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4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390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图片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简介

樊保儁等造释迦牟尼像,北魏永安元年(528年),残高49厘米,黄花石质。  

释迦螺髻,面庞圆润,眉目清秀,双耳硕大,外著袈裟,内穿僧祗支,手无畏印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垂在台座前。火焰纹背光,头光浮雕双莲瓣,外饰弦纹。长方形石座,座四面及背光侧面刻发愿文:“大魏永安元年岁次戌申十二月廿三日,佛弟子樊保儁、樊令儁、樊树儁兄弟三人等仰为帝主、下为亡父母造玉释迦文像一区。夫灵根缅邈,非妙达不能识其源;至道冲玄,非幽致无以采其趣……伏愿合门大小,因缘眷属,保无退之道心,荣日口之要业,出无生之大苦,入有生之大乐……河东郡 北猗氏县。”在较小的单体造像上有如此长之发愿文,比较罕见。


相关知识科普


释迦牟尼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信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相传其为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生活在约公元前565至前485年间。他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决心为世人找到解脱方法,于是舍弃继承王位的太子之位,出家修行,最终觉悟,创立了佛教。

僧祗支

意思是“掩腋衣”、“覆膊衣”。这是一种从左肩穿至腰下的长形衣片。一般在僧祗支的外面穿大衣(袈裟)。

施无畏印

施无所畏之德,离怖畏之印明,即象征施一切众生安乐无畏之印。结此印时,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

无畏印

右手上张,五指并拢伸直,掌心向外。

与愿印

又名“接引印”。即左手下垂,伸五指,掌心向外。

结跏趺坐

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结砌趺坐的姿式是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相传释迎牟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正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坐姿。

背光

背光指佛、菩萨像背后之光相,常作火焰纹,火焰象征佛、菩萨之智慧。大至分为项光(又称头光)和身光(又称举身光、舟形光)二种,其形式依时代、地方、佛菩萨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发愿文

也称造像记。指刻于佛教造像上记载造像者姓名、造像时间、造像目的、佛像名称等内容的一种文体。

东郡

古行政区划,本秦时置,汉代延置。两汉时辖境大部分相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地区,东至今山东省中西部边界。《后汉书·郡国志》载兖州刺史部下“东郡,秦置,去洛阳八百里。十五城”,为“濮阳、燕、白马、顿丘、东阿、东武阳、范、临邑、博平、聊城、发干、乐平、阳平、卫、谷城”。

北猗氏县

县名。两汉时称猗氏县,北魏时称北猗氏,隶河东郡,西魏改为桑泉,后周复曰猗氏,县治在今山西猗氏县。

造像

又作造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属铸造佛像者。所造佛像称之为造像。

相关文章

  •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画彩男立俑,唐开元二年(714年),高76.5厘米。男立俑头戴幞头,身穿圆领右衽衣,腰中系带,足穿高筒靴直立于方板上。双臂弯曲,双手握拳,从姿态上看似牵马或骆驼的形象。此俑衣饰简洁,表情含蓄,形神兼备。在唐代,上自皇室贵戚,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贵贱,皆以头戴幞头为时尚。此俑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土于洛阳戴令言墓。该墓共出土文官俑、天王俑、男立俑各1件,...

    645 开元 幞头 戴令言
  • 韩子思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韩子思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韩子思造石思惟像,北齐,高36.5厘米。菩萨头戴冠,额前系缯带,缯带飘至肩部。右手抚颐,右腿上抬,半跏趺坐于筌蹄上。足下为小莲台。基座正面二童子托举博山炉,向外依次为狮子、力士,侧面各有神王两尊。基座背后刻有发愿文:“天保七年四月八日,韩子思仰为亡父母,敬造白玉思唯(惟)象一区(躯)。”该像虽有残缺,但造像衣饰简洁,线条流畅,不失为北齐思惟像中的佳作。...

    1733 菩萨 半跏趺坐 筌蹄 基座 博山炉 发愿文 造像
  • 朱雀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纹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朱雀纹画像石,隋,高45厘米,长126厘米。朱雀即凤凰,生性高洁,饮必择食,栖必择枝,在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征。相传凤凰见则天下太平。朱雀也被视作代表南方的神兽。此朱雀头朝左看,向左侧回望,冠羽飘动,双爪右前左后,张翅振羽,做欲飞翔之状。...

    16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李稀造百佛铜牌,金皇统八年(1148年),高16.5厘米,宽9.5厘米,钮高1.5厘米。牌正面铸铜佛100尊,行列各10。背面以回纹为装饰纹样,四角各一小狮,中间为长方形钮,两侧有虎头,内边缘处铸阳文两列,右为“河东南路都僧录特授赐紫文妙大师□善广施”,左为“皇统戊辰岁次十一月日记平阳府李稀造”,钮与两列文字间有“唵叱林”“唵啮林”“唵部林”等字。故宫博物院...

    246 回纹 阳文 僧录 赐紫 千佛
  •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彩绘贴金大势至像,金,高165厘米,宽55厘米。菩萨头挽发髻,戴宝冠,冠中立宝瓶。面庞丰满,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裸露上身,佩项饰。帔帛挎肩,缠绕方法非常复杂,其一端从左肩垂至右胯,从背后绕回左肩,再垂至胸前与前股帔帛纽结后分开,垂至左胯上折,缠左臂下垂至足侧;另外一端覆右肩直接从体侧垂下。下著长裙,跣足而立。...

