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几何云纹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1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几何云纹铜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几何云纹铜壶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几何云纹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

口径10.5厘米,高31厘米

河南许昌征集

相关文章

  •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嵌松石缶,战国时期,通高19.6厘米,宽20.6厘米,重1.78kg。缶小口,直颈,弧腹,最大径在上腹部,下敛,平底,矮圈足。花纹共分5层:第一层在口下,第二至第五层在腹部。腹上的4层纹饰均以双弦纹圈为界纹。第一至第四层纹饰为几何形图案,第五层纹饰为垂叶纹带。值得一提的是,此铜缶表面所铸的浅凹的花纹只是其装饰的一部分,铸造者最初在花纹的凹槽中还嵌入了松石粉或...

    272 弦纹
  • 单环耳铜鍪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单环耳铜鍪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口径12厘米,高16.6厘米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983 青铜器 单环耳铜鍪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次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次卣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次卣,通高21.8厘米,宽21.5厘米,重2.44kg。此卣圆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喇叭形握,盖两侧铸直立的“犄角”。器以半环衔接提梁,提梁两端雕饰兽头。器颈与盖前后均铸有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纹带。卣盖、器同铭,均5行30字:唯二月初吉丁卯,公姞令次『0051』田人。次蔑历,赐马赐裘。对扬公姞休,用作宝彝。铭文大意:在二月第一个吉日丁卯这一天,诸侯的姞姓夫...

    1365 浮雕
  • 蟠虺纹鉴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鉴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蟠虺纹 鉴,春秋后期,通高34.3厘米,口径42.5厘米,重5.6kg。鉴窄口缘,束颈,短肩。四兽耳衔环,两两相对。腹部圜收,下有短圈足。鉴身的主体纹饰是相互缠绕、呈网格状布局的虺纹,在中部加饰两道凸起的三角云纹带。足饰两周横向排列的海贝纹。此鉴整体造型与装饰匀称谐调,是鉴中的佳品。...

    729 蟠虺纹 兽耳衔环
  • 铜鸠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铜鸠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东汉长7厘米,高4.5厘米 河南南阳宗康墓出土...

    1902 青铜器 铜鸠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兽纹匕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纹匕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纹匕,通长21.6厘米,宽3.7厘米,重0.3kg。平勺长柄,微曲。通体饰有花纹,主体部位饰一兽纹,柄饰鱼纹。纹饰均为极细的单线刻成。...

    483 鱼纹
  • 齐国刀币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齐国刀币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 齐国是使用刀币的主要国家。齐国刀币通高约17厘米,重约40~55克,刀柄略带弯曲,刀身正面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齐返邦长法化”之类的钱文。 (文字来源于河南博物院编著的《中原藏珍品鉴  卷贰》(2014年)一书。)...

    478 青铜器 齐国刀币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妇好鸮尊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妇好鸮尊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藏商代后期前段(殷墟二期) 通高46.3厘米,口长16.4厘米,足高13.2厘米,盖高13.4厘米,重16千克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宫殿宗庙遗址西南侧妇好墓出土 妇好鸮尊整体为一昂首挺胸鸮形(鸮,也作鸱鸮、鸱枭,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鸮小耳高冠,圆眼宽喙,双翅并拢,粗壮的两足与下垂的宽尾构成三个支点。鸮颈后有鋬,头部后...

    523 青铜器 妇好鸮尊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羊父丁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羊父丁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羊父丁方鼎,通高21.3厘米,宽17.1厘米,重3.12kg。鼎长方体,口沿外折,口上有双立耳,直壁,深腹,平底,腹下有四柱足。口下、腹部的四角及足上均有凸棱,腹部中央饰勾连雷纹,左右及下方各饰三道乳钉纹,口下和足部饰兽面纹。器内壁上有铭文1行4字:作父丁。羊。铭文记:为父亲丁做器。“羊”为族名。...

    1052 父丁 雷纹 兽面纹
  •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甗,通高80.9厘米,口径44.9厘米,重40.02kg。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腹部饰变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861 兽面纹 扉棱 夔纹 弦纹
  •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蚰龙耳圈足炉,清雍正,高5.1厘米,口径13.5厘米。清宫旧藏。铜炉簋形,直口,颈略收,鼓腹下垂,腹圜收,圈足。双耳为抽象的蚰龙造型。皮壳颜色均匀漂亮。器外底有减地阳文3行6字楷书:“大清雍正年制”。此炉造型虽然是宣铜器中最为常见者,但又显出与众不同。除皮壳手感细糯外,其款识为正宗的铸款,笔画转折分明,细挺匀整,布局法度谨严,可作为判断雍正宣铜器铸款的参考...

    1712 阳文
  • 兽面纹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鼎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通高18.3厘米,口径16.5厘米 1955年河南郑州白家庄出土 圆形。敞口,外折沿,沿上有一对立耳,深腹,圜底,三圆锥状足,腹上部用一周三组兽面纹装饰。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

    1269 青铜器 兽面纹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师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趛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趛鬲,高50.8厘米,口径47厘米,重48.8kg。此鬲是传世品,表面经打磨上腊,颜色黑中透亮,器极精致美观。本器侈口,折沿,束颈,附耳,分裆袋形腹,有扉棱,蹄形足。全器纹饰由三种纹样组成,腹部以回形纹为地,上以凸起的六只巨大的回首 夔龙纹为主体纹饰;颈部饰双首夔龙回曲纹带;附耳内外两侧均饰以重环纹。器内壁铸铭文5行29字:唯九月初吉庚 寅,师趛(音引)作...

    1781 夔龙 龙纹 重环纹
  • 虎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戟镈,西周,通高44.3厘米,铣距27厘米,重16kg。镈(音博)呈椭圆形,平口,“舞”上有半环形钮。镈钮饰云纹,镈身两面饰兽面纹,正中都有窄长条花边扉棱,镈口上部饰圆涡纹与花瓣纹,镈两侧各饰二虎,四虎的形象非写实而是图案化,反映出当时铜器纹饰的神话性。此镈确是研究西周青铜器纹饰和古代造型艺术非常难得的资料。镈与钟同为打击乐器,出现在西周中期,晚于甬钟。此...

    572 兽面纹 扉棱 涡纹
  • 能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能原镈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能原镈,通高40.8厘米,宽31.8厘米,重18.84kg。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县)出土,1956年由文物局拨交故宫。这件镈用以悬挂的钮由两兽相对而成,两面有36枚扁平乳丁,构成镈身纹饰的主体,其余部分则饰以蟠虺纹。镈的两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铸铭文20行48字: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称劳曰利,连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

    1504 蟠虺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