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蔡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蔡子鼎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蔡子鼎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998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蔡子鼎❖图片

蔡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鼎

蔡子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鼎铭文拓片

蔡子鼎❖简介

蔡子,高33厘米,宽28.2厘米,口径23厘米,重6.77kg。

器身连盖近球形,盖上有透空捉手,盖、腹、足相对应各铸二环,能用绳穿系,附直耳,下具三个兽蹄足。通体饰变形和三纹。盖上铸有5字铭文:

蔡子『0028』之鼎。

记此鼎为蔡子『0028』所有。


相关知识科普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一种,原为食器,用以烹煮或盛放肉食,后逐渐成为祭祀、征伐、丧葬等活动中陈设的一种礼器。同时,鼎也是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时最重要的礼器之一,所谓“钟鸣鼎食”,即指代贵族。此外,鼎也被作为王权的象征,《左传》宣公三年记楚庄王问鼎中原,即窥视中原王权之意。鼎数目的多寡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即: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蟠虺纹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虺小蛇大,是虺属蜥或蛇。”蟠虺纹即象许多小蛇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图案,多作为器上的主体纹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小蛇。《国语》:“申胥谏曰:‘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角是饮酒器,常与爵、觚等组合使用。《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相关文章

  • 髹黑漆蟠虺纹盖豆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髹黑漆蟠虺纹盖豆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髹黑漆蟠虺纹盖豆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高40厘米,口径35厘米 1936年河南辉县琉璃阁墓地甲墓出土 有盖,盖隆起,顶较平,中间有六柱环形捉手。器身有子口,腹上部有两个附耳外曲,圜底,喇叭形座。盖饰蟠螭纹三周,器身中部有凸弦纹一周,其上下均饰变形蟠螭纹带,并髹有黑漆,喇叭形座上铸有三个不规则的镂孔。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院编《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丛书...

    642 青铜器 髹黑漆蟠虺纹盖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龙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龙耳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龙耳簋,高33.9厘米,宽43厘米,口径23.1厘米,重11.45kg。簋侈口束颈,双龙耳,矮体宽腹,圈足下连与座。盖捉手作莲瓣状,中央饰蟠虺纹;盖边、腹、座饰云带纹并间以重环纹。春秋中晚期,簋虽然不再流行,但尚未绝迹,型制上较春秋初期有较大的变化。本器造型雄伟,气势磅礴,是这一时期簋的标准器。...

    1759 蟠虺纹 重环纹
  •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宁盉,通高31厘米,口径12.5厘米,重3.86kg。盉圆口,深腹,下有三袋形足。盉盖与颈有链相连,盖顶有一菌形钮。器身前有一管状流,后有兽首鋬。盖、颈部饰兽面纹一周,流饰蝉纹,钮上饰火纹。鋬内有铭文6字“亚鸟宁从 父丁”。“亚”为官名;“鸟”、“宁”、“从”均为族徽;“父丁”指死去的父亲名“父丁”者。铭文记载有“亚”这个职官身份的“鸟”、“宁”、“从”...

    387 兽面纹 父丁
  •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青铜盔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战国盔径19×22厘米,残高19.5厘米 河南灵宝出土...

    212 青铜器 青铜盔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十二生肖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十二生肖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镜圆钮,钮座周围饰连珠纹。内区饰缠枝纹,外区饰十二生肖,以双线相隔。素缘。...

    630 缠枝 十二生肖
  • 鸟形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勺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勺,战国前期,高7.9厘米,长17厘米,口径长8厘米。勺身椭圆形,圜底圈足,身前部有突起的雀鸟形雕饰,后有单柄与之相对,柄呈平板状,上有繁缛的锦文。勺是舀酒器。这件勺有圈足,可以稳稳地置于几案上,因此又是一件可用来直接饮酒的器物。...

