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120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图片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华阳君印” 玉印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华阳君印” 玉印钤本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简介

白玉兽钮“华阳君印”,明,印面2.05×2.1厘米,通高2.3厘米。清宫旧藏。

印白玉质地,兽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华阳君印”四字。印钮兽身肥壮,颈短粗,鬃鬣披散,尾卷贴,细琢如花,意态威猛。印材洁白,如罩冰雪,在白玉中也属罕见,又琢造精良,造化更兼人工,曲尽其美。

此印为明代托名战国封君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华阳君”本为战国时的封君,战国时期得此封号者有两人。一为赵国的封君冯亭。冯亭本是韩国上党郡守,秦国进攻时,他以上党归赵求全。赵惠文王在平原君赵胜的耸恿下贪利接收上党17城,并封冯亭为华阳君。秦军劳而无功,迁怒攻赵,赵国大受损失,“利令智昏”典故因此出。另一为秦国的封君芈戎。芈戎本楚人,《史记·穰侯列传》载:“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芈八子号为宣太后。……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焻;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公元前299年,秦攻取楚国新城后,又封芈戎为新城君。芈戎以外戚关系而成为封君。


相关知识科普


封君

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大国,经过不同的政治改革,普遍建立了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封君制度也同时创立,郡县制为主,封君制为辅。战国封君的身份可归纳为三种:一是国君亲戚,二是宠臣,三是有功之臣,其中第三种最重要。封君有以下特点:有私田,在封邑内有租税权,但不是封邑土地的所有者,土地国有;封邑在边地,一般占地不大,多不世袭;封君有一定的用人权和少数卫队,但无权调动封邑内的军队;封邑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相”、“守”进行治理,封君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接受国君命令。战国诸封君的名望与实力大有不同,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楚国春申君,号称“四大封君”,声名显赫,势力远超过一般官吏。秦汉之际,封君的内涵有了很大变化,除列侯食邑外,一是因子孙显贵而长辈受封典,二是妇人开始有封君之号。《通典·职官十六》“至秦汉,妇人始有封君之号”,引“蔡邕独断曰‘汉异姓妇人以恩泽封者曰君,比长公主’”,魏晋南北朝时多见,以封典名号加上食邑称“某某县君”、“某某郡君”,也常直接以封典名号称君。

相关文章

  •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铜柱纽“中正殿念经处图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长5.5厘米,宽5.5厘米满汉文篆刻。为方便使用,印钮顶部贴“正”,印台上亦刻“上”字样。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下旨中正殿供奉佛像和喇嘛念经,由扎萨克达喇嘛管理。清雍正元年(1723)专设“中正殿念经处”,由内务府管理。雍正元( 1729)开始为该处铸造图记,成为管理宫中佛教事务的机构。此方图记由礼部制造于乾隆十八年(1753)。...

    1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破尘居士”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破尘居士”印,清康熙(雍正为皇子时期),寿山石质,光素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7厘米见方,通高2.7 厘米。此玺为雍正帝皇子时期所制。此玺与“雍亲王宝”相配使用,钤于御笔书法之上。雍正自云少年时代既喜读佛家典籍,成年后更事研讨,与僧侣往来甚密。他自号“破尘居士”,表明其身不出家,却于家修佛。“破尘居士”之号至少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即已使用,因其时书赠...

    1727 寿山石 亲王 都统
  •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昌化石“乾隆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宸翰”宝,清乾隆,昌化石质,随形雕荷塘小景方形玺,汉文篆书。面8.4厘米见方,通高15.2厘米。此玺用昌化鸡血石刻制,印石鸡血虽然不多,只丝丝缕缕散布于顶端,但质地却极温润,近似于牛角冻。尤其是雕刻者依据材质表面不同的色彩巧妙构思,精心布局,使之成为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如篷的荷叶密密而布,点点红蕊或含苞,或怒放;荷丛中双鹤漫步,悠闲自得;鸳鸯比肩而游,...

    381 宸翰 昌化石 鸡血石 牛角冻
  •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驼钮“晋蛮夷率善仟长”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驼钮“晋蛮夷 率善 仟长”印,晋,印面2.3×2.3厘米,通高2.3厘米。印铜铸,驼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从此印钮的驼首与驼胸细部仍可看出是简略的驼钮,驼背简化为平背,无驼峰,驼首回视。古代官印被简略处理多为两种情况,一是用于殉葬的印,一是由于事出仓促临时铸刻的印。此印殆属后者,或许同东晋朝廷的飘摇有关,工艺未能尽美。晋政权颁给各少数民族的...

    570 驼钮 蛮夷 率善 仟长
  •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黄玉鼻钮“陈毋伤印”,东汉,印面1.7×1.7厘米,通高1.2厘米。印黄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陈毋伤印”四字。印面上排“陈”、“伤”两字皆是左右结构,笔道较繁,下排“毋”、“印”两字篆体为上下结构,笔道相对较略。如果四字作等距田字布局,印面必失均衡。此印制作时上排两字占印面稍多,下排两字占印面略窄,考虑周全,效果极佳。此印玉质黄...

