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明人考试图横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明人考试图横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明人考试图横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80355-2/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明人考试图横轴❖图片

明人考试图横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人考试图横轴❖简介

《明人考试图横轴》明,绢本,纵44.6cm ,横76.5cm

本幅无款印,右上帖有红色纸签,楷书写“三场策谕”四字。此图绘贡院内科举考试的场景。考场上三位考官正襟危坐于大堂中间,左右各有一同考官在小厅中。考棚在甬道处依次按照千字文顺序,标出“天字号”、“地字号”等匾额。考生坐落于两侧整齐排列的号舍,号舍前站立着防止考生舞弊的监考人员。此图为我们了解明代科举考试及其监考制度提供了形象资料。


相关知识科普


相关文章

  • 蒋廷锡萱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蒋廷锡萱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萱花图》扇页,清,蒋廷锡绘,金笺,设色,纵16.5厘米,横49厘米。扇页有自题:“南沙蒋廷锡。”钤“蒋廷锡印”白文印、“扬孙” 朱文印。此图以折枝法重点刻画了一茎数朵萱花绽放的花头。萱,又名“金针”、“萱苏”、“宜男草”等,是百合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苏、浙、陕、黑、晋、湘、滇、藏等地普遍种植。一茎多花的现象实属少见,被作者视为祥瑞征兆加以表现。其笔墨写实...

    464 蒋廷锡 折枝 渲染
  • 任颐花鸟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任颐花鸟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花鸟图》扇页,清,任颐,纸本,设色,纵18.2厘米,横53.3厘米。扇页有自题:“秋馥仁兄大人雅正。辛巳八月望后。伯年任颐写于春申浦上庽次。”钤“任伯年”白文印。“辛巳”是清光绪七年(1881年),任颐时年42岁。作者在构图上匠心独运,花枝组成一个“口”字,枝上添加鸟儿一只,鸟儿不仅打破了画面原本四平八稳的纵横关系,使之由“口”字变成“中”字,而且安然惬意...

    1018 任颐 辛巳 任伯年
  • 王翚山窗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山窗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山窗读书图》轴,清,王翚绘,纸本,淡设色,纵160厘米,横42厘米。全图以高远法构图,白云、瀑布、楼阁穿插于重峦叠嶂的林木间,一派气象万千的苍郁景致。画幅的右下方绘有一人于山坞草堂内临窗读书,此景虽然在画幅中所占比例极小,却点明了“山窗读书”的主题,为山林景色增添了书卷气息。从落款可知此图系为恭祝友人王掞(字藻儒)寒窗苦读、秋试中举而作,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

    392 王翚 高远法 王掞 王蒙 虞山 朱白文
  • 马守真兰竹水仙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马守真兰竹水仙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兰竹水仙图》轴,明,马守真绘,纸本,墨笔,纵83.5厘米,横47.2厘米。作者以娴熟的笔墨勾画出清风吹拂下兰、竹摇曳的形貌。兰、竹是妓女画家们最热衷描绘的题材。其因:第一,兰、竹与松、梅被历代文人赞美为画中的“四君子”,通过表现有君子风范的兰、竹 可以标示出画家自身的高洁情怀;第二,兰的清幽、竹的虚静均能映衬出妓女们的某种特殊心态;第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416 吴门画派 文徵明
  • 张宏阊门舟阻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宏阊门舟阻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阊门舟阻图》扇页,明,张宏绘,纸本,设色,纵17厘米,横51.3厘米。本幅自题:“丁亥中秋,寓蒋氏酿花斋,同友游虎丘,返棹阊关,舟阻不前。偶有便面,作此图以记其兴,呵呵。张宏时年七十有一。”下钤“张宏”、“君度氏”印2方。 明代中期以后,吴门画家中表现怀念送别题材的作品颇多。苏州城西的阊门是当时送别友人的地点,这一有着特定意义的建筑也随之在送别图以及其它实...

    677 张宏 陆治 袁尚统
  • 梅清黄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梅清黄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黄山图》轴,清,梅清绘,绫本,设色,纵186.5厘米,横56.7厘米。自题:“黄帝飞升处,遗台迹未荒。莫疑丹灶冷,尚觉紫芝香。叆叇生云气,嶙峋吐剑铓。何人采仙药,大冶火灵光?炼丹台。瞿山清”。钤“松冈”朱文印、“瞿硎”白文印、“敬亭山下双溪之上”朱文印。此图在布局上打破常规,没有绘出完整的山形地貌,而是通过无形的云霭遮挡住山头、山脚,仅突出了山崖的一角,从...

    1091 黄山 梅清 黄帝 朱砂
  • 林良锦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良锦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锦鸡图》轴,明,林良绘,绢本,设色,纵155厘米,横92.6厘米。款署:“林良”,钤印“以善图书”。画中主体为一对锦鸡,另有麻雀上下翻飞,布谷、斑鸠等在枝叶间栖息;坚实的山岩,风中飘摇的细竹以及丛生的灌木构筑出一个生意盎然的自然空间。林良以画花鸟著称,他用粗犷的笔墨使品相富贵的禽鸟表现出野逸自然的状态,将水墨写生的灵动与宫廷画追求的写实严谨相统一,创造出新...

