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小克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小克鼎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小克鼎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293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小克鼎❖图片

小克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克鼎

小克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小克鼎铭文拓片

小克鼎❖简介

小克,高35.4厘米,宽33.6厘米,重12.54kg。

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

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

唯王二十又三年九月,王

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

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

年,克作朕皇祖『0004』季

。克其日用『0005』朕

辟鲁休,用介康『0006』、纯祐、

眉寿、永命、灵终。万年

无疆,克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在周王二十三年的九月,周王在宗周(即镐京,位于今西安)。周王命令膳夫克到东都成周(位于今洛阳)发布命令,整肃王的部队成周八师。就在这一年克作了这批纪念其伟大祖父『0004』季并置于其宗庙中的宝贵彝器。克每日用它来祭享祖先,同时也就每日在宣扬他的主人周王的厚重美意。用来祈求康顺、福佑、老寿、长命、善终。愿克万年无疆,克的子孙后代永远宝用这批彝器。

小克鼎传为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的青铜器之一。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故称克鼎,又称膳夫克鼎。为与大克鼎区别,也称小克鼎。小克鼎造型雄浑厚重,花纹粗犷流畅,是典型的西周晚期铜鼎。


相关知识科普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夔纹

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夔,神话中形似龙的兽名。《庄子·秋水》中言:“夔怜蚿,蚿怜风。”释文:“夔,一足兽也。……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爬行动物,只有一足。青铜器上经常以夔作主题纹饰。

窃曲纹

《吕氏春秋·适威》:“周鼎有窃曲(一作穷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总的特点是长带形,两端钩曲,始见于西周晚期。

宗彝

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

彝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盖,盛行于商代时期。

相关文章

  • 内向十六连弧三龙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 兽面纹一柱爵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高18.7厘米,流至尾长13.9厘米 1954年河南郑州杨庄采集 侈口,尾短且尖,流长而窄,其上立一菌状柱,上腹直,下腹微鼓,浅圜底,足呈三棱锥状,有鋬。上下腹各饰一组兽面纹,以三周连珠纹划分区间。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

    545 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汉作佳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汉作佳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直径21.1厘米此镜属于典型的博局镜式,圆钮,钮外为四瓣柿蒂纹,单线方格与双线方格间排列十二支铭文,并间以乳钉。方框外有博局纹,间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及乳钉,外圈为铭文38字:"作佳镜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左龙右虎辟陈道,寿如金石。"铭文外为横纹及锯齿纹装饰各一周,最外为简化云纹。博局镜,又称规矩镜,因纹饰中有TLV...

    53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青铜器藏品
  • 九世同居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九世同居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九世同居铜镜,明代。镜圆形,平钮,纽外饰四个方框,内各铭一字,顺读为“九世同居”。边缘作双弦纹。...

    1543 弦纹
  • 兔猴铜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兔猴铜带钩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兔猴铜带钩,汉,长16.2厘米。带钩通体鎏金,动物装饰均采用高浮雕手法。带钩前端为鸟首钩,后端装饰猴纹,猴一腿立,另一腿向后弯曲,双爪捧握食物。带钩正中还饰有一卧兔,兔耳较长,形态生动。带钩是古人腰带上的挂钩,铜制带钩最早在游牧民族地区流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在中原地区出现,一直沿用到汉代。...

    1438 带钩 鎏金 浮雕
  •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邓公”铜簋西周 通高21厘米,口径20厘米 198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应国墓地出土 器上有盖,盖隆起,顶上有圆形捉手,器身敛口,鼓腹,腹上部两侧各有一个兽首衔环状耳,底部微圜,并有三个带兽面的长方形矮足。盖沿器口各饰窃曲纹一周。余饰瓦棱纹,圈足为斜角云纹。器盖对铭:“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4行12字。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

    910 青铜器 邓公铜簋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面纹大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大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大钺,高34.3厘米,宽36.5厘米,重5.8kg。形体厚大,器身方正,弧形刃,两角外侈,平肩,长方内。肩上有二穿,用来缚扎和加固钺柄。钺体上方装饰三个带花蕊的圆形浮雕,间饰细腻的兽面纹,下方为兽面三角形纹。钺体两侧镂空。此钺气魄恢弘,造型与纹饰别致而和谐,雕刻细腻华丽,是青铜钺中的精品。...

