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558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图片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蒋嵩渔舟读书图轴❖简介

《渔舟读书图》轴,明,蒋嵩绘,绢本,设色,纵171厘米,横107.5厘米。

本幅款署“三松”,钤“恭靖公孙”朱文印、“蒋嵩私印”朱文印。

画家用简练概括的手法,表现群山绕湖、轻舟横渡的清旷之景。湖面上一条篷船荡漾,船尾一人静坐读书,船头渔夫用力撑篙,钓竿斜插于船上,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闲适安逸的生活情趣。在画法风格上,山石虽有斧劈皴的痕迹,但不像马远夏圭那样坚硬外露,而是落笔草草,水墨晕染浓淡相宜,此为蒋嵩粗笔水墨山水画的典型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蒋嵩

蒋嵩,生年不详,约卒于嘉靖初年。号三松,金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山水、人物。山水初学元代吴镇之法,后宗吴伟,善用焦墨枯笔,是浙派后期重要画家。

斧劈皴

中国画技法名称。皴法是指用画笔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斧劈皴”是皴法的一种,画家采用毛笔横扫,用笔极有力度,以表现山脉坚硬之石质,犹如巨斧劈出一般,很有特色,故名“斧劈皴”。

马远

马远(生卒年不详,南宋宁宗时期人,大约活跃于13世纪初期),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其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马远的祖父随着高宗赵构南渡,所以马远是在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生长大的。他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年间。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山水始承家学,后学李唐而自出新意,构图多用边角形式,有“马一角”之称,是南宋“翰林图画院”中的佼佼者。与另外三位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夏圭在画史上合称为“南宋四家”。

夏圭

夏圭(生卒年不详),一作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家,与李唐、刘松年、马远并称“南宋四大家”。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赐金带。善画山水,属水墨苍劲一派,喜用秃笔,下笔凝重,继承发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简练,常以半边景物表现空间,与马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

相关文章

  •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枚人物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人物山水图》扇页,清,陈枚绘,纸本,设色,纵18.8厘米,横57.9厘米。扇页有自题:“陈枚恭画。” 图绘老者策杖,童仆相随漫步林泉的景致。画法工细,人物造型准确,枝繁叶茂的树木,杂而不乱。设色不同于陈枚用色丰富的工笔重彩《月曼清游图》册,仅以赭色为主,烘染出一种幽淡的氛围,与逍遥优游的主题相契合。此图无年款,据题“恭画”推知,应该是陈枚入宫后所作。...

    1588 陈枚
  •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高逸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逸图》轴,明,董其昌作,纸本,墨笔,纵89.5厘米,横51.6厘米。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其昌正赋闲居家。由于其子与乡民发生冲突,导致其宅被焚,家资尽丧,此即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董其昌被迫避祸他乡,惶惶往来于吴兴、镇江之间。虽然半年后事态逐渐平息,但董似乎心有余悸,仍旧频频四出游历、访友。此图即为第二年董氏去镇江、太湖间的练湖畔访其旧友...

    1510 董其昌 太湖 倪瓒 折带皴 画禅室随笔
  • 高其佩高岗独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其佩高岗独立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岗独立图》轴,清,高其佩绘,纸本,墨笔,纵70.9厘米 ,横38.3厘米。自题:“万缘堆里客何忙,九点烟中技孰良。破履踏来山缩脑,空天惊见一人长。”钤“山海关外人”、“且园其佩”、“指头画”印。鉴藏印2方。此图是高氏“指画”人物的代表作。所谓指画,即以手指蘸墨代替毛笔作画,用指尖、指甲、指背、掌沿等不同部位着纸,画出不同质感的线条,既保持了毛笔画的传统韵...

    326 高其佩 指画
  • 王宸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宸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墨笔。纵94.9厘米,横39.7厘米。本幅自题“忽闻豪士欲言旋,索我隃麋斗汁鲜。急剪明灯抹一幅,看他江上起云烟。壬子(乾隆五十七年,1792)冬日石如先生将东归,作此赠行,并题短句请正,七十三蒙叟王宸”,钤“王宸书画”白文方印,“蓬心”朱文方印,“自在峰”白长方印,“蒙叟”白文方印。由此可知,此图为73岁的王宸为送别友人所作,近处岸边草舍数间,密树参天...

    1358 王宸
  • 李流芳檀园墨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流芳檀园墨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檀园墨戏图》轴,明,李流芳绘,绫本,墨笔,纵129厘米,横57.5厘米。本幅近景画空亭嘉木,溪岸渚石,远景为峰峦重叠,林木苍郁,笔法多变,墨气淋漓,意境清旷。近景的布局和树木的画法主要仿自倪瓒,只是笔墨远比倪瓒湿润,树干用意笔勾出,树叶用笔率意点写,笔法含蓄内敛。山石运用或平行或交叉的披麻皴绘画技法,用笔苍劲迅疾,并以饱含水分的淡墨晕染,颇得吴镇笔墨之神韵...

    1432 李流芳 倪瓒 披麻皴 吴镇 吴伟业
  • 齐璜画藤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齐璜画藤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近现代, 齐璜作 ,纸本设色,纵131.4cm,横63.3cm...