    1598 锦鸡 林良 斑鸠
  • 郎世宁平安春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平安春信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平安春信图》轴,清雍正,郎世宁绘,纸本,设色,纵68.8厘米,横40.8厘米。乾隆皇帝御题五言绝句一首:“写真世宁擅,缋我少年时。入室皤然者,不知此是谁?壬寅暮春御题。”下钤“古稀天子”朱文方印、“犹日孜孜”白文方印。“壬寅”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皇帝时年72岁。画幅上方钤 “八徵耄念之宝”、“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之宝”。图绘在青竹、寒梅以及...

    289 郎世宁 八徵耄念之宝 太上皇 皇帝之宝
  •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 - 故宫绘画藏品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 - 故宫绘画藏品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清,纵163.5厘米,横97厘米。图绘慈禧太后老年像,面相与诸多慈禧老年像一致,可见很写实。图中的慈禧皮肤细润。衣冠和佩饰则反映了晚清时后妃的服饰制度。画像描绘精细,形象逼真,真实地表现了慈禧的服饰品位,两手所戴的护指尤显突出。当年美国画家卡尔曾为慈禧绘过多幅油画像,此为其中一幅。...

    41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禹之鼎溪山行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溪山行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溪山行旅图》卷,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34.8厘米,横309厘米。本幅右上题“溪山行旅图”。左上题:“文衡山先生溪山行旅图,庚辰长夏为西泠康饴翁老先生摹补尊照成卷,不揣笔墨踈陋,漫应台委,未免布鼓耳。幸大巫教之,广陵禹之鼎敬志。”钤“禹之鼎”、“慎斋”印二方。查升书引首,后纸有王丹林等多家题记。庚辰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禹之鼎时年54岁。画...

    1010 禹之鼎 引首 翁嵩年 文徵明
  • 冯宁荷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冯宁荷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荷花图》扇页,清,冯宁绘,纸本,设色,纵17.8厘米,横52厘米。扇页有自题:“乱碧风初卷,新红霞半含。拟南田粉本。冯宁。”钤“臣”朱文印、“宁”白文印。此作以没骨法绘前后景,前景是以绿色横涂斜抹的芦苇,后景是“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的特写荷花。芦苇为风所动,其纵横离乱的姿态没有干扰荷花端庄大气的整体形象,反而以其天然荒率的恣致,衬托出荷花作为水中仙子高...

    1502 没骨
  • 唐寅《行书致款鹤》手札 - 故宫绘画藏品
    唐寅《行书致款鹤》手札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纵23.3厘米 横28.8厘米。故宫博物院释文:子贞侍人有疾,欲屈老先生过彼拯救,万乞不辞劳顿,于仆有光,于彼感德,两知重矣。侍生唐寅再拜。款鹤老先生大人侍下。钤印:“张珩私印”白文印,“吴兴张氏图书之记”朱文印,“曾藏周作民处”朱文印,“希曾”白文印,“安山道人”朱文印,“二谢”朱文印。另有一纸,尚有谢希曾题跋。释文:笔情豪迈,笔体宽阔,有北海之风。...

    1623 唐寅 张珩 谢希曾 李邕 王穀祥 祝允明
  • 程嘉燧芦艇笛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程嘉燧芦艇笛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芦艇笛唱图》扇页,明,程嘉燧绘,金笺,设色,纵16.5厘米,横51.2厘米。扇页有自题:“崇祯己卯八月,为远公词兄画。孟阳。”钤 “孟阳”朱文印。“己卯”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程嘉燧时年75岁。图绘高士乘篷船在芦塘行进之景。此图运用大片空白表现水天一色和浩渺的江河,给人以开阔的视野。远处山丘以清润疏散的笔墨勾染,颇得黄公望笔意。图中高士悠然吹笛的形...

    322 程嘉燧 黄公望
  • 文伯仁南溪草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文伯仁南溪草堂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南溪草堂图》卷,明,文伯仁作,纸本,设色,纵34.8厘米,横713.5厘米。本幅自识:“隆慶己巳冬爲天錫寫。五峰文伯仁。”钤“五峰”、“文伯仁”、“画隐”、“五峰山人”。在明代吴门地区的绘画中,以名人的室名、别号为题材或描绘文人、官宦所居庄园、别墅景观的作品为数众多,此图即属于后一种。根据卷后王穉登所撰《重建南溪草堂记》可知,此图描绘的是江南望族顾氏的庄园...

    1623 文伯仁 王穉登 双勾
  • 禹之鼎移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移居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移居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2.5厘米,横232.8厘米。本幅自题:“甲申初冬广陵禹之鼎写。”钤“禹之鼎”白文印,“慎斋”朱文印,右下角钤“逢佳”朱文印。甲申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禹之鼎时年58岁。禹氏50岁以后寓居京城,此时正是他画史上的盛年,其技法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予以己用。此幅像主待考。图中送行人临岸伫立,面目温和,含笑...

    708 禹之鼎 马和之 郭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