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读书乐”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读书乐”青田石章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读书乐”青田石章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185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读书乐”青田石章❖图片

“读书乐”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读书乐”青田石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读书乐”青田石章❖简介

“读书乐”青田石章,清,长1.9cm,宽1.9cm,高5.9cm

青田石质,印圆雕兽钮,兽蹲身而坐。白文印文。

宋人有“读书乐”劝学诗,古代读书人发奋读书都要参与科举考试,成为一时风尚。朱熹训导弟子们读书要熟读精思、循序渐进,将圣贤言语身体力行,提出了系统的读书方法论,在科举时代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苏意”印,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8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59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碧玉《御制清凉山记》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御制清凉山记》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28.7厘米,宽12.7厘米,厚7.5厘米清嘉庆帝撰,玉册十页,首页隶书“御制清凉山记”六字,两侧双龙相护。内页记文为楷书阴文填金。清凉山(今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也是章嘉呼图克图的驻锡修行之地。二世章嘉呼图克图曾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被封为大国师,掌管京师、热河、内蒙古、山西等地宗教事务。清乾隆帝曾六次西巡,通过朝拜五台山和优礼黄教首领来抚绥...

    92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东汉,印面1.7×1.7厘米,通高1.2厘米。印黄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陈毋伤印”四字。印面上排“陈”、“伤”两字皆是左右结构,笔道较繁,下排“毋”、“印”两字篆体为上下结构,笔道相对较略。如果四字作等距田字布局,印面必失均衡。此印制作时上排两字占印面稍多,下排两字占印面略窄,考虑周全,效果极佳。此印玉质黄...

    1012 黄玉
  • “元帅国王都行省之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 檀香木交龙纽“大清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檀香木交龙纽“大清皇帝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大清皇帝之宝”,清晚期,檀香木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5.6厘米见方,通高9.8厘米,纽高4.9厘米。附系黄色绶带。黑漆木匣承之。光绪末年到宣统年间,新政与立宪成为国家政局的一大至要。清政府国家机构围绕着君主立宪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的转化。光绪三十四年(1908)颁布的《宪法大纲》中明确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此方“大清皇帝之...

    1445 皇帝之宝 交龙纽 钦定
  •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兽钮神兽图案印,东汉,印面直径2.7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兽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大小两只神兽。大者人面马身,头顶束双羽,背有翼;小者侧面而立,依恋于大者身前。两兽形像可爱。《山海经·西山经》记有神兽名为英招,负责掌管槐江之山,“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兼负传达天帝旨命之责。...

    154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随安室”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2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6厘米。...

    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云龙纽“毓庆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云龙纽“毓庆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毓庆宫”印,清嘉庆,青玉质,云龙纽长方玺,汉文篆书。面宽2.8厘米,长4.6厘米,通高7厘米,纽高3.2厘米。毓庆宫位于内廷东路奉先殿与斋宫之间,系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乾隆五十九年(1794)和嘉庆六年(1801)分别添建、扩建,光绪年间曾加以修缮。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允礽所建,后作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十二岁到十七岁间...

    764 毓庆宫 内廷 奉先殿 斋宫 允礽
  •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紫晶螭纽“乐善堂”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乐善堂”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紫晶质,螭纽椭圆形玺。篆书。短径1.6厘米,长径2.3厘米,通高1.5厘米,纽高0.8厘米。...

    45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玉交龙纽“敬天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敬天勤民”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敬天勤民”玺,清乾隆,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9.6厘米见方,通高9.2厘米,纽高4.6厘米。附系黄色绶带。玺四周刻乾隆帝御制《敬天勤民宝四言诗》。按:清代皇帝制作“敬天勤民”宝始于康熙帝,是一方檀香木宝,一直存放于乾清宫中,质地虽不贵重,但却是反映康熙帝思想的重要实物。鉴于此,雍正帝继位后,便把一方原来刻有“万几余暇”四字的康熙白玉交龙纽宝上的...

    1292 交龙纽 乾清宫 义和
  • 铜龟钮“安西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安西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安西将军章”,北朝,印面2.8×2.8厘米,通高3.7厘米。印铜铸,鎏金,龟钮,印文白文,为汉篆字体,右上起顺读。此印虽为凿刻,但印文较整齐率直,印台高厚,印钮之龟身四足撑立,龟首前伸,背甲边缘突出,为北朝官印之典型形制。安西将军,武官名,始见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或沿置,多为拥兵方镇,地位较高。北魏、北齐时秩三品,用以褒奖勋庸。...

    1257 鎏金
  •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计官之鉩”,战国·楚,印面1.8×1.8厘米,通高1.35厘米。此为战国时期楚国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战国古文,白文,右上起顺读“计官之鉩”四字。“计官”为官名,掌管记书簿册事务。印文篆体笔画挺拔。印面有阴线边栏,与同时期铜印印面常见格式相同。此印玉色青灰,材质本身呈透明状,细观有天然斜纹,凝者如风吹斜柳,散者如烟云片片。目前所见战国时期的...

    383 北平 倪玉书
  •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八徵耄念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八徵耄念之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厘米见方,通高11厘米,纽高5。4厘米。附系黄色绶带。宝四周乾隆帝御笔曰:“予年七十时,用句镌‘古稀天子之宝’,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不敢怠于政也。蒙天眷佑,幸无大损,越于兹又浃旬矣。思有所以副八旬开袤之庆,镌为玺,以殿诸御笔,盖莫若《洪范》八徵之念。”观此文,可知乾隆在八十万寿时镌刻此宝的原因。在...

    1448 八徵耄念之宝 碧玉 交龙纽 阴刻 八徵耄念之宝记 杜甫 天子之宝
  •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纽“楚永苍丞”印,印面2.1×2.1厘米,通高1.5厘米。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楚永苍丞”四字。印文中之“楚”系指西汉时之楚王国。《汉书·地理志》载:“楚国,高帝置。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复故。”《汉书·楚元王传》亦载:“楚元王刘交,高帝弟。汉六年,立交为楚王,王薜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此为西汉时...

    1869 永苍
  • 兔纹印押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