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陶彩绘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陶彩绘胡人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陶彩绘胡人俑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057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陶彩绘胡人俑❖图片

陶彩绘胡人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胡人俑❖简介

陶彩绘胡人俑,唐,高37.5厘米,宽14厘米。

胡人头戴幞头,身穿翻领大衣,足登长靴。粗眉大眼,双睛凸出,满鬓胡须。双唇紧闭,目视前方。大衣右袖脱下,缠绕于腰中,露出半臂,半臂彩绘。幞头、胡须、靴子皆绘成黑色。双手握拳,作牵缰绳状。此俑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的刻画,夸张的手法恰好突出了西域胡人的生动形象。


相关知识科普


胡人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洛阳伽蓝记·城南》载:“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

幞头

一种头巾,起始于北周武帝(公元6世纪中)。即将头巾裁出四脚,就头裹之,称“幞头”,又名“折上巾”、“软裹”,盖取便于武事。至唐时,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所垂工脚,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稍翘起,成为硬脚。至唐末僖宗(公元九世纪)时,又出现了硬胎的帽围,即用木围头,以纸绢为衬,以铜铁为骨,就其上制成而戴之,取其缓急之便,不须对镜系裹,称为“军容头”。以后二脚的形状变化更多,五代多二脚上翘,称“朝天幞头”,宋代以后又出现弓脚幞头、卷脚幞头、展脚幞头、交脚幞头等形式。历代幞头的演变形状也成为鉴定绘画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半臂

一种衣服样式。最早可能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朝,后逐渐衰落。有关半臂,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半臂与半袖意义相同,男女通用。也有人认为半臂为男子服饰。半臂多为锦制,成都是其生产制作的中心。

相关文章

  •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观音造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水月 观音 造像,高15厘米。该像眉间白毫相,头戴花蔓冠,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胸前饰缨络,左胸处雕刻人头样饰物。披帛绕过肩臂后,右手将其一端提起并垂吊于下,另一端顺左臂而垂下。像身着长裙,下摆覆座垂于足上。水中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足垂蹬于石上,右足上曲支地,右臂搭放于右膝上,左手掌心撑地,神态安详宁静,犹如正观赏水中月影一般。水月观音为三十三观音...

    888 水月 观音 造像 眉间白毫相 白毫 宝缯 披帛 三十三观音
  •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制兔儿爷,清晚期,高30厘米,长21厘米,宽9厘米。清宫旧藏。兔儿爷泥塑,粉底彩绘,头戴绿色头巾,身披红袍,手持捣药杵,端坐在莲花堆上,模拟了关公的形象,英姿飒爽。莲花为中国传统纹样之一,是高洁雅致的代称,底座通体的绿色有勃勃生机之意,莲花反复缠绕,寓意“连绵不断”。此兔儿爷通体色彩艳丽明快,造型别致,表现了人们世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兔儿爷为中秋节的传统...

    1356 玉兔
  • 多宝塔善业泥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善业泥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多宝塔 善业泥,唐,高11.2厘米,宽9.7厘米。造像方形,正面中间为佛塔,塔分三层,底层释迦、多宝并坐,上两层各一坐佛。塔左右有佛、菩萨等,背后印铭为:“大堂国永徽年五月至相寺比丘法律为师僧父母造多宝佛一部供奉及法界众生铭记。”“堂”字当为“唐”的同音假借俗写字。唐代佛像呈多样化趋势,“善业泥”是其一种。并有多宝塔、佛说法等题材。这类造像无需花费大量资财,...

    1775 多宝塔 善业泥 造像 释迦、多宝 菩萨 至相寺 法界 说法
  •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骆驼,唐开元二年(714年),高103.5厘米,长83厘米。骆驼一般分单、双峰两种,此为单峰。单峰产于阿拉伯、印度与北非等地,为典型的舶来品。此骆驼形体高大,塑造简洁明快,头部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生动传情。此骆驼出自洛阳戴令言墓。据墓志记载,戴令言字应之,少年时便慷慨慕古,手不释卷,历览群书,尤好异书,味老庄道流,蓄长往之愿。初拜左台御史,再为水陆运使,遥授...

    819 开元 戴令言
  •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黄釉吹排箫女陶俑,高10.8厘米。女俑通体施黄釉,泥质白胎。其头梳高髻,两肩袴披帛,下着裥裙,半跪半坐,探颈扬首,胸部微含,神情专注,双手捧排箫作吹奏状。这件女俑与常见的作规矩表演的伎乐俑不同,制作者刻意表现出女俑轻松随意的姿态,不似表演,如若自娱。唐朝妇女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繁荣的经济为多姿多彩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这件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妇...

    434 黄釉 排箫 高髻 披帛
  •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76.5厘米。男立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衣,腰中系带,足穿高筒靴直立于方板上。双臂弯曲,双手握拳,从姿态上看似牵马或骆驼的形象。此俑衣饰简洁,表情含蓄,形神兼备。在唐代,上自皇室贵戚,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贵贱,皆以头戴幞头为时尚。此俑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土于洛阳戴令言墓。该墓共出土文官俑、天王俑、男立俑各1件,...