    1294 兽面纹 大钺 浮雕 镂空
  • 次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次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次卣,通高21.8厘米,宽21.5厘米,重2.44kg。此卣圆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喇叭形握,盖两侧铸直立的“犄角”。器以半环衔接提梁,提梁两端雕饰兽头。器颈与盖前后均铸有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纹带。卣盖、器同铭,均5行30字:唯二月初吉丁卯,公姞令次『0051』田人。次蔑历,赐马赐裘。对扬公姞休,用作宝彝。铭文大意:在二月第一个吉日丁卯这一天,诸侯的姞姓夫...

    1362 浮雕
  •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受觚,通高26.4厘米,宽14.8厘米,重0.93kg。觚圆体,形似喇叭,侈口,细颈,高圈足,腰、足部均有四凸棱。颈部饰蕉叶纹,腰饰兽面纹,腰与足之间有十字孔二及弦纹二道,足部镂空 透雕兽面纹。铭文“受”字在足内壁上,受为族名。商代后期的青铜觚比前期觚高,口部逐渐增大,器身变细,十字孔变小,腰部、足部常有凸棱。商、周时期,青铜觚的足部饰镂空透雕纹饰较为罕见。...

    1441 蕉叶纹 兽面纹 弦纹 镂空 透雕
  • “母亚”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母亚”铜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高30厘米,口径16.5厘米 河南安阳高楼出土 侈口,上立伞形柱两个,束颈,鼓腹,圜底,三棱锥足外撇,腹一侧有半环鋬。颈上饰蕉叶纹,腹饰兽面纹,器内底有铭文“母亚”二字。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

    971 青铜器 母亚铜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夔龙纹铜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夔龙纹铜镈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夔龙纹铜镈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通高92.5厘米,铣长65.6厘米,铣间53.5厘米,鼓间44厘米,舞修45.5厘米,舞长36.8厘米,纽高27厘米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 钟体呈合瓦形,平口。篆部花纹为相交的两条夔龙,篆间有三排盘龙形枝,鼓部装饰交缠的夔龙纹,舞部饰夔龙纹,舞中立夔凤形复纽。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院编《中原古代...

    1985 青铜器 夔龙纹铜镈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王孙诰编钟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王孙诰编钟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        1978年河南淅川出土        最大钟通高120.4厘米        舞修52.3厘米   铣间59.7厘米        该钟一组26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递减。钟身呈合瓦状,舞中有柱形甬,甬下部有环带形旋及长方形斡。钟腔正背两面共有柱形枚36个,口为弧形,内壁口边有调音所致的锉磨痕迹。这套编...

    1323 青铜器 王孙诰编钟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通高31厘米,口径12.5厘米,重3.86kg。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 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

    381 兽面纹 父丁
  •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清乾隆,高9.2厘米,口径13.7厘米。清宫旧藏。铜炉圆形,似簋。平口外侈,收颈,鼓腹下垂,圈足外撇。双环耳起自颈部,收于腹鼓处。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清乾隆年制”。炉造型规整,线条顺畅,小巧中透出大气,古意盎然。此炉经反复冶炼,质地细腻,由于从未过用,皮壳至今丝毫未损。...

    979 阳文
  • 番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番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番君鬲,高11.8厘米,宽16厘米,重1.46kg。鬲口沿宽且外折,束颈,突肩,有凸棱,裆部趋平,足呈兽蹄形。肩饰变形窃曲纹。口沿有铭文17字:唯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万年无疆,子孙永用。铭文意为:番君『0031』伯自作宝鼎,祈望万年无疆,子孙永用。西周晚期,束颈鬲开始逐渐消失。春秋早期的鬲多沿袭西周晚期的式样,此器是当时尚遗存的一件典型的束颈鬲。又由...

    258 窃曲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