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3538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图片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简介

竹雕人物笔筒,清,朱三松制,高4.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4.3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截竹制作,以高浮雕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对弈的画面,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画面右下角阴刻填蓝行书“三松制”,左上侧阴文填绿隶书题录清乾隆皇帝御制诗:

巧匠试奇刻,溪堂作会棋。

方圆含动静,胜负系安危。

无斧痕曲肖,有神韵莫遗。

应嗤刀笔者,此妙未能知。

御制诗

署名“子臣永璇敬书”,钤“子臣永璇”“敬书”二方篆印。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永璇

乾隆皇帝第八子,封仪慎亲王。其书法赵孟頫,遒丽可亲,亦能作平远山水。

相关文章

  • 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镂雕松下老人图笔筒,明末清初,高14.7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4.2厘米。笔筒紫檀质,圆筒式,以深雕和镂雕技法表现高士自娱的悠闲场景。笔筒大面积镂雕山石,峭壁陡立,岩石下一株苍松旁逸斜出,虬枝古拙,独撑一片小洞天,老人独处其中,双手抚膝,倾首冥想,悠然自得。不远处一小童正抱琴而来,欲急行却又恐失手,神态刻画的极其生动。紫檀筒壁虽色极深沉,但镂刻空...

    793 镂雕 笔筒 古琴
  •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耳兽面纹杯,清乾隆,高8.6厘米,口径17.3厘米-10.1厘米,足径5.7厘米-4厘米。杯斗型,口部近椭圆,口沿较宽,外撇角度较大,敛腹,小圈足。内壁有明显的折痕分界。外壁以弦纹为界,划分装饰区间。近口部饰凸起的如意云纹一周,与圆点纹相间排列。凸起的阳纹均剔去线条边缘,有近似斜坡状的效果,使其更具立体感。主体纹饰为回纹地上饰两组兽面纹,刻画细致。...

    939 犀角 兽面纹 弦纹 回纹 镂雕 浮雕
  •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清中期,通高32厘米,座长21厘米,宽10.8厘米,景屏径14.8厘米,厚4厘米。景屏分座、托、屏三部分。座长方形,束腰,四足间花牙为镂空 缠枝莲纹。座上设染牙栏杆,栏杆内湖石叠立,松、竹、梅、灵芝、仙草遍植其间,染以不同色彩,两只鹌鹑立于石上,相对而望。正中浮起朵云,朵云上托如意式小屏。小屏边框饰钉纹,内边镂雕 卷草纹一周,屏景采用微雕...

    1459 海市蜃楼 束腰 镂空 缠枝 缠枝莲 染牙 灵芝 镂雕
  •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清,高13.7厘米,口径最大9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天然卷书式,截面近乎“凹”字形,左右对称,曲线流转,于选材上煞费周章。器口沿镶嵌 文竹一周,颜色和谐,过渡自然。底部保留原有竹节之横膈,略加修饰,风格朴素,非人工雕凿可得。笔筒外壁以留青法表现柳荫洗马情景。画面于弧突部分如画卷般徐徐铺展,柳树旁,溪岸上,三匹健马,或立,或卧,神态生动,...

    490 留青 笔筒 镶嵌 文竹 青筠 透视 阴刻 浮雕
  •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高14.6厘米,口径7.8厘米。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兰草及仕女等图案。仕女头戴风帽,手持兰花,依石壁而立,古松穿岩而出,松枝伸展,蟠曲弯转如龙。松下有石台,台上置杯、砚等器。仕女身旁岩壁上以阴文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不期精细期蒼古,以樸因之曆久存。生面略殊倚修竹,岩蘭在手默無言。創爲鄰鶴有來由,善畫而今畫少留。...

    1841 仕女 笔筒 阴文 朱稚征 浮雕 毛雕 留青 透雕
  • 硬木嵌珠宝镜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硬木嵌珠宝镜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硬木嵌珠宝镜盒,清,长28.8厘米,宽20厘米,通高53厘米。此件为硬木质,由上镜下盒组合而成。以铜镀金片做成山石、花木,然后将红宝石、蓝宝石、碧玺、翡翠、珍珠、青金石等各种珍宝镶嵌其中粘贴在镜盒上,形成各种庆寿吉祥图案。无论是镜盒正面、背面,还是边缘,所用珍宝均极尽奢华。镜盒外观漂亮,木质清香,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应是清代皇太后或皇后所用。...

    1206 硬木 红宝石 碧玺 镶嵌 吉祥图案
  • 牙雕镂空套球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镂空套球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镂空套球,清晚期,通链长51.2厘米,球径10厘米。牙球由鱼身龙首勾、镂空球、和合二仙人物坠三部分组成。勾、球、坠之间设有环链及螺旋口插锁。镂空球共十六层,每层十二孔,厚不及两毫米。外层通体浮雕镂刻花卉、风景,内十五层刻双钱纹、菊纹及米字格纹等。每球均转动自如,玲珑剔透。坠下饰有金线盘长纽结及黄丝穗。此牙球是宫中豪华的陈设品之一。牙雕活动套球是来自广东的...

