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469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图片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简介

牙雕染色山水笔筒,清,高13.8厘米,直径11.4厘米。

笔筒为象牙染色作品,外壁仿照绘画中的青绿山水而作。画面上有峭壁、小径、流水、白云、青松以及方朔偷桃、仙女执如意等,展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仙境。作品采用陷地深刻的技法,雕刻繁复、细致,层次的划分清楚自然,染色技艺高超,色彩绚丽。


相关知识科普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其特点是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存世最早的作品是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宋代的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均以青绿山水画而名闻于世。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人。《史记》和《汉书》有传。汉武帝时官至太中大夫,以善辞赋、巧词令、诙谐滑稽、语锋机智幽默而闻名,《汉书》称他为“滑稽之雄”。约东汉末年,民间奉其为仙。据《旧小说·甲集一·东方朔传》载,东方朔在世时曾对人说,天下知其底细者唯大王公一人。东方朔死后,汉武帝召大王公询问,大王公说不知。帝问大王公有何擅长,答曰观星。帝又问诸星是否皆在,大王公回答说诸星俱在,唯独岁星失踪18年后复现。于是武帝长叹道,东方朔在帝身边18年,却不知其为岁星。

东方朔偷桃

东方朔偷桃的典故源于以下传说: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回答说:“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7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5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后世帝王寿辰,常用东方朔偷桃图庆典。

方朔

方朔(生卒年不详),清代人,字小东,安徽怀宁人。官同知。长白花松岑、法可盦并重其才,延为上客。善骈文,工篆、隶书,学张迁碑及孔庙三碑。又能作细书,五寸之砚,一尺之笺,皆可缩写千余字汉碑一通。

相关文章

  • 匏制蒜头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蒜头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蒜头瓶,清康熙,高13.8厘米,口径4.1厘米,足径7.2厘米。瓶细颈,溜肩,鼓腹,器形规整饱满。口部膨起如蒜头式,饰3道凸弦纹,并镶染色牙口。自口部向下直至腹部有6道凹线纹垂直贯通,将器身划分成6瓣,每瓣自成装饰单元,均于颈下饰阳文如意云头纹、联弧纹及卷草垂肩纹,腹部饰独窠莲花纹并有卷草袅娜向上。下腹亦有凸弦纹2道。器底为6瓣葵花形圈足,内有阳文楷书“...

    313 蒜头瓶 弦纹 凹线 阳文 卷草 阴文 漫漶 天衣
  •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清,长27.7厘米,宽7厘米,厚1厘米。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器表去地浅浮雕山坡上老松兀立,与云层相接,其下一小童伏身于牛背,牛健硕高大,小童披发短衫,手拢缰绳,俯首似正与牛嬉戏。其技法为典型的“薄地阳文”法,云、树刻画中规中矩,而人物与牧牛则在透视、细节等方面较富特点。...

    1962 臂搁 浮雕 透视
  • 紫檀嵌玉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镇尺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紫檀嵌玉镇尺,清乾隆,长24.7厘米,宽3.2厘米,高3厘米。清宫旧藏。镇尺紫檀质,嵌玉3块,玉为素面白玉,稍有沁色。镇尺周围作嵌银丝饕餮纹、夔纹等仿古纹饰,底沿嵌银丝回纹一周,底部阴刻隶书“润以刚直而方佐文房”并填金粉,其下刻篆书“乾”、“隆”二印,一圆一方。此器古朴典雅,作工精细,用料考究,乃清代宫廷文房中的御用之物。...

    1459 玉镇 素面 饕餮 夔纹 回纹 阴刻
  •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螭柄花形杯,清中期,高6.1厘米,口径13.5×9.4厘米。杯色呈棕黄,敞口,束足。杯口雕作一朵重瓣开放的花形,口沿外撇,并浅刻回纹一周为饰。杯壁有凸有凹成脊,圈足底内凹,为小高足杯状。杯柄镂雕成一条上攀的螭龙,螭首平贴于杯的口沿,似为杯中美酒所吸引。杯壁光素,仅有一兽面浮雕于杯的流口下方。螭龙纹也称螭虎纹,是春秋战国时期雕刻工艺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异兽纹...

    1329 犀角 回纹 镂雕 浮雕 龙纹 刻工
  • 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莲蓬荷叶形杯,清,高10.6厘米,口径16.8-10.6厘米。 杯以广角雕成杯口敞阔外撇的荷叶形,叶上筋脉生动。外壁下部镂刻荷花与微卷的小荷叶、蒲草,收束成把莲,并构成底座,平稳地架住杯身。杯内底有一洞与流相通,流口上翘。饮者托杯,不用倾斜,即可直接从流口吸入杯内之酒水。此杯造型别致,匠心独具,刻工精细,风格典雅清奇。...

    400 犀角 广角 把莲 刻工
  • 竹根雕松树形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松树形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松树形洗,清,高9厘米,口径最大11.9厘米,底径最大10.5厘米。此洗敞口,外底内凹,器表色泽深红。周身浮雕松鳞纹,并镂雕松枝虬劲,松针匝体,两侧松枝直伸入口沿,使器形轮廓更富变化。在口边及近底处的隙地雕松鼠6只,若隐若现,平添几许生趣。...

    802 镂空 浮雕 鳞纹 镂雕 松针
  • 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象牙雕九老图 臂搁,长17.3厘米,宽3.9厘米,厚1.1厘米。臂搁长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寿星,含胸侧首,微笑慈祥,宽衣博带,着云头履,手捧画卷。背面雕《九老图》,山崖,清泉,树木交错,山路盘曲,9位老者或持杖过桥,或山间相迎,或高谈阔论,虽小如豆粒,却神情毕现。远处有云烟重峦,楼台隐现,收尺幅千里之功。此器正背面图案分别采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

    918 九老图 臂搁 寿星 浮雕
  • 竹雕螭耳匜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螭耳匜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螭耳匜,清中期,高13.2厘米,口径21.5厘米,底径13.2厘米。此匜用竹根雕成。口缘稍内敛,外部饰回纹一周,流斜向上作收束状,深腹,腹部光素,与流相对处有一龙形鋬,龙口衔器口缘,形象生动。圜底,下具三足,足上浅浮雕兽纹。 此器吸收了古匜的造型式样,又有清中期的流行元素,体现了当时的仿古特色。匜是盥手注水之器。《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之语,...

    1626 回纹 龙口 浮雕
  •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阴高士图杯,明末清初,高9.1厘米,口径15.4×10.2厘米。杯呈深棕色,敞口,束底。此杯利用亚洲犀角宽厚的形状锯掉角尖,将之倒置,如同一座倒立的峰岩。杯以隐居的文士为题材,将高山沟壑、松树流泉刻画在犀角的外壁上。此杯结合犀角本身的自然形态,巧妙地镂雕一株古松作为杯柄,其松枝上延至杯口之内,松叶平展如轮。古松下,一位身着广袖长衫、头挽发髻、须髯垂胸...

    1936 犀角 角本 浮雕 秋菊
  •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3.5-8.5厘米。笔筒椭圆形,鹅黄色,嵌紫檀木口缘和底座。筒壁采用高浮雕技法,以山崖屏障为界,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山壁右侧为曲径幽林,古松插壁,垂荫如盖,松下三位老者围石桌而坐,谈笑自若,正在对弈。三位侍女立于老人身后,手持莲花,相顾低语。山壁左侧树高林深,峡谷重叠。两骑士高举信旗,争先恐后,策马奔驰在谷道林间。...

    1787 黄杨木 笔筒 紫檀木 浮雕 吴之璠 淝水之战 谢安
  • 犀角雕松树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树纹杯,明末,高6.1厘米,口径10.1×7.5厘米。杯为亚洲犀牛角制,椭圆形,口外撇,造型如同一座倒置的山崖。采用镂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技法,通景式构图,以松树桩为杯体,利用犀角天然的天沟地岗,于杯侧镂刻松干为柄,松鳞斑驳。又在杯壁地岗部位浮雕松枝一杈,苍古朴拙,松叶如轮。此杯造型古朴,刻工于浑朴中见精巧,刀法细腻流畅,纹饰自然生动,是犀角制品中之佳作...

    1100 犀角 镂雕 浮雕 刻工
  • 竹雕松石老人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石老人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石老人图笔筒,清,高11.9厘米,筒径6.2厘米。笔筒圆体,色如蒸栗。器身去地浮雕纹饰,雾霭缭绕,山岩兀立,松柏森然,以两株松树为界,有人物二组:一组为二老者作展观画卷状,旁有小童踞石台而坐,人物长幼有别,主次分明。另一组亦为二老者,一挥杖遥指远山,一斜坐瞩望。刀法深峭粗放,人物的眉目、衣褶,树木的枝叶等多以简单的阴刻一剔而就,似意笔草草,但自有一股爽...

    1244 笔筒 浮雕 阴刻
  • 桦木雕镇纸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镇纸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桦木雕镇纸,清,高4.7厘米,长25.2厘米。清宫旧藏。镇纸长条形,底部平整,上部雕刻成山石堆砌状,奇岩怪石循制作者刀意随形就势,毫无滞塞之感,为观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镇纸乍看棱角横出,但经过长期摩挲,包浆温润,置之于书案上,平添了几许自然情趣。...

    43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老人挖耳图笔筒,明,高15厘米,直径10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三矮足。镂雕和浮雕山石倒挂,松竹掩映,一老者斜坐于坡上,戴襆头,着朝服,一手执笏, 一手拈小枝正在掏耳。但见其眉眼攒顣,目光斜睨,嘴角微动,全神贯注,意甚陶醉。细审人物形貌,弓眉突颧,长髯及胸,耳毫逆生,神情放诞不羁,似为传说中之钟馗。此作镂雕工艺极佳,人物塑造尤其出色,已非一般文房玩物可...

    535 笔筒 镂雕 浮雕 雕工
  • 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孟姜匜”铭文臂搁,清嘉庆,长25.9厘米,宽9.8厘米。臂搁长方形,覆瓦式,较宽大厚重,四角有四矮足。正面开椭圆形空间,内去地浮雕金文34字为饰。背面阴刻行书铭文二段,其一为:“摹薛尚功谱,周‘孟姜匜’铭三十四字,惟首一字不可识。文云:‘□叔作朕子孟姜盥匜,其眉寿万年永保其身,洍洍越越男女无谋,子子孙孙永保用之。’按是器‘匜’字从‘皿’,与‘杞公匜’相...

    1357 臂搁 浮雕 阴刻 陈洪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