    846 贴金 菩萨 跣足
  • 刘氏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氏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氏造石思惟像,北齐,残高44.5厘米,宽34.3厘米。思惟菩萨头戴花蔓冠,修眉细目,面部丰腴,右手支颐,右腿抬起,左腿下垂呈半跏趺坐。左右雕刻龙纹双树及二胁侍,均残缺。尊像底部基座四面皆刻有图像:正面底层为双狮,狮头相对,卷毛,双睛突出,足前伸。中层双力士托炉,外侧为6名供养人,有的手持香宝子,有的从香宝子中拈香,供养人大小、姿势各不相同。上层中间为博山炉...

    1658 思惟菩萨 菩萨 半跏趺坐 龙纹 胁侍 基座 供养人 博山炉
  •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武士俑,秦,高187厘米,宽72厘米。此武士俑发髻位于头顶的右侧,表情坚毅,五官写实,身穿交领右衽衣,腰系革带,下着短裤,左手自然垂下,右手四指弯曲,原握有兵器,足穿合鞮。交领右衽长衣属于汉服,合鞮可能属于胡服。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秦始皇陵东,始建于秦统一中国之前,公元前209年停工。现发现4个兵马俑坑,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完...

    170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陶酱黄釉牛车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酱黄釉牛车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酱黄釉牛车,隋 ,高41.5厘米,长53厘米。牛四足直立,牛眼突出,嘴前伸,牛角竖立,昂首前行。牛车以酱黄釉为主基调,车顶为卷棚式,前后出檐,轿厢前面用竖线条表示车窗,施以浅黄釉, 车身塑造写实,给人真切之感。底座、车轮、车篷、牛均为单独制成后粘接而成。魏晋南北朝及隋至初唐,陪葬明器中既有马也有车,前者多是为男性提供的,后者则是为女性准备的。为女性提供的牛...

    1224 黄釉 明器 大夫
  •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尚均”款田黄石雕“契此”像,宽12.3厘米,高5.5厘米。“契此”身著袈裟,袒胸,斜倚于布袋旁。像背镌隶书“尚均”二字。像用田黄石,雕刻技法娴熟,人物神态刻画准确,属清代品位较高的工艺佳作。...

    226 尚均 田黄石 契此
  • 朝拜家居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朝拜家居图门楣画像石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画面分上下部分,中间是一幢两层楼房。上层中间为一门吏,左右两边端坐四人。下层居中坐一人,面右受礼。后立一侍者,身前一人匍匐在地,身后诸人鞠躬。楼外有人似欲谒见,另有多人站立在平台上。楼下左面一人正在接待到来的客人,右面停一辆有华盖的轺车。楼左右各一阕,阙下各一人,向楼躬身。天空有四只飞鸟。轺车是一种四面敞露的车。汉代的车种类繁多,装饰华丽。汉画艺术家们擅用熟...

    803 华盖
  • 道起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道起造石思惟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道起造石思惟像,东魏兴和元年(539年),残高41厘米。思惟像头戴冠,面略长,修眉细目,身体前倾。半跏趺坐于束帛圆座上,座下覆莲较薄,平铺于基座上。基座上刻发愿文:“兴和元年,比丘道起造白玉像一区(躯),上为国家及四恩三有,波及六道 法界众生及家眷属,皆蒙造像功德,一时成佛。”比丘为男性出家人。四恩有两种说法,一是父母恩、众生恩、国主恩、三宝恩;一是父母恩、...

    1836 基座 发愿文 四恩 六道 法界 造像 说法 有情
  •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男俑,北魏,高25厘米,宽5.6厘米。男俑头戴小冠,颈细长,面椭圆,眉目清秀,略呈笑意。内穿长袍大衣,外穿裲裆,腰系带,给人以秀骨清像之感。此俑虽出自北方,却带有明显的南朝审美倾向,从中可以看出南方文化对北方文化的影响。...

    1767 裲裆
  •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木雕金漆 观音像,清,高116厘米,宽103厘米。观音高挽发髻,下颌内收,双目微睁俯视,神态娴静。璎珞挂满前胸。双手相交于右膝。身着袈裟,领口低垂,服饰上彩绘莲花图案。右腿支立,左腿盘地。下身着裙,裙摆呈波浪状铺地。...

    1894 金漆 观音 璎珞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西汉,高30厘米,宽21.1厘米。女俑红陶胎,外施白衣,眉、眼墨绘,眉目清秀,细腰,双手合于腹部。头裹巾,下穿拖地喇叭状长裙。此俑陶质细密,人物表情温和含蓄,形象新颖别致,特别是喇叭状长裙,简洁中蕴含生动,飘逸流畅又给人以稳定感。...

    140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瓷禅定佛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瓷禅定佛,高16.5厘米。佛像肉髻,有白毫,唇上塑有胡须,著通肩袈裟,手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其外表施釉,但多处剥裂。从塑造技法上分析,此像出自青瓷烧制较为发达的江浙一带。西晋时期,南方佛像常与中国传统神祇共同出现在一个器物上,佛像多为器物的附属装饰,有的出现在铜镜、谷仓罐上。此禅定佛体积较大,不是谷仓罐上的饰件,是一件罕见的我国佛教初期的造像珍品。此佛像1...

    1708 青瓷 肉髻 白毫 通肩 禅定印 结跏趺坐 谷仓 造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