    112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高凤翰自画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高凤翰自画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自画像》轴,清,高凤翰作,绢本,设色,纵106厘米,横53.4厘米。图右下角自题:“寥天孤鶴,托迹冥鴻。迥臨絕嶠,坐領長風。倘有成連刺舡出沒其中乎?丁未三月初一日南村居士題。”钤“鳳”、“翰”。《自画像》作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年作者45岁。画面上,高凤翰身着白衫,头戴斗笠,侧身倚石坐于断壁悬崖之上,崖上松柏怪生,崖下波涛澎湃,陡峭的巨石冲出水面,...

    1564 高凤翰 大夫
  • 徐璋李锴独树图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徐璋李锴独树图像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李锴独树图像》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徐璋绘,纸本,设色,纵33.7厘米,横56.5厘米。本幅左下角款署:“乾隆十五年春正月廿又一日,松江徐璋写。”钤“瑶”、“圃”联珠印。又右侧树干上题:“独树图。廌青山人李锴自题,时年六十有五。”下钤“眉山”印。卷前有辽宁海城人陈景元书引首,卷后为李锴手书录己作。 从题款可知此卷为徐璋所绘李锴肖像。图绘一老者坐于...

    1440 李锴 徐璋 引首
  • 华冠永瑢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冠永瑢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永瑢像》轴,清,华冠绘,纸本,设色,纵115.8厘米,横47.6厘米。本幅款识:“华冠谨写”,下钤“华冠”朱文长方印,右上角钤“佩一平生真赏”朱文长方印。上裱钤“长洲章氏所藏”朱文方印。此幅为配景人物肖像画。主人公永瑢精神饱满地临池而坐,其眼前是“逐浪联阴去,随风带影来”的碧水荷塘,身后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茂密竹林。翠竹与清荷相映生辉,点染出六月天清丽的景致,...

    1482 永瑢 华冠 肖像画 庐山 四库全书 永璇 永瑆 大学士
  • 张路停琴高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路停琴高士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停琴高士图》轴,明,张路绘,绢本,墨笔,纵155.5厘米,横88.7厘米。图绘高士独坐兀崖之上,停琴仰望,似随着山谷中的天籁之音而逸思飞扬。琴音虽断,而遗韵飘荡,令人回味无穷。本幅采用“L”形构图,构思巧妙,裁剪精当,多用大笔侧锋,墨水充沛,简洁酣畅。人物衣纹用笔奔放豪爽,线条方折顿挫,富于疾迟浓淡的变化,是比较典型的“浙派”画法。画面在明快爽朗中蕴含幽远...

    1106 张路 浙派
  • 戴熙忆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戴熙忆松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忆松图》卷,清,纸本,,纵38.3厘米,横123.5厘米。戴熙(1801—1860),字醇士,号棆庵、鹿床、花溪、井东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诗、书、画并臻绝诣。图绘叠岭层峦,云遮雾涌的山林。山间长松虬枝、溪水袅袅,雅境清幽。山石用披麻皴,染以墨色,浓墨加皴、点苔、勾树,增加画面层次。此幅构图较满,仅在题跋及云雾处透出空气...

    1652 披麻皴
  • 禹之鼎早朝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早朝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早朝图》扇页,清,禹之鼎绘,纸本,设色,纵16.7厘米,横50厘米。画心款署:“早朝图,都门客窗画,广陵禹之鼎。”钤“之鼎慎斋” 朱文长椭圆印。图中写拂晓景色:陛殿沉沉,晓烟未泮,宫街漫漫,一官员身着朝服,在僮仆挑灯引领下往赴早朝。虽在尺幅不大的扇面之上难以表现出人物眉目所传达的细腻表情,但禹之鼎通过人物的形态将困乏、疲惫的神态生动地描绘出来,表现了作者高...

    890 禹之鼎 画心
  • 焦秉贞陶渊明归去来辞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焦秉贞陶渊明归去来辞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陶渊明归去来辞图》扇页,清,焦秉贞绘,纸本,设色,纵16.1厘米,横47.5厘米。扇页有自题:“戊子夏日写陶渊明《归去来辞》,云:‘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呈为老太翁先生博粲。焦秉贞。”钤“尔正氏”朱文印。“戊子”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此图根据陶渊明《归去来辞》文意,描绘陶氏辞官隐居,离船登岸时受到“童仆欢迎”的场景。作者作为曾...

    1721 陶渊明 焦秉贞 透视
  • 吕纪南极老人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吕纪南极老人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南极老人像》轴,明,吕纪绘,绢本设色,纵217厘米,横114.2厘米。...

    707 吕纪
  • 余省棉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余省棉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棉花图》扇页,清,余省绘,纸本,设色,纵16.7厘米,横51.4厘米。扇页有自题:“甲午秋日鲁亭余省。”钤“曾三氏”朱文印。“甲午”是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余省时年23岁。画幅正中绘一枝连花带叶的棉花。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花既不香,色也不艳,一向不被列为花鸟画的创作题材,因此,扇面裱边惠孝同题“此扇写棉花亦奇古。”此图以工细的笔法绘制,设色淡雅清新,可...

    241 余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