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荣簋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荣簋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694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荣簋❖图片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荣簋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荣簋铭文

荣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荣簋铭文拓片

荣簋❖简介

,高14.8厘米,宽28.8厘米,重1kg。

簋为浅圆腹,平沿,高圈足。四兽耳,每耳的兽头均高出口沿,并有下垂的长方形小珥,小珥近地,上面雕饰兽尾、兽足,使耳与小珥在构图上成为一个整体。腹部饰圆涡纹,夔作倒置状。圈足饰有四组兽面纹

簋内底铸有铭文5行30字:

唯正月甲申,荣

格,王休赐厥臣

父荣瓒、王祼

贝百朋。对扬天子

休,用作宝

铭文大意:在正月甲申这一天,荣到了这里。他是王的叔父,同时也是朝廷中的大臣,故称其为“臣父荣”。王赏赐他一个玉以及王用于祭祀的贝一百串。为答谢天子的美意,荣做了这件用于祭祀的宝贵的彝器。


相关知识科普


簋(音鬼),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0025』”。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0025』。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涡纹

亦称火纹。《周礼·考工记》有“火以圜”之记载。火纹是太阳的标志,因此其特征是圆形的,中间略有突起,沿边有4到8道旋转的弧线,表示光焰的流动。在青铜器上最早的涡纹见于二里头文化期的斝腹部。从二里头文化期直至战国都可在器物上见到涡纹装饰。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兽面纹

兽面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怪兽的面部,将其刻画在器物上所形成的纹饰称兽面纹。宋代的学者把兽面纹称为饕餮纹。

1.盛酒器。作为随葬礼器往往与卣或方彝相配,流行于商代至西周中期。 2.陶瓷器品种之一。一般指形体高大的大口器。但有时人们也称一些明显为瓶或罐的器物为尊,一是其用来盛酒,而尊的本意就是盛酒器;二是以尊称谓更显文雅。

尊彝

金文中,尊是双手捧酉(盛酒器)的象形,尊彝是青铜器中祭祀礼器的共名。

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盛行于商代时期。

在正月

指在一月。商代纪年与现代正相反,先记日,再记月,最后记年。下文的“唯王二祀”就是指“在商纣王的第二年”(学者们根据这件器的形制、花纹和铭文的内容考证,认为它应属于商代最后一王商纣王时期的器)。

勺为取酒浆之器,《说文》:“勺,枓也,所以挹取也。”勺与斗作用相似。

相关文章

  • 蔡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鼎,高33厘米,宽28.2厘米,口径23厘米,重6.77kg。器身连盖近球形,盖上有透空捉手,盖、腹、足相对应各铸二环,能用绳穿系,附直耳,下具三个兽蹄足。通体饰变形蟠虺纹和三角纹。盖上铸有5字铭文:蔡子『0028』之鼎。记此鼎为蔡子『0028』所有。...

    794 蟠虺纹
  • 『0223』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223』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223』鼎,通高21.2厘米,宽18.6厘米,重2.04kg。此鼎圆腹,折沿,有二立绳耳,三柱足。口下饰弦纹二道。鼎内壁有铭文5行26字:内史令『0223』事,赐金一钧,非余。曰:“内史『0224』朕天君。”其万年用为考宝尊。大意是:内史命『0223』去向太后说:“内史仍然效忠于我太后。”内史赏赐青铜料一钧和一串玉珠。『0223』祈求万年长寿,此鼎用为祭...

    351 弦纹
  •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投壶,清乾隆,通高55.8厘米,口径7.3厘米。清宫旧藏。此投壶为乾隆帝御用器。头部饰两道回纹,周围附4个小耳,耳部也饰两道回纹。壶颈为节竹样式,中间刻篆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两端对称,别致优雅。壶肩部为连珠纹。壶身主体无纹饰,淡雅自然,两端配饰蕉叶纹,喻富贵高洁之意。壶身两边各有龙头手柄一个,不仅使壶本身更加美观,且使其更有生活气息。壶底部为如意云纹,寄托...

    1718 回纹 蕉叶纹
  • 小克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克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克鼎,高35.4厘米,宽33.6厘米,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0004』季宝宗彝。克其日用『0005』朕辟鲁休,用介康『0006』、纯祐、眉寿、永命、灵终。万年无疆,克其子子孙...