    645 开元 幞头 戴令言
  • 陶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灶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灶,东汉,长31.8厘米,宽21厘米,高12厘米。陶灶为方形,灰陶质,前后有两个灶眼,灶眼旁各有一“”字,后部隆起之处安置烟道,灶面除菱形图案外,还有牛腿、鱼、龟及工具钩等图案。灶侧面一人拽拉一牛,手中持物,似准备杀牛,另一面为虎与怪兽争斗。灶前部为灶口,灶口左右各有一人,旁有“夫”、“”二字 ,灶口上部略高,起阻挡炉灰的作用,灶后部饰一行走的老虎。陶灶图...

    1970 浮雕 模印
  •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深黄釉卧猪,隋,长13.2厘米、宽4.5厘米、高4.5厘米。猪卧于地上,二目如闭非闭,似正在休息。长嘴前伸,露出獠牙,双耳上竖,脊部微隆,仿佛对四周的情况仍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造型生动写实,属于在陶胎上直接施釉而成的釉陶猪。隋代的陶匠塑造了这尊生动的野猪形象,其应当属于墓葬中家畜类的陪葬明器。...

    766 黄釉 明器
  • 瓷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兔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瓷兔,唐,通高1.8厘米,身长2.6厘米。瓷兔小巧玲珑,活灵活现,是一件孩子们的玩具。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家中长辈在乞巧、春节等节日里为孩子们购买各种动物玩具已渐成风俗。为适应这种需求,工匠们也捏塑出造型各异的动物售卖,为儿童们所喜爱。此件瓷兔应是当时出售的儿童玩具。...

    1157 乞巧
  •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雍正像,清,高32厘米。此像与清宫收藏的雍正画像极为神似,面颊清癯,头戴盘龙结秋帽,头后梳辫,白面朱唇,身穿石青云纹对襟长袍,衣纹简练流畅,足登朝靴。此尊彩塑雍正像原藏在清代敬奉祖先图像的景山寿皇殿,这里还珍藏着雍正帝其它御用器物,由此可知清代皇室对此像十分重视。此像是养心殿造办处从苏州召募的捏像人捏制的,得到皇家承认,才流传至今,是难得的塑真艺术品。...

    1945 对襟 景山 养心殿
  • 周府造铜鎏金佛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府造铜鎏金佛坐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周府造铜鎏金佛坐像,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高6厘米。释迦像发作螺髻,手施禅定、与愿印,身著袈裟,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下为六角束腰 须弥座,须弥座束腰间刻发愿文云:“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相,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黄金镀之,所以广陈供养,崇敬如来,吉祥如意者。洪武丙子四月吉日施。”周府可能是周王府简称。《明史·卷一百十六》载,朱元璋第5子朱橚,初封...

    1237 鎏金 与愿印 结跏趺坐 束腰 须弥座 发愿文 四恩 丙子
  •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北魏永安元年(528年),残高49厘米,黄花石质。  释迦螺髻,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双耳硕大,外著袈裟,内穿僧祗支,手施无畏印、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垂在台座前。火焰纹背光,头光浮雕双莲瓣,外饰弦纹。长方形石座,座四面及背光侧面刻发愿文:“大魏永安元年岁次戌申十二月廿三日,佛弟子樊保儁、樊令儁、樊树儁兄弟三人等仰为帝主、下为亡父母造...

    928 释迦牟尼 僧祗支 施无畏印 无畏印 与愿印 结跏趺坐 背光 浮雕
  •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绿釉猪圈,汉,长16.5厘米,宽15.5厘米,高20厘米。灰陶胎,外施绿釉。长方形猪圈,外有围墙,内有一猪,猪圈一侧上方有一小屋,前有台阶,下方镂空与猪圈相连。在汉代的泥塑中,经常能见到猪圈与厕所建在一起,这件绿釉猪圈上的小屋就是厕所,这种情景在现在的一些农村里依旧能见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方便地收集灌地的肥料,可见千百年来人类某些朴素的生活习惯维持至今...

    1979 明器
  •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人御白虎纹画像石,隋,高83厘米,长102厘米。此画像石采用剔地浅浮雕方法,羽人骑在虎背之上,飘带上扬,手拉从虎嘴里穿出的缰绳。虎张嘴露出獠牙,眉毛长密,双睛怒视向前,前爪伸出,后爪登直,肘毛飘动。白虎四肢腾起,向天空飞翔。《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墓葬中多出现虎的原因之一。虎在四神中为西方之神,...

    1738 浮雕 四神
  •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骑马男俑,唐,高32厘米,长24厘米。骑俑头戴风帽,身著圆领窄袖袍,足蹬靴,双脚登踏马镫。马眼圆睁,双耳前竖,头向内收略右转,颈上有支架,原应有鼓,已失。此应为鼓吹仪仗俑。鼓吹俑属于仪仗俑中的一种。鼓吹,传说始于汉代班壹,最初为一种军乐,后来功能逐渐扩大,用于卤簿仪仗与宴乐群臣等。唐朝在太常寺中设置鼓吹署,鼓吹署有鼓吹令、鼓吹丞各1名,官从七品下,另有...

    942 黄釉 卤簿 李渊 筚篥 排箫 永泰公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