花火轮纹罐中信仰的迁移[图文]
    明嘉靖青花火轮纹罐中信仰的迁移[图文]

    明嘉靖青花火轮纹罐明嘉靖青花火轮纹罐(原标题:明嘉靖青花火轮纹罐)罐高11.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7.2厘米;“法轮是佛家八宝之一,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中央八根菱形轮辐代表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教的八件大事”。(参阅《中国通史》)从该罐主题纹的构图上可见,法轮所占画幅的比例,较成化、弘治朝有明显收缩。而法轮周边的火焰纹,所占画面的比例却相当大,可见人们的信仰已有了新的迁移...

    101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古代皇宫门禁森严连厨子都有腰牌[图文]

    明代厨子铜牌(原标题:明代厨子腰牌)古代皇宫门禁森严,须持证出入。腰牌是中国古代官吏系在腰间证明其身份,常用作出入宫廷备查的通行证。故而又称“穿宫牌”。明代对官吏所佩带的腰牌有严格规定,不同级别、身份的官吏佩带不同制地、形制的腰牌,不得僭越,无牌不许擅入宫禁,违者治罪。而厨子作为最贴近皇帝的人,关系皇家安危,所以对他们的管理要求格外高。笔者收藏有一件专用于厨子使用的腰牌(见图)。此腰牌直径1...

    1851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大雅斋”瓷器:你知道多少[图文]
    “大雅斋”瓷器:你知道多少[图文]

    在历代诸多的陶瓷作品中,有的以烧瓷技术著称,有的以创作题材闻名,还有的作品是以其使用者的居住地或其所要企盼的吉祥寓意命名,令人为之称道。清晚时期烧造的大雅斋粉瓷系列瓷器,便是其中一例。大雅斋的瓷器上的“天地一家亲”和“大雅斋”落款名称,都与一个特殊的人物有关,那就是清末同光年间独揽朝政大权长达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从清代诗文及诗注可知,“大雅斋”是慈禧自署的斋号,是她写字作画的地方。而“天地...

    1635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所谓建筑[图文]
    所谓建筑[图文]

    初春的三月迎来了201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诞生,日本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以及建筑学者矶崎新先生成为了该年度此奖项的获得者。88岁的矶崎新凭借其毕生对于建筑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成为了日本第八位获此殊荣的建筑师。“他是当代全球建筑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不断的探索中,不畏变革,勇于尝试新思路。他的建筑作品不仅基于对建筑本身的深刻理解,更是基于对哲学、历史、理论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在追寻建筑意义的过...

    1150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盗走4000元和田玉:男子玉器摊前流连忘返竟为盗窃[图文]
    盗走4000元和田玉:男子玉器摊前流连忘返竟为盗窃[图文]

    近日,市民孙先生称,他在户部山古玩城翰林街1号附近摆摊卖玉器,前天上午一名戴白色帽子的中年男子,趁他和孩子打招呼时,从其摊位偷走一块新疆和田籽料玉器。报警后,民警在监控录像中发现了嫌疑人作案过程。新疆和田籽料玉前天上午9点多,在翰林街1号附近卖玉的孙先生清点摊位上的玉器时,发现少了一块带有黄皮的新疆和田籽料玉“连年有余”,玉器上刻有莲花图案,拴着细绳,售价4000多元,孙先生赶紧报警。孙先生告...

    1112 艺术品档案 美术品趣闻 美术品百科
  • 世界主要城市里发生的艺术趣闻[图文]
    世界主要城市里发生的艺术趣闻[图文]

    No.1Rotterdam荷兰鹿特丹港口有石油泄漏?来自荷兰的跨学科艺术团体AteliervanLieshout(AVL)的新作Cascade最近惹人争议。这是一件用聚酯做成的雕塑,高达8米,形状如用石油桶堆砌而成,形成一组从上而下、自由无规则堆砌的摇摇欲坠的状态,从油桶里还漏出如粘稠状的石油,垂涎欲滴至已经污染的海港,和金属般坚固的油桶形成巨大的对比。石油代表资本主义的金钱和欲望,这件艺术作品...

    132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浅聊香港的工业与设计[图文]
    浅聊香港的工业与设计[图文]

    金融之都香港曾经是个工业城市这件事,貌似早已被后浪们淡忘。在这个昔年的小渔村进化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工业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香港历史博物馆6月的新展《“工”不可没:香港工业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约1200组香港工业制品——从广万隆爆竹厂制造的电光炮,到唯一冷热水壶厂的骆驼牌热水瓶,再到长城塑料厂制造的Diana -F相机——从宏观上描绘了这个历时百年的香港本土工业发展史,也从微观层面讲述了企业家...

    984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摄影家聚焦北欧孤独老者 描绘生活点滴[图文]
    摄影家聚焦北欧孤独老者 描绘生活点滴[图文]

    彼得·德·鲁拍摄孤独老人斯万的生活状态,包括他在傍晚读报用影像聚焦一段独居的晚年生活,瑞典摄影家彼得·德·鲁选择了这样一个切入口。近日,“斯万:彼得·德·鲁摄影展”将在草场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幕。策展人毛卫东称,摄影师希望能通过孤独老者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时间流逝,又让人反省自己的生活...

    239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摄影食物奥斯卡葡萄酒摄影大赛[图文]
    摄影食物奥斯卡葡萄酒摄影大赛[图文]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相比较以前人们迫不及待地品尝美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拍完才吃,甚至觉得吃完没发朋友圈等于没吃!确实,现在美食已成为朋友圈的“常客”,那些柔软的,甜蜜的,飘着香味的美食照片,让人感觉生活都变得美好了。不仅如此,由于市场、商业等需求的影响,美食摄影越来越受关注了,许多专业摄影师不断加入到美食摄影的行列中,精致的构图,温柔的光线将食物诱人的模样展...

    1709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珠宝玉石界重大新闻 南红不再是玛瑙了[图文]
    珠宝玉石界重大新闻 南红不再是玛瑙了[图文]

    近日,珠宝玉石界一重大新闻,南红已经被国家认定为玉石类,新国标正式发布后,南红品质属性即为玉!亲们,你们手中的南红收藏品升值咯!!因为它们现在叫南红玉石了,而不是南红玛瑙了。在珠宝收藏行业日益昌盛繁茂的今天,地方为了拉动各自的经济发展,纷纷出台了不同的地方质量鉴定和检验标准,各自为营,导致了同一玉石名称各 异,标准不同,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珠宝玉石产业的健康发展。统一石英质玉石名称已经成为了亟...

    638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