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3538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图片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简介
竹雕人物笔筒,清,朱三松制,高4.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4.3厘米。清宫旧藏。
笔筒截竹制作,以高浮雕与镂雕结合的技法雕刻松下老人对弈的画面,刀法简练而人物情态传神。画面右下角阴刻填蓝行书“三松制”,左上侧阴文填绿隶书题录清乾隆皇帝御制诗:
巧匠试奇刻,溪堂作会棋。
方圆含动静,胜负系安危。
无斧痕曲肖,有神韵莫遗。
应嗤刀笔者,此妙未能知。
御制诗
署名“子臣永璇敬书”,钤“子臣永璇”“敬书”二方篆印。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阴刻
阴刻:将图像、文字以凹陷形式雕刻。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永璇
乾隆皇帝第八子,封仪慎亲王。其书法赵孟頫,遒丽可亲,亦能作平远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