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哥窑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哥窑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哥窑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35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哥窑碗❖图片

哥窑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碗

哥窑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碗底

哥窑碗❖简介

哥窑 青釉碗,高7.5厘米,口径19.8厘米,足径5.6厘米。

碗敞口,弧壁,浅圈足。里外满饰青釉,釉厚润如脂。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深浅不一,如网如织,深纹片呈黑色,浅纹片呈黄色,俗称“金丝铁线”纹。


相关知识科普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

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传世实物对其进行研究。南宋人叶寘的《坦斋笔衡》明确指出南宋官办瓷窑有两个:一是郊坛下官窑,其窑址已在杭州乌龟山被发现;另一个是修内司官窑,其窑址至今未发现。有学者根据刊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对修内司官窑特征的记载,认为传世哥窑即宋代修内司官窑。

哥窑传世品均为宫中藏品,目前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博物馆中。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二:一是器物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后来人们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开片即被利用作为一种釉面装饰。隋代白瓷上的开片尚属自然开裂,还未形成人为性的装饰。

金丝铁线

对宋代传世哥窑瓷器釉面裂纹的专有称谓。传世哥窑瓷器的釉层肥腴,开细碎片纹。纹路分两种:一种是釉裂形成大开片的黑色纹路,俗称“铁线”;另一种是釉裂形成小开片的金黄色纹路,俗称“金丝”,合而即有“金丝铁线”之美称。其形成的原因是坯体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冷却的过程中釉因收缩率大而开裂。

相关文章

  •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凸花如意耳 蒜头瓶,清雍正,高22.9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9.9厘米。瓶口呈蒜头形,短颈,硕圆腹,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圈足。瓶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粉青釉。外壁以凸花装饰,口部为缠枝莲纹,颈部为卷草纹,肩部为如意头纹,腹部为缠枝莲纹,上结莲花四朵,近足处为莲瓣纹。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属清雍正时期新创的造型,轮廓线条富于变化...

    1534 粉青釉 青釉 如意耳 蒜头瓶 缠枝 缠枝莲 卷草纹 卷草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清乾隆,高 11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5厘米。壶体呈圆球形、鼓腹、圈足。细弯流,耳形柄。附馒头形盖,盖顶置圆珠钮。驼色细砂泥,光润滑爽。腹部两面饰委角长方形开光,一面刻乾隆帝御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

    206 卧游 开光
  • 汝窑天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汝窑天青釉盘,宋,高3.5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2.6厘米。盘撇口,浅腹,圈足外撇。通体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细小的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南宋宫廷有“寿成殿”,此器刻字或许表明其与该宫殿有渊源。...

    926 汝窑
  •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长方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月白釉长方,北宋,高5.7厘米,口横18.8厘米,口纵15.2厘米。花盆托呈长方形。口微外侈,折沿,委角,腹壁较浅,底下承以四个云头形足。内、外均施月白色釉,边、棱釉薄处呈酱色,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有数目字“九”,并有一周支烧钉痕。左上和右下角各开有一个渗水圆孔,已被填平。从造型看这是一件花盆托,不是花盆,因此底部原不应有渗水孔,而且即使有的话,也应是五个,而...

    880 钧窑 月白 花盆托 花盆 委角 海棠
  •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树根式梅花花盆,清,高13.7厘米,口径35.8×29.5厘米,足径31.5×26厘米。花盆树桩式,外壁凸雕梅枝。紫红色砂泥,细腻光润。宜兴紫砂泥质的可塑性很强,早在清代初期,工匠们就开始仿照自然界的树根制作花盆,这种做法在乾隆朝以后十分流行。此花盆胎体较薄,体型较大,造型自然,以梅枝作装饰更添情趣,是宫中用于栽种中型盆景的用器。...