    1321 夔纹 窃曲纹 宗彝
  • 几何云纹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 荆公孙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荆公孙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荆公孙敦,高17厘米,宽25.2厘米,重1.58kg。敦侈口,束颈,耳作环形,圜底下具三个兽蹄足。盖与器不完全对称,盖低于器高,无耳,上有三个兽蹄形钮,可却置。盖、器通饰乳丁纹。盖内有铭文3行15字:荆公孙铸其膳敦,老寿用之,『0027』宝无期。铭文大意为荆公孙自铸食敦,长寿用它,连宝无期。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最大的特点是盖与器能合成球形或椭圆球形,因...

    1046 却置
  • 带翼铜铃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带翼铜铃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夏代高9 厘米 1975 年偃师二里头Ⅴ区出土  夏、商、周三代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因祭祀以乐、朝会以乐、歌诗以乐、宴飨以乐。音声不正则斥以为淫声,甚至上升到亡国之音的高度。是以知乐实为三代礼制重要内容之一。铜铃形制简单质朴,带有早期青铜器特点,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有舌青铜乐器。其合瓦形铃体继承了中原地区古乐器陶铃的椭圆体,作为中国合瓦形铜钟形制的先源,它...

    1604 青铜器 带翼铜铃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鸟形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盉,通高26.3厘米,宽30.4厘米,重3.39kg。盉整体作立鸟形,虎形提梁,四兽足,盖与提梁间有活环相连,鸟首上喙与鼻间以活环相连接,倒水时可以自动张开。两翼饰大凤尾纹。足、流尾均为分铸后再与器身拼合为一体。...

    530
  •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季平安铃,唐代,青铜器。铃平口,半环形纽。铃身上部两侧饰兽面纹,间隔有楷书四字铭文“四季平安”。铃身下部饰缠枝花纹,一侧中央有楷书“曹造”二字铭文。...

    1561 兽面纹 缠枝
  • 镶红铜龙纹扁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扁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扁壶春秋(前770-476年) 通高53厘米,口径11.9厘米 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出土 扁圆形壶身,椭圆形平盖,盖中立一环形捉手。其器身束口、溜肩、鼓腹、平底,项与下腹部个有一对环纽,上下呼应,而在下二纽之间,另有一环,其五只环用途,可能为负重运物的穿索固定。在壶颈处,各有鸟纹和象纹一周。在壶身上,用镶嵌红铜工艺装饰出龙纹和菱形纹,均匀分...

    1820 青铜器 镶红铜龙纹扁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厘米,宽20.6厘米,重1.78kg。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

    272 弦纹
  • 有钩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钩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钩矛,春秋后期,长23厘米,宽9.4厘米,重240g。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钩。矛是直刺兵器,此矛同时带有刃弯钩,使之能刺能钩,提高了杀伤力。但是使用钩的时候,其反向作用力易使矛头脱落。此类钩矛在后世发现极少。...

    315
  • 梁伯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梁伯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梁伯戈,长17.5厘米,宽9.4厘米,重0.28kg。戈为魏国的兵器。援的前锋呈圭 角状,上刃在援末扬起,与长栏的上端形成弧线,下刃与胡自然相接,内为长方形,有一长穿,栏上两面各饰一兽头,栏内侧有三长穿。穿旁正反两面共有铭文2行14字:抑鬼方『0026』,抑攻方。梁伯作宫行元用。铭文记述梁伯做的是近卫部队宫行使用的戈,用来对付攻方敌人。圭形援头流行于西周晚期...

    1006
  • 蟠虺纹铜枓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9.5厘米,口长13.7厘米,口宽12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1出土 枓腹呈椭圆形,敛口,方唇外折,圜底。腹侧有一曲柄,柄上有上下对应的穿孔用以固定木柄,木柄已朽不存。柄另一端有帽,帽作圆管状,顶端作兽首状,兽口衔一小环,小环中又套以大的活环。器身口沿下饰一周蟠虺纹。曲柄弯处作上下两组兽面,柄口有凸起的...

    1277 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547』豆,通高10.5厘米,口径12.1厘米,重0.68kg。豆圆口,浅腹,直壁,高圈足。口下饰凹弦纹一周,腹饰圆涡纹,足饰凸弦纹二周。器内底铸铭文“『0547』”字,代表器物所属者的族徽。商豆传世极少,该豆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十分古朴,具有较原始的特征。...

    1627 弦纹 涡纹 造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