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304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图片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底部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简介

黄地红蝠金彩团“寿”字渣斗,清同治,高8.6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8厘米。

渣斗撇口,阔颈,鼓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釉地上书写金彩团“寿”字,间以红彩蝙蝠纹,疏密随形变化。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红彩楷书“同治年制”双行四字款。

渣斗的功能相当于。这件寓意“福寿”的渣斗应当是为庆祝寿辰而烧造的。


相关知识科普


渣斗

渣斗,又名奓(音乍)斗,造型来源于瓷器,或可溯源至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其特点是侈口,高颈,鼓腹,短足,口径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颈的高度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当奓斗作为实用器使用时,其功能相当于唾盂。玻璃奓斗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嘉庆以后虽有,但品质已差得远了。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唾盂

又称“渣斗”、“唾壶”、“唾器”,为古代贵族宴饮时用来盛放兽骨和鱼骨的容器。瓷质渣斗始自东汉,三国、两晋以及后来的明代都颇为流行。

相关文章

  •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元,高34厘米,口径8.5厘米,足横26.5厘米,足纵8.2厘米。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双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细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于和之间。壶两面均刻龙纹、形云纹、火珠纹、如意云头纹和纹,花纹以外釉里红填地。此壶的造型别致,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

    653 釉里红 龙纹 双系 扁方 青白釉 卵白釉 灵芝 折枝
  • 紫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清光绪,高11.5厘米,口径24.0厘米,足径9.6厘米。清宫旧藏。盘内紫地粉彩花鸟纹装饰,纹饰绘画笔触细致。外壁白地粉彩缠枝 花卉纹装饰,足部近底处绘粉彩海水江崖纹。内壁口沿下署矾红彩楷体“大雅斋”三字款及篆体“天地一家春”印章式款。...

    888 粉彩 缠枝 花卉 矾红 大雅斋
  •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釉葫芦瓶,明代。...

    1895 葫芦瓶
  • 磁州窑白地黑花云凤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云凤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凤纹四系瓶,元,高37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10.5厘米。瓶圆唇,撇口,短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肩部置4系。瓶内和外壁下半部施黑釉。外壁上半部白地黑花装饰,主题图案为云凤纹两组,以山形图案隔开。元代磁州窑主要烧制白釉黑花器,产品具有硕大、浑圆、厚重的特点。大盆、大罐、枕是主要产品,云龙、云凤、云雁、鱼藻为常见的纹饰。...

    1787 磁州窑 白地黑花
  •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镂空干支字象耳,清乾隆,高40.2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21.1厘米。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十二个,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四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

    732 粉彩 镂空 转心瓶 开光 地支 缠枝 松石绿釉 青花
  • 醴陵窑釉下五彩花鸟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醴陵窑釉下五彩花鸟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醴陵釉下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6.3厘米。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湖南瓷业公司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1870—1937年)在湖南创立。在我国近代制瓷史上,清末民初的醴陵窑釉下五彩瓷...

    759 五彩 青花
  •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弦纹撇口瓶,清雍正,高20.1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9.5厘米。瓶撇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颈、腹部各饰三道凸弦纹。通体施窑变釉。足内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窑变釉是雍正时期在仿宋钧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品种,釉色比钧釉更加绚丽多彩,变幻万千。此种窑变釉一直延续烧制至晚清。这件窑变釉瓷器将铜红釉与月白釉紧密结合而形成了自然流淌...

    1046 弦纹 阴刻 红釉 月白
  •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花卉团龙纹盖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花卉 团龙纹盖盒,清光绪,通高7.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9.3厘米。盒呈馒头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内施白釉,光素无纹饰。盒外壁通体青花加粉彩装饰。盒盖和盒腹部均描绘4组花卉纹,分别是水仙、桃花、藤萝、牡丹。盒顶中心以青花描绘团状云龙纹,外围矾红彩单线圆圈。口沿及圈足外墙均以青花和矾红彩描绘相间排列的双回纹。盒内釉面泛波浪纹,外壁及圈足内釉...

    1351 粉彩 花卉 团龙纹 龙纹 青花 矾红 回纹
  • 青花海水龙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海水龙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海水钵,明宣德,高12厘米,口径26.5厘米,足径12厘米。钵(音bō)口微敛,弧腹,平底。通体青花装饰。外壁从上至下依次绘海水纹、云龙纹、莲瓣纹。内底青花双线圈内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底素胎无釉。此器造型敦实,纹饰生动,青龙矫健,颇有气势,为宣德官窑瓷器之精品。钵形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和的陶器中就已经出现。但“钵”字是佛门盛贮器...

    1606 青花 龙纹 莲瓣纹 磁山文化 藏传佛教 景德镇 御窑厂 蓝釉
  •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厘米。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

    1945 珐琅彩 珐琅 引首 闲章 蓝料彩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内廷
  • 粉彩牡丹梅花花鸟纹圆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牡丹梅花花鸟纹圆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牡丹梅花花鸟纹圆盆、奁,清光绪,盆高12.1厘米,口径18.2厘米,足径9.5厘米。奁高3.7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11厘米。盆圆口,口沿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深腹,圈足,外壁粉彩绘牡丹、梅花和鹊鸟。内口沿青花 卷草纹一周。奁圆形,圈足,外壁亦绘黄色梅花,色彩艳丽。...

    567 粉彩 大雅斋 青花 卷草纹 卷草
  •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团龙瓶,明万历,高37.5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16厘米。瓶锔口,短颈,溜肩,瘦胫,圈足外撇。颈部及近足处均绘有一周黄彩宽带纹,肩部以青花绘莲瓣纹,外壁以孔雀蓝釉为地,黄彩饰团龙纹。素三彩是指景德镇烧制的一种低温釉上彩瓷。器表纹饰以黄、绿、紫彩为主,不用或少用红彩,故称素三彩。清人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中有“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其...

    1840 素三彩 青花 莲瓣纹 蓝釉 团龙纹 龙纹 景德镇 饮流斋说瓷
  • 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云凤纹葫芦式壁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云凤纹葫芦式壁瓶,明万历,高31厘米,口横3.7厘米,足横11.7厘米。瓶呈半个葫芦形,半圈足。外壁五彩装饰。上腹部绘云凤纹,处绘多道云头纹,下腹部绘花鸟凤凰纹。背部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上覆荷叶,下托折枝莲花。此瓶所施色彩浓重鲜艳,虽纹饰满密,但主题鲜明,上半部飞于空中的双凤与下半部立于地面的凤凰构成了整体画面动与静的强烈对...

    1432 五彩 葫芦式 青花 束腰 折枝
  • 龙山文化红陶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山文化红陶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鬶,新石器时代,高39厘米,口径12厘米,足距14厘米。鬶(guī 音规),唇口,口一侧出鸟喙状长流,长颈,下承以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器表打磨光亮。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此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鬶是一种盛水...

    1699 龙山文化 弦纹
  •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商,高22.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8.9厘米。器敛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双耳,足上有对称双孔。器身通体刻划饕餮纹。此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其无论造型或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是商代白陶的典型器物。...

    1638 饕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