    1377 镂空 和合二仙 浮雕 刻花 花卉
  •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明末清初,高9.1厘米,口径15.4×10.2厘米。杯呈深棕色,敞口,束底。此杯利用亚洲犀角宽厚的形状锯掉角尖,将之倒置,如同一座倒立的峰岩。杯以隐居的文士为题材,将高山沟壑、松树流泉刻画在犀角的外壁上。此杯结合犀角本身的自然形态,巧妙地镂雕一株古松作为杯柄,其松枝上延至杯口之内,松叶平展如轮。古松下,一位身着广袖长衫、头挽发髻、须髯垂胸...

    1936 犀角 角本 浮雕 秋菊
  •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清,高13.8厘米,直径11.4厘米。笔筒为象牙染色作品,外壁仿照绘画中的青绿山水而作。画面上有峭壁、小径、流水、白云、青松以及东方朔偷桃、仙女执如意等,展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仙境。作品采用陷地深刻的技法,雕刻繁复、细致,层次的划分清楚自然,染色技艺高超,色彩绚丽。...

    1370 笔筒 青绿山水 东方朔 东方朔偷桃 方朔
  •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松鹤纹笔筒,清,高12.8厘米,口径最大7厘米,底径最大7.2厘米。清宫旧藏。笔筒保留竹节本形,上小下大,微弯曲,有节痕二道。一面以留青法刻画仙鹤立于松枝之上,并通过竹节的划分在上部刻画松鳞累累。仙鹤雕刻得细腻生动,眼部烫成黑色,尤其传神。另一面则对材质本身的坑洞、突起等稍加处理,构成立体装饰,将缺陷变为装饰元素,与上述平面留青图案的严谨风格恰相对照...

    1848 留青 笔筒
  •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高9.6厘米,长26.4厘米,宽16.5厘米。盒紫檀木制,长方委角形,色棕褐。盒与盖从中部分启,口沿皆阴刻 回纹。盖面及四壁浅浮雕云龙纹,在阴刻的菊纹锦地上,流云满布全器,两条苍龙穿行于流云之中,一条螭龙和一条夔龙口衔灵芝环绕于苍龙身侧,追戏腾跃。立壁一周共有9条螭、夔。盒内有屉,屉口沿有流云一周,屉内底阴线刻群仙祝寿图,寿石居中耸立,...

    1035 紫檀木 龙纹 委角 阴刻 回纹 浮雕 锦地 苍龙
  • 犀角雕松树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纹杯,明末,高6.1厘米,口径10.1×7.5厘米。杯为亚洲犀牛角制,椭圆形,口外撇,造型如同一座倒置的山崖。采用镂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通景式构图,以松树桩为杯体,利用犀角天然的天沟地岗,于杯侧镂刻松干为柄,松鳞斑驳。又在杯壁地岗部位浮雕松枝一杈,苍古朴拙,松叶如轮。此杯造型古朴,刻工于浑朴中见精巧,刀法细腻流畅,纹饰自然生动,是犀角制品中之佳作...

    1100 犀角 镂雕 浮雕 刻工
  •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福寿纹笔筒,高11.2厘米,径6.4厘米。笔筒圆体,嵌牙口。器壁模范阳文纹饰:崖岸兀立,浪花翻卷,桃树缀满桃实,蝙蝠翩飞其上,是一种含有长寿喜庆祈福寓意的吉祥纹样的固定组合。纹饰布排稍显程式化,阳起颇高,边缘特别清楚确定,在其上又以较细的线条刻画细节,如蝙蝠的背部处理等,显示出道光时期匏器工艺的一些特点。笔筒外底方框内有楷书“道光年制”款识。此器是清宫旧...

    1845 笔筒 范阳 阳文
  •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清,高12厘米,筒径6厘米。笔筒圆体,三矮足。筒身外壁以去地高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松岩竹林中老者及小童10人,分作4组,或对弈,或抚琴,或烹茶,或倚树观望,错落有致,神情各异。刀法圆熟有力,在大量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传世竹刻作品中,此笔筒属较为精彩的一件。...

    1451 竹林七贤 笔筒 浮雕 镂雕
  • 编织象牙席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编织象牙席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编织象牙席,长216厘米,宽139厘米。席背整包枣红色绫缎,边沿包黑色缎边。席面通体编织成人字形纹,由薄如竹篦、宽仅0.2厘米的扁平象牙条编织而成。席面虽微有磨损,大体仍完整。此席纹理细密均匀,席面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其牙丝细薄无比,至今仍洁白柔润。象牙席夏天铺垫时较草席、竹席更为凉爽宜人。编织象牙席是明清时期广州的传统工艺。据说汉代已有此技,《魏...

    1325 牙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