    1012 黄玉
  • 寿山石云龙纽“雍正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寿山石云龙纽“雍正宸翰”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雍正宸翰”宝,清雍正,寿山石质,云龙纽,汉文篆书。面6.2厘米见方,通高7厘米,纽高4.5厘米。此宝纽雕云如流水,行龙出没云端,飘逸生动。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载:雍正元年(1736)“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苍龙教子钮图书一方,奉旨……苍龙教子钮图书镌‘雍正宸翰’。钦此。于三月十三日……红色寿山石苍龙教子钮图书一方,镌‘雍正宸翰’四字,...

    1462 宸翰 寿山石 行龙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亲王 苍龙
  •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王尊”印,东汉,印面2.4×2.4厘米,通高1.9厘米。此为东汉私印,青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起横读“王尊”,两字并列,所占印面不等,明显地考虑到入印文字的具体结构。印玉色淡青,内含隐现的片片白色,如云布天空,印身两侧有黄色带状相连,浮于本色之上,似凝似行。汉印文字绝大多数以小篆书体为基础,由于是铸造、凿刻或琢造而成,入印后的字...

    78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青田石螭纽“乾隆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螭纽“乾隆敕命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敕命之宝”,清乾隆,质,螭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3.3厘米见方,通高13.4厘米,纽高5厘米。宝四周浅夔龙及曲线纹饰,上部雕形态各异的螭龙,其印体和边饰的做法与雍正元年(1723)刻制的“雍正御笔之宝”如出一辙,可知乾隆帝此宝是利用宫中原存的早期成品刻制的。此宝应专钤于乾隆帝发布的敕书之上,其地位与“二十五宝”之中的“敕命之宝”同,为乾隆帝诸宝玺中规...

    490 敕命之宝 寿山石 浮雕 夔龙
  •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龟钮“平东将军章”,魏晋南北朝·十六国,印面2.3×2.3厘米,通高3.1厘米。印铜铸,龟钮,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平东将军,武官名,“四平将军”之一。始见于三国魏政权时期,秩三品,晋与南朝时为优礼大臣虚号,南朝宋时秩三品,南齐亦有开府置僚属者,梁陈时秩第二十班,加“大”者位进一班,优者加同三公,北朝亦置,用以褒奖勋庸。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平东将军...

    434 十六国 四平将军
  •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田黄石浅浮雕“秋江待渡”章,清中期,长6.1厘米,宽4.1厘米,通高6.5厘米,重235g。印田黄石制,随形,薄意,侧款。印文篆体,朱文,右上起顺读“丹凤来仪宇宙春,中天雨露四时新,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七言诗一首。题款阳刻篆书体“秋江待渡”。由于田黄石珍贵难得,故在章料的雕饰上往往用其原形,尽量避免石材的损耗,根据石材进行“巧雕”,巧妙地运用田黄...

    373 田黄石 浮雕 薄意 雕工
  • 碧玉交龙纽“戒得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碧玉交龙纽“戒得堂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戒得堂宝”,清乾隆,碧玉质,方形玺,汉文篆书。面11.5厘米见方,通高8.6厘米,纽高4.1厘米。附系黄色绶带,配海水云龙纹宝匣。戒得堂位于清舒山馆之左,命名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则知此宝制作于是年或稍后,专门存放在此书堂内。关于戒得堂命名之始末,乾隆帝曾有《》云:“我皇祖圣寿望七时,尝欲镌通用小玺,命翰林拟文,皆无当圣意者,乃定‘戒之在得’字用之。...

    1669 碧玉 交龙纽 紫檀木 浮雕 龙纹 避暑山庄 戒得堂记 内廷
  •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蟠螭纽“嘉庆鉴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嘉庆鉴赏”印,清嘉庆,青玉质,蟠螭纽圆形玺,汉文篆书,阴刻,面直径3.1厘米,通高4.2厘米。...

    62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竹根雕夔纹纽仿刻“乾隆御赏”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乾隆御赏”印,近现代,竹根质,仿刻,长2.1厘米,宽2.1厘米,高1.7厘米。...

    185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玛瑙螭纽“随安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随安室”印,清雍正(乾隆为宝亲王时期),玛瑙质,螭纽长方形玺。篆书。面宽1.3厘米,长2厘米,通高1.6厘米,纽高0.6厘米。...

    83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高鼻钮“唐安县之印”,唐,印面5.7×5.9厘米,通高3.6厘米。印铜铸,高鼻钮,朱文,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右上起顺读“唐安县之印”。此印为县官署印。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印绶加粗。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京县有长安、万年、河南、洛阳、太原、晋阳...

    1643 唐安县 官署印 户口 中书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