    1157 宜兴窑 花盆
  •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罗汉图钟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罗汉图钟,高19.6厘米,足径14.5厘米。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部和近口沿处各绘一周青花缠枝花纹,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

    1781 青花 罗汉 缠枝 花卉 十八罗汉 阴文 淡描青花 法器
  • 虎纹瓦当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虎纹瓦当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虎纹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直径19厘米 征集 河南博物院藏 圆当有宽廊,正中有一乳丁。乳丁下方有昂首、张口、凸胸、翘尾的斑虎。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

    671 陶器 虎纹瓦当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釉刻花仿竹雕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花仿竹雕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仿竹雕,清道光,高10.5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16厘米。笔筒呈竹节状,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外壁刻划兰、菊、梅花纹。底署阴刻篆书“大清道光年制”三行六字款。这款笔筒的形状与颜色与竹制品逼肖,雕刻纹饰清新流畅,釉色光润,赏心悦目。...

    989 黄釉 刻花 笔筒 淡黄釉 阴刻
  •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单柄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板沿单柄洗,金,高7.3厘米,口径20厘米,底径6.7厘米。洗长圆形,敞口,深腹内敛,卧足。口沿一侧伸出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环形柄。通体施天蓝釉,釉质凝厚滋润。卧足边缘有3个支钉痕。扳沿洗流行于金元时期,钧窑、龙泉窑、耀州窑等均有烧造。...

    1751 钧窑 月白 天蓝釉 蓝釉 越窑 龙泉窑 景德镇
  • 三彩舍利塔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舍利塔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宋(公元961年-1127年) 1966年河南省密县法海寺塔基出土 高98.5厘米,基边长30.5厘米   塔形为方形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叠涩须弥座,其上饰间柱、角柱、宝塔、伏鹿、仰...

    1285 陶器 三彩舍利塔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越窑青釉瓷刻花如意头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越窑青釉瓷刻花如意头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越窑青釉瓷刻花如意头枕唐代(公元618-907年) 高9.5厘米,长17厘米,宽10厘米 1981年河南巩义市出土 体呈如意头状,枕面及枕上部刻缠枝花叶纹,除底面外均施青釉,胎为灰色,侧面有一圆形透气孔。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

    916 瓷器 越窑青釉瓷刻花如意头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盆高11.2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11.8厘米;奁高3.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3.2厘米。花盆圆形,敞口折沿,深腹,浅圈足,底有两圆孔。里施白釉,口沿及外壁施淡黄釉,上饰粉彩装饰。口沿面饰蝠衔铜钱、间以蓝彩篆书“寿”字纹,口沿下饰变形回纹,外壁饰折枝芭蕉、牡丹、松树纹两组。底施白釉,书红彩“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

    1260 粉彩 花卉 花盆 淡黄釉 黄釉 回纹 折枝 体和殿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高3.1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1.7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盘内壁与内底交接处暗划 弦纹一周。内底暗划云纹三朵,呈“品”字形排列。内壁模印云龙纹。外壁以青花绘二云龙赶珠纹。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盘胎薄体轻,造型优美,青花发色艳丽,所绘龙纹笔触细腻,生动传神。盘内印、划花纹承袭了元代及明洪武瓷器的作法,反映了景德镇窑瓷器从元至明永乐朝一...

    1348 青花 龙纹 暗划 弦纹 模印 划花 景德镇
  • 红地金喜字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地金喜字纹奓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1厘米。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端庄小巧。内施白釉,外通体红釉色地,上以金彩满饰“喜”字纹。底白釉红彩署楷书“同治年制”四字款。此器为同治大婚用瓷。“囍”字习惯称“双喜”,据传为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所创。因为其为两个喜字组成,所以就成为喜庆尤其是婚嫁的吉庆符瑞。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作为主色调的红色一般...

    1416 奓斗 红釉 王安石
  • 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镂空 粉彩 描金夔凤纹套瓶,清乾隆,高32.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11厘米。瓶呈胆式,细长颈、垂腹、圈足。瓶内施松石绿釉。瓶口、足沿涂金彩,瓶颈近口沿处、圈足外墙以黄地轧道粉彩 花卉纹装饰,颈部饰蓝地轧道粉彩勾莲纹,腹部饰青釉镂空描金夔凤纹。瓶内附一小瓶。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心方形留白处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瓶先在高温下将青釉、...

    1865 青釉 镂空 粉彩 描金 松石绿釉 轧道粉彩 花卉 勾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