    861
  •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厘米,宽27.3厘米,重1.1kg。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蔡子佗自作会曳(匜)。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1174 雷纹 蟠虺纹
  • 兽面纹花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花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花觚,清中期,高27.9厘米,口径15.7厘米。觚喇叭口,器身修长,圈足。颈、腹和足部均以雷纹为地纹,颈部饰蕉叶纹,腹部和圈足饰不同形式的兽面纹,兽面正中与两侧有扉棱装饰。器内上下贯通。商周时期的青铜觚是饮酒器,而此觚的外型虽与之相似,但未装底,说明不是实用器,只供陈设观赏。此觚的纹饰与商周青铜觚风格差别较大,雷纹相对松散,兽面纹图案化,具有典型的清...

    911 兽面纹 花觚 雷纹 地纹 蕉叶纹 扉棱
  • “司母辛”四足觥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司母辛”四足觥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通高36厘米 通长46.5厘米          盛酒器,器身奇特,前部似牛呈立兽状,头上有卷曲的犄角,中脊至尾为卷龙纹...

    535 青铜器 司母辛四足觥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亚『0007』方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0007』方罍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0007』方罍,通高60.8厘米,宽37.6厘米,重20.8kg。罍方体,方口,有盖,直颈,肩部两侧各有一兽首衔环,鼓腹,正背两面各有一浮雕兽首,腹部正面下方有一兽首鋬,方圈足外撇。盖、颈、腹、足上均有8条纵向凸棱,盖作屋顶形,顶上有一钮。钮、盖、腹部饰兽面纹,颈、肩、足部饰夔纹。盖、器有9字对铭,盖铭2行,器4行:亚『0007』(音酗)者『0008』(...

    977 浮雕 兽面纹 夔纹
  • 颂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颂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颂鼎,高38.4厘米,宽30.3厘米,重7.24kg。鼎为圆腹,圜底,二立耳,腹饰二道弦纹。鼎内壁有铭文14行152字:唯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王在周康邵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宰引佑颂入门立中廷。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虢生册命颂。王曰:“颂,命汝官『0051』成周貯二十家,监『0051』新造貯用宫御。赐汝玄衣黹纯、赤『0053』、朱黄、鑾、旂、攸勒。用事。”颂...

    706 弦纹
  • “大和·夹钟清”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和·夹钟清”钟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大和·夹钟清”钟,通高27.6厘米,舞广13.8厘米,舞修17厘米,鼓间14.7厘米,铣间18厘米。此钟属椭圆筒式乐钟。钮作相对的扁体双夔龙,龙首饰粟纹,龙身饰回纹,二龙之间有一方形小环钮。钲部周廓及篆带饰多层蟠虺纹,乳枚作螺旋式半球体,隧部以蟠虺纹组成翼形图案。钲部正中正面阴刻篆书“大和”二字,周围有明显的铲磨痕迹,显然是在原有刻铭上改刻的;背面阴刻篆书...

    520 夔龙 回纹 蟠虺纹
  • 兽面纹一柱爵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 高18.7厘米,流至尾长13.9厘米 1954年河南郑州杨庄采集 侈口,尾短且尖,流长而窄,其上立一菌状柱,上腹直,下腹微鼓,浅圜底,足呈三棱锥状,有鋬。上下腹各饰一组兽面纹,以三周连珠纹划分区间。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

    547 青铜器 兽面纹一柱爵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君子之弄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君子之弄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君子之弄鬲,通高14厘米,宽18.4厘米,口径15厘米,重1.76㎏。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 君子之弄鬲。意为君子用于赏玩的鬲。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是最为庄严神圣的祭祀用品,但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地位随着整个奴隶制度的“礼崩乐坏”而大为下降,甚至成为赏玩用器,“君子之弄鬲...

    578 绹纹
  • 茶花纹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茶花纹敦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茶花纹敦,通高17.8厘米,宽24.2厘米,重3.02kg。敦圆体,有双兽首衔环耳和三短足。器盖饰有三伏牺,并饰六瓣茶花纹二周,以蟠螭纹一周相隔,腹部上下各饰蟠螭纹一周,中饰六瓣茶花纹。...

    1638 兽首衔环耳 三伏牺 蟠螭纹 螭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