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龙山文化红陶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龙山文化红陶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龙山文化红陶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151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龙山文化红陶鬶❖图片

龙山文化红陶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鬶

龙山文化红陶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鬶底部

龙山文化红陶鬶❖简介

红陶鬶,新石器时代,高39厘米,口径12厘米,足距14厘米。

鬶(guī 音规),唇口,口一侧出鸟喙状长流,长颈,下承以三个袋状足。器身一侧置绳状鋬(pàn音盼)手。口沿下及鋬手上端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凸弦纹。器表打磨光亮。据科学测试,龙山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前2000年。此件红陶鬶造型规整,堪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红陶的代表作品。

鬶是一种盛水器,造型有点像鸟。这种器形最早出现在山东地区,山东位于东方,那个时候是少昊和太昊的部落,他们以鸟为图腾,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鬶这样形状的器物了。


相关知识科普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1992年撤县建市)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几种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续,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龙山文化陶器有黑陶、灰陶、红陶、黄褐陶和白陶等,造型有鼎、碗、罐、甗(yǎn,音掩)、鬶(guī,音轨)、盆等,制陶工艺水平比仰韶文化有很大提高。黑陶是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以致有人曾将该文化称为“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陶匠们用快轮拉坯法制成的。龙山文化黑陶的呈色是在烧成后期用烟熏法进行渗炭的结果。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相关文章

  •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河南省汤阴县出土 高34厘米、口径6厘米、腹围65厘米 体略呈橄榄形,腹部饰剔花缠枝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刻菊瓣纹。花纹处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质。所谓剔花,乃是将花纹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纹装饰更为醒目,常见有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在宋代磁州窑系中,以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的剔花工艺最为精湛。...

    1605 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釉瓷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瓷尊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商代(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1954年河南省郑州市人民公园出土       高25.6厘米 口径21.4厘米       此器以高岭土烧制而成,通体施稀薄的淡黄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上,是目前所见的最早的瓷器之一。...

    1028 瓷器 青釉瓷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异兽纹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异兽纹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异兽纹花觚,明万历,高76.5厘米,口径22.6厘米,足径19.3厘米。觚葵瓣式,敞口,沿上折,长颈,颈中部起凸棱,腹部鼓出,足部高长,微外撇。外口沿下横书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款,外围以双方栏。颈部绘洞石、花卉及草虫纹,凸棱之上绘双龙穿花及缠枝莲托八宝纹,颈最下部绘回纹一周,腹部八面皆绘异兽,足胫部位从上至下八面分别绘8组折枝花卉、松柏、异兽及花卉纹...

    1771 青花 花觚 花卉 缠枝 缠枝莲 八宝 回纹 折枝
  • 定窑白釉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蟠螭缠枝 花卉纹洗,北宋,高4.6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1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洗敞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无釉,镶有铜扣。外底漏釉处可见灰白色胎体,胎质细腻。外壁光素,洗内印花装饰,内壁印缠枝花卉纹,上下有回纹边饰,内底印蟠螭纹。...

    352 定窑 印花 缠枝 花卉 回纹 蟠螭纹 螭纹
  • 汝窑天青釉盏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4.8厘米,盘口径17.8厘米,底径12.4厘米 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 盏托通体施天青釉,托盘口沿釉薄处微显胎色,呈淡米黄色,器内有细密开片,釉面有较多棕眼。因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故圈足底部留有五个支钉痕。 盏托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广泛流行,隋唐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饮茶风俗而盛行。中国茶文化兴...

    455 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窑变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梅瓶,清乾隆,高37.2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2厘米。瓶小口、短颈、丰肩、瘦胫、圈足。外壁通体施凝厚的火焰,釉色以紫红色为主,间有少许蓝色。足内仿宋钧釉,无款识。窑变釉是清代雍正时期仿宋代釉色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它是一种高温颜色釉,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将各种不同颜色的釉融合为一体,在不同的中呈现出多种美丽的釉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千变万化的缕丝状...

    380 梅瓶 红釉 钧窑 窑内气氛 雍正窑变釉
  • 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珊瑚红地牡丹纹,清雍正,高31.4厘米,口径7.1厘米,足径9.6厘米。瓶直口,削肩,圆腹,腹以下渐敛,圈足。器身呈橄榄状,颈部对称置贯耳,足边有两长方形孔可供穿带用。通体以珊瑚红釉为地,上绘数枝粉彩牡丹,三朵盛开的黄、白、粉三色牡丹在绿叶的衬托下娇艳无比。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瓶造型端庄,图案描绘精细,以...

    354 珊瑚 粉彩 贯耳瓶 红釉 青花 白瓷
  • 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团花菊蝶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团花菊蝶纹盖罐,通高10.4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4厘米。罐直口,丰肩,瘦底,圈足。罐身主题纹饰分上下两行各四团花,交错排列。团花上半为一蝴蝶,下半托菊花2朵及枝叶。团花之间绘折枝莲纹。肩及足际分别绘青花海水纹一周,其上绘各色花8朵。盖面中央绘一团花,立墙饰折枝莲花4朵。外足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双框。瓷器上用团花纹始见于隋代,...

    241 斗彩 团花 盖罐 折枝 青花 汝窑 青瓷 花瓷
  • 青釉盘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盘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盘口瓶,隋,高32.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9.2厘米。瓶盘口,短颈,溜肩,长圆腹,圈足。瓶身施半截青绿釉,釉层透明,釉面有细碎,釉向下垂流,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装饰效果。从此瓶的造型、胎质与釉色上看,都具有隋代的典型风格。青瓷是隋代瓷器生产的主要产品,一般胎质较为细腻,瓷化程度良好。在器形方面,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造型,但又有所变化,并创造了一些新的器形。...

    324 青釉 开片 青瓷
  • 白里红五蝠外黄地粉彩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里红五蝠外黄地粉彩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里红五蝠外黄地粉彩盘,清光绪,高3.1厘米,口径16.6厘米,足径9.5厘米。 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里白釉,盘心矾红彩绘5只蝙蝠。外黄地粉彩绘各式缠枝 花卉。底白釉书矾红彩“大清光绪年制”6字楷书款。...

    1112 五蝠 粉彩 矾红 缠枝 花卉
  •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高25.5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0.8厘米。瓶花口、瓜棱式颈、溜肩、圆腹、圈足微外撇。颈部绘折枝 花卉,腹部绘一株桃树,树枝上结有数枚寿桃,树下绘山石与江崖海水纹,空间绘飞蝠,近底处绘变形如意头和折枝莲纹各一周。足内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瓶造型构思奇巧,青花浓重艳丽并有晕散,具有仿明代永、宣青花的艺术效果。纹饰为吉祥...

    1648 青花 花口瓶 折枝 花卉 吉祥图案
  • 斗彩花卉酒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花卉酒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花卉酒杯,清嘉庆,高4.4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2.4厘米。杯撇口、深腹、矮圈足。外壁以斗彩为饰,绘山石、兰花等内容。足底署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这种造型与纹样的小杯是对康熙十二月杯简化的结果,是乾隆朝不再生产十二月杯以后的一种替代品,从嘉庆朝到宣统朝都有烧造,其造型、纹饰大体一样。由于其纹样多为兰花、山石,故也称斗彩兰石酒杯(或盅)。...

    901 斗彩 花卉
  • 仿定窑白釉“云麓”款铺首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云麓”款铺首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云麓”款铺首耳瓶,明,高70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6.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瓶盘口,细长颈,溜肩,鼓腹,高圈足。肩部塑贴铺首耳。腹部题写“云麓”二字。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黄。与“云麓”有关的文字见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造的“云麓宫”,为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嘉靖年间,形成较完整的道宫格局。据此推测,此瓶应与“云麓...

    505 定窑 铺首 塑贴 就藩
  • 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花镂空孔雀花卉纹绣墩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孔雀花卉纹,明成化,高35厘米,面径22.3厘米,底径23.5厘米。绣墩呈鼓式,中空,面微鼓。墩面中心镂刻牡丹纹。腹上下各饰凸起鼓钉纹,腹中部有凤来仪图,朵朵牡丹竞相怒放,枝叶纵横交错,洞石交叠,山影重重,祥凤翩翩起舞。腹两侧各贴塑一兽面耳。通体所施釉色为白、蓝、紫及孔雀蓝四种。绣墩又称坐墩、凉墩,为一种古代坐具,多置于庭前院落,既实用又美观。河南安阳隋墓中...

    1344 珐花 镂空 花卉 绣墩 镂雕 青釉 青花 五彩
  • 邢窑白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壶,唐,口径7.5厘米,足径7厘米,高17.5厘米。壶敞口,长圆腹,平底,小短流,颈与腹部有曲柄相连。通体施白釉,外部施釉不到底。此件器物造型端庄规整,釉色洁白莹润,属邢窑白瓷中的细白瓷,体现出唐代邢窑白瓷“似雪类银”的素雅与优美。...

    856 邢窑 白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