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宾虹卧游图册
用墨大师寻寻觅觅
可以这样讲,黄宾虹算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大家。他的整个艺术轨迹是在长期的文案工作中度过,这为他日后气概非凡的山水功力扎下了根基。黄宾虹早年遍历国内名川大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曾九上黄山,五上华山,四上岱岳,写生画稿以万计。同时不断探索中国画用墨、用笔的规律。对墨法,黄宾虹有六字诀:浓、湿、黑、淡、干、白,后改为浓、淡、破、积、焦、宿,最后发展为浓、淡、破、积、泼、焦、宿七字;对笔法,他则总结为平、圆、留、重、变五种,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笔墨的技法。民国时期曾执教于各地教席,传授生徒,当代名家李可染、林散之等皆为入室弟子。
在1907年后,他前往上海长期居住,这一住就是30年。前20年里,他主要在报社、书局担任一些新闻与美术方面编辑工作,此时的工作没能在他的艺术造诣上有所发展;后来转做教育工作,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的教授。1937年由上海迁居北平,被聘为故宫古物鉴定委员。兼任国画研究院导师,及北平艺专教授。1948年返杭州,任国立杭州艺专教授。晚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华东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聘为中央民族美术研究所所长(因病未赴)。解放后,他正式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研究所所长。1953年被华东行政委员会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黄宾虹去世后,为了纪念黄宾虹,政府将其故居重新整修改建为黄宾虹先生纪念馆。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算来,60岁前他师古人,70岁后他师造化,80岁以后画艺大进,自立面目。他绘画的技法,早年行力于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元、明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60岁以前是典型的“白宾虹”。60岁以后,曾两次自上海至安徽贵池,游览乌渡湖、秋浦、齐山。江上风景甚佳,他起了定居之念。贵池之游在黄宾虹画风上的影响,便是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开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晚年他的山水形成了黑、密、厚、重的艺术风格。创作善用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交错运用,尤以积墨为胜,所以他的画看上去黑,但意在墨中求层次;密包含满的意思,使画面紧凑不松散;厚即浑厚朴实;重则入木三分,笔笔到家,最见功力。
以笔者之见,宾翁之画不及齐璜与大千的亿元时代来得惊天地、泣鬼神,原因有三:一是黄宾虹的作品题材较之张大千和齐白石显得狭窄;二是黄宾虹尽管风格鲜明,但有千篇一律之感,且不属于雅俗共赏一类,山水作品的风格基本是“白宾虹”和“黑宾虹”,藏家一般买一两张精品即可;三是黄宾虹的作品不易被人理解和欣赏,按现在时髦的说法,他的“粉丝”不多,这一点早在民国时期也是如此,记得民国时期郑午昌曾写信给黄宾虹,认为所见他的画,觉黑度尚嫌不足,请他画一幅黑到无可黑的山水画,给其欣赏,宾虹非常高兴,引为知音,立即挥毫,邮寄相赠。
不过,一提黄宾虹的名字,始终是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一席之位,后市他的书画作品,尤其是精品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苦尽甘来硕果累累
随着中国字画价格的大幅攀升,黄宾虹的作品在中国买家眼中得到了垂青与追捧,价格扶摇直上,迭创佳绩。2004年,他的《得财图》,仅两平方尺,成交价为220万元;一把《青山红树》成扇,在香港苏富比以140.6万元的高价卖出,也轰动拍坛。杭州西泠印社的《山水写生十开册》,虽为小品,但幅幅精彩,震惊四座,丝毫不输大尺幅作品,果然以好价成交,获价419万元;中国嘉德《山川卧游图》手卷,落槌638万元,这件拍品其后在上海朵云轩拍卖再次亮相,此时却已水涨船高,翻到了1288万元。自此,使黄宾虹的作品价格首次突破了千万大关,一时间风生水起,各大拍卖行都乘风破浪,紧随其后。2011年,同样是这幅《山川卧游图》手卷,又被卖家拿到了中国嘉德,再次隆重推出,最后此作以5290万元成交,3年翻了3倍多,并创下黄宾虹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
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黄宾虹的作品很早就有流通。民国时期由于人们对他的黑、密、厚、重的风格还不能完全的理解,故作品销路不好,黄宾虹生前曾预言:“我死后50年,我的画会热闹起来。”今天,黄宾虹的画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回首20世纪中国山水画,如果没有黄宾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将大打折扣。80年代随着苏富比、佳士得开拍中国书画后,黄宾虹的作品开始进入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