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硬木嵌珠宝镜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硬木嵌珠宝镜盒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0982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硬木嵌珠宝镜盒❖图片
硬木嵌珠宝镜盒❖简介
硬木嵌珠宝镜盒,清,长28.8厘米,宽20厘米,通高53厘米。
此件为硬木质,由上镜下盒组合而成。以铜镀金片做成山石、花木,然后将红宝石、蓝宝石、碧玺、翡翠、珍珠、青金石等各种珍宝镶嵌其中粘贴在镜盒上,形成各种庆寿吉祥图案。无论是镜盒正面、背面,还是边缘,所用珍宝均极尽奢华。
镜盒外观漂亮,木质清香,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应是清代皇太后或皇后所用。
相关知识科普
硬木
中国传统习惯中将明清以来用于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材统称为硬木,包括紫檀、黄花梨、红木、鸡翅木、铁梨、乌木等,硬木以外可做家具的木材则称为柴木。
红宝石
红、蓝宝石都是以色命名的刚玉类宝石,属三方晶系,单晶呈柱状、桶状或近似腰鼓状,化学成分为氧化铝,硬度为9,密度为3.95-4.40,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类,颜色以鸽子红、石榴红最为名贵。主要产自东南亚、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地。古代,红宝石一直被用作护身符、辟邪符和装饰品。我国清代,红宝石还被用作亲王及一品官的顶戴标志。
碧玺
宝石名。据传源于波斯语“披及札基”的谐音,所以古时又称披耶西、碧霞玺、碧霞玭、碧霞希及碧洗等,即今日的“电气石”宝石。古籍记载碧玺产于缅甸,现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的伟晶岩中均产有各色碧玺,其中以新疆阿勒泰所产碧玺最为著名。
镶嵌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铸造铜器时,在需镶嵌部位表面铸成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镶嵌工艺始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春秋时期较盛行。
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用以表示祝福和象征吉祥。明清以来,以寓意、谐音的方式体现吉祥的图案十分流行。如牡丹--富贵,桃实--祝寿,石榴--多子,蝙蝠--福,喜鹊--喜庆,鱼--富足有余等等。同时,还常用多种动、植物搭配组成吉祥图案纹饰,如: 梅花、竹子、喜鹊——“梅竹双喜” 牡丹、白头翁——“富贵白头” 蜜蜂、马、猴——“马上封侯” 牡丹、瓶——“富贵平安” 鹿、鹤——“鹤鹿同春” 灵芝、仙鹤衔佛手、竹——“灵仙祝寿” 石榴、佛手、桃实——“福寿三多” 卍带、鲇鱼、如意——“万年如意”、“年年有余” 荷花与盒——“和合二喜” 如意云纹、平水杂宝、海水江崖——